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技术专业“双师型”教师成长探讨
2015-04-12陈录赐
陈录赐
(福建医科大学医学技术与工程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4)
医学技术专业“双师型”教师成长探讨
陈录赐
(福建医科大学医学技术与工程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4)
根据医学技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实用性的特点及我国高校教师和医学技术职业从业资格的要求,通过分析医学技术“双师型”专业教师的内涵特征,梳理医学技术专业师资结构存在的问题,探讨培育医学“双师型”教师的途径及保障措施。
医学技术;双师型;师资建设
医学技术专业是实践性、技能性很强的专业。该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求理论与实践并重,行业规范标准和社会需求相匹配的适用性专业。这就要求该专业担任教学的教师既要具备理论教学的素质,也应具备实践教学的素质,即简称为“双师型”教师。然而,当前医学技术“双师型”专业教师的培养存在着诸多因素的制约,专业教师的整体水平有待提高,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医学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因此,探讨“双师型”专业教师的成长问题,是当下重视和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
一、医学技术专业“双师型”教师的内涵特征
上世纪90年代,随着职业教育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双师型”教师的概念[1]。目前,对于“双师型”教师仍没有一个权威的科学性的概念定义。人们的共识是“双师型”教师要求既有“双证”,即双执业资格证书;又具备“双素质”,即双职称代表的专业能力素质。就医学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特点及高等教育教学的规律要求来看,应具备以下几个基本条件:
(一)执业资格要求。
高校医学技术专业的“双师型”教师是具有教师和医师或技师双重身份的专业教师,既能从教、又能从医。从岗位特点要求具备两种执业资格。
1.高等教育教师执业资格。《教师法》以及《教育法》中均已提出国家实行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医学技术专业“双师型”教师是一名医学院校的大学教师,只有依法取得教师资格并得到聘任,才能依法执教,也才能保证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教育能力水平、道德品质水平和身体健康素质等符合高等学校的基本标准。
2.职业技能从业资格。医师或技师取得执业资格是依法独立从事医事工作或开业所必需的,是国家认可和授予的个人学识、技术和能力的资质证明。由于医学技术和医疗行业的特殊性,只有取得医师或技师执业资格的人员才能接触临床病人或临床标本,也才能长期在临床第一线不断积累实践经验,掌握医疗新技术、新进展,也才有可能做到医学技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二)能力素质要求。
医学技术专业“双师型”教师的能力素质要求,在资质上要求具备“双职称”的医师或技师,突出了技术专业教师的理论素质和实践素质,是教育素质和行业素质的融合。其相对应的综合素质主要概括以下几个方面:
1.品德素养。医学技术专业的教师,不仅能传授专业知识,而且要有爱岗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对待病人要充满爱,在处理好医患关系方面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2.教学能力。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及应用知识,熟悉掌握专业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掌握该专业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能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组织教学,教学目标明确、内容熟练、教学方法多样等。
3.科研能力。具备端正的科学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能积极探索医学教育教学规律,能将职业知识及实践能力融合于教育教学研究过程。
4.专业实践能力。掌握该专业各种技术操作原理,具有熟练的技术操作能力、技术创新能力;能将医学技术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实践技能操作相结合,并身体力行地传授给学生;能指导专业实训、实习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
二、医学技术专业师资结构现状分析
目前,医学院校医学技术各专业的专业课程教学教师主要由少部份的专职教师和大多数的兼职教师及少部份外聘的技术型教师组成的。虽然近几年医学技术专业在师资队伍的建设上投入很大的精力,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很大的提升,但与医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相匹配的“双师型”专业教师的素质能力要求有一段差距(见附表)。
突出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校本部的专任教师普遍存在临床实践技能经验不足,对医学技术的新知识、新技能掌握滞后。
