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抢救与护理*
2015-04-03王会云
王会云
(长葛市人民医院骨二科,河南 长葛 461500)
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抢救与护理*
王会云
(长葛市人民医院骨二科,河南 长葛 461500)
目的 探讨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抢救方法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43例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采用综合抢救及护理措施,观察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43例患者抢救成功41例,因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死亡2例,抢救成功率为95.35%。结论 采取有效的抢救及护理措施可提高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骨盆骨折;失血性休克;抢救;护理
骨盆骨折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强大暴力是造成此类型骨折的主要原因。由于骨盆属于松质骨,同时盆骨附近的动脉和静脉丛较多,因此骨折后不仅自身出血较多,还会因无静脉阻挡回流而造成大量出血,情况严重时可导致患者休克[1]。有文献报道[2],创伤性骨盆骨折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可达50%以上,若发生创伤性失血性休克,在未给予及时抢救护理的情况下患者的死亡率很高。因此,对于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来说,及时有效的抢救及护理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探讨了对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实施综合抢救及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43例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上述患者就诊时均已出现失血性休克。其中男27例,女16例,年龄16~65岁,平均(35.2±4.5)岁;因交通意外致伤28例,因高处坠落致伤9例,因挤压致伤4例,因墙体倒塌致伤2例。
1.2 方法 实施综合性的抢救及护理措施:①快速建立静脉通道。迅速建立2条以上的静脉通路扩充血容量,取健侧上肢大静脉行置管扩容。扩容时应迅速、及时并确保充足,应首选平衡液,之后可输全血或代血浆,视情况输血和加压输液,同时根据静脉压调整输液速度。②及时给氧。给氧时将浓度控制在30%~45%,根据患者的缺氧情况适当调节流量。如患者出现意识障碍,应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视情况行气管插管,以保证呼吸道通畅。③留置导尿管。医护人员应仔细观察尿量和尿色,以判断其病情和是否出现休克。休克早期患者的尿量会减少,易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应在抗休克治疗中仔细记录尿量[3]。④病情监测。医护人员应严密监测患者的病情及生命体征,重点监测患者的呼吸、心率、血压、脉搏和血氧饱和度,出现异常情况及时进行处理。另外,还需做好术前准备。记录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死亡率。
1.3 结果 43例患者抢救成功41例,因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死亡2例,抢救成功率为95.35%。
2 讨 论
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机体创伤范围较大,常有大量出血,其病情十分严重,病死率很高。临床实践证实,快速有效的抢救及护理措施是提高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关键[4]。本次研究对收治的观察组患者实施了综合性的抢救和护理,通过快速建立静脉通道及时扩充血容量,以维持有效循环,防止发生急性肺水肿或心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患者出现失血性休克后,可循环血量随之减少,致使肺循环受到影响,进而导致血气胸及呼吸困难,此时给予及时吸氧可为机体提供充足的氧供应,进而提高动脉血氧含量,最终提高抢救成功率。患者处于休克早期时其机体受应激反应影响会导致血压上升,同时尿量随之减少,而按常规留置导尿管有助于及时判断病情和休克状况。同时,通过严密监测患者的病情及生命体征可及时针对异常情况给予对症处理,最大限度的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本次研究显示,43例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95.35%,与有关研究相一致[5]。提示采取有效的抢救及护理措施可提高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1] 凌佳.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抢救与护理的效果观察[J].临床医学工程,2014,21(2):248-249.
[2] 林青,柴守霞.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43例术前急救与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102-104.
[3] 赵春芬.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急救及护理[J].临床合理用药,2011,4(11B):110.
[4] 徐瑞敏.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急救与护理分析[J].中国中医药咨询,2011,3(1):189.
[5] 桑建新,秦本刚,刘世兴,等.外固定架联合有限内固定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J].中国实用医刊,2013,40(3):82-84.
王会云(1974-),女,河南长葛人,本科,主管护师,主要从事骨科护理工作。
R473.3
B
1004-7115(2015)03-0352-02
10.3969/j.issn.1004-7115.2015.03.051
2014-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