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建文化视野中的“肖邦故园”

2015-04-02焦平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15年3期
关键词:故园肖邦波兰

焦平

文本阅读不能虚空“历史”,也不能虚空“民族性”。一是因为文本反映的是特定民族历史时代的现实,表达的是特定历史时期作者的心灵思考,二是因为文本精神价值、精神追求的“领取”要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限制,受到具体民族文化的选择。因此,阅读反映不同民族文化追求的文本就不能不考虑这两点。笔者在定位《肖邦故园》教学目标时,将课堂阅读定位于不同民族的文化交流的现场,让波兰民族的特有品质与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在课堂上交相辉映。

一、文本定位:“肖邦故园”是历史文化坐标

文本阅读首先应该是“历史”的解读。文本阅读的确是领受作者心灵思考的过程,享受那个时代精神价值、追求的过程。但要实现这样的阅读追求,就应该全面、客观地把握特定时代的历史基调,从历史的实际出发,俯视文本内容,咀嚼文本词句,进而正确理解与评价作者的心灵思考与作品内容。这样,才能够还原作者在特定时期描写的特殊民族内容和特殊民族思考,从而把文本生活还给特定的历史场景。因此,阅读波兰作家雅—伊瓦什凯维奇的《肖邦故园》就要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上进行。

肖邦(1810-1849)是波兰著名的音乐家。他6岁开始学习钢琴,7岁能作曲,8岁便在慈善音乐会上演奏。1829年后,肖邦在华沙、维也纳、巴黎等地举行了多场音乐会。1830肖邦不得不离开故乡波兰。

在波兰,肖邦有着特殊的民族文化内涵,即他是民族文化的历史坐标。而“肖邦故园”为什么会成为波兰民族的精神支柱和坚韧纽带?“肖邦故园”为什么会成为作者思考、表达的对象?而波兰作家的《肖邦故园》为什么能够进入我国教材?我国学生为什么要阅读《肖邦故园》?一句话:中外的人们为什么如此重视“肖邦故园”? ——没有打开文本之前,学生对《肖邦故园》这个题目就产生了这些疑问。

我在初读《肖邦故园》时,脑海中形成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肖邦故园是什么”。当再读文本时,我发现“‘肖邦故园是什么”这个问题,文本中的答案可以分成三个层次,一是对于肖邦出生、创作来说“是什么”,二是对于过去、现在的波兰人民来说“是什么”,三是对于爱好音乐的人来说“是什么”。那么,对于中国学生来说“‘肖邦故园还是什么”?这是文本中没有回答的。而这可能是最有深度的思考,最“有用”的思考。

而要解读这些问题,就要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用历史上的肖邦这个人说话。或者说,要通过“历史的窗口”审视“肖邦故园”这一特定的文化现象,从而正确理解雅—伊瓦什凯维奇的《肖邦故园》的创作思考。

当文本以自己的方式参与历史建构和传承时,文本阅读与文本所反映的历史其实是不可分割的。特定的历史条件,是文本正确解读的前提。从历史层面看,“肖邦故园”为什么会成为一种文化坐标?这是阅读时我思考的主要问题。这个问题处理好了,文本的阅读定位就清晰了。 事实上,“‘肖邦故园是什么”,这是作者写作时深入思考、并进行诠释的历史现象,也是我们阅读文本时应该回答的一个历史问题。而阅读深入与否,学生理解作者与否,可能都在这个问题的回答中。因此,“‘肖邦故园是什么”不仅仅应该在文本阅读中找答案,还应该在课文之外的历史事实、历史现场中加以回答。

二、人物定位:肖邦是波兰“民族精神”的象征

《肖邦故园》中,作者雅—伊瓦什凯维奇将肖邦定位为波兰“民族精神”的象征。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的波兰,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1772年、1793年、1795年,俄国、普鲁士、奥地利三个强国曾对弱小的波兰进行了三次瓜分。肖邦时代,波兰涌现出一批爱国的思想家和文艺家。他们主张用文艺斗争,在文艺里保持鲜明的民族特性,要表现波兰人热爱自由的思想内容……这些思想对喜爱音乐的肖邦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阅读《肖邦故园》,在介绍肖邦时,肖邦形象的文化定位非常重要。

肖邦身上洋溢着的是波兰民族的爱国精神。离开波兰时,肖邦处于激烈的思想斗争中,爱国心促使他应该留下,而事业心又促使他必须离去。他说:“我还在这里,我不能决定启程的日子。我觉得,我离开华沙就永远不会再回到故乡了。我深信,我要和故乡永别。啊,要死在不是出生的地方是多么可悲的事!”当他意识到自己有责任到国外用艺术来歌颂祖国和自己的民族时,他写道:“我愿意唱出一切为愤怒的、奔放的情感所激发的声音,使我的作品(至少有一部分)能作为约翰(指17世纪的波兰国王约翰三世索比埃斯基。他曾击败了土耳其侵略者,收复了祖国的疆土。)的部队所唱的战歌。战歌已绝响,但它们的回声仍将荡漾在多瑙河两岸。”

