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动力学视角:电影《茉莉花开》解读

2015-04-10马凤梅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娘舅小杜父爱

马凤梅

(广西财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南宁530003)

心理动力学视角:电影《茉莉花开》解读

马凤梅

(广西财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南宁530003)

电影《茉莉花开》采用“三段式”叙述方式,把三位主人公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她们个性鲜明,性格迥异,人生也不尽相同。本文运用心理动力学理论分析了三位主人公早年个人成长经历对她们后来生活的影响。心理动力学理论看重个人成长经历、早期经历对个体成长的影响、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对孩子性格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茉莉花开》心理动力学分析

电影《茉莉花开》是一部反映一家三代女性茉、莉、花的爱情与婚姻的故事,发生在三十年代、五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影片借用“花”的意象精心描摩了在三个不同时期,三个女人既相似又相异的生活状态及生命轨迹。

第一代女性茉,是一个由经营照相馆的单亲母亲养大的18岁少女,天真浪漫的她在遇到孟老板后一生的命运发生了改变,她成了明星,同时也怀上了孟老板的孩子,之后被孟老板抛弃。茉给生下的私生女取名叫莉。第二代女性莉,不顾母亲反对嫁给了工人邹杰,婚后一心想生个孩子,但不能生育,只好从福利院领养了一个小孩,取名叫花。但莉对生活仍然极度不满,她甚至沉溺于母亲、养女与自己丈夫有染的臆想中,最后丈夫选择了卧轨自杀,莉也精神分裂离家出走。第三代女性花,嫁给了大学生小杜,怀孕之后发现小杜有了外遇,她坚决地离婚并把小孩生了下来独自抚养。

若要准确、清晰地理解主人公的情感,应当首先了解她们的家庭和成长经历。

一、个人成长经历的剖析

(一)茉的成长经历

茉的家庭从一开始就只有母女二人,父亲没有出现,父亲是缺位的,因此可以说茉从小是缺少父爱的。根据个体心理动力,茉在心灵深处一直没有停止对父爱的渴望和期待。当茉遇到如父亲般的孟先生时,特别是孟先生对她关怀倍致,给她父亲般的温暖和爱,茉情不自禁地陷了进去,迷失在了本不属于自己的男人的怀抱。

至于茉与母亲,母女间的关系是生疏的隔离的,缺少温暖的,可想而知,茉的母亲能带给她的爱是非常有限的。而家庭演变成了两个女人的战场,茉的母亲眼看着茉一步步陷入孟先生的圈套而无能为力,茉也曾深夜回家,而母亲却未开门,茉被抛弃挺着大肚子回家却被母亲冷嘲热讽;茉遭到母亲情人的勾引并未拒绝,这可以看作是对母亲的报复,这直接导致了茉母亲的跳江自杀。

可以说,茉生活的家庭里既缺少父爱也缺少母爱,且时时处处都存在与母亲的竞争。从个体心理动力看,茉作为一个女孩,自然会以母亲为榜样,内化母亲的行为模式,当娘舅若有若无地加入到这个家庭时,这时家庭格局(0.5∨2)是不平衡的,茉在有意无意地与母亲争夺娘舅的爱,所以茉与母亲一直都针锋相对,从茉不拒绝娘舅的勾引中可以看出来。这样的家庭氛围很难抚养出有爱心、同情心和责任感的子女,茉对女儿莉的态度即是如此。

(二)莉的成长经历

莉是私生女,生活在一个三口之家,外婆、母亲和自己。她从没见过父亲,所以也跟她母亲茉一样从小是缺少父爱的。虽然在莉的幼年生活里,若有若无地出现了一位男性——娘舅,娘舅的出现给这个纯女性家庭带来了一丝阳刚,多少缓和了家庭紧张、压抑的气氛,但是这个娘舅既是外婆的情人,又经常欺凌莉的母亲,莉曾经亲眼看到娘舅“欺负”母亲,可以想象看到这个场景的莉当时是多么害怕,多么无助。这个娘舅带给莉的不是如父亲般的关怀、温暖和爱,而是一个负面的形象,增加了莉内心的不安全感和恐惧感。