由于医疗法理法规的不断健全,要求医疗服务行业从业人员严格执行准入制度。校本部的专任教师从政策上不允许直接接触临床病人或临床标本,也不能直接参与临床技术运用等诊疗活动。即使个别教师一年中有一段时间在医院的实验室、研究所或诊疗室参与医事活动,也是通过私人的关系介绍的,并未形成一种制度。这种类似观摩式、松散式的接触临床方式,所掌握的临床技能、技术经验是片断的、不完整的。从近三年的教学评教、教学督导等反馈的情况来看,普遍反映的是,60%以上的青年专任教师缺乏实践动手能力、结合临床案例教学能力等,实训教学现场指导水平不高,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多数中年或年资高的专任教师虽然有较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责任心强,但由于长期承担较重的教学科研任务,进修及实践的机会不足,急待补充新知识[2]。
附表 医学技术专业教师现状数据表
(二)医学技术专业兼职教师缺乏系统的教学能力培训,临床教学转化能力、传授能力、教学效果需进一步提高。
目前,从医学技术专业的各教研室人员构成来看,兼职教师中有近70%是没有教师资格证书,有近90%缺少系统的教学能力培训的。他们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医疗、科研上,接受教学的专业培训和系统学习的时间有限,有的教师是高等医学院校毕业后直接走上教育岗位的,没有经过系统的教学能力培训。虽然他们医学基本知识扎实、操作技能熟练,但对教案的书写、课件的设计制作、课堂时间分配、教学方法的运用等水平不高,导致教学效果欠佳。因此,医学技术专业兼职教师的教学能力参差不齐。
(三)医学技术专业“双师型”教师的培训培养制度不健全。
当前,大多数医学院校还没有有效的系统化提高兼职教师教学能力的措施,也没有对兼职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鉴定和“双师型”教师的激励政策。目前,医学技术专业的“双师型”教师重在用,而不在于如何培养,导致兼职教师的教学创新意识不强、教学理念跟不上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教学能力水平不高等。因此,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师数量远远不足。
医学技术理论是在临床实践和实际操作的基础上总结提炼而成的,医学技术相对于其他学科,具有理论与实践结合更为密切和临床诊断趋前与医学理论滞后的特点。作为专业教学的教师,如果只有医学理论知识而没有临床操作经验和技能,就无法将理论知识讲深讲透;同时专业教学的教师如果没有长的时间在临床实践第一线,不断探索新的知识和掌握新的技能,也无法贴近医学前沿知识,也不能满足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教师的教学能力培养不是靠突击可以达到,而是需要长期艰苦和持之以恒的训练才能提高。加强“双师型”专业教师的培养是提高医学技术专业教学质量的必然选择。
三、医学技术专业“双师型”师资的培育途径及保障措施
医学技术专业“双师型”教师的成长,是在主客观因素相互作用下,通过教师主体的各种实践活动而实现的。他是一种动态变化的、此消彼长的循环互动的发展过程。如何营造一种有利于医学技术教师成长的环境,发挥客观因素的正性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激发医学技术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是促进医学技术“双师型”专业教师顺利成长的必要考虑。
(一)培养平台要合理。
学校是培养教师的土壤,是教师成长的主要责任人和受益者。高等医学院校的附属教学医院是“双师型”教师成长的主要场所。在“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问题上,学校须与附属教学医院协作配合、责任共担。
1.有效的政策导向。(1)学校与附属教学医院及医师(技师)个人应形成协同培养机制,并贯穿学校人事工作的主线。附属教学医院对医学教师接受在职教育的时间年限、人事管理、职称评定、奖惩、考核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医学教师个人在面对医务工作和教学任务双重压力的情况下,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树立勇于创新、乐于奉献的精神,形成由“让我培训”变成“我要培训”的理念。(2)学校严格实施医学技术专业任课教师的聘用标准和临床教师资格准入制度。要求承担专业课程授课任务的教师应提高“双师型”专业教师授课人数的比例,逐步减少“单证”教师上理论课的人数。规定具有副主任及以上职称的医师(技师)才有资格申请副教授及以上的教学职称,有“双证书”和“双职称”的医师(技师)才能承担理论课程的授课任务。严格规定工作5年以上住院医师(技师)或主治以上职称的医师(技师)且必须具备教师资格证书,方可承担临床技能见习、实习带教任务。
2.良性动态的师资管理及合适的激励机制。(1)建立医学技术“双师型”专业教师库,引入竟争机制,实行动态管理。打破教师职务“终身制”,实行优胜劣汰,竟争上岗制度。首先,“双师型”教师职务考核评聘要三年一次,三年内没有完成一定专业理论课课堂教学工作量或教学评价不合格的人员,不能作为“双师型”专业教师续聘。对个别只把“双师型”专业教师当作一种荣誉或不胜任教学工作的人员请出“双师型”教师系列。对教学评价末位者要经培训合格后才能上岗。(2)确立“双师型”教师的主导地位,改变“单师”、“双师”一个样的现状,维护“双师”的实效性,充分体现“双师”的价值。如“双师型”教师挂胸牌标志上课,授课津贴双倍比例等。学校及附属教学医院应实行教学工作津贴制,对参与临床技能教学的“双师型”教师应不低于医疗工作人员的津贴,在进修学习、职称评定等方面,都应坚持向教学一线倾斜。
(二)培养过程要严谨。
一名医学工作者从医学院校毕业到成为一名学者型、专家型的“双师型”教师,需要经历一个艰辛的、专业化的磨练过程[3]。要培养一名称职的并符合专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医学技术专业“双师型”教师所需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有一个严谨的培养成长过程。