肖邦的爱国精神体现了波兰民族的共同精神。肖邦离开波兰,肖邦的朋友、波兰诗人维特维茨基在给肖邦的信中写道:“你只要经常记着,民族性,民族性,最后还是民族性......正像波兰有祖国的大自然一样,也有祖国的旋律。高山、森林、河流、草地都有自己内在的、祖国的音响,虽然并非每一颗心都能听到它的声音。”他一再嘱咐肖邦,要“为了人民,通过人民!”而肖邦的老师埃尔斯纳也对肖邦说:“你是一个天才,为人民而写作吧!要写得有通俗性、民族性。”这一切,给肖邦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因此,肖邦这时期的很多作品都表现了他对被侵占的故国家园的怀念,对民族独立的渴望和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当沙俄授予他“俄国皇帝陛下首席钢琴家”的职位时,肖邦严辞拒绝。1849年,肖邦病逝于巴黎前,还嘱咐他的亲人把心脏运回波兰……正是这样, 舒曼才称赞肖邦的音乐像“隐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只要肖邦的音乐响起,就表明“波兰不会灭亡”。正是这样,肖邦的头像才被印在波兰纸币上,成为波兰民族的象征。对于“肖邦故园”,雅—伊瓦什凯维奇说得非常精彩:“实为波兰民族精华的朴素小屋。”这样,我们就可以理解“肖邦故园”,为什么是“波兰人朝拜的圣地,举行精神宴会的殿堂,参观游览的古迹”。

文本阅读应该还原历史的本来面貌,以理性地、公正地分析和认识作者所处的那个特定的历史时空。“肖邦故园”这个题材经过雅—伊瓦什凯维奇的“民族形象”的定位,渗透了某一特定时期的民族观念,融入了个体的理解和判断,赋予文章以情感温度和价值深度,才使得《肖邦故园》更具有吸引力、亲和力和感染力。显然,当我们把肖邦定位为波兰“民族精神”的象征后,才会深入的理解作者在文章后半部分为什么把“肖邦故园” 春、夏、秋、冬四季美景,描绘成如诗如歌如画的最美乐章。

三、教学定位:领略不同内涵的“肖邦故园”

阅读经典的另一层含义是要从当下“历史”需要去“汲取”文本的营养。瑞士作家赫尔曼·黑塞说:“我们越是懂得精细、深入和举一反三地阅读,就越能看出每一个思想和每一部作品的独特性、个性和局限性,看出它全部的美和魅力正是基于这种独特性和个性——与此同时,我们却相信自己越来越清楚看到,世界各民族的成千上万种声音都追求同一个目标,都以不同的名称呼唤着同一些神灵,怀着同一些梦想,忍受着同样的痛苦。”“肖邦故园”的“独特性、个性”在哪里?——从不同角度阅读,你可以获得不同的审美体验。而不同内涵的“肖邦故园”恰恰是文本内容丰富与深刻之处。基于此,学生阅读《肖邦故园》之前,我让学生阅读全文,完成这样一个“作业”:“肖邦故园是 ,也是 ,还是 。”当学生初读课文之后,我并没有让学生填这些空。而是带领学生抓住中心句,梳理课文的脉络。

《肖邦故园》把人、物、景与音乐交织在一起来写。从思路上看,作者先用虚写的方式回顾肖邦故居的历史生活场景,接着重点阐述肖邦故居以及周围环境与创作的密切联系,说明肖邦故居的朴素、简陋,周围景致的形、声、色的微妙变化,对肖邦音乐创作产生了微妙影响。然后,作者描写肖邦对这片故土的种种热爱。从出生在故园,到少年时代的探望故园,青年时代的告别故园,再到在异国他乡的梦中思念故园,直至用音乐来寄托自己对祖国的满腔热爱和对故园的无限眷恋等。继而写肖邦故居的现状,人们从这座小屋以及肖邦音乐中所获得的精神力量——波兰民族的精神支柱和坚韧纽带。最后,作者以细腻的抒情笔触,从肖邦音乐内容的角度,描写了肖邦故园春、夏、秋、冬四季美景。在作者的心中,“肖邦故园”是个神圣的存在,它是民族诗歌,也是民族音乐;它是爱国现场,也是爱国精神。理清了思路之后,对于初读时提出的问题,可以说学生基本清晰了。但课堂上并没有开展问题讨论与问题解决。我把“‘肖邦故园是什么?”作为课后作业,让学生继续深入思考这个问题。

