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侨为桥,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公共外交网络
2015-04-09谢清果曹艳辉
谢清果曹艳辉
(1.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福建 厦门 3610051;2.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275)
新视阈
以侨为桥,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公共外交网络
谢清果1曹艳辉2
(1.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福建 厦门 3610051;2.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275)
为化解“中国威胁论”、改变被西方媒体“妖魔化”的中国形象,开展有中国特色的公共外交势在必行。四五千万海外华人华侨是我国开展公共外交的优势资源,中国政府应当深入剖析华人华侨群体的现状,明确其在公共外交中的角色定位,充分发挥其参与公共外交的天然优势。在此基础上,着力从“经济网络”、“信息网络”、“心灵网络”三个维度探讨以侨为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外交网络的基本路径,从而有力地增强我国公共外交空间与能力。
公共外交;华人华侨;公共外交网络
公共外交近年来已日益成为中国和平崛起的必要手段,也是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必然要求。开展公共外交,华人华侨是我国可以利用的独特资源,应当加强华人华侨与公共外交领域的研究。
一、消解“中国威胁论”,公共外交势必关注华人华侨
过去30多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际影响力迅速扩大。尽管“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的民族,中国的发展不会妨碍任何人,也不会威胁任何人,只会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共同繁荣”[1],但在“一国崛起,必将给其他国家带来威胁”的理论框架下,中国的高速发展还是引起了国际社会的种种担忧。“中国威胁论”的论调此起彼伏,不利于我国开展外交;在西方媒体掌握世界话语权、信息流通高度不对称的背景下,“妖魔化”中国的报道司空见惯,严重误导了他国公众对我国的认知和理解。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国与国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任何国家的繁荣与发展都离不开国际社会的认可和理解;随着民主观念的兴盛,公众在国际事务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任何国家的对外政策都不可能弃民意于不顾。因此,为加强与他国民众的联系和交流、化解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误解和偏见、赢得其对中国文化价值观的认同和好感、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积极开展公共外交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公共外交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冷战时期,通常是指一国政府以传媒、情报等多种手段,通过信息和文化交流等项目,影响国外民众对本国的看法和态度。[2]对于中国而言,开展公共外交有着天然的优势,那就是数量庞大且具有广泛影响的华人华侨群体的存在。
二、海外华人华侨——中国公共外交的优势资源
自1960年以来,公共外交在美国和其他国家被广泛实践[3],在中国则是近几年才引起重视。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新闻发言人赵启正在2009年“两会”期间接受记者采访时说,“2008年中国成功举办了奥运会,是公共外交展开的标志”[4]。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公共外交理念和实践都还处在萌芽阶段,因此,中国政府在践行公共外交时,一方面要借鉴发达国家在媒体外交、文化外交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另一方面必须重视基本国情,充分利用中国的优势资源,打造有中国特色的公共外交品牌。
四五千万华人华侨是中国联系世界的天然桥梁。创造有中国特色的公共外交品牌,离不开海外华人华侨的参与和支持。事实上,历代海外华人华侨一直心系祖国,在中外国际交往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积极促进中外建交到献计献策推介上海世博会,从竭力澄清西藏事件到身体力行保护奥运圣火,海外华人华侨已然成为中国公共外交的强大生力军。他们在向世界阐释和推介中国、影响所在国民众对中国的看法和态度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依托海外华人华侨资源,塑造有中国特色的公共外交品牌,首先必须明确以下几点。
