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新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2015-04-09萌赵丽华
张 萌赵丽华
(1,2太原科技大学,山西 太原 030002)
非公有制经济研究
加强新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张 萌1赵丽华2
(1,2太原科技大学,山西 太原 03000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新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群体悄然壮大。加强新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思想政治工作,积极引导他们继承老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优良传统,增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是当前经济领域统战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推动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事业蓬勃发展的重大课题。
新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工作;思考
加强新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思想政治工作,积极引导他们继承老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优良传统,增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是当前经济领域统战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推动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事业蓬勃发展的重大课题。
一、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新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群体悄然壮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截至2013年,我国个体工商户约4060万户,从业人数8000多万人,资金总额约2万亿元;私营企业1059.8万户,注册资金29.8万亿元,户均注册资金达281.3万元。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我国非公有制经济早期发展多以个人家庭经营或家族经营为主,企业创始人经过几十年的拼搏发展,目前大多年事已高,子承父业已成为非公有制经济领域比较普遍的现象。据福布斯中文版连续四年对中国上市家族企业进行的调查,走向前台接班的“第二代掌门人”明显增多,一批富有活力的财富新生代正逐步进入人们的视野,他们中的一些人在迅速成长、展示抱负的同时,也表现出较强的参政议政和寻求社会荣誉的愿望。进一步加强同新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沟通联系,认真做好他们的思想政治引领工作,对于促进非公有制企业健康发展、培养更多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意义重大。
二、我国新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主要特点
我国新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大多出生在改革开放初期,有许多还是独生子女。其自身优势和特点主要表现为:
(一)先天的优越性
新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成长在社会稳定、物质优越、经济繁荣的年代,生活在父辈打拼的天地里,学习有父辈支持,创业有父辈点拨,管理有父辈把舵。他们同其他创业者相比,优势主要在于其父辈已经替他们完成了最初的原始积累,有的甚至还传承了成功的经济实体和盈利模式。
(二)思想的活跃性
新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大多受过良好的教育,大学以上文化程度十分普遍,许多人有着出国留学的经历,对西方文化、市场经济、国际化及互联网等有一定了解。他们身上常常折射出超前的理念,具有思想解放、意识超前的特点。他们以特有的观点点评国家大事、社会现象,敢于发表各种感想、见解和观点。随着社会结构的变革,特别是进入“微时代”,他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都更加多元化。他们喜欢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生活,不愿受限制。他们觉得好玩的事情大都包含着刺激与冒险精神。他们拥护现行党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但同时也认为财富主要是靠父辈的打拼和勤奋创造出来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在价值取向、思想观念、利益要求、政治愿望以及生活方式等方面都凸显出他们的时代性。
(三)实践的缺乏性
新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社会资历相对较浅,社会知名度也相对不高,他们的代表性往往受父辈的影响。简单地讲,老一代是在大风大浪中自然形成,而新一代则是在父辈的影响下成长起来的。老一代是先有名后安排,新一代是先安排后有名。在认识问题、思考问题的方法和角度上都有不同的特点:老一代注重社会追求和社会评价,更多考虑自己的社会角色,新一代则既考虑社会评价,也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老一代从属性强,新一代政治认知方面理性思考比重较大,传统的政治感情因素相对减弱,追求表达方式的独特性;老一代多从顺向、肯定开始,新一代多从逆向、否定开始;他们没有像父辈那样有与中国共产党长期风雨同舟、荣辱与共的阅历。
(四)政治的上进性
他们的政治需求和参政议政愿望已经带有群体特点,且这种政治需求与企业的发展需求相互间的联系日益紧密。调查显示,有76.5%的新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希望得到政治安排。分析他们的心态,主要是:提高社会地位,体现自身价值,有利于提高企业知名度和商业信誉;有利于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保护自身利益;有利于接触上层领导和知名人士,建立必要的社会关系;有利于企业在资金、项目、信息等方面得到支持。
(五)认知的差异性
