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流专业人才培养与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协同机制研究

2015-04-08胡锐

关键词:协同理论物流专业人才培养

摘要:本文运用协同理论,探讨高校如何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物流专业人才。通过研究认为,高校物流专业人才培养应与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协同发展,建立高校与社会联合培养专业人才的协同机制,促进高校教学改革创新,加快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物流专业人才。

关键词:物流专业 人才培养 协同理论

0 引言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时期,我国物流服务业发展迅速,物流规模不断增长,已经成为快速拉动经济增长的服务行业之一,同时,社会对高素质的物流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更加迫切。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认为,高人力资本水平具有较强的“干中学”能力,能够更大程度地发挥既有的技术水平与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1]。为此,《教育部关于开展“本科教学工程”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12〕7号)要求,加快推进改革,创新校外实践教育模式,推动校企双方共同制定校外实践教育的教学目标和培养方案、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组织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组建由高校教师和企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共同组成的教师队伍,促进地方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建立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规范基地管理,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督促实践基地建设单位完善教学运行、学生管理、安全保障等规章制度,促进实践基地开放共享。要统筹规划,充分发挥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的引领示范作用,积极开展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工作。为了更好地贯彻教育部的指导精神,本文从协同学的角度探索高校如何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物流专业人才。

1 实训基地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协同机制分析

1.1 协同机制的概念与内涵

协同学是20世纪70年代初联邦德国理论物流学家哈肯创立的。协同学也称非平衡系统的自组织理论,主要是研究系统各要素之间,要素与系统之间,系统与环境之间协调、同步、合作、互补的关系,研究新的有序结构的形成,揭示系统进化的动力。[2]

1.2 实训基地建设的目的与要求

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是进行实践教学的根本保障,是学校事业发展和实现办学目标的需要,也是学校与社会、企业协同发展的需要。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和高校自身健康发展的迫切要求,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已成为当前高校实践教学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通过建设实训基地,承担高校学生的校外实践教育任务,促进高校和行业、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政法机关联合培养人才新机制的建立。推动高校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升高校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和就业能力。

1.3 高校人才培养与校外实训基地的协同机制分析

协同理论认为,系统各要素之间,要素与系统之间,系统与环境之间协调、同步、合作、互补的关系,通过研究新的有序结构的形成,揭示系统进化的动力。高等院校实现人才培养与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协同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影响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只有深入了解和分析两者的相互作用机制,才能充分发挥实训基地建设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首先,培养专业人才是高校办学的一个重要目标。物流行业普遍喜欢动手能力较强、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因此,高校在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过程中,就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在承担理论教育的同时,负责明确实践教育的教学目标、制定专业培养方案、设置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完善师资与信息资源建设、开展相关教学研究、对学生开展实践教育、培养和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等,都不能离开社会各行各业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其次,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能很好地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的直接对接,提高高等专业人才的培养效率和社会认知度,这对高等院校和社会各行各业来说,都是有百利而无害的。但是,高校与校外实践基地企事业单位如何协同发展,达成共赢?

厄尔-穆曼等认为,只有关注全部利益相关者的价值,协作才能顺利实现,价值创造才能实现。[3]因此,高校在建设校外实训基地时,应以更新观念为先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强化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目标,坚持教学与科研、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三结合”,不断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实践教学平台,提升实践教学队伍,完善实践教学管理,创新实践育人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服务区域经济输送大批勤奋踏实、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创新能力强的创新型、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同时,高校应本着以满足教学需要、坚持互惠互利、动态合作发展的原则,建立具有一定规模、仪器设备先进、资源共享和开放服务的与学校教育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校外实践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实践机会,以丰富学生实践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促进产学研结合,加强高校和社会的联系,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办学。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要遵循“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充分利用高校的科技、人才、文化、信息等资源优势,与实践教学课程改革相结合,促进高校和校外实践基地单位的协同发展。

其三,协同性不是要求同质发展,相反是要求坚守特点,错位发展。高校人才培养与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应提倡协同发展,互利互惠,实现共赢。校外实训基地为高校专业学生定点实习实训基地,负责接纳一定数量的学生开展教学实习、寒暑期实习等实践教育项目,并为学生配备兼职导师,对实习过程进行质量监控、考核实习结果、选派兼职导师入校进行相关专业实务指导、培训等内容。在校外实训基地,高校的专业老师相对来说能较为便利地与企业密切配合,企业资源成了课堂教学、实践教學内容的重要来源,使得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形象生动,更加贴近真实的生产实践,对培养大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开拓视野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非常大的帮助。同时,实训基地的相关企事业单位也能充分地利用高校各种资源优势,提升自身发展潜力,双方实现协同发展。