(一)海外华人华侨的现状与公交外交的针对性
华人华侨数量众多,分布范围广,总体上经济实力强。[5]特别是近30年来,海外华人华侨经济力量崛起、参政意识增强,他们对所在国的经济、文化、政治、科技、外交等各个领域有着较强的影响力。据统计,到2007年,全世界华人华侨已达4000多万,分布在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东南亚占了80%。[6]可以说,有陆地的地方就有华人的足迹,几乎全球各地都能寻觅到黄皮肤黑头发的华人踪迹,他们对所在国公众的影响力无处不在。华人华侨群体大致可以分为三类:老一代华人华侨、新一代华人华侨、华人华侨新生代。这三类群体在社会影响力、文化价值观、与华关系等方面都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因此,我们应该充分认识他们之间的差异性,区别对待他们在公共外交中的地位和作用,有针对性地依托各类群体开展公共外交。老一代华人华侨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刻,具有强烈的乡土情结和爱国情怀,虽异居他国多年,仍把中国当作自己的祖国,他们对中华民族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时刻关心中国的前途和发展,具有无私奉献的爱国主义精神。因此,他们帮助中国开展公共外交的积极性最高,把维护中国利益和形象当作义不容辞的责任。针对老一代华人华侨,一方面我们应该充分发挥他们参与公共外交的积极性,为他们践行公共外交提供更加便捷的途径和宽松的环境;另一方面我们还应重视和扩大这种“积极性”对于整个华人社会的辐射面和影响力,促使他们成为维系民族认同、弘扬爱国情操、倡导报效中华的核心力量。新一代华人华侨是指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留学、技术、资金移民定居到国外的中国人,他们文化素质高、经济基础好、社会地位高,日渐被所在国主流社会认可,是华人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既接受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又受到外国思想文化的教化,相比老一代华人华侨,对中国的亲情感和归属感低得多,“落地生根”的意识取代了“落叶归根”。针对这一群体,我们应充分借助他们对所在国民众的影响力,通过情感和利益等动因,引导和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公共外交。华人华侨新生代是指新一代华人华侨的子女,他们从小在国外长大,与中国亲友联系少,几乎不会讲中文,生活习惯和思想观念主要受所在国文化的影响。针对这一年轻群体,当务之急是争取他们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认同,使他们成为未来推动中国与世界各国友好交往的后备军。综上所述,正确认识海外华人华侨的群体特征,是充分利用这一特色资源的前提条件。
(二)海外华人华侨的角色定位与公共外交的可行性
其一,海外华人华侨是公共外交的重要对象。
华侨是指在国外定居,拥有中国国籍的中国公民;华人是指具有中国血统,但没有中国国籍的外国人。随着华侨身份的转变和老一代华侨的逝去,华侨数量越来越少,华人占据了绝大部分。从法律上讲,海外华人属于外国公众,是我国开展公共外交的对象,因此培育海外华人华侨尤其是新生代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应该被放在公共外交的重要位置。
其二,海外华人华侨是公共外交的协助者。血缘和文化的传承是一个源远流长的过程,无论海外华人华侨在国外生活多少年,黄皮肤黑头发的种族特征依旧明显,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认同感依然代代相传,与中国千丝万缕的联系依然存在,桑梓情怀和血脉相连的情感依旧根深蒂固,他们有协助中国政府进行公共外交的强烈动因。从情感上讲,海外华人华侨强烈希望所在国公众能正确全面了解中国,愿意尽自己最大努力让所在国客观公正地看待中国;从自身生存发展来看,他们愿意利用自身的影响力,积极促进中国与所在国建立良好的关系,有助于整个中华民族得到所在国主流社会的认可。
其三,海外华人华侨是外国公众认知中国的重要窗口,是中国开展公共外交的重要渠道。海外华人华侨遍布世界各地,是生活在外国公众身边、鲜活可感的“中国人”,是外国公众可以直接感知的中国形象。从某种程度上说,他们是一张张“中国名片”,其言行举止和思想品行折射出“中国形象”。例如:海外华人华侨饱读诗书的气质、温良恭俭让的品质、奋发图强的特质,会增进外国公众对中华民族的好感。相反,若他们表现出投机取巧、无所作为、不讲公德等消极面,就会严重损坏中国在外国公众中的形象。
(三)海外华人华侨的优势与公共外交的高效性
公共外交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传播交流活动,通过与外国公众进行信息、情感的沟通和交流,增进彼此之间的认知和理解。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海外华人华侨在公共外交的参与中具有以下重要优势。
首先,传播渠道便捷,双向互动强。海外华人华侨数量多,分布广,生活在世界各个国家,与外国公众直接接触。俗话说,“口说不如身逢,耳闻不如目见”,海外华人华侨的文化习俗、生活习惯、思想观念、社区活动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所在国民众,这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中华文化、价值观在国外的弘扬和传播。