这节课,我用问题领起文本的阅读,学生围绕问题而读。虽然课堂上并没有点破这个问题。但我学生心中已经留下无边的思绪:“‘肖邦故园是什么?”——是那“一座简朴的小屋,一幢小小的房宇”?是“波兰人朝拜的圣地,举行精神宴会的殿堂,参观游览的古迹”“波兰人民所能享有的最珍贵的古迹之一”?是“外国音乐家、钢琴家、作曲家都要造访”的“伟大艺术家的摇篮”?是喷射出了肖邦 “伟大音乐的不竭源泉”?为什么“远离通衢大道,茕茕孑立于田野之间,隐蔽在花园的密林深处”的这幢“清寒的小屋”“简陋的侧屋”却能诞生出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天才?恩格斯说:“思维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基于文本的阅读思考是美丽的,而阅读思考之后产生的超越文本内容的思考则更加美丽。好课应该让课堂成为不同民族的文化交流的现场。阅读《肖邦故园》,明白作者写了哪些景象、哪些历史人物、表达了哪些情感,可能都不是语文学科学习所需要重点关注的。也就是说,一堂好课不在于教给了学生什么具体知识,可能在于教给学生享受不尽的文化思考,特别是围绕文本而生的文化思绪。这远比阅读本身更加有意义。

四、应用定位:重建我们的“肖邦故园”

经典的意义是巨大而没有边际的。从历史的层面看,今天我们为什么要了解肖邦、阅读《肖邦故园》?难道仅仅是为了学习其中的语文知识么?难道仅仅是感受“肖邦故园”的风景如画么?感受参观者摩肩接踵,熙熙攘攘么?因此,文本阅读应该是历史的解读,也应该是历史的应用。这里的“历史的应用”即发挥文本在当下历史重构中的应有作用,重建属于学生的“肖邦故园”,——基于中国文化的“肖邦故园”。

《肖邦故园》应该唤醒的是我们的文化反思。当今世界多极化、文化全球化,世界范围内的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当代学生思想意识更加自主,文化价值追求更加多样,个性特点更加鲜明。而博大精深的各民族文化正好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要与社会需要。而各民族优秀的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因此,我国学生阅读《肖邦故园》等外来文化经典可以汲取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对于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国文化传承创新,建设当代先进文化具有奠基性的作用。因此,“‘肖邦故园是什么”,也应该从这个层面上来思考、分析和对待。

而阅读《肖邦故园》,怎样才能实现“你是在和肖邦促膝谈心”这样的效果,从而建设课堂的“肖邦故园”?肖邦的音乐像“隐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我国文化传统上,有没有这样的“大炮”,有没有能够唤醒民族意识的伟大作品?这个问题一提出,学生们的话题便打开了。有的说,夷狄交侵,国家危难深重时,文天祥一曲《正气歌》惊天地,泣鬼神;有的说,岳飞一曲《满江红》肝胆沥沥 , 如江河直泻,满纸皆是报效家国的一片赤诚之心……这样,在学生面前呈现的就是中外皆仰视的“肖邦故园”。而如何建构属于学生的精神家园?显然,成为肖邦那样的人,成为文天祥、岳飞那样的人,就是最好的答案。

重视文本解读与文本涉及的历史关系时,我们还要“历史”地看待为什么要进行文本阅读。而文本精神的领受也要从当下历史层面思考,不能“虚无”历史的需要。《肖邦故园》的意义,首先在于它是民族精神的高地、民族文化的旗帜。《肖邦故园》中的文化精神领受多少,取决于你与之对话的那个对话者。有人说,你遇到了什么样的人,你才能与什么样的人对话,你才可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在《一堂好课的两重文化使命》(2007《中学语文》7-8期)中,我强调,从文化传承的角度看,一堂好课最显著的标志应是民族精神在每一个学生的努力下,不断被发现、不断被浸润、不断被强化、不断被承传。从“历史的应用”层面看,历史文化、民族精神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和智慧宝库,它不但有助于提升民族素质,增强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而且会提供丰富的经验,以史为鉴,可以帮助人们察往知来,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而这正是文本“应用” 意义所在。

综上所述,教学《肖邦故园》,我从特定时代的历史事实出发,从特定时期的历史需要出发阅读文本,使得波兰民族的特有品质与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交相辉映。这样,我们的学生才能在课堂这个窗口中懂得不同民族的文化交流的意义,才能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看清什么是我们的“肖邦故园”,从而站稳我们的文化脚跟,强壮我们的民族精神。

猜你喜欢

故园肖邦波兰
追忆的故园
在此消彼长中幸存的波兰
“钢琴诗人”肖邦
进军波兰
论肖邦《第二叙事曲》(Op.38)的叙事、形式与风格
遥怜故园菊花开
李轶贤
肖邦
在波兰,遇见地下仙境
网络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