2 物流专业人才培养与校外实践基地协同发展的途径

校外实训基地是高校专业学生定点实习实训的场所,其职能是负责接纳一定数量的学生开展教学实习、寒暑期实习等实践教育项目,并从基地职员中为学生配备兼职导师,对实习过程进行质量监控、考核实习结果、选派兼职导师入校进行相关专业实务指导、培训等内容。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应紧密结合高校人才培养计划,通过创新实践教育模式的改革,促进高校与社会联合培养人才协同机制的建立。具体实现途径主要体现在以下各方面:

2.1 建立高校与社会联合培养机制

高等院校在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中,应力求以我国物流行业的实际社会需求为导向,积极开拓和创新,探索出人才培养与校外实践基地的合作单位建立协同有效、实现互利互惠的联合培养机制。

首先,高校负责就业的相关部门应时刻关注、掌握和跟踪物流行业各部门的人才实际需求,及时反馈,根据社会需要适时改革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模式和方式方法,突出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并重、物流管理核心理念与现代物流行业实用性共融,努力培养和塑造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的物流专业人才。同时,高校应积极扮演推荐介绍的桥梁角色,使培养的物流专业人才保持适度的存量规模,确保高校能够稳定持续的向社会物流行业各部门输出高素质的物流专业人才。

其次,高校应该把教学实习实训作为与社会建立联合培养机制的重要组成环节,通过积极寻找多元化培养合作伙伴、更新原有的合作模式、增加固定的配套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物流专业实践机会。

此外,高校在建立校外实训基地的基础上,应进一步积极探索校外实习实训与高校学生就业的有效结合途径,在强化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努力帮助学生解决毕业即失业的社会问题,促进高校物流专业人才培养与我国物流行业人才需求的深度衔接。

2.2 促进人才培养与物流行业各部门的协同发展

高等院校大学生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宗旨,就是推动教学改革创新,把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紧密挂钩,加强高校与社会的密切合作,促进大学生在高校校园中学习和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同时又在社会实践中把所学专业理论知识进行灵活转化和吸收,做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提高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因此,高校应通过各种方式,采取灵活多变的方法,以及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加强与物流行业各部门的协同发展,加快教学改革创新,促进高校物流专业人才培养能够满足和适应社会物流行业对高素质物流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

2.3 全方位、多元化建设校外实训基地

大学生校外教学实习是高校实践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因此,高校在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中,应积极开拓和发展更多的校外实训基地,争取把基地建设范围尽量地扩大,为大学生提供多地域、多行业、多元化的校外实习实训的场所。同时,高校应与校外实训基地各合作单位紧密配合,协同发展,加强对大学生校外实习训练的严格管理,建立长效的实习管理和保障机制,确保教学实习实训的质量。在校外实践基地建设中,高校应将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放在突出位置,与合作共建单位共同努力构建“双师型”的教师队伍,从而满足高校实践教学需求,实现从传统培养模式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变。

一方面着力促进现有的学术型导师进行一定程度的转型,加大对实务型教师的培养力度,定期组织实践教学培训和教学经验交流,增加校内教师到社会各部门调研考察机会,让他们充分吸收先进的实践教学经验,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

另一方面,探索实行双导师制,除了让在校教师担任导师外,将在参与共建的校外合作单位中积极聘请物流行业的专家担任本科生的兼职导师,创造條件使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一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来自物流行业的兼职导师,如资深的物流企业主管、业务人员等。兼职导师不仅需要承担实践类课程的教学工作,而且将负责对学生的教学实习和毕业论文写作进行指导。“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将从根本上弥补传统的学术型导师在实践教学中的不足,强化物流高素质职业人才培养的优势。

2.4 积极完善校外教学实践基地的各项制度

为了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校外教学实践基地建设的需要,高校应尽快建立和健全各项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的管理规定,使之科学化、制度化,确保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顺利开展。高校要根据国家教育部关于物流管理专业发展规划和物流管理专业的具体特点,以及高校自身的优势,切实可行地制定物流专业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规划,明确校外教学实践基地建设的目标、内容、进程,同时确定具体的基地建设负责人,健全组织管理机构,做到内部分工明确,建设责任到人,充分利用各种有效力量,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工作,最大限度地实现学生校外实践教学目的。因此,校外实践基地应以高校人才培养为目标,根据实际情况探索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建立一系列相关的校外实践教育的教学运行、学生管理、安全保障等规章制度。

