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肝移植术后抗丙型肝炎病毒的无干扰素治疗方案

2015-04-02郑卫萍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 2015年1期
关键词:利托那韦病毒学丙肝

丙型肝炎(丙肝)病毒(HCV)感染是肝移植的主要适应证,而移植术后免疫抑制状态下应用干扰素的抗HCV治疗应答率低。来自美国和西班牙的学者针对基因型为Ⅰ型的肝移植术后丙肝复发患者采用了无干扰素的NS5A抑制剂ombitasvir联合利托那韦增强的蛋白酶抑制剂ABT-450(ABT-450/r),非核苷酸类NS5B聚合酶抑制剂dasabuvir以及利巴韦林的治疗方案。共计10个移植中心的34例患者纳入研究,患者入选时病理学证实无肝纤维化,接受ombitasuvir(25 mg每日1次)+ABT-450/r(150 mg ABT-450,100 mg利托那韦)+ dasabuvir(250 mg每日2次)+利巴韦林治疗24周。利巴韦林的初始剂量及随后的剂量调整依据患者的贫血程度,疗效评价的终点为治疗结束后12周的持续病毒学应答率。34例患者中33例在治疗结束后12周和24周获得了持续病毒学应答〔应答率为97%,95%可信区间(95%CI)=85%~100%〕,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乏力、头痛和咳嗽。其中5例患者(15%)需要接受促红素治疗,但无患者接受输血。1例患者在治疗18周后因不良反应停药,但仍获得了持续病毒学应答,治疗过程中监测患者钙调神经蛋白抑制剂的浓度,相应调整治疗剂量,全部患者全程未发生排斥反应。该临床研究结果提示,在既往难以治疗的肝移植术后基因型Ⅰ型的丙肝复发患者中采用ombitasvir+ABT-450/r+dasabuvir+利巴韦林的不同作用位点药物联合治疗,可获得较高的持续病毒学应答且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郑卫萍,编译自《N Engl J Med》,2014,371(25):2375-2382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25386767

猜你喜欢

利托那韦病毒学丙肝
影响乙肝口服抗病毒药物疗效的病毒学因素
浅析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组合包装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研究进展
“病毒学”专刊特邀主编
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疗效
人-人嵌合抗丙肝抗体检测阳性对照品的研制及应用
洛匹那韦/利托那韦药物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miRNA-122与丙肝病毒感染及肝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血清HBsAg水平对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的慢性乙肝患者病毒学应答的影响
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与慢性丙肝的研究进展
雅培公司利托那韦的专利布局及其对国内企业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