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实践教学*

2015-04-11张海东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5年12期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教学质量

张海东

(吕梁学院 思政部,山西 离石 033000)



浅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实践教学*

张海东

(吕梁学院 思政部,山西离石033000)

[摘要]目前,部分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实践教学缺乏联动机制,教学目标设计不够科学,教学流于形式,考核不精细。针对这些问题,应构建实践教学联动机制,科学设计实践教学目标,采取确实有效的实践教学方法,采用精细化的考核方式,以提高“纲要”课实践教学质量。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教学质量

实践教学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方向。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明确规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实施实践教学以来,虽然取得一些成绩,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该课程的实践教学质量。

一、“纲要”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教学缺乏联动机制

当前部分高校“纲要”课实践教学缺乏整体规划,学校领导、教学部门、团委、教务处和学生处等没有形成联动机制。学校领导没有针对“纲要”课实践教学对各有关部门进行协调整合,不重视“纲要”课实践教学的基地建设,实践教学经费也不充足。学生处和团委搞得课外社会实践活动,没有与“纲要”课教学单位就实践教学形成有效结合。教务处计算教师的实践教学工作量不够合理,导致教师开展实践教学的热情不高,精力投入不足[1]。部分授课教师实践教学经验与能力不足,仅局限于布置实践任务和评价实践作业。学生对“纲要”课实践教学不感兴趣,即使参加也是消极应付。

(二)实践教学目标设计不够科学

实践教学目标的科学设计,是保证实践教学质量的基础。而部分高校“纲要”课实践教学缺乏整体设计,没有明确的科学的实践教学目标,也没有合理的实践教学计划。还有部分高校虽然有实践教学目标,但制定得比较笼统,可操作性不强。还有部分高校对“纲要”实践课的教学目标存在认识偏差,认为实践活动就是让学生加深对历史知识的印象,偏离了“纲要”课属于思想政治理论课,重点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的目标。

(三)实践教学流于形式

部分高校“纲要”课实践教学流于形式,具体表现在:不是在课堂上放电影,就是组织学生参观红色革命纪念馆,或者给学生布置社会调查题目,让学生自主开展社会调查。这些活动既没有课前导入,也没有课后评析,把看电影当成娱乐消遣活动;参观红色革命基地更像是班级旅游;社会调查也没有教师跟踪指导,学生的调查报告水分很大。

(四)实践教学考核不够合理

“纲要”课实践教学效果的考核,是评价学生用近现代历史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目前部分高校考核设计不够科学、合理,难以考核出学生在实践中应用理论知识的能力,结果是教师给学生的实践成绩大体均等化。在教师考核方面,也没有把教师开展实践教学的情况作为教师教学质量考核的内容,致使教师开展实践教学效果好不好,甚至开展不开展,考核结果都一个样,出现了老师随便应付的情况。另外,考核载体单一,每学期不是读书笔记就是读后感或观后感,千篇一律,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导致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不高。

二、提高“纲要”课实践教学质量的对策

(一)构建实践教学的联动机制

“纲要”课实践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涉及到该课程的教学单位、老师以及学生,还涉及到学校决策层、团委、学生处、教务处、财务处等其他部门,甚至还需要教育主管部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协同配合。因此,实施“纲要”课实践教学的有关各方,都必须充分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履行相应的职能,形成各方力量联动的机制。学校领导层要组织和协调各方力量,落实相对固定的实践教学基地,设立实践教学专项经费,将实践教学纳入学校日常管理工作。教务处要设置科学的监督和考核体系,完善实践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教师要转变教育理念,树立“实践第一”“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由管教型向服务型转变,重视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不断提高指导实践教学的能力。承担“纲要”课的教学单位要设计好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方案、考核方案和各项规章制度。学生处和团委要与“纲要”课教师协调配合,引导和组织好大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三下乡”、社会调查等活动,实现课外社会实践活动和“纲要”课程的有机结合。学生要认识到实践活动对提高自己各方面素质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只有多管齐下,形成合力,构建“纲要”课实践教学的联动机制,才能确保实践教学有效进行。

(二)科学设计实践教学目标

实践教学目标是整个实践教学活动的最终归宿点。“纲要”课实践教学总目标是达到围绕“四个必然选择”的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大学生历史认知能力,加强历史责任感,进而树立科学的国家观和历史观,提高分析历史事件能力、协同合作探究历史问题能力。具体目标要体现在“纲要”课实践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中,把实践活动和课堂理论知识对接起来,实践哪一个理论、用哪种实践形式、达到什么样的实践目标,要在活动前科学规划。学生带着目标去实践,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围绕目标进行控制和引导,活动结束后让学生对照目标检查实践情况,并及时总结,写实践体会、调研报告等。比如:带领学生到井冈山调研,知识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是怎样开创的;能力目标是培养学生总结实践经验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素质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井冈山精神,即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大智大勇的革命首创精神,不唯上、不唯书,求真务实、敢闯擅闯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创精神,坚忍不拔、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设计好实践教学目标,整个教学过程设计就会围绕目标而有序进行。