其次,传播主体关注度高。随着新一代华人华侨经济上的崛起、社会地位的提高、落地生根思想观念的普及,他们对所在国各领域的贡献逐渐被认可,他们的身份日渐被所在国主流社会所认可。因此,外国民众和政府对海外华人华侨的民意和舆论日益关注和重视。事实上,许多国家在做出对华外交政策时,会倾听华人社团的意见。
再者,传播主体的可信度高。从法律上讲,海外华人华侨中绝大部分是外国公民,与所在国的利益休戚与共。他们的声音犹如新闻传播中的旁证,会增加信息的可信度。当西方媒体对中国进行片面、不客观报道时,海外华人华侨出面澄清有时候比中国政府的公关更具说服力和影响力。
最后,从受众理解角度看,海外华人华侨和所在国公众拥有更大的、共同的意义空间。象征性社会互动理论认为,符号意义的交换有一个前提,就是交换的双方必须要有共同的意义空间。共同意义空间主要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对传播中所使用的语言、文字等意义符号共同的理解;二是大体一致或接近的生活经验和相应的社会文化背景。无论是语言上的无障碍沟通,还是文化上的相互渗透和涵化,海外华人华侨在传递中国方面的信息时,更容易被所在国公众正确理解。
三、以侨为桥,架构中外友好的“公共外交网络”
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世界各国已处于各种相互交织的网络中,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公共外交网络”一般是指公共外交得以开展的各个着力点形成的有机网络,包括各网络(例如经济网络、信息网络、心灵网络等)内部以及各网络之间借以发挥整体效益的机制、方法、手段与渠道的统一体。说到底,“公共外交网络”是一个国家争取国际公众认可、走向世界的必要条件。鉴于海外华人华侨在公共外交参与中的角色和优势,我们应该主动出击,以侨为桥,架构中外友好的“公共外交网络”。
(一)依托华人华侨商社,构建三方共赢的“中外经济网络”
“经济网络”是“公共外交网络”的骨架。从公共外交的实践角度看,市场是前提,通过市场驱动的力量,把外国民众的利益和本国民众的利益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密切联动的整体,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才能确立利益支点,保证公共外交获得规模效益。[7]虽然公共外交的核心功能是信息交流和情感沟通,在方式上强调润物细无声的文化价值观输出,但“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物质交往决定精神交往的广度和深度。因此,依托华人华侨加强中外经贸合作,是吸引外国公众关注中国变化和发展的重要途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在经济发展中非常重视海外华人华侨的力量,在引进侨资、发展侨乡方面颇有建树。但长期以来,中国与侨商侨资的经贸合作在策略上只局限于侨商侨资对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贡献,在宣传上把来华投资颂扬为爱国主义表现,没有站在公共外交的高度来建构中外共同发展的“经济网络”。因此,与侨商的合作引起国际社会许多误解和打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外国公众认为侨资输出是资源资金的外流,损害其国家人民的经济利益;华人华侨在与中国经贸合作中,只注重自身经济效益的实现,没有带动和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引起外国贫困民众的嫉恨和打压;“中国威胁论”者亨廷顿等认为,中国正在利用海外华人资本扩大在东南亚的影响,并恢复在19世纪以前的区域霸主地位。[8]
只有站在公共外交的高度,才能消除国际社会对中国引进侨商侨资的合作的误会,才能进一步扩展中外经济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从而建立起既具有经济效益又具有外交效益的“中外经济网络”。公共外交关系中的中外经济网络的构建应该遵循以下原则:首先,在战略上,应实行“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进来”包括海外华人华侨及其所在国对华投资和商品出口;“走出去”是指中国商品出口和对外投资。这是一种开放、平等合作的经济关系,既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又有利于得到国家社会认可。这一公共外交战略符合中国发展战略的要求,“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提出,“对外开放由出口和吸收外资为主,转向进口和出口、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因此具有可实施性。[9]其次,在实际操作中,应积极联谊海外华人华侨商社。互通市场需求、寻求合作商机,是搭建中外经济网络的基础。而海外华人华侨商社在把握中外市场需求、发现合作商机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是联通“中外经济网络”的催化剂。