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庸之道难在何处
2015-04-09王鑫
王鑫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北京 100872)
新视阈
论中庸之道难在何处
王鑫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北京 100872)
《中庸》是儒家“四书”之一,其中所阐述的中庸之道在儒家思想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孔子曾多次盛赞中庸之德,但同时也提出实行中庸之道是非常困难的。中庸之难,难在不易“知”、不易“行”、不易“守”。
中庸之道;知;行;守
《中庸》与《大学》、《论语》、《孟子》合称“四书”,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之一。尽管《中庸》一书只有三千多字,但其理论的抽象性、思辨性、深奥性及复杂性却为“四书”之最。伊川先生说:“此篇乃孔门传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矣,故笔之于书,以授孟子。其书始言一理,中散为万事,末复合为一理。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皆宝学也。善读者玩索而有得焉,则终身用之,有不能尽者矣。”[1]伊川先生认为《中庸》一书所体现的是孔门的心法,广大精微,意味无穷,终其一生受用不尽。朱子说:“学问须以《大学》为先,次《论语》,次《孟子》,次《中庸》……《中庸》亦难读,看三书后,方宜读之。”[2]朱子于此处提出为学次第,认为要先读《大学》、《论语》、《孟子》,最后再读《中庸》。这既是对《中庸》极高的评价,同时又道出了这本书的难读难懂。
《中庸》一书阐述了中庸之道,书之难读难懂正在于道之难明难行。孔子曾感叹中庸之难,“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中庸》第三章)。为了更加直观地体现出中庸之难,孔子通过对比进行说明,“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中庸》第九章)。乍读此言,令人费解。通常而言,平均国家、推辞爵禄、足蹈白刃皆是世间常人难以做到的事,正如朱子所言:“三者亦知、仁、勇之事,天下之至难也。”[3]然而,孔子却用这三件事作为反衬,认为中庸之道比这三者更难以实现。那么中庸之道究竟难在何处?本文将从“知”、“行”、“守”三方面浅析中庸之难。
一、中庸之难,难在不易“知”
“中庸”是孔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论语》中记载了孔子曾多次盛赞中庸之德。但究竟什么是“中庸”,孔子并未给出直接的说明。子思著《中庸》一书集中阐明中庸之理,但书中也没有给予“中庸”一词以明确的定义,因而后世对“中庸”的解释众说纷纭。对于“中”,通常的理解是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它所表达的是一种恰如其分的“度”。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赋》中说:“东家之子,增一分则太高,减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如此恰到好处的度,就是“中”。其实,“中”的思想并非孔子首创,在孔子之前就有不少有关“尚中”思想的论述,如《尚书》:“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尚书·大禹谟》)《周易》也非常崇尚“中”,有“中道”、“得中”、“中正”等观念。对于“庸”的理解,一种观点认为“庸”是恒常、平常之意。《尔雅》:“庸,常也。”另一种观点认为“庸”即“用”。《说文解字》:“庸者,用也。”所谓“中庸”就是“用中”,即使用中庸之道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尚书》、《周易》等典籍中都有崇尚中道的思想,孔子继承了传统的“尚中”观念并进一步提出了“时中”。孔子说:“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中庸》第二章)在孔子看来,“中庸”不是一个静态的点,而是动态的,要求在不同情况下作出相应的调整。世事纷繁错杂,“中庸”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但又并非随意变化。儒家的“中庸之道”以“仁爱”作为原则,以“礼”作为标准。因此,不读《大学》、《论语》、《孟子》,不晓得为学次第,不知“仁”,不懂“礼”,就无法把握“中”。这正是“中庸”难以理解和把握之所在。由此可见,中庸思想有着极丰富的内涵。它作为孔门之心法,不是具体的知识,不能直接通过书本学习而得到,而是要通过提高修养去体认。要真正体认中庸,则需要以至诚之心顺应天命所赋予人的本性,遵循大道去行事,“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中庸》第二十二章),这是圣人之道。对于普通人而言,认知中庸是很难的。要体认中庸,就要通过道德修养恢复人们固有之本善;要恢复本来的善性,就要努力做到“诚”,因为“诚者,物之始终,不诚无物”(《中庸》第二十五章)。“诚”是体认中庸之道的关键。“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中庸》第二十一章)诚是天之道,践行天道则是人之道,有了诚就能明道,通过教化而明道也就做到了诚。天道与人道之间是相互沟通的,即使是普通人也禀赋了天命之性。只是普通人的天命之性后天被物欲所笼罩,被功名利禄所羁绊,难以彰显。需要通过圣人的教化方能恢复天命所赋予的至善之本然之性。
