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分析
2015-04-15王晓英江苏省苏州相城人民医院江苏苏州215131
王晓英(江苏省苏州相城人民医院,江苏 苏州 215131)
儿童是各类疾病的多发群体,每年小儿患者在医院诊治病例中占有30%~40%的比例,重视小儿疾病治疗是临床工作的重点内容。近年来,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生率持续上升,严重影响到了小儿的健康成长,这类疾病是细菌或病毒感染造成的炎性反应疾病。一般情况下,此病病程2~3周,临床需配合患儿病况采取有效的治疗方式。回顾性分析30例接受诊断治疗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7月~2013年7月30例在我院儿科接受诊断治疗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对其临床症状表现及治疗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年龄5~15岁,平均(7±2.2)岁。其中,男20例,平均年龄(8±1.9)岁,病程2~3周;女10例,平均年龄(6±1.3)岁,病程2~4周。发热、咳嗽、咽痛、头痛等是主要症状,极少数患儿伴有皮肤黏膜异常现象,如麻疹样皮疹、猩红热样皮疹。
1.2 方法:为了进一步掌握30例患儿的病况,本次结合X线检查、白细胞检查、血清抗体检测等方法,根据检查标准及结果判断病况。对确诊患儿,本次依据临床治疗需要采用抗生素药物治疗方式,以阿奇霉素、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为主。并于1个月后对患儿进行回访调查,详细统计治疗前后小儿症状的差异性。
2 结果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用于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本次治疗有效率达96%以上,仅1例效果不理想,延迟1周治疗时间后恢复健康。依据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主要症状,本次治疗前:发热28例,咳嗽24例,咽痛10例,头痛12例;治疗后:发热1例,咳嗽1例,无咽痛、头痛,治疗前后症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从治愈情况看,治疗1个月后,24例治愈,5例治疗效果显著,符合临床治疗预期成效。
3 讨论
小儿健康关系着其未来的成长与发展,注重小儿疾病诊断治疗是现代医学的重点工作。儿科作为医院几大科室之一,其每年要接受大量患儿疾病诊断与治疗工作。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是现代医疗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对患儿身心健康产生了较大影响,控制这类疾病发生依赖于抗生素药物的合理应用[1-3]。
3.1 临床表现:本次30例临床情况来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多数为亚急性起病,发热无定型,或体温正常,咳嗽较重,初期为刺激性干咳,常有咽痛、头痛等症状。此外,少数患儿可出现多系统多器官的损害,皮肤黏膜表现为麻疹样或猩红热样皮疹;偶见非特异性肌痛和游走性关节痛;也有表现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损害、血尿及溶血性贫血等。本次有2例患儿出现皮肤黏膜异常,1例心血管功能异常等,说明了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诱发性较强。此外,经过临床检查发现,30例患儿全身症状比胸部体征明显,体检肺部体征不明显,偶有呼吸音稍低及少许干湿啰音者。
3.2 药物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多见于5~15岁儿童,婴幼儿患病常表现为毛细支气管炎。多数为亚急性起病,发热无定型,或体温正常,咳嗽较重,初期为刺激性干咳,常有咽痛、头痛等症状。为了改变患儿症状情况,医生要根据实际病况采取治疗措施,避免治疗失误而影响到恢复效果。临床现有治疗方案中,选用抗生素治疗是比较有效的方式,对抑制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症状具有很好的疗效。在抗生素药物选择方面,专家一致认为,首选大环内酯类(阿奇霉素、红霉素),疗程一般不少于2~3周,停药过早则容易造成病情复发。两种抗生素使用方法:①阿奇霉素:10 mg/(kg·d),溶于5%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②红霉素:20~30 mg/(kg·d),溶于5%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为了更好地治疗患儿,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病况做好详细分析,拟定科学的抗生素用药方法,避免药物使用不当而影响治疗效果。必要时可根据实际病况,延长药物使用周期。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是儿科治疗的常见疾病,主要发病因素与细菌、病毒感染为主,严重影响到了患儿健康生长水平。抗生素是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可靠药物,临床治疗小儿患者效果显著,本次治疗总有效率达96%以上,充分说明了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药物的临床应用效果。阿奇霉素、红霉素在使用过程中,要根据患儿病况而定,不得随意使用抗生素要素,避免加重病情。
[1] 惠震昊.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成本观察[J].临床医学,2010,28(1):1.
[2] 冯文哲,任少伟.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的检测分析[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0,24(1):1.
[3] 郑光强,李庆忠.痰热清联合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