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浦市土著民族及民族关系变迁根源的反思——基于社会学视角的田野实地探析

2015-04-09高飞飞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民族关系变迁

浦市土著民族及民族关系变迁根源的反思——基于社会学视角的田野实地探析

高飞飞

【摘要】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对国家政权的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往学者大都从民族学的视角并根据民族类别属性并以大区域为研究地域来研究民族关系,本文试图用社会学的研究视角,结合实地田野调研的资料,将浦市小地域作为研究范畴,并以历史发展为线索来探讨当地的土著民族及民族关系的变迁。

【关键词 】土著民族;民族关系;变迁

【中图分类号】C951【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高飞飞,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湖南长沙,邮编:410081)

The Reflection on the Ethnic Relationship Changes of Aboriginals in Pushi:An Investigation from the Sociology Perspective

Gao Feifei

Abstract【】China is a multinational country since the old tim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ll nationalities has vital importance to the stability of state power. Most previous scholars study ethnic relationship from ethnology perspective based on ethnic categories and qualities, using large regions as research regions. This paper combines the sociology perspective with field research data, and the small area of Pushi as the research example, and explores the aboriginals and the changes of ethnic relationship from a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spect.

【Key words】Aboriginal; ethnic relationship; change

一、研究缘起

湘西自治州是湖南少数民族与汉族杂居的地区,形成此种居住格局有着其历史渊源,以往已经有很多学者对其进行详细地研究,谭必友教授在其所著的《清代湘西苗疆多民族社区的近代重构》专著里,深层次探讨了清朝时期苗疆地区各民族关系的发展与变化,中央民族大学的刘思纯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民族关系及其发展”为硕士论文题目,论述了历史上各个时期湘西民族关系的发展。他们都是从民族学的角度对湘西地区的民族关系进行研究,素有“小南京”之称的浦市是湘西地区历史上商业繁荣之地,其民族关系的变迁具有特殊性,值得单独研究。已有对浦市的研究资料,多集中在对浦市古镇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的保护、旅游开发、历史的商业价值等方面,对其民族关系变迁的研究还比较少。笔者有幸得到去浦市实地做田野调查研究的机会,通过实地访问收集民间材料,从简单的社会学视角粗略地探析浦市的土著民族及其民族关系变迁背后的根源。本文是在田野访谈中所构思行文,缺少必要的史实材料作依托,有一些民间述说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二、浦市简介及初探浦市

浦市,一个神秘并散发着中华悠远历史的文化承载地,是一幅风景如画、民俗朴实、文化闪烁的静谧古镇,她优雅却不张扬、古典而又低调。千百年来,她以顽强的毅力默默地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这是一个朴实的历史古镇,这里的文化召唤着千万学者的心。浦市镇是湘西四大名镇之首,位于湖南湘西州泸溪县东南部,东隔沅江之与辰溪县孝坪镇相望,西邻洗溪镇,南接达岚镇,北与县城白沙镇相攘。经过2006年的撤乡并镇调整,浦市镇现辖4个社区和24个行政村,158个村(居)民小组,现有人口14981户,58572人,镇域总面积238.68平方公里,耕地2630.7公顷。[1]

蜿蜒地平躺在大山与沅江的交壤处,由白沙通往浦市,笔者从这一条神奇而又美丽的公路驶向心中的向往之地,终于在日暮降临之际到达梦想之地探寻真实的历史。匆匆半月的停留,也只能收获一小部分历史文化知识。在浦市,笔者走遍了浦市镇的大街小巷重温商业的繁华,瞻望了浦市所有的古宅回味曾经的辉煌,踏着千年古驿道的每一块青石板砖细数着被历史掩埋的一串串醉人的故事,轻轻倾听着浦市人热情的诉说,享尽了浦市的历史美。浦市人非常地热情好客,耐心地为我们诉说当年的历史。浦市历久不衰“茶馆文化”深深地吸引着任何外地来客,笔者试图融入他们的茶馆文化生活之中去寻找那神秘感。茶馆聚集着当地很多名人,在这里可以结交诸多本地朋友,其中有一名姓杨的老先生热血沸腾地畅谈往事,从他身上的收获很大,临走前,他还特意在笔者本子上留下了一首由感而发的诗,这极大地鼓励了笔者继续前行,也深深体会了本地人的热情。此诗如下:“千年文化老古镇,万年历史古墓群。不知是谁邀客至,询问往事如烟云。”