茉对莉同样是冷漠的,这里可以看出茉在原生家庭里相处的模式。茉并不情愿生下莉,莉在摇篮里饿得大哭,茉无动于衷,自顾自用篮子吊上来一碗粥喝;茉与母亲的情人娘舅偷欢时,莉在旁边哇哇大哭;茉去找理发师要回母亲的遗物时,茉将莉扛在肩膀上,又是一张莉大哭的特写,莉就这样在母亲的冷漠和忽视中长大。茉将对男人的失望、怨恨发泄到女儿身上,在莉的记忆深处,一直都抹不掉母亲失去贞洁的记忆,这也间接导致莉在婚姻生活中的不幸。

随着外婆的跳江自杀,莉的家庭由三口之家又回到了只有母女的两口之家,一如当初她的母亲。

(三)花的成长经历

花是莉和丈夫邹杰领养的女孩,生活在一个四口之家,父亲、母亲、自己和外婆。花可以说比茉、莉幸运些,在她的童年里出现了父亲邹杰,父亲给了她健康的关爱和保护,给了她心理上足够的安全感,这种安全感让花更加独立、沉着,更敢于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但是,从本质上说,这个家庭的格局((1∨3)也是不平衡的,邹杰要应付三个女人,他的爱要分成三份,不仅要关心照顾莉和花,还要分一部分给外婆。三个人势必都要争夺邹杰的爱,外婆对女婿邹杰不正常的亲密,莉对母亲的疑心,莉对养女花与丈夫关系的猜忌,无不体现着三人对邹杰爱的明争暗斗。这样看来,虽然花在童年的父亲没有缺位,但是这种父爱也是残缺的。而且母亲的怨气会无意识地笼罩在整个家庭,家庭的氛围会有些压抑、紧张,这种氛围营造出来的张力,会无意识地内化到幼小的花内心,增强了花内心的紧张与不安。

跟茉与莉的母女关系一样,莉与花的母女关系也是疏远的,莉对花的态度是冷漠的,所以花得到的母爱也是有限的。在影片中,花与父亲比较亲密,小时候父亲帮洗澡,与父亲一起玩耍等等,生活中很多时候都会出现父亲的身影,她希望能够得到更多的父爱。相比之下,母亲则冷淡多了,家庭里似乎是慈父严母的状态,父亲邹杰在生活中充当花与母亲之间的润滑剂。

由于母亲莉的多疑和妄想,导致父亲邹杰卧轨自杀,母亲也离家出走了。相同的命运又发生在花身上,四口之家变成了两口之家:花与外婆。

(四)小结

在茉、莉、花生活的家庭里,在最开始的时候都是不平衡的,随着孩子的慢慢长大以及男性若有若无的加入到家庭中,三个家庭才稍微有点平衡与缓和。但是,这种家庭结构的不平衡和压抑的气氛,一定会给他们造成不好的影响。这种不好的影响,就是三人内心都缺乏安全感,特别是茉和莉。这种影响也体现在她们的爱情和婚姻里。

二、茉、莉、花的爱情与婚姻

(一)茉与孟先生

由于从小缺少父爱,与母亲的关系又是疏离的,所以茉的内心是缺乏安全感的,是恐惧的,她的生命里一定要牢牢地抓住一个人,先是梦想中的电影名星“高占非”,后来是现实中的孟先生。

茉与孟先生的交往,一开始是孟先生的身上有着茉所有的梦想光环,这让她无比激动。为了自己的电影梦想,茉离开了家和母亲,做了明星,住进了孟先生的高级公寓。之后是身不由己,她深深地依恋着孟先生,就像孩子对父母的依恋一样,即使怀了孟先生的孩子后又被抛弃了,她依然执迷不悟,依恋的背后是深深的无助感和恐惧感。此外,孟先生的强大给了她依靠和港湾,在心理上是一个强有力的支撑,撑起了她孤独无助的心。

