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教育现代化推进路径透视*
——基于青岛市市南区创新实践的分析
2015-03-31孙方凯
●孙方凯 仪 琳
区域教育现代化推进路径透视*
——基于青岛市市南区创新实践的分析
●孙方凯 仪 琳
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而教育现代化这一整体目标的实现,要求地方、区域必须加快自身的教育革新与现代化改造。这需要以评价和制度创新为核心探索现代教育管理体系;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为核心探索现代课程和教学体系;以数字化环境建设为核心形成学生自主学习体系;以提升教师学习力和研究力为核心架构教师自我成长体系;以学校文化践行与特色发展为核心构筑现代学校建设体系并长期、持续的探索。
区域教育现代化;教学改革;推进路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强国必先强教。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对于如何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纲要》中做出了相关说明,认为应该全面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把握教育发展阶段性特征,坚持以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面向社会需求,优化结构布局。而教育现代化这一整体目标的实现,要求地方、区域必须加快自身的教育革新与现代化改造。所谓区域教育现代化,即在国家教育发展总目标指导下,结合本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人口结构、人文传统等特点,将区域内各级各类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围绕现代化目标进行整合和整体推进,以利于在区域范围内经济社会与教育的协调发展。所以,探寻适应新教育理念的实现区域教育现代化的推进策略,引导区域教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区域教育现代化的实施框架,促进区域教育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是区域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以青岛市市南区为例,该区继“十五”、“十一五”以不同侧重点开展教育现代化研究之后,又确立了《区域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推进路径的研究》这一研究课题,区域性地推进基础教育现代化进程。即以评价和制度创新为核心构建现代教育管理体系;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为核心探索现代课程和教学体系;以数字化环境建设为核心形成学生自主学习体系;以提升教师学习力和研究力为核心架构教师自我成长体系;以学校文化践行与特色发展为核心构筑现代学校建设体系。
一、政策保障
该区区委区政府根据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情况,将工作重心从教育均衡化转向教育现代化,建立和完善了义务教育资源统筹管理机制、教育政策统筹落实机制、教育投入统筹拨付机制、教育服务统筹配置机制。先后制订下发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如《市南区落实国家、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实施意见》、《市南区智慧城区建设规划》、《市南区推进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案》、《市南区普通中小学现代化学校建设实施方案》。这些政策文件为区域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一)优化教育资源管理与配置
2013年,市南区区财政性教育经费达7.6亿元,比2012年增长16.57%。2014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8.57亿元,比2013年增长12.4%,2014年生均公用经费小学2020元,比上年1170元增长81.2%,中学2320元,比上年1370元增长69.34%。建立了《市南区现代化学校建设资金使用保障机制》,专项基金连年增长。
2011年以来,投资近7亿元改造重建中小学校。2013年,与青岛市规划设计院制定了《市南区教育设施专项规划》,将办学布局调整结合城区改造同步规划。另外,校长、教师等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已经成为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打造现代化教育强区的重要条件。
(二)助推教育教学的不断变革
围绕“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手段信息化、评价内容差异化、评价导向人本化”目标,区域政府评估、社会评价、第三方专业机构参与测评的多元化的督导评价体系已初步形成。从2011年开始,该区部分学校(幼儿园)进行了与清华大学基础教育评估项目课题组合作进行的学校发展性评估三年跟踪评估的试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清华大学教育评估中心已展开对该区七所学校(幼儿园)的督导评估。此外,在构建“互动型教育督导跟踪反馈系统”的基础上,实施中小学办学效益的研究,以评价助推区域教育现代化的发展。
(三)推进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