朱子在注解“道其不行矣夫”一句时写道:“由不明,故不行。”[4]行中庸之道,先要明中庸之理。明中庸之理,就要通过圣贤的教化恢复至善之本性,这不仅需要保有至诚之心,更需要锲而不舍以提高自身修为。
二、中庸之难,难在不易“行”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中庸》第四章)孔子认为,无论是智者、贤者,还是愚者、不肖者,都很难做到中庸,因此中庸之道难以推行。智者、贤者容易因为能力强而做过了头,超过了“中”的尺度,而愚者、不肖者因为能力不足做不好,达不到“中”的尺度。所谓“过犹不及”,做过了头与做不到本质上并没有多大区别,皆是没有达到最合适的“度”。
另外,即使能够认知中庸之道并且有能力去践行,人们也不一定愿意付诸行动去做。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足以为道。”(《中庸》第十三章)实行中庸之道不能脱离日常细微琐碎之事。子曰:“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中庸》第十五章)践行中庸之道要从细微之处入手,一步一步将平常的小事做好。但很多自以为聪明的人却不愿意循大道做事,而是试图走捷径,寻小路,即《中庸》中所说的“索隐行怪”。诚然,小路有时看起来十分便捷,甚至可以一步登天,但这毕竟不是常道。正如冯友兰所言:“对于任何事,都有一条合乎中道底路可走。这条路是人人都可走底,可以谓之正路,亦可谓之大路……小路虽亦有人走,走小路有时或亦特别底方便,但小路总亦有特别底不方便,而其不方便较其方便为大,不然,即人人皆走小路,此小路亦即不是小路,而是大路矣。”[5]有时小路虽然看起来更便捷,但小路之所以为小路一定有其更为不方便的地方,否则人人都走便成了大路。很多人不明白这样的道理,而是希望通过找捷径立竿见影地做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情来,但往往事与愿违,过犹不及。如同一只小鸟,只想着如何能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之举看似大气豪迈,但细想来是有问题的。对于鸟而言,飞翔是其本性,不飞就失去了鸟性,哪里还能算作是鸟呢?倘若果真一飞冲天,的确是得到了一时的满足与风光,但高处不胜寒,一只小鸟能坚持多久呢?根据自己的能力在适宜的高度平稳地飞翔,在时机成熟的时候再考虑提升突破,才是顺应本性的中庸之道,才是最佳的状态。
三、中庸之难,难在不易“守”
坚持中庸之道虽难,但并非完全做不到,孔子认为舜就是坚持中庸之道的榜样。“子曰:‘舜其大智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中庸》第六章)舜从不自以为了不起,而是善于发问,善于去体察浅近的话,在过和不及两个极端之间寻找一个恰当的平衡点,这便是坚持中庸之道的榜样,也是舜之所以为圣人的原因。孔子的弟子颜回同样是能做到中庸的人。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中庸》第八章)此处“得一善”之“善”,便是中庸之理。王夫之说:“夫知而不能守,则终归于不知……夫子常称之矣,曰,学者非知之难,而能行之难也,乃其行之,非能得之难,而弗失之难也,其唯回乎!”[6]颜回不仅能够“择乎中庸”,而且能够身体力行地坚持去做,这说明中庸之道并非不能做到、不能坚持,而是需要有智慧、有毅力才能做到、才能坚持。
《中庸》一书虽然只有短短三千余字,但它无疑是“四书”中难度最大的一部著作。《中庸》所阐述的中庸之道,既是儒家学派的伦理学说,同时又是处理事物的方法论,在儒家思想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然而,实行中庸之道却是极为艰难的。中庸虽难,但并非不可企及。“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中庸》第一章)儒家认为,我们每个人都禀有天命所赋予的本性,因此每个人都有成为君子并践行中庸之道的能力。虽然至善至诚之性被后天物欲所笼罩,但可以通过后天的教化得以恢复。
[1]朱熹.四书集注[M].岳麓书社,2004.
[3]张立文.中国哲学史新编[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4]陈来编.冯友兰选集[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5]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M].人民出版社,1998.
[6]庞朴文集:第四卷[M].山东大学出版社.
[7]王岳川.大学中庸演讲录[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8]王夫之.四书训义[M].岳麓书社,2011.
(责任编辑 王怡敏)
B222
A
1008-9012(2015)03-0078-03
2015-07-23
王鑫(1986— ),女,山西太原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