一方面,海外华人华侨商社组织凝聚侨商力量,扩大了侨商在所在国经贸行业的影响力,掌握了所在国各行各业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市场需求动态;另一方面,近些年来,由于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中国政府对引进侨资的热情,海外华人华侨商社与中国政府的联系非常紧密,紧跟中国经济政策来调整发展规划,从而把握发展商机,回应市场需求,促进中外经贸往来。例如,中国侨商联合会副会长、佳运国际集团董事长谢湘蓉表示,顺应“十二五”发展规划,旗下企业正在作新的规划,欲调整经营结构,将新兴能源作为集团最主要的产业。[10]因此,充分发挥海外华人华侨商社在沟通中外市场讯息方面的便利性,广泛利用海外侨商在国外铺设的商业网络,是实现中外经济长期合作的重要途径。最后,在对外传播上,应把握“凝聚三方力量,共谋经济发展”的宗旨。公共外交意义上的“中外经济网络”的构建不仅仅是发展中国经济和海外侨商的需要,也不仅仅是强化华人华侨对中华民族认同的需要,而是把外国民众的利益、华人华侨的利益和本国民众的利益结合在一起的需要。在对外传播中,应充分体现中国是一个促进世界经济发展、为世界人民谋幸福的国家。宣扬只有共谋发展的经济网络,才能实现长久合作的理念,从而使“和谐中国”、“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外交理念在经济领域得到认可。
(二)借力华文传媒,发出中国声音,构建信息畅通的“信息网络”
“中国威胁论”及“妖魔化的中国形象”的传播,其主要原因是西方媒体掌握话语权,中国缺乏自己的声音。西方政治家制造了意识形态鸿沟,并通过强大的媒体宣传,使外国普通人也对中国有众多误解,如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民主,中国正常的国防建设是为了取得军事霸权,中国经济的发展会增加外国的失业率,中国对非洲的政策被诬蔑为新殖民主义等。[11]
媒体总是一定利益集团的耳目喉舌,因此,媒介内容的选择总是服务于相关利益集团的政治立场、意识形态、经济利益的。我们不可能期待西方媒体成为反映中国现实情况的一面镜子,自觉为关于中国的不实报道拨乱反正。出于信息安全的考虑,中国也不太可能在世界各国都设立自己的媒体,中国对外报刊和节目的传播也受到很多政策上的限制。在这样的传播环境下,依托华文媒体发出中国声音有着非常重要的公共外交意义。
首先,华文传媒发展迅速,可以成为传播中国声音的重要渠道。“自己的声音有时候不是最有公信力的声音”,借助外国本土媒体,能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12]华文媒体一般是指在外国创办的中文媒体,主要受众是海外华人华侨。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加强与中国的联系,世界各国政府逐渐改变了压制华文传媒的政策,放宽了对华文传媒的管理,甚至鼓励华文传媒的创办,于是华文传媒得到了迅速发展。[13]
其次,利用华文传媒与海外华人华侨积极沟通。
华文传媒是华人华侨了解中国讯息的重要途径,是维系民族认同的重要方式。海外华人华侨是中国重要的公共外交对象之一。通过国内主流媒体与华文传媒的合作,积极向华人社会提供关于中国准确、及时、全面的信息,能有效对抗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歪曲报道,正确引导华人社会的舆论和对中国的认同感。
再者,积极拓展华文传媒影响力,扩展华文传媒对外国公众的影响力。通过华文传媒向外国公众传递中国声音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根据使用与满足理论,受众都是基于一定需求来使用媒介。因此以受众需求为导向提供外国公众所需要的媒介内容,才能真正吸引受众的注意力,从而达到公共外交的目的。例如外国政府部门官员会关注中国的对外政策和政府体制,想到中国留学的人会关心中国的教育,想学中文的人可能会把华文传媒当作中文阅读材料,想与中国进行商贸往来的人会关心中国的市场需求和对外经济政策……公共外交,应该把握受众需求,多层次、多方面地宣传中国,而不仅仅从政治新闻的方面单向度宣传。另外,也可以将华文报刊和电视节目用所在国语言进行传播,为想了解中国但又受制于语言障碍的外国人提供一个平台。
最后,通过华文传媒监测所在国的信息和舆论动态。公共外交不仅要传播自己的信息,同时应该善于倾听对方的故事,了解外国公众对中国的认知和态度,以及这些认知、态度形成的原因,从而有针对性地提供相应的信息。只有保障信息的双向沟通交流,重视舆论监测和信息反馈,才能真正建立畅通的“信息网络”。
(三)以侨为媒,构建情感的“心灵网络”
公共外交被认为是一项“国际民心工程”,而感人心者唯乎情。古往今来,海外华人华侨在促进中外友好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构建中外“心灵网络”方面举足轻重。情感的交流方式多种多样,包括联谊活动、文化交流、经贸合作等。以侨为媒,可以从以下途径构建中外情感沟通的“心灵网络”。
依靠华人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联谊活动。华人社团既是凝聚侨胞的纽带,又是与所在国主流社会平等对话的平台。华人社团将分散的华人华侨凝聚起来,其成立的宗旨包括:促进华人团结与合作,关心侨胞事业发展,推动华人参与社会事务,弘扬和保持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争取主流社会对华人文化和事务的认同。为增进所在国人民与中国人民的友谊、增强华人社会的凝聚力,华人社团每年都会开展丰富多彩的联谊活动。如邀请中国机构赴海外访问和演出,这样的访问与演出,不仅受到海外华人华侨的热情参与,也会吸引许多异族人士参与这类活动;资助海外机构或个人来华访问,帮助海外人士近距离了解中国,学习中国的文化;节假日举办各种文化社区活动,特别是在中国盛大的传统节日时,华人社团通常会邀请中国文艺团体表演原汁原味的中国文化,同时邀请当地政要和社会贤达参加活动;推动所在国城市与中国城市结成友好城市,促进两地城市的人民开展文化、情感、经济等方面的沟通交流活动……这些促进中外友谊的联谊活动,促进了所在国人民与中国人民的互动,增强了所在国民众对中华历史文化、民族习俗的了解。而中国政府在开展公共外交时,应该充分认识联谊活动中面对面的交往对情感沟通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和促进这类活动的开展,展现中国政要名人在这类活动中的影响力和人格魅力。