一是学前教育普惠提质。落实公益普惠政策,拨付生均公用经费和发放家庭困难幼儿助学金共计497.58万元。区公办幼儿园、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学位数占全区幼儿总数的95%,提前两年实现市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目标。制定了我该区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试点工作实施方案,2013年年底早教普及率达80%以上。
二是社区教育开放融合。社区教育指导中心积极整合各类教育资源,与22家基地签订社区教育基地开放协议,编印并发放社区教育基地手册,加强市南公益课堂建设。市南区的社区教育在不断开拓创新中迈入常态化、普及化、特色化的良性轨道,成为区域教育的一大特色亮点。
三是民办教育铸就品牌。首先,尝试多种办学模式,促进名校“再生”。“名校+企业”、“名校+民校”、“名校+新校”,使名校的优质教育资源不断“再生”。其次,政策倾斜,充分发挥学校办学自主性。再次,教学管理创新,教学指导同步,促学校良性发展。这些措施使民办学校在很短的时间内步入良性的发展轨道。
四是义务教育人人平等。首先,创造条件,确保进城务工随迁子女按时入学。其次,完善制度,做好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帮困助学工作。统筹政府、社会等不同资助渠道,对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采取奖、助、补、减等多种方式进行资助;加大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困难学生救助力度,提高困难学生生活救助金。
二、体系探索
(一)专家引领
作为领导者,地方教育局确定了学校课程建设鲜明的发展主题,即契合学校办学理念的课程规划,成就教师自主发展的学科规划,引导学校结合自身的特点进行特色化的课程建设。作为支持者,区域在政策上、资源上、专业上对学校课程建设予以支持。区域协调各方力量形成了课程建设的专家指导团队:一支是由区内专家组成的内部团队,主要是教研员、科研人员以及学科优秀教师;另一支是由高校、研究机构课程领域的专家组成的外部团队,主要由教育部山东师范大学课程研究中心和青岛大学师范学院的教授组成。两支团队的下校指导和高位引领,助力学校课程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
(二)学校实践
首先,进行完整的学校课程规划必不可少。它包括形成课程愿景、建立组织制度、规划课程方案、制定行动方案、出台评价方案;其次,调适学校课程实施与上级政策之间的矛盾。引导学校做到主动调适,勇于变革;再次,建立支持学校课程建设的专家学术团队。广泛联系区域的教科研人员以及课程领域的专家,开展一些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的科研活动;四是挖掘课程资源。学校根据课程规划充分开发利用校内资源、校外资源和网络资源;第五,为教师开发和实施学校课程排忧解难。青岛福林小学从人与人的和谐,人与团队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人的身心和谐等方面完整架构学校的“和礼养正课程”,实现培养目标。青岛嘉峪关学校以善的精神为课程理念,以“善文化”为核心,构建并实施了“基础+”课程体系,特色化的本校课程更加适合并满足学生的健康成长。青岛文登路小学构筑“海纳行远”的课程体系,开发利用、优化整合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可持续的发展。
(三)专题研究
一是学科教学法研究。高度重视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工作,探索出了一条“双轨并行,合力共研”的教学法研究之路。从区域和学校两个层面同时展开教学法研究,区域层面由教研员牵头,根据学科特点,提炼研究成果,形成区级教学法;学校层面由学校或学科教研组或教师立足其“本土化”特色,在教研员的指导下形成校级教学法。目前初小幼共形成了比较成熟的30余个教学法,使教学法研究渐入佳境,课堂教学效益显著提升。
二是生活化案例研究。作为一种贴近学生生活环境的实用教学策略,这对我区各个学校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有着重要推动作用。此项研究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根据学校提交的事例进行分析研究,规范格式,指导修改。第二阶段分三个层次推进:一是精选专题,二是深化研究内容,三是分类研究。各学科分别建立了生活化案例网络资源库,便于教师备课中使用。目前在前期各学科汇总生活化案例的基础上逐渐进入生活化案例总结和提升阶段。
三是高效阅读研究。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阅读水平,提升学习力,该区引入高效阅读项目,高效阅读工作自2010年3月在全区小学2-6年级开展,至今已三年半有余,期间共进行了十多次中国教育学会专家培训,多次专项教研,并有近三十位教师开设了高效阅读的展示课。经过三年多的训练,实验学生的阅读速度不断提高,且有效理解率提升了20%。学生阅读速度和理解力的提升已经辐射到其他学科的学习,教师树立了高效阅读成就学生语文素养的理念,初步构建了高效阅读的教学体系。该区已于2014年出版有区域特色的高效阅读研究专著。
三、师生共进
(一)教师行动的引领
一方面,参与课程建设。通过学校课程规划研究和学科教学规划研究,引领教师走出“课程即教材”“课程即学科”的传统观念的束缚,成为课程的生成者、创造者。首先是理念的变革,区域组织专家团队入校,了解学校课程建设的现状,教师学科教学的现状。开展相关培训,激发校长和教师课程变革的愿望,形成变革的愿景。其次是实践变革,在专家团队引领下开展学校课程规划和教师学科教学规划的行动研究。目前,教师们在学校清晰具体的课程规划方案引领下,围绕着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校本特色课程的创生延伸开展着积极地行动。
另一方面,参与教学研究。该区开展了教师专项课题的立项申报,全区近70位教师参与了专项课题的研究。开展了《教师如何做课题》的通识性培训,围绕课题研究要解决的三个基本问题(即研究什么、怎么研究、研究出什么)展开。制定市南区教师专项课题的管理规定,采取项目组管理的有效策略,跟踪指导,典型培植,不断推进教师专项课题的研究,促使教师向研究者转型。