如今,人们思想活动的自主性、差异性明显增强,行为方式日趋多样化,这种变化无不反映到新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队伍中来。青年人思想活跃,思想解放,知识面比较丰富,吸收新思想、新观念比较快。特别是在“互联网”这个虚拟的空间里,在很多层面上,反叛着以一间课堂、一套书本、一个系统为依托的传统教育。尽管受到各种思潮的冲击,但受党和政府及父辈的长期教育和影响,这代人总体上能够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但是,从思想认识和现实表现上,都不同程度地显现出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在认知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
三、我国新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层面
1.代表性很不稳定。在统一战线所联系的各阶层、各群体中,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家是一个相对不稳定的群体,特别是当前经济下滑的形势下,就代表性而言,可以说企业兴则代表性强,企业衰则代表性弱,大起大落的现象比较明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非公有制企业的格局随时发生着变化,由此必然使这个群体也呈多样化、多元化趋势。相当一部分代表人士的社会影响力与事业的成败、企业的兴衰紧密联系,其代表性有的逐渐弱化,有的则不断增强。有的人尽管人品很好,但由于经营失败,在经济实力上失去了代表性;有的企业做得很大,但个人素质不高,极少数还违法乱纪,不同程度玷污了“代表性人士”这一荣誉。
2.思想认识存在一些误区。《第七次全国私营企业抽样调查综合报告》显示,私营企业主的政治态度更多地体现在经济层面,高达七成的私营企业主认为当前最迫切的事情是“在商言商,把企业办好”。但在实际工作中,他们有些人由于受到西方所谓民主化、多党制等思潮的影响,在思想上存在一些模糊的甚至不正确的认识。个别青年人政治动机不纯,他们政治参与的愿望比较强烈,既要成就一番事业,也要追求政治上的地位。有的认为今后对国家经济贡献最大的是个体私营经济,中国应全盘实现私有化;有的断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私有制经济,只有走私有化道路,中国才有出路”。
3.少数人寻求政治依靠。虽然新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参政意愿强烈,但其根本出发点多数还是为了保护经济上的利益。人大、政协换届时,少数人有的找领导和有关部门疏通关系;有的与一些领导干部或他们的家属子女交朋友、拉关系,寻找政治靠山,获取政治荣誉;有的通过加入民主党派,曲线谋求人大、政协职务;有的花钱买选票;有的凭借自己的经济实力去影响他们参加的社会团体或组织;有的在换届时,通过打招呼、写条子获得推荐资格。这些现象都反映了他们寻求政治依靠、维护自身利益的目的。
4.对加入中共党组织积极性不高。一些青年企业家愿意在自己的企业建立党组织,但自己对加入党组织积极性不高。一是怕受到组织的约束,二是怕不好作政治安排,三是本身对党的感情不纯、不深。平时他们把主要精力放在与权力部门打交道上,与统战部和工商联来往不多,“三多一少”现象比较普遍:“找领导的多、找政府的多、找银行的多,找没权没物的统战部和工商联的比较少。”另外,现在民主党派吸收企业家加入党派的力度很大,有部分人已被吸收到民主党派或是具有加入民主党派的意向。
(二)政策层面
1.政治安排只进不出。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发展,一大批政治进步、经济实力强、社会影响好的优秀新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不断涌现。但由于职数的原因,对他们的政治安排受到限制。相反,一些企业发展困难、个人信誉很糟、已经丧失代表性的人士难以淘汰,仍活跃在政治舞台上,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整体形象。干部人事工作中能上不能下的弊端,也反映到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政治安排中,造成了“进易出难”的局面。
2.交叉安排身份太多。目前对企业家交叉重复安排得太多,在政协及有关团体交叉重复安排比较严重,特别是规模较大的企业家这种现象更加突出。有的人士分别担任全国、省、市、县的人大或政协职务,有的人士兼职几十个社会职务。社会兼职与企业大小成正比。导致他们平时忙于应付各种会议,忙于参加各种活动,无法关注社会,无法关注民生,无法关注企业的发展。同时也产生了一种政治“疲倦症”,不再珍惜自己的荣誉和政治地位,不能正常发挥参政议政的作用。
3.评价标准难以掌握。早在2006年中央统战部就开展了建立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评价体系工作,要求对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政治安排原则上必须先评价后安排。但这个评价体系内容繁杂,涉及部门多,存在操作难、量化难、掌握标准难的问题,有关部门也不太配合,不愿意提供数据,给客观、准确开展评价工作增加了一定困难。
4.政治安排上的“子承父职”比较严重。一些作了政治安排的老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随着在企业掌控上的让位,就想让子女在“政坛”上顶替他的位置。有的父辈很早就做了大量铺垫工作,找了很多关系。一些领导干部在一定程度上认可这种现象。企业财富和经营管理上的“子承父业”,在政治安排上表现为“子承父职”。
(三)工作层面
1.难以动态掌握代表性人士的变化。在培养代表性人士的过程中,由于企业家的经营行为主要是由政府部门监管,企业家平时忙于生意,统战部和工商联难以动态掌握真实情况,这是与其他统战工作对象最显著的区别之一。他们真实情况如何,特别是生产经营状况怎样,属于“商业秘密”,不好准确掌握。如何把握和处理好代表人士队伍的“变”,是当前和今后工作的难点。另外,统战部门不同程度存在重安排、轻培养的现象,对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存在的一些模糊认识、暴露出的一些问题引导教育工作做得不够。
2.工作思路和方法缺乏创新。由于新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队伍形成时间不长,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旗帜性人物较少,而我们对代表人士的培养、教育和引导工作基本上还没有找到符合其特点和时代要求的路子。近年来,虽然各地都十分关注这个问题,也通过举办培训研讨、开展活动展开了一些工作,但基本上没有跳出传统套路。从实际效果看,能认真参加培训的较少,能够坚持参加活动的不多,远未达到预期目的。
四、积极探索,努力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新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队伍
(一)坚持核心,准确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正确方向
