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诗词鉴赏指导策略浅识
2015-04-02孟建文
孟建文
对学生来讲,高考古诗词能力的考查,历来是一个难点。为此,笔者结合2014高考真题,从四个点入手,对古诗词鉴赏备考指导策略作了如下的尝试和归纳。
一、找准出发点
《考试大纲》对“古代诗文阅读”考试内容所作的规定中,“鉴赏评价”能力层级有两个考点:一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二是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找准出发点,就是要求学生,在审题阶段既明确题目的考查方向,又理清鉴赏评价的思路。
【例题】(2014高考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
阮郎归 西湖春暮
[南宋]马子严
清明寒食不多时,香红渐渐稀。番腾①妆束闹苏堤,留春春怎知? 花褪雨,絮沾泥。凌波②寸不移。三三两两叫船儿,人归春也归。
【注】①〔番腾〕同“翻腾”。 ②〔凌波〕这里指女子步履。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8.这首词通过人物动作神态表现了西湖游人的不同情感,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4分)
【学生答案】“香红渐渐稀”“留春春怎知”通过反问和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游人对于春天即将离去的不舍与无奈。“凌波寸不移”“三三两两”“花褪雨”“絮沾泥”通过运用拟人以及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游人对于春将离去的无奈。
从题干信息“通过人物动作神态表现……不同情感”看,学生应先在诗歌中找出描述人物动作神态的诗句,然后逐一简析游人的情感,因为试题明确告知,情感是不同的。而上述学生答案中,“‘香红渐渐稀‘花褪雨,絮沾泥”等诗句的选用反映出,该学生只关注到了题目中“游人的不同情感”,忽视了“通过人物动作神态”这一信息,导致答案的有效性大大降低。任何分析,都要抓准出发点。思考方向是解题的前提,只有方向对了,结论才有可能成立。
二、紧扣着眼点
诗歌鉴赏,先有“读”,再有“写”。“读”,既要读题干,更要读诗歌文本,要仔细揣摩所有诗句,力求读懂诗歌内容。只有读通了诗句,才能为鉴赏评价的结论找到客观依据,从而准确地表达呈现。所以,鉴赏评价的着眼点只能是文本本身。用作高考试题的诗歌文本通常由四部分组成:诗题、作者、诗句、注释。先看诗题,了解诗歌内容的基本信息(时令、地点、事件、对象)。再探作者,了解创作背景,作者生平。重点品诗句,一般从意象入手逐句理解,注意句子的理解要联系上下句,要结合全篇,既有点(句子)的突破,也有面(全篇)的关照,力求点面结合。最后查注释,注释对阅读诗句起到了辅助作用,往往是用来降低阅读难度的,学生如能把握注释中的一些信息,或能更准确地解读诗歌。
【例题】(2014高考四川卷)阅读下面的清诗,回答问题。(8分)
秋暮吟望
赵执信
小阁高栖老一枝【注】,闲吟了不为秋悲。寒山常带斜阳色,新月偏明落叶时。
烟水极天鸿有影,霜风卷地菊无姿。二更短烛三升酒,北斗低横未拟窥。
【注】“一枝”语出《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老一枝”意为终老山林。
(2)本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结合全诗简要分析。(5分)
【参考答案】诗人看似旷达、闲淡,实则落寞、惆怅。首联即说“了不为秋悲”,诗人的心境看似旷达、闲淡;中间两联寒山、落叶、霜风、残菊等意象的悲苦色调,透露出内心深处的忧伤与落寞;尾联烛光下饮酒的情景,流露出终老山林的惆怅。
【学生答案】在深山里的一处小阁上,喝酒闲吟秋天的结束,表现了作者悠闲自在。斜阳倒映在寒山上,新月偏明落叶时,水光接天,大雁的影子倒映在水里,表达了作者心中的无奈与忧愁。点着蜡烛,喝着酒,作者借酒消愁。
从参考答案看,我们不难发现,运用逐联分析的方式,能让赏析更为全面;且从关键诗句、典型意象、注释三方面入手,使诗人心境的分析更为准确。相比之下,学生答案较为笼统。尽管该学生也采用了逐句描述分析的方式,但描述过程没有点的意识,没有从典型意象入手;分析只关注诗句,没有联系全篇,流于表面。“作者借酒消愁”消的是什么愁?为什么“大雁的影子倒映在水里”就表达出了作者的无奈与忧愁?这些问题,该生没有思考,也不会去思考,他只是将自己觉得能读懂的诗句进行了描述,然后与某一笼统的情感做了生硬地拼凑。这样的分析作答,是不到位的。
三、抓住着力点
客观地讲,很多时候,学生是读不懂所有诗句内容的,通常是在一知半解的情况下答题。那么,为了更有效地呈现答案,积累鉴赏的常用技法、术语,变得尤为重要,这应是诗歌鉴赏的着力点。熟记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抒情、描写)、构思技巧、语言风格,既能帮助学生在了解作者意图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诗句,又能在答案呈现时拿到基本的有效分,更重要的是,技法、术语可以让学生通过背诵的方式在短时间内完全掌握,操作性强。所以,我们应把鉴赏的着力点放在这里。
【例题】(2014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21-22题。(7分)
溪行逢雨与柳中庸
(唐)李 端
日落众山昏,萧萧暮雨繁。
那堪两处宿,共听一声猿!
三 峡 吟
(南宋)徐 照
山水七百里,上有青枫林①。
啼猿不自愁,愁落行人心。
【注】①〔上有青枫林〕《楚辞·招魂》中有“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句。
22.简要分析这两首诗抒情手法的差异。(5分)
【参考答案】①第一首寓情于景,“昏”“繁”二字点明了愁;第二首景不显愁,借典故写愁。②第一首以“那堪”唱叹抒情;第二首以理写愁,辨析猿声“不自愁”,愁在人心。
该小题的题干信息明确,“抒情手法”是学生思考的方向。假设某一学生无法读懂全诗,但他牢记抒情方式分为直接和间接两类,并知晓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区别,那么,从参考答案看,他就依然有获取部分分数的可能。
四、夯实落脚点
思考再全面,理解再深入,如果学生不懂得表达,之前的一切都将化为无用功,毕竟鉴赏评价最终要以文字的形式呈现。答案呈现,作为解答的最终一步,是鉴赏的落脚点,必须夯实。应要求学生,表述清晰有条理,每一个步骤,都交代清楚,只有这样,结论的呈现才不会突兀。
【例题】(2014高考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
周 晋
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昼长无侣,自对黄鹂语。
絮影香,春在无人处。移舟去。未成新句,一砚梨花雨。
8.“卷帘尽放春愁去”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何妙处?请结合词句赏析。(5分)
【学生答案】运用了比拟的手法,写出了梦醒时分的愁绪之多,化抽象为具体,突现了作者的洒脱。
该学生呈现的答案,条理不清,在表达技巧“比拟”与“愁绪之多”之间缺少必要的交代。先应明确“什么事物用了比拟手法?”再来分析“这个比拟手法的运用带来了怎样的表达效果?”该思考分析过程,必须通过文字一一交代。从诗句看,作者是将抽象的无法捉摸的“春愁”比拟作具体的可感可触的物体,再以一“尽”字,表现愁绪的浓重,无处不在。
以上策略以实际答题过程为序展开,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学生如能综合运用这些策略,必能减少失误,大大提高答题的准确性、全面性、规范性,从而拿到更多的有效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