三、浦市的土著民族及其民族关系变迁的根源

赵健君、贾东海认为:“民族关系是民族之间的关系,是人类自从有民族分化以来的社会发展过程中,民族为谋求生存与发展,在一定的社会意识指导下形成的民族之间的共生关系,即民族之间在相互交往中形成的在物质生存资料上互通有无、精神文化上取长补短的相互往来的联系和影响,或在相互对抗中,敌对双方民族之间的封闭隔绝状态,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历史现象,并且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的。”[2]本次田野之行是学习探索的旅途,也是收获的过程。在浦市所了解的一些民族关系变迁情况亦是让笔者感到非常地震惊,可能其中很多的细节无法得到古书的证实,但浦市历史上整体的民族关系变迁大方向是由民族矛盾激烈到民族融合的过程。民族关系变迁是整个国家历史发展的产物,在这个过程中,没有正确与错误之说,而变迁的每一个步伐都不断地逐渐向文明迈进。鉴于此文的大量资料都是来源田野所得,笔者亦是以社会学的视角来分析民族关系的变迁,所以,此文缺少历史研究方法的严谨性,但换个视角来分析民族关系的变迁问题,却能发现更多的问题,本文主要以历史悠久的佤乡人与汉族之间的关系变迁为线索,研究浦市历史民族变迁的社会性因素。

(一)民族矛盾激化背景下的民族关系变迁

根据浦市下湾遗址出土的各类石器表明,约在五千年前(另有说法是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浦市一带已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3]古代浦口(今浦市)属荆州地区管辖。春秋战国时属楚,秦统一中国时属黔中郡,汉属荆州武陵郡,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建沅陵县,浦市属沅陵县。[1]据民间流传汉朝以前这里属于国家的偏远少数民族居住区域,生存着最古老、先进的少数民族——佤乡人,与瑶族人共同居住在浦市地区,可能还夹杂着一部分苗族人口,但浦市西、北方向的花垣、保靖、龙山等地区是苗族人口聚居区。地处沅江中游西段的浦市是河水冲积形成的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充足,拥有人类繁衍生息优越的自然环境,在当时“靠天吃饭”的生存条件下,这里的自然条件足以促进土著居民繁荣后代,而居住于此的佤乡人迅速崛起,成为湘西地区最先进的民族。相比佤乡人,苗族人口主要分布在山区,缺乏河水冲积平原的天然优势,生活在这样条件下的民族自然举步维艰,难以快速繁荣人口、发展本民族的先进文化。

汉朝时期,居于此的佤乡人快速发展起来,这里也成为了湖南湘西地区少数民族较为密集、文化发展较为先进的地方,在封建主义的国家政权统治下,国家对少数民族所采取的是羁縻制度,并用“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民族观念压制其民族的进步与发展,试图妄想少数民族成为其附属品,民族的进步必然会唤醒民族的反抗,佤乡人所具有的耿直、英勇的民族精神孕育出了其民族敢于与国家政权做抗争的力量,全民族团结一致共同对抗国家政权的压制,寻求民族解放、自由。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佤乡人组织起来直接对抗国家政权,直接挑衅国家繁重的赋税徭役。此时,佤乡人具有强烈的民族身份认同,不畏强权,以自己身为佤乡人而倍感自豪,并在起义中强化民族归属,追寻民族自主与独立。东汉建武二十四年,伏波将军马援请命平息湘西地区的少数民族叛乱,其驻军在沅陵,镇压少数民族的起义、叛乱,居住在浦市地区的佤乡人被赶往云、贵、川的大山深处。而当时镇压佤乡人起义的军队在此驻扎下来,耕种佤乡人留下的农田、居住佤乡人的房子,将自己的家眷全部迁居此地,同时,叫来自己大量的亲朋好友移居于此,享受佤乡人创造的既有生活资料,这也是浦市地区最早的外来人口。

