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灸、中药内服联用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分析

2016-02-20杨玲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5期
关键词:疗效对比三叉神经痛针灸

杨玲

【摘要】 目的 探究针灸与中药内服联用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 10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50例。对照组采用针灸治疗, 观察组则给予针灸、中药内服联合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8.0%,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观察组的VAS评分为(3.3±1.2)分, 与对照组的(5.4±0.9)分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灸、中药内服联用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确切, 能够改善症状, 减轻疼痛,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针灸;中药;疗效对比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5.127

三叉神经痛在临床上十分常见, 指的是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出现短暂性的剧痛, 每次发作时间在数秒到数分钟之间, 疼痛强度剧烈。患者有灼烧样、电击样、针刺样或刀割样疼痛, 严重者每天甚至可发作数十次, 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了极大影响。此类疾病多见于中老年群体, 有文献统计40岁以上患者占总数的80%左右[1]。目前西医对于三叉神经痛尚缺乏特效疗法, 常见治疗方案包括口服药物、封闭注射、手术切断、射频热凝以及微血管减压术等, 但均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复发率较高。在中医治疗方案中, 针灸和中药内服均应用较多, 也取得了一定成果, 但针灸、中药是否应当联用临床尚存在争议。为了进一步了解单纯针灸治疗, 和针灸、中药内服联用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对比, 作者进行了相关研究,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10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 入院后根据住院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50例。观察组男27例, 女23例, 平均年龄(51.1±11.2)岁, 单侧疼痛47例, 双侧疼痛3例;对照组男28例, 女22例, 平均年龄(52.1±10.9)岁, 单侧疼痛47例, 双侧疼痛3例。两组患者均具有典型的三叉神经痛病史, 临床表现为颜面部的阵发性剧痛, 进食、说话、洗脸等行为均能诱发疼痛。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单纯采用针灸治疗, 取穴包括完骨、颅息、瘈脉、听宫、颧髎、眶下穴、扳机点、合谷穴等穴位, 对于额支疼痛的患者, 取加阳白、攒竹、太阳穴位;上颌支疼痛的患者取下关、上迎香、迎香穴位;下颌支疼痛的患者取颊车、地仓、夹承浆穴位, 除合谷外, 均取患侧穴位进针, 患者取仰卧位, 穴位皮肤消毒后进针。得气后用平补平泻法处理1 min, 20 min后起针, 3次/周, 4周为1个疗程。观察组采用针灸、中药内服联用方案, 针灸治疗方法与对照组相同, 中药采用自拟祛风定痛汤, 主要方药组成包括红花20 g、桃仁15 g、川芎15 g、羌活15 g、全蝎12 g、僵蚕12 g、蜈蚣9 g、石膏20 g、黄芩15 g、板蓝根12 g、延胡索12 g, 水煎500 ml, 1剂/d, 分早晚2次顿服, 4周为1个疗程。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2] 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及疼痛程度进行统计对比。疗效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相关标准, 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减少>70%为显效;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减少30%~70%为有效;中医症状积分减少<30%或出现加重则视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采用VAS判定。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疗效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8.0%,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疼痛程度对比 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VAS评分分别为(8.2±1.6)分和(8.1±1.5)分, 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VAS评分分别为(3.3±1.2)分和(5.4±0.9)分, 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三叉神经痛在临床上十分常见, 指的是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出现短暂性的剧痛, 每次发作时间在数秒到数分钟之间, 三叉神经痛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原发性的三叉神经痛目前临床尚未阐明相关机理。但多数学者认为此类疾病并发单一因素致病, 很可能与细菌、病毒感染、环境、遗传等因素有关, 脑血管硬化以及脱髓鞘疾病也会引发三叉神经痛。现代医学研究表明, 三叉神经根的炎性病变会导致蛛网膜粘连性增厚, 三叉神经、周围血管和蛛网膜相粘附, 对三叉神经根形成了一定的压力, 并且蛛网膜会随着脑波动有节律的起伏, 牵动三叉神经引发疼痛。