(二)莉与邹杰

莉从小是在母亲的冷漠和忽视中长大的。这种冷漠和忽视使莉的心理和情感无从寄托,内心孤独无助,缺乏安全感,这样的心理是脆弱易碎的。母亲茉由于自身的不幸而把怨恨发泄到女儿莉身上,哀叹“你就是不把我当你的妈,我真后悔生了你”“我生下你就没有给我一天好日子过,你要不听我的话,你就给我走”,这是对莉的否定,这种否定会让莉无意识地认同母亲的看法,最后内化为对自我的否定,认为自己是没有价值的,对自我不信任,这也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现。

莉清楚地意识到她要过一种与母亲完全不同的生活,她一直想离开那个阴冷的家。她主动追求工人阶级出身的共产党员邹杰,并与他结了婚。她渴望有一个永远相伴的丈夫,不离不弃,不再像母亲那样因为失去男人而失去幸福的一生。有了丈夫,莉的心理和情感就找到了栖息之所,有了可依靠的人来支撑内心的不安全感。而要与丈夫永远相伴,就要有一个孩子来维系与他的感情,所以莉希望能生一个孩子。但是,事与愿违,她偏偏患上了不孕症不能生育。在莉看来,没有孩子,那她与丈夫的感情可能是不牢靠的,就像她说的“没有孩子,到最后只剩下怨恨”;没有孩子,就有可能失去丈夫,变得跟母亲一样不幸福,更重要的是她的心灵将再次无处安放,这是她不希望的。为了避免可能受到的伤害,她采用了极端的防御方式保护自己——自杀。

在莉自杀被救回来后,他们领养了一个孩子,三口之家本该过着幸福的生活,但是因为莉的内心是缺乏安全感的,内心是很脆弱的,所以她想牢牢地抓住丈夫,牢牢地抓住幸福。丈夫与养女之间的亲密关系被她看成了一种危机感,甚至怀疑丈夫与养女有染。这是对自我的不自信使然,越是心里不安就越想牢牢抓住,越想抓牢心里就越焦虑、越不安,最终她的多疑和猜忌葬送了丈夫的生命。

(三)花与小杜

花与小杜是在外婆茉不知情的情况下结婚的。小杜在农场的生活里关心照顾花,他成了花情感上的一个支撑。花对小杜一往情深,为小杜任劳任怨,即使外婆给她介绍了更好的结婚对象,她也不为所动。影片中,在花怀孕后不久小杜有了外遇,花选择了离婚并独自生下孩子,导演主要想尽最大努力表现花的独立与坚强,能够掌控自己的命运。但是,我们也可以从花的成长经历中寻找到这种变化的心理动力。

这种变化最关键的就是父亲的存在。在花成长的最重要时期,她生活在一个完整的家庭里,她的生活里既得到父亲的爱也有母亲的爱,她获得的爱是比较完整的。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花的内心是平静的,没有强烈的焦虑感和不安全感,对自己更有信心。特别父亲给了她很多关心和爱护,这种深沉的父爱给了她强有力的支持,填补了她内心的缺口,使她能够在安全的心理环境下不断探索,探索自己,探索外界事物,从而形成独立坚强的性格,更富于自主性和责任感。花在大雨中独自诞下婴儿,坚决自己抚养孩子,就是这种坚强性格的最好体现。

虽然花与母亲莉、外婆茉一样,依然逃脱不了家庭的宿命,被一个男人抛弃了,但是花毕竟不同于茉和莉,她的成长经历赋予了她责任心、独立与坚强,坚强的内心世界发出的能量,使她不仅能够战胜生活中的不幸,而且带给她自给自足获得幸福的勇气。

可见,无论是情感还是工作,个人其实都无法摆脱年幼时成长经历的影响。正是各自的成长经历,使茉、莉、花拥有了不同的爱情和婚姻,有了不同的命运和人生。

[1].李芳、李晨阳.电影〈茉莉花开〉——展示时代变迁主宰人物命运[J].电影评介.2011(7)

[2].吉沅洪著.图片物语——心理分析的世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J905

A

1009-8534(2015)06-0037-02

2015-09-24

马凤梅(1979―)女,壮族,广西南宁人,广西财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

猜你喜欢

娘舅小杜父爱
[鸢]とんび父爱如山
不要让父爱成为等待
小娘舅
小娘舅
父爱如山
老娘舅
我与娘舅的父子情
小宅男变形记
父爱的反复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