起义与镇压所折射出的是土著居民佤乡人与国家封建政权之间的冲突,也是两个民族之间的矛盾。佤乡人英勇的气概并未被军队残酷的屠杀所折服,而是在被驱往大山以后,一次又一次地起来夺取自己丰沃的土地,每当人口繁衍到一定规模的时候,佤乡人就团结起来冲出大山,为寻回自己生存的土壤而战斗,这些战斗亦强化了对本民族的身份认同,与封建政权形成严重的对立局面。当一次次反抗失败以后,佤乡人受到严重的挫败,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山生存资源匮乏,人口恢复难度加大,自我生存也面临着困境,其斗争意识在弱化,民族归属在生存艰难的条件下也被现实打败。

唐武德三年(620年),梁将董景珍析沅陵建立卢溪县,治所在原卢州(今泸溪老县城)。唐天宝元年(742年),建立辰州卢溪郡,郡治在沅陵,郡军事机构设卢江口,辖今泸溪、吉首、花垣三县地,浦市地属沅陵县辖。[1]唐末公元878-884年,黄巢起义屠杀八百万人口,湖南地区人口骤减。宋承唐制,卢溪县属辰州府卢溪郡。元朝,卢溪县属辰州路。宋元时期,浦市被称为浦口,位置在今浦市镇河对岸的八家弄。在北宋时期,江西省的人口居于各省之首,人口密度非常大,自然资源缺乏,难以维系人口的再生产。元朝末年,湖南地区是红巾军与元朝军队以及朱元璋厮杀拉锯的主要战场,由于社会动荡,生灵涂炭,田园荒芜,十室九空,人口随农民逃荒外省和大量死亡而急剧减少。元末明初时期,国家组织了大规模的江西人口填湖南地区的人口迁移活动。以上所说的两项大活动对浦市人口变迁十分重要,江西人口大规模的迁移也成为了浦市地区的外来人口之一。

民间故事:“不怕谭千户人马多,只怕姚三佬半夜摸”之说。谭子兴是泸溪县浦市镇生宝村谭姓人传说中的先祖千户侯,是两宋之交沅水流域著名的历史人物。南宋建炎四年至绍兴五年(1130-1135年),杨幺在洞庭湖一带发动农民起义,谭子兴是岳飞部将,他随岳飞平定杨幺农民起义后,被宋高宗封为千户侯,镇守武陵府,后移居泸溪浦口(今浦市),成为当地的名人,被后人称为“谭千户”,是重要的官府管理者。与谭千户生活的同期,浦市当地有一位身高八尺、高大魁梧、武艺高强的土著居民,名叫“姚三佬”,居住于现今浦市的下湾,他是少数民族的代言人(其少数民族身份不详,为瑶族人或佤乡人,具体无从考证)。姚三佬头戴一顶尖尖的铁帽子,手持一把大刀,铁帽子和大刀各需两名普通男子才能抬起。每逢谭千户欺压当地居民之时,比如征税、抓壮丁,姚三佬便深夜偷袭谭千户的军营,为了逃避谭千户的追杀,姚三佬白天藏身于大山,晚上才出来活动。任凭谭千户的兵马再多,姚三佬半夜偷袭军营、乱杀士兵的事迹早已扰乱兵心,使得谭千户及整个军队对姚三佬充满了恐惧,不敢轻易迫害浦市的土著居民。如果当地汉人官吏对土著居民没有迫害,则姚三佬与谭千户相安无事。姚三佬代表了土著少数民族对汉人官吏残酷管理的反抗,在一定程度上向汉族宣示不满,彰显少数民族的自信心,争取民族自主的权力。

(二)失去少数民族自信下的民族融合

明代,卢溪县属神州府。浦市由浦口迁至沅水之西的浦溪,因经济繁荣,商业发达,至明洪武年始称浦市。清代,府县不变。清顺治六年(1649年),改卢溪县为泸溪县。[1]明清时期,处于水路交通要道的浦市商业迅速发展,经济呈现一片繁荣之势。此时浦市商业的机会非常多,广泛流唱着江西人的民谣“一个包袱一把伞,来到浦市当老板”,这些从外地来到浦市做生意的人有着不当老板誓不还的斗志与决心,这种商业氛围对浦市当时经济的发展也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浦市商业的繁荣发展也极大地带动了市场的兴旺、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形成“钱猪百羊万担米,水泄不通犁头嘴”的壮观景象。

