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需求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英语教学设计研究
2015-04-12梁丽军
刘 彩,梁丽军
(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073)
基于学生需求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英语教学设计研究
刘 彩,梁丽军
(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073)
目的:了解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向)学生专业英语的学习需求,为专业英语教学改革提供借鉴。方法:对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英语课程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学生对专业英语的学习需求较为集中,仅在教材形式和口语练习方式方面,不同英语水平学生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注意循序渐近使用英文比例、利用网络平台丰富教学资料、改进教学设计提高学生参与度、注意与专业课相结合等手段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英语教学的发展方向。
专业英语;公共事业管理;学生需求;教学设计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向)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医、管结合,具有实践能力、专业化水平和创新精神的管理人才[1]。随着国际交流推进,医疗机构工作人员需掌握一定程度的专业英语,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英语应运而生。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对学生需求进行分析,对于教学设计、教材选用等,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天津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2012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向)为例,基于学生对专业英语课程的需求分析,为专业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一定借鉴。
一、对象与方法
以天津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2012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向)为例,对其进行问卷调查,样本共计44人。采取在班级发放调查问卷、填写完毕即回收的形式,回收率为100%。
调查问卷文献并结合授课实际基础上编制,内容包括:学生基本信息,英语水平,学习需求等,填写时间约15分钟。不涉及学生姓名,以保证结果真实。采用Epidata 3.3建立数据库录入,逻辑检查无误后,用Stata 13.0分析。采用构成比描述专业英语学习需求情况,Pearson卡方检验分析无序分类资料,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 果
(一)不同英语水平学生口语学习需求。
从每节课希望发言次数、学习模式和口语练习方式三个方面分析(见表1)。对于每节课期待发言次数,72.7%(32/ 44)的学生希望有1-2次发言机会,英语水平越高的学生对发言次数需求越多;40.9%(18/44)偏好小组讨论,38.6% (17/44)偏好角色扮演和游戏,大致呈现出英语水平越低对听教师讲课方式需求越高;以上两个方面,不同英语水平组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口语练习方式方面,52.3% (23/44)的学生喜欢“教师提问,学生自愿回答,平时分奖励”的方式,45.5%(20/44)的学生偏好“学生小组英文讨论,推荐代表回答”的方式,不同英语水平学生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二)不同英语水平学生对英汉比例的需求。
表1 不同英语水平学生口语学习需求情况
主要从英汉语言分布、英语授课比例、PPT设计和教材形式几个方面分析(见表2)。54.5%(24/44)的学生偏好英文词汇,稍加汉语解释,36.4%(16/44)学生需求英语词汇,多为汉语解释;教师授课时英文比例而言,59.1%(26/44)的学生认为50-80%的比例较适宜,呈现英语水平越高的学生对英文比例需求越多的现象;PPT方面,50%(22/44)学生偏好“英文PPT,专业词汇用汉语注释”的方式,38.6%(17/44)学生喜欢中英文同步出现;以上各组在英汉语言分布、英语授课比例和PPT设计方面均未发现统计学差异(P>0.05);教材方面,59.1%(26/44)的学生希望使用“中文教材,英文资料”,大致呈现英文水平越高学生越希望英文的教材教辅资料,各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表2 不同英语水平学生专业英语英汉比例需求情况
三、讨 论
(一)注意英语学习的循序渐进和逐步引导。
调查中关于英汉比例需求调查可看出,即使是已通过CET4和CET6的学生也较为偏好“专业英文词汇,稍加汉语解释”的方式和50-80%的英文授课比例,提示全英文授课模式尚不符合本校公管专业学生。专业英语不同于公共英语,大多学术性较强,若学生一开始就面对大量晦涩难懂的陌生词汇和语句,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影响课堂知识吸收,产生负面影响[2]。应采取从易到难、从少到多的逐渐引导方式,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提供适合公管专业英语学习和满足学生多样需求的教学资料。
50%学生偏好“英文PPT,专业词汇用汉语注释”方式,59.1%学生希望使用“中文教材,英文资料”,可看出,单一教学资料不足以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运用各种平台丰富PPT内容和教材教辅资料,特别对于专业英语,其前沿性要求教师跟踪本专业最新研究成果的外文文献和资料,使教学内容更具时代性和创新性。
(三)丰富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学生教学活动的参与度。
虽然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对专业英语学习需求不存在差异,但每个学生都有自身需求。如未通过CET4的学生偏好教师授课、学生参与度低的方式,这可能与其自信心不足有关。角色扮演和游戏较轻松有趣,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兴趣和参与度。再如教师据教学资料用英语提问,组织学生分小组英文讨论后,用英语来陈述,从而增进学生间相互交流,促进其发挥群体效应和效仿效应,突出其主体地位。当今知识蓄积型人才已不能满足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急需培养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实用型卫生管理专门人才[3]。
(四)引导学生将公管专业英语与专业课学习相结合。
鉴于专业英语教学要用英语展现和剖析专业知识,所以应在与其密切相关的专业课程学习完毕后的学期或同一个学期晚于专业知识课程时间开设,如此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完善知识体系。在条件满足下,逐步实现专业课双语教学,是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之一。
[1]胡 月,顾加栋,钱东福,等.卫生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改革探析[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162-164.
[2]周玲玲,袁冬平,陈 龙.中医药院校药学专业英语教学的改革与思考[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5):93-94.
[3]胡 志,杨金侠,杨善发,等.卫生管理专业实施“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5,02:29-31.
G642.0
A
1002-1701(2015)07-0036-02
2014-09
刘 彩,女,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卫生事业管理。
10.3969/j.issn.1002-1701.2015.07.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