在祖国医学中, 三叉神经痛可归类为“头风”、“面痛”的范畴, 历代医家对于此类疾病均有较多论述, 认为该病主要是风、火、痰、瘀、虚治病, 其中风邪、火邪最为常见, 患者病久则多痰、兼虚, 体弱则兼瘀, 而究其根本本病多是由风而起, 因此在治疗原则上当以祛风为主[3]。在中医学理论中, 毒邪泛指机体内不存在的有害物质, 或原本是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 但超过了机体需求而形成危害。《素问·六微旨大论》中有云:“亢则害, 承乃制, 制则生化”, 指出若机体承制失常则亢盛为害, 即是毒邪, 在疾病状态下, 机体的气血运行失常, 导致毒邪难以及时排出, 在体内蕴积而危害健康, 因此在祛风的同时, 也应当注意定痛、解毒的治疗[4]。

目前临床已经逐渐认识到中医药在治疗三叉神经痛上的优势。焦杨[4]采用针灸疗法治疗三叉神经痛, 有效的缓解了患者的疼痛症状, 与口服卡马西平治疗的对照组相比, 疗效和安全性均有显著差异。郑锦清等[5]的研究显示, 对三叉神经痛患者进行温针灸治疗, 与单纯针刺治疗相比疗效更佳, 但患者耐受性较差, 主要是由于面部温灸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 虽然能够加速血液循环, 缓解疼痛, 但不适感也较强。根据中医理论, 手三阳经上行于面部, 与三叉神经密切相关, 因此历代医家均建议取穴面部阳经。本次治疗中, 完骨、颅息等穴位均属阳经范畴, 可泻阳经风邪, 合谷为手阳明经要穴, 擅于止头面之痛, 行针时平补平泻, 可避免强针刺诱发疼痛。

在中药治疗上, 祛风定痛汤主要从祛风、解毒、定痛入手, 方中红花、桃仁、川芎、羌活活血行气之痛, 能够扩张脑血管, 减少三叉神经粘连, 改善症状, 黄芩随川芎等辛温之品上行于面, 入阳明经可清透热毒邪, 石膏性寒, 善治头痛、牙痛, 板蓝根清热解毒, 有抗菌消炎之效, 全蝎、僵蚕、蜈蚣祛瘀通络, 散结止痛, 诸药联用能祛风邪、清热毒、通经络, 以达到改善症状, 提高疗效的目的。

本研究中, 观察组患者的疗效及VAS评分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考虑原因是由于针灸能够有效控制局部疼痛, 加速了症状缓解, 而中药则能够改善面部血液循行, 减少炎症粘连, 减少了三叉神经痛的发作次数和程度。该结论与徐翔等[6]、罗丽丹等[7]的研究一致。

综上所述, 针灸、中药内服联用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确切, 能够改善症状, 减轻疼痛,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潘国兵, 袁邦清, 孙建军. 立体定向射频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CT 应用研究.医疗卫生装备, 2012, 7(9):156-157.

[2] 丁辉有, 罗苹, 曹志德, 等. CT 引导射频热凝术治疗双侧三叉神经痛14 例疗效分析.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12, 11(15):162-163.

[3] 段洪涛. 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研究进展.甘肃中医, 2010, 23(5):14-16.

[4] 焦杨. 齐刺法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临床研究.中国中医急症, 2008, 17(3):323.

[5] 郑锦清, 黄漫为. 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30例.河南中医, 2010, 30(12):1229.

[6] 徐翔, 李平. 针灸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50例临床观察.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8, 3(10):596-597.

[7] 罗丽丹, 罗绪. 加减五虎追风散为主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53例疗效观察.四川中医, 2011, 29(4):75-76.

[收稿日期:2015-10-08]

猜你喜欢

疗效对比三叉神经痛针灸
综合护理在三叉神经痛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三叉神经痛,“疼”你没商量
治三叉神经痛
针灸
针灸围刺治疗带状疱疹56例
针刺并弥可保穴位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30例
《中国针灸》杂志2000年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