(三)采取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法

实践教学方法应该多样化,以满足不同专业学生不同的兴趣和爱好,并且根据学校环境、经费、课时分配、师资状况、实践基地等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纲要”课实践教学按活动场所划分,有课内实践、校内课外实践、校外实践三类,每一类实践场所有多种实践教学法。

第一,课内实践教学。主要在课堂内实施,可采取辩论、讨论、案例分析、热点评析、演讲、艺术渗透等方法。比如辩论赛法,学生对当前社会上存在的历史虚无主义观点分辨不清,感到困惑和不解,教师要在赛前精心组织,指导双方辩论内容,在辩论赛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去分析和辨别,澄清学生的思想认识。又比如艺术渗透法,在讲到抗日战争时,课堂中恰当引入反映时代的音乐作品,如《义勇军进行曲》能激发人的斗志,鼓舞人心,能让学生领会到中华民族的坚强斗志和不屈精神[2]。

第二,校内课外实践教学。可采取读原著、影视赏析、校园调查、社团活动、党团活动、网上红色之旅等方法。比如读原著活动,教师要做好书目的推荐,保障原著内容的教育性和启发性。还比如影视赏析法,可以组织学生观看近现代历史题材的经典影片,如《复兴之路》《建党伟业》《中国出了个毛泽东》《邓小平》等。观看影片能扩展学生的历史知识,吸引和感染学生,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深化理性认识。但观看影片要避免形成纯粹的看电影娱乐活动。教师要精心裁剪,截取有关内容,以及能回应社会现实热点问题的内容,并要设计好相关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看。观看结束后,要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撰写观后感。

第三,校外实践教学。可利用寒暑假,分批带领大学生参观当地红色革命基地,利用当地红色文化资源实地考察,既方便,又节约时间和经费。同时还可以就近开展“三下乡”、志愿服务、专题调研和社会调查等活动。让大学生在特定场域触摸革命时代,现场感受历史气息,见证创业艰辛,感悟革命先烈人格力量,能提高学生新鲜感和浓厚的兴趣;能从微观方面与理论知识相印证,以小见大、以点带面增强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感性认知。为了避免把参观红色革命基地变成学生旅游,教师要认真做好计划,明确参观的目的,设计好参观中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参观。参观结束后,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最后写出参观心得体会。

(四)制定精细化的考核方法

“纲要”课实践教学考核需要采取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法。在考核过程中,要把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应用理论的状况精细化,把对理论的理解程度、实践与理论的结合程度作为考核依据;还可把实践活动过程中的情感态度、理想信念、品德修养、社会责任感、协同合作、创新精神等也作为考核依据。例如,对学生集体读书研讨的考核,考核内容包括集体读书活动照片、录音、视频资料、研讨记录等,作为实践活动考核的依据。为了防止学生造假,教师要随机实地考察学生在集体读书研讨中的表现。结果考核以学生的心得体会、读书报告、社会服务效果等材料的完成情况为依据。

在实施考核中,考核载体也应精细化,对不同专业、不同爱好的学生灵活设置考核载体。比如,采用学习记录卡、微博、QQ等,学生把实践过程中的感受、感想等记载下来作为考核依据;还可让学生自行设计与专业兴趣相关的题目作为考核载体。例如:艺术系的学生,可鼓励他们创作开国元勋的雕塑,人民战争的油画、纪念青年运动的邮票设计图、革命遗址的手绘图册;中文系的学生,应鼓励他们编写国共重庆谈判的话剧剧本、描绘革命烈士的诗歌等。通过这些丰富多彩载体的考核,学生既能发挥专业特长,又能通过自己感兴趣的方式表达对理论的理解程度,还能在动手操作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参考文献]

[1] 曹春梅,郑永廷.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及当代价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性发展探索[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1):48.

[2] 蔡仲德.《乐记》《声无哀乐论》注释与研究[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7:120.

Briefly on Practical Teaching of the Course

OutlineofModernChineseHistory

ZHANG Haidong

(TeachingDepartmentof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LüliangUniversity,Lishi033000,China)

[Abstract]At present, linkage system for the practice teaching of the course Outline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 is absent,the teaching goal is not scientific enough,the teaching remains merely formal,and evaluation is not fine.With regard to these difficulties,this paper proposed measures of improvement, i.e. increasing linkage system of practice teaching, designing scientifically target of practice teaching, taking practice teaching means stably and effectively, and adopting the medium of appraisal with fine degree.

[Key words]course of Outline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practical teaching;teaching quality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285(2015)12-0036-03

[DOI]10.16396/j.cnki.sxgxskxb.2015.12.009

[作者简介]张海东(1974-),男,山西忻州人,吕梁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收稿日期]2015-06-01

猜你喜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教学质量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基础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三位一体式教学研究初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