一是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坚持团结、服务、引导、教育的方针,加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力度。二是要为政策的不断完善发挥作用。思想政治工作不能游离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之外,企业家的任何思想活动、心理变化、行为道德无不与他们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息息相关。因此,要经常了解和掌握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将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想法、意见和愿望向党委和政府反映,为不断完善和细化现有政策提供依据。三是要维护政策的稳定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稳定与否,是企业家十分关注的问题,为此,必须旗帜鲜明、不折不扣地宣传和贯彻党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方针政策,让他们“吃定心丸”,放心大胆地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二)坚定方向,积极引导爱国、敬业、创新、守法、诚信、贡献
首先,要掌握群体特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群体从总体上看呈现构成上的复杂性、创业动机上的多样性、素质的多层次性、理解政策的局限性、追求财富的冒险性和思想政治的不稳定性等特点。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深入研究这些特点,才能有的放矢,并根据这些特点,形成工作思路,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落脚点。其次,要扎扎实实开展以讲信誉、重信义为主要内容的引导教育活动。通过代表人士典型的示范作用,带动和影响更多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做出贡献。第三,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续用好光彩事业等载体,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特别是年轻一代致富思源、富而思进,做到爱国、敬业、创新、守法、诚信、贡献。
(三)继承传统,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具有时代特点的代表人士队伍
一要善于继承和有所扬弃。老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与党合作有着非常优良的传统,对党有着深厚感情。他们体验过创业的艰难,对党的富民政策有深刻的理解。要积极引导新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继承和发扬老一代的优良传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扬弃的基础上,实现政治交接。二要处理好群体和个体的关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群体是一个庞大多元的利益群体。他们原本的社会属性、文化程度,以及思想意识、价值取向等都有较大差异。因此,政治交接与引导必须遵循一个原则,即着眼于群体,着手于个体。“群体”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个体”是指群体中具备先进性和代表性的更为突出的新一代。“个体”在一个地方或行业往往有着重要影响,在他们身后凝聚着一群同行。这些类似“领头雁”和典范的个体,是我们群体工作的重点。
(四)把握特点,创新工作机制、载体和手段
多年来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一是要联系交友、了解情况,二是要加强服务、多办实事,三是要建立档案、规范工作,四是要学习培训、提高素质,五是要跟踪调研、定期考核,六是要典型带动、全面宣传。要采取多种手段,大力宣传先进人物。通过宣传,提高他们的社会影响,增强其荣誉感和责任感,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起到表率作用。
(五)坚持标准,稳妥做好政治安排工作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政治安排要突出政治上的进步性、经济上的代表性和社会上的影响性。财富多少与政治安排不成正比。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所指出的:“我们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绝不能依据财富多少来分配政治资源。这是涉及我国社会主义政权性质的大问题,一定要把握好。”因此,第一,要重视政治安排工作机制和程序的完善。提高选拔、安排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准确性,适应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的特点和需要,符合代表人士队伍新陈代谢的规律。第二,确保政治上的进步性。对政治动机不纯或采取不正当手段伸手要权和获取政治职务的,一旦发现必须及时调整。第三,减少交叉。对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政治安排,要有全局一盘棋的观念,统筹考虑,对身兼数职的人士要通过调整,减少交叉安排。要严格控制数量。各级人大、政协中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安排数量要适当,不能变相搞安排,不能办成富人俱乐部。第四,滚动安排。面对新一代企业家的崛起,为充分体现政治安排的代表性,有必要对现有队伍作适当的调整和补充,逐步建立动态调整和必要的淘汰机制,使代表人士队伍活水长流。
(六)建立企业党团、工会组织,注重发挥保证监督作用
私营企业党团、工会组织建设是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推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的重要组织保证。从目前私营企业党的组织建设现状看,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党组织不健全,二是隶属关系不统一,三是组建不严肃、不规范,四是作用没有充分发挥。要按照中央关于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建设的有关规定,在符合条件的私营企业,都成立党的基层组织。要坚持“因厂制宜,侧重兼职,精干高效”的原则,配好班子,选好支部书记,力求达到“上级党组织、党员、企业主”三满意。
(责任编辑 王怡敏)
D613
A
1008-9012(2015)03-0067-05
2015-07-29
1.张萌(1990- ),女,山西太原人,太原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赵丽华(1963- ),女,山西太原人,太原科技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