1.选择合适的人员作为师资培养的对象。从医学技术执业资格来看,校本部的教师是不能在相关的医疗、科研机构上班,他们的医学技术技能培养得不到制度的保障。“双师型”专业教师的培养在人员的选择上,只有也只能在医疗单位、科研院所内遴选培养。由于身份的行政归属和职业责任的要求,这些准“双师型”教师的工作重心和时间精力主要在医疗和科研等工作上,其自身素质的提高,要经历许多阶段的超越,要付出比单纯从事医疗工作人员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坚持不懈的毅力。因此,那些对教学缺乏兴趣的或对教学责任心不强的人员应尽量不作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对象。
2.结合内涵要求注重人才成长阶段特点培养。参照医学教师职业周期发展的规律,“双师型”教师的成长通常要经历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点和提高的要求。(1)职业适应期。这个阶段一般要经历5-6年的职业能力培训和岗位知识技能的积累,是形成高层次医师或技师的关键阶段。从医学院校毕业的刚入职的医学生是一个半成品,要经过二级学科及三级学科的培训,要进行系统的医师或技师的规范化培训及岗位专业训练。(2)参与教学期。工作时间5-6年以上的住院医师(技师)或主治医师(主管技师)可以做为医学生专业见习、实习带教教师来培养。在这一阶段,那些对医学教育比较关注和热心的、岗位业务能力水平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有承担科研课题的高年住院医师(技师)或主治医师(主管技师),要合理安排时间参加本学科的听课观摩、集体备课讨论、教学试讲等。特别是要参加校本部组织的新进教师岗前系统性的培训和临床教师教学能力提高培训。同时,自身要积极争取获得教师资格认证,为独立开展临床带教做准备。(3)承担教学期。经过3至5年专业见习、实习带教工作的锻炼,工作时间在近10年以上、技术职称为副主任医师(或技师)的人员,应该成为学校专业教学的中坚力量。因此,在工作中医学教师本人要积极承担临床专业教学任务、处理好医疗、教学、科研之间的相互促进关系,并根据学校教学职称评定的要求积极参评副教授(教授)职称,成为一位名符其实的“双师型”专业教师。(4)引领教学期。这个阶段以教授/主任职称为主的“双师型”专业教师,是难得的医学教育的专业人才,他们或是学科专业负责人、或是学科的领军人物,是学校的精英和名片。此阶段的他们工作孜孜不倦、乐此不疲,他们的心理需要主要是成就的需要,是希望形成自己的专业特色,在同辈中处于领先位置。当然,在这个阶段由于他们自身的经验、资历和职称地位较高,有一部分人会满足现有的成就现状,无法突破这一发展的“满足期”。(5)教学退职期。达到退职年限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部分有独特学术造诣的可以继续延聘或返聘承担教学任务,或作为学校的学术顾问,对教学较热心的可以参与学校的教学督导工作。
(三)培养方式、方法要多样。
在培养医学技术“双师型”专业教师的方式、方法选择上,要注重灵活性、针对性和人才学源知识结构的合理性。
1.强化“双师型”专业教师的分层培养。如骨干型的医学教师、课堂教学能手、实训教学能手、教学科研型教师等,实施有针对性分类培养方式和循序渐进的培养程序。特别是对具有主治或副主任以上职称的医师(技师),要加强重点培养,促进他们参加国内外进修和教学能力的提高,让他们自觉承担较重的临床教学任务,主动指导低年资的医师开展教学与科研工作等。
2.学校与医院培训相结合。除重视在医院内培养,还要阶段性地到校本部进行系统的教育教学技能的培养。学校每年应定期举办形式各样的教学能力提高班,学校和医院也可以每年组织讲课比赛。医院应坚持集体备课制度并分期分批采取理论学习、专题讲座和教学观摩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培训。同时,医院可以利用中外合作和交流的方式,更新医学教师的知识结构,开拓视野。
3.重视医学教师的来源,合理调整“双师型”专业教师的学源知识结构。学校和医院要加大对校外高学历、高职称、高技能人才的引进力度,改善师资的学源知识结构。同时要注重后期的培养,为学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服务。
医学技术专业“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是一个紧迫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学校应将“双师型”专业教师的培养作为专项的工作来抓,在培养过程中,应结合“双师型”专业教师的内涵特点、成长规律,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措施并提供优质的服务和保障。
[1]赵 莉,雷 蓉.医学院校“双师型”护理师资队伍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重庆医学,2014(6):2242-2243.
[2]郑永进.应用型高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4):38-41.
[3]姚伟红.加强医学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几点建议[J].黑龙江医学,2013(8):777-778.
G451.2
A
1002-1701(2015)07-0018-03
2014-12
陈录赐,男,硕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
福建医科大学2014-2017年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编号J15016)。
10.3969/j.issn.1002-1701.2015.07.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