校外教学实践基地应为大学生配备兼职导师,负责在实践过程中进行尽可能多的指导,同时,兼职导师也应该对大学生实习实训的质量和效果进行考核评价,并应及时向高校反馈学生实习实训的具体情况。高校也应对大学生校外实习实训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把关,对实习实训不认真或者没有达到相应要求的学生进行批评和教育。另外,高校应对在校外实习过程中表现杰出的学生将推荐到物流行业相关单位工作,进一步探索校外实习实训与大学生就业的有效结合途径。

2.5 促进教学实践创新,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首先,在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上,加强实践实习课程比重,加强学生技能考核,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组织学生参与科研课题、科技服务、生产实践的活动,提高实践技能、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适应生产的能力;增加实践教学和第二课堂素质教育与个性发展的空间,强调厚基础、宽专业、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教学环节中增加实践时间,实践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每个阶段时间保证不低于1个月。第一个阶段,是组织学生到校外实践教学进行实习实训,目标是让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全面了解和掌握物流运作的各个过程;第二个阶段,就是安排学生带任务上岗,按照不同的岗位进行准就业,同时领取一定的报酬补偿。通过这两个阶段的教学实践环节,将有利于强化学生动手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

其次,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十分明确,层次分明,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强化实践环节。学生除了在校内进行教学外,还要在校外教学实践基地各个相关部门进行实习实训。一般来说,学生实习通常分为2~5人组进行,时间为3~6周,在物流企业具体操作现场,高校导师和企业兼职导师根据同学们具体的工作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实践,同时结合物流企业的操作流程、配送路线等具体内容进行指导,提出问题,发起讨论,激发同学们发现问题,引导同学们利用课堂教学中所学到的理论知识,提出解决的办法,把理论与实践进行紧密地结合。同时,在校外实践环节的人才培养过程中,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品格和职业操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开拓眼界,培养良好的社会交际能力和灵活应变能力。

第三,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计划。对于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来说,掌握的不仅是物流学方面的理论和知识,而且还要培养学生具有国际贸易、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物流成本核算、人事管理、操作优化等方面知识,以培养既懂物流管理流程,又懂国际经济贸易、工商管理的高素质、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实践表明,高素质、应用型和复合型的专业人才,受到众多物流企业及其相关部门的普遍青睐和认可。

因此,在教学安排中,对于低年级的学生,高校应统一安排公共课,根据具体情况少量安排物流专业基础课。同时,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例如聘请专家对大学生定期举办专业的、非专业的讲座,强调公共基础课的重要作用和在教学科研生产实际中的应用情况,提升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对于高年级学生,除要求學习和掌握物流管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外,高校应采取各种方式和手段,尽可能多安排经济管理各专业打通课程,鼓励学生互相交流,适当增加选修课,逐渐拓宽物流管理专业口径,培养复合性、应用型高素质物流专业人才。

第四,充分利用校外实训基地。在课程教学上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设计,组织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接受企业兼职教师的培训,现场讲解并指导学生进行实际的操作。通过进行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物流管理专业老师与企业兼职老师合作,共同开发物流实践课程教材,例如《配送实训》教材。物流专业实践教学课程教材的开发,由于有了物流企业的参与,有了企业兼职导师的编写和现场直接指导,在课程建设中将企业的配送流程用于实践教学的内容,教学项目就是企业实际的配送运作项目,使得课程教学更加有针对性、直观性和实用性,真正使教学贴近了企业配送作业的实际操作。

第五,及时检查和总结表彰,不断提高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水平。每学年定期走访校外实训基地,召开座谈会,倾听合作双方及学生们的意见,不断总结和交流实训基地建设的经验,对在校外实训基地成绩突出的实习学生进行表彰,促进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水平的提高,不断满足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3 结语

根据“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目标,结合我国物流行业特点,高校应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现代化建设和社会进步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够在物流业及其他相关部门或单位从事有关物流经营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因此,高校物流专业人才培养应积极探索与校外实训基地协同发展,加快教学改革创新,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促进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健,梁红艳.中国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及其收敛性分析[J].福州大学学报,2013.3:16-24.

[2]张广胜.我国铁路物流与经济发展的协同机制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3.3:21-25.

[3]厄尔-穆曼,托马斯-艾伦.精益企业价值[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28.

基金项目:

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省级项目。

作者简介:

胡锐(1969-),男,广东五华人,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管理系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猜你喜欢

协同理论物流专业人才培养
重庆市铁水联运协同研究
基于协同理论的高校大学生学风建设路径研究
基于协同理论的中小企业新三板上市促进机制研究
浅议物流管理专业的产教融合
案例教学法在物流专业中的应用
高职物流专业课程设置与物流岗位职业证书的有效对接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