再者,使教师真正成为教育的行动者。通过区域的专业引领,让教师走出狭隘的学科课程苑囿,建立起新的课程观,进而努力开发适合学生发展的学校特色课程。而对于教师实现课程自觉的路径,其研究的要点是:一是教师要树立开放、民主、科学的学科课程观念;二是教师在系统的课程理论指导下创生课程目标、内容、资源等,教师要对课程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和实践,形成自身独特的课程运作模式:三是教师要根据具体的实践情境或改编,或延展,或新编课程,使之适应具体的学校、班级的需要,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目前,该区正在建设试点学校、试点学科,在区内外专家团队的指导下开展相关的教育科研活动,促使研究目标的达成。
(二)教师交流的保障
2007-2010年,实施名师异校柔性交流,即“人走关系留”的方式,改写了市南名师“一校所有”的历史。在教师异校交流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一系列问题,如:交流教师范围小、无法常规化及制度化管理等,为此,市南区对此项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2011年起实施刚性交流。一是开展调查研究。借鉴韩国、日本以及国内的一些地区的做法,同时对35所局属中小学进行了近百次的专题调研,充分听取校长、干部、教师的看法与建议;二是建章立制。成立了市南区教育局教师交流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市南区教育局“十二五”优秀教师交流方案》、《市南区“十二五”优秀教师交流制度》;三是制定有力措施。与交流名师签订《交流工作协议书》,以四个“不影响”原则推进交流工作。采取个人申报与学校推荐相结合的方式选派教师。以制度促交流,提供优惠条件鼓励交流。全区优秀教师均衡度也从2010年的0.4625,到2011年的0.4012,再到2012年0.3638,有了明显改善。预计到“十二五”之末,全区参与交流教师将达专任教师的20%。
2008年,该区从“齐鲁名校长:“省十佳科研创新校长”轮岗入手,将市实验、嘉峪关两所名校的校长调整到另外两所具有发展潜力的学校,力争把名校先进的教育理念与管理经验融入到发展中学校的各项工作中,打破了长期以来不成文的“名校校长终身制”。以此为突破口,市南区对在一所学校连续6年任职的校长进行轮岗交流,到目前,区内85.7%的公办中小学校长和93.4%的中小学副校长已经完成了轮岗。中层干部每3年按照“全出竞进”的要求组织一次换届竞岗。目前,全区各校领导班子的年龄、知识、学科结构更趋合理,学校领导班子和管理力量进一步增强。
(三)教师多元发展平台的搭建
该区每年投入400多万元,探索构建了“五格”教师专业发展课程,为不同层面的教师分层搭建成长平台,同时也为区域深度实施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可能。
1.高格课程:以高标准、精专业为目标,系统设置“学习加实践跟进式”培训课程,提升区域研训人员的课程指导力,打造具有高端引领能力的研训团队。课程分为理论学习、技能提升、跟岗实践三个模块,每个年度按照不同的主题设置课程内容。先后组织学员赴清华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温州教育教学研究学院、厦门教育教学研究院进行跟岗实践学习,并邀请清华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青岛大学等高校一线教授进行专题培训。
2.风格课程:以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形成鲜明独特的教学风格为重点,以培养在省市具有较高学术影响力的领军人物为目标,打造学科带头人教师团队。指导教师针对专业状况制定个人发展目标,通过过程性指导和阶段评估促进教师的主动成长。抓住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内容,以当下课堂教学研究、教育科研的重点、难点问题为切入点,开展专题学习。与国内知名高校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密切合作,创新“浸润式”、“任务驱动式”联手打造高端教师。
3.升格课程:以提升教师教学实践能力,提高课堂教学实施与研究能力为目标,打造具有示范作用的学科骨干教师团队。培训活动聚焦三个方面:以“专业知识”为主,夯实教师学科专业知识;以“专业技能”为主,提升教师学科专业能力;以“专业综合能力”为主,提高骨干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初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通过学习,教师树立了学科专项技能发展意识,促进了学科专项技能的发展。
4.人格课程:以“入职引领”为目标,强化基本功、普及教学理论与方法、增强师德修养等,打造新教师团队,使其完成从大学毕业生向中小学教师转换。课程分为三个阶段:试用期课程(包括岗前封闭培训、发展期课程、提高期课程。课程涉及教育教学常规的各个方面。以主题讲座、教学研讨、读书沙龙、短期访学的形式落实学习任务,促进了初小新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
5.优格课程:以提升学科专业素养、拓展国际视野为目标,组织优秀英语教师赴国外访学研修,提升英语教师团队整体水平。制定并实施市南区英语教师外培五年规划。与加拿大约克教育局联手为市南区100名英语教师进行了为期三周的国内学习;选拔20名英语教师赴加拿大进行了为期两周的访学;2013年又组织初小幼100名英语教师进行了为期9天的封闭学习。
(四)学生自主学习平台的建设
为促使学生自主学习体系的形成,市南区开展了《数字化环境下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实践研究》,开展了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工程,即实施“校校通、班班通、人人通”,推进“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两个平台的建设应用。2014年市南区教育信息化工作资金投入近三千万。目前,市南区着力开展了以下研究:
构建“e”学平台,打造三个“e课堂”: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实现人人教、人人学、人人通,解决教与学中的协同互动、动态跟踪和及时反馈评价问题,为学生利用平台和资源开展自主个性化学习提供支持,提高教育的普惠性,为区域教育均衡助力。
构建以学科知识点、学法指导、课堂同步为主要内容的市南“e”课学习资源库,以教研活动为载体组织开展资源建设,通过合作、交流与互动的教研集备和公开展示,将“化百人之智为一人之智”的资源上传至资源库中,实现资源共享。主要包含六项研究:一是构建能够支持“课前前置学习、课中重点难点讲解、课后复习巩固”环节使用的“微课程库”;二是围绕学科研究专题和学生学习重点难点开展的公开课、研究课和优质课等“精品课例库”;三是支持不同学校不同水平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教材同步课例库”;四是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学法指导库”;五是支持学生自我检测学习成效的“精品智能题库”;六是支持学生运用虚拟仿真技术开展探究学习的“学科工具库”。
以“小学堂,新教学”为研究主题,突出“课堂向学堂转变,传统教学向创新教学转变”,组织实验校开展一对一数字化教学模式(电子书包)、基于微课程资源运用的翻转课堂模式等相关研究,引领学科教师实现教学关系中的位置转换,从关注自己的教,转换为关注学生的学,开展学生学习方式现状分析与问题解决策略研究,以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立足课堂,深入观察,收集学生在学习中重点、难点、盲点问题,开展针对问题解决的学法指导研究。举办区域微课大赛与学校数字化教与学创新做法案例展示活动,通过示范引领、典型带动、评比推优活动,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深度融合。
该区利用网上阅卷系统等先进技术,建设教育质量测评系统,开展教育绩效的多元化智能评测。利用系统采集的丰富数据,将教育测量,从原有的关注单次测量结果的终结性评测,变为关注过程、关注学生发展,关注增值的形成性评测。使评测结果真正成为师生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调整教与学的方向科学的数据依据。
四、持续推进
市南区全面构建并不断完善现代化学校制度背景下的民主管理长效机制,赋予规章制度以人文性,补充传统制度的“规范性”特征,体现竞争、激励、参与和发展的内涵,最终达到“人的发展”,致力于打造“办孩子向往的学校”教育品牌。
该区坚持文化引领、特色办学,以特色促进学校的教育创新。2012年,出台了《市南区特色学校建设评估标准》,拨付340万元用于特色学校建设,全力促进学校内涵发展。2013年,通过培育学校文化和强化管理两个层面推进区域教育文化建设。目前各校从优势项目的挖掘,到特色项目的构建,再到特色文化品牌的打造,无不体现着“特色育人、文化立校”的办学理念。
2013年该区启动“小班化实验共同体”研究项目,“点”上以实验学校为基础,立足“翻转课堂”的四大基本特点,展开小班化研究。“面”上区教育局牵头组织教研、科研、相关学校等成立了“小班化教育”研究实验基地,召开区域小班化教育现场交流会,从文化环境、关注差异、教与学的改变等方面归纳经验,为小班化区域全覆盖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该区共投入专项经费480万元为全区中小学校配备外教,区内10%的学校开设了外语选修课程,90%的学校开设了英语拓展类课程。2013年,该区启动“市南教育看世界”系列活动,举办中加、中美、中德等区域国际交流论坛。为深化国际理解教育,该区开展了“国际大教育,世界大家庭”的校际间互访活动,全区16所学校拥有正式签约的国外友好学校,学校间互访交流活动频繁,仅2014年就组织出访或接待回访活动20余次,区域学校国际化发展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1]叶平,王蕊.中国教育现代化区域聚类与特征分析[J],教育研究,2003(7):47-57.
[2]胡卫,唐晓杰.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3]谈松华,王建.教育现代化区域发展模式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钟明华,冯增俊,等.教育现代化的伟大实践——广东教育发展30年[M].广州:广东人名出版社,2008.
[5]贾宏燕.教育现代化的世纪探索[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0.
[6]杜成宪,丁钢.教育现代化的世纪探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7]裴娣娜.我国基础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根本转化[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2(2).
[8]李欢,范蔚.论教师课程自觉的内涵、阶段与路径[J].当代教育科学,2013(5).
[9]张相学.学校课程规划的目的、内容与实施[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29(12).
(责任编辑:金传宝)
*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单位资助教育部规划课题“区域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推进路径的研究”(项目编号:FGB120531)的阶段研究成果。
孙方凯/青岛市市南区教育体育局副局长 仪 琳/青岛市市南区教育研究指导中心科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