而被驱往大山之中的佤乡人生活条件却越来越艰难,生活资料缺乏、生存环境恶劣,他们留恋那曾经美好的生存之地,此时,政府对少数民族的镇压也慢慢缓和下来,这些佤乡人满怀憧憬回归故里,而此时的浦市商业繁荣地区被大量汉族人口居住,佤乡人的反抗精神已被镇压、时间无情地冲洗,他们只想寻求安稳的生活,所以,他们选择对官府隐藏自己的民族身份,去被大量汉族人口占领的故土安居乐业。当然,汉族人口对此也十分矛盾,一方面,商业的繁荣迫使他们需要大量廉价的帮工,另一方面,又惧怕这些早期的土著居民掠夺现在属于他们的一切。所以,汉人对这些大山出来的民众既用又防。

由此可见:佤乡人民的民族身份认同逐渐弱化,并慢慢地失去了民族自信,为求生存主动进入其他民族区域居住生活。生存、经济是民族自信的基本前提条件,当生存问题都是个问题的时候,就谈不上保持民族的纯洁性,人类最基本的需求就是生存,只有生存得到保障,才能追求民族归属,形成统一的民族身份认同,在经济发展的情况下,才能铸就伟大的民族自信。经济的繁荣对民族具有吸纳作用,佤乡人自主融入汉族人民这就充分展现了强大的经济作用,而平等的民族融合需要以社会的进步为前提,封建社会的民族融合注定是不平等的民族单向交融。明清时期,浦市周边的苗民地区依旧落后,其生存也是面临种种困境,浦市的繁荣兴盛具有极强的吸引力,苗民迫于生计的压力常进入浦市抢夺一些生活资源,而商人为了防止苗民的抢夺则在浦市商业聚集区的外围修筑坚固的城墙。此时,浦市地区的冲突主要是多地区外来商人与其土著佤乡、苗族之间的矛盾,展现的正是商业与农业发展的阶段性冲突,商业代表了先进的发展方向,拥有比农业更具潜力的发展空间,能够养活更多的人口,并提升人们的生活档次,商人是商业的代言人,而依附于农业生产的这些佤乡,苗人代表着落后的生存方式,这两者之间必然导致冲突和矛盾。

此阶段,民族关系冲突与融合并存,但融合居于主流地位,少数民族不断吸收先进的汉文化,融入华夏文明。商业的繁荣与发展促进本族文明的进步,同时带动其他民族发展,促使相对落后的民族摒弃其自身的亚文化,达到民族的融合发展。

(三)民族联合、融合到共同繁荣发展

民国三年(1914年)省令将沅陵属地沅水西岸自白沙以上包括浦市等地划归泸溪管辖。民国二十年(1931年)设浦市为特别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泸溪县属沅陵专署管辖。1957年成立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泸溪县隶属自治州,至今不变。[1]清末民初至新中国成立,国内政治、经济局势动荡,外国列强入侵,在国内大形势背景下,浦市地区的本区域各民族矛盾弱化,各地区各民族逐步联合起来一致对外,各民族形成强烈的中华民族身份认同,联合起来共同反抗外国侵略者。建国以后,国家实行多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政策,大力鼓励少数民族繁荣自己的民族文化,浦市地区被压抑已久的少数民族也在阳光下回归自己的民族身份,寻求民族认同,重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浦市是一个多地区人口、多民族的大熔炉,他们的文化变迁和融合值得我们思考。浦市地区之间的移民和各民族如何成就浦市“小南京”的美誉也值得我们深思,从浦市发展历程来看,各民族的共同繁荣与发展对国家的兴旺发达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浦市古镇保护与整治详细规划说明书(第二稿).2012.09

[2]赵健君、贾东海.民族关系定义研究[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6年4月,p28

[3]帅雅坤.浦市古镇景观分析及其空间保护策略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12年,p17

[责任编辑:古卿]

猜你喜欢

民族关系变迁
回乡之旅:讲述世界各地唐人街的变迁
40年变迁(三)
40年变迁(一)
40年变迁(二)
清潩河的变迁
象棋子的变迁
当前甘南藏族自治州民族关系发展中存在问题分析
捉箐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