借助文教机构和华文传媒,弘扬中华文化,是构建“心灵网络”的重要途径。文化熏陶是情感共鸣的催化剂,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具有无可置疑的心灵感召力。华人华侨开设的文化教育机构包括华文学校、中文培训班、各种学习中华才艺的教育机构等,这些机构在传播中文知识、弘扬中华文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许多国家都掀起了中国热,这给中华文化教育机构带来了发展前景。但这些教育机构普遍面临师资、教材和资金的缺乏,中国政府可以在教师培训、教材编写、资金赞助方面提供一些帮助,派遣志愿者和考察团与文化机构交流合作,鼓励新一代华人华侨及其他国外公众学习中国文化,从而扩大中华文化对外国公众的感染力。
借助华文传媒,加强宣传力度。华人社团、文教机构和华文传媒是凝聚海外侨胞、影响国外公众的重要组织,三者在功能上有相互交叉、相互支持的地方。华文传媒通常与一定的华人社团紧密联系,接受华人社团物资上的支持,是华人社会的耳目喉舌,也是海外民众舆论的风向标。情感的沟通离不开媒介的强大传播力。无论是华人社团举办各种联谊活动,还是中国对文教机构的资助,都可以借助华文传媒扩大传播力度。与此同时,中国政府要特别重视华文传媒的民意监测和舆论引导功能,防止因信息沟通不到位使海外侨胞与中国政府为促进中外情感交流的良好初衷被曲解。
总之,中国公共外交实践离不开华人华侨这一独特资源,为充分利用这一资源,中国政府应着力从“经济网络”、“信息网络”、“心灵网络”三个层面研究如何以侨为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外交网络。这也是中国和平崛起和彰显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方面,宜深思践行。
[1]单成现.中国开展公共外交的现实性意义[J].法制与社会,2010(16).
[2]苏淑民.公共外交与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J].教学与研究,2008(1).
[3][12]尼古拉斯·卡尔.公共外交:以史为鉴的七条法则[J].国际新闻界,2010(7).
[4]贺潇潇.中国已经进入“公共外交时代”——赵启正谈如何开展公共外交[J].对外传播,2009.
[5]茅根红.海外华侨华人世界的新变化及其对中国未来发展的影响[D].暨南大学,2006.
[6]彭伟步.海外华文传媒概论[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2.
[7]赵可金.公共外交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148.
[8]洪嘉泽.对海外华人华侨经济与中国关系的重新思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8).
[9]中国新闻社.转向新兴产业,侨商紧跟中国政策调整发展规划[DB/OL].http://chinese.people. com.cn/GB/13299222.html.2010-11-24.
[10][11]赵启正.加强公共外交,促进国际交往[N].文汇报,2007-06-18.
[13]彭伟步.海外华文传媒概论[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5.
[14]张应龙.华侨华人与新中国[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320-348,340-364.
(责任编辑 王怡敏)
D616
A
1008-9012(2015)03-0072-06
2015-07-20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海峡两岸数字公共领域与文化认同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海峡两岸传媒交流与政治互信研究”(编号:14YJC860030)、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闽台传媒特区与两岸政治互信研究”(编号:2013A025)、厦门大学中央高校基础科研业务费项目“台湾新闻自由与两岸传媒交流研究”(编号:20132110007)、厦门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项目“中国话语权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1.谢清果(1975- ),男,福建莆田人,哲学博士,历史学博士后,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曹艳辉(1983- ),女,文学学士,中山大学管理学院2014级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