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校区学校文化协同发展运行机制分析*
——以北京市三所多校区学校为例

2015-03-31马焕灵

当代教育科学 2015年2期
关键词:海淀区校区办学

●马焕灵

多校区学校文化协同发展运行机制分析*
——以北京市三所多校区学校为例

●马焕灵

近年来,多校区学校文化发展倍受关注。以北京市多校区学校为例,对多校区学校文化协同发展运行机制进行分析,认为理念融合、精神重构、差异认同、数字传媒、环境改造构成了多校区学校文化协同发展机制的基本架构,这几个方面相互联系,达成了完整的学校文化协同发展机制的运行。

多校区;学校文化;协同发展;运行机制

所谓 “多校区文化协同发展”,是指依据认同方向、融合差异、共生共存的原则,协调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校区的不同文化资源,使各校区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学校的统一的教育目标,达到各校区共同发展的多赢效果。在我国的基础教育领域里,多校区文化协同发展尚属新生事物,其机制的运行发展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供参照。所谓机制是指有机体的构造、功能及其相互关系,[1]学校文化作为一个有机体也鲜活地存在着,其协同发展更应该具有其内部特有的构造,并且相互联系发挥着其独特的功能。从目前多校区学校文化协同发展的实际来看,理念融合、精神重构、差异认同、数字传媒、环境改造构成了多校区文化协同发展机制的架构,这几个方面相互联系,达成了学校文化协同发展机制的顺利进行。结合已有改革经验,我们以北京市海淀区实验小学、花园村二小、中关村二小等学校作为多校区学校文化协同发展的样板,来探索多校区学校文化协同发展运行机制,以期望对基础教育的发展有所裨益。

一、理念融合:多校区文化协同发展机制的有效前提

在校校合并的多校区学校中,各校区在历史上已经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学校文化,这些学校文化不会因为学校的合并而立刻发生变化,而合并后的学校需要在多校区的背景下重新定位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形成新的学校文化,这导致了整体上的学校文化建设的非同步发展,造成新老校区、新新校区间的文化差异,形成一种多元状态。在这种情况下,理念的融合就成为多校区学校文化协调发展机制的有效前提。

我们必须意识到多校区的学校文化的多样性是一种统一于学校文化共性中的多元性。对于已经形成了多校区学校来说,尽管是多校区,但是学校要遵循统一的办学宗旨与教育教学理念,服从学校整体发展。

北京市海淀区实验小学创建于1965年,原名花园村小学,1990年更名为海淀区实验小学,在“义务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的大背景下逐渐成为一个多校区学校,目前学校为一校三址:分别是位于西三环北路107号的本校区,阜成路10号的阜成校区和厂洼街4号的苏州街校区。事实上,在合并之初海淀区实验小学存在着学校文化的多样性。合并后的海淀区实验小学认为,办学理念是办学者对学校发展的理性思考,体现着学校的发展定位,也决定着学校的文化发展的方向,必须做到多校区学校办学理念的有机融合。因此,多校区文化协同发展的首要任务,就是重新确定、融合各校区存在着的旧有的不同办学理念的合理内核,因为只有确定了新的、融合了的办学理念,才能确立学校新的办学目标、探寻新的办学模式和办学特色,促进多校区学校文化的协调发展。为此,北京市海淀区实验小学重新审视多校区自身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明确自身发展定位,在“为学生发展奠基,为教师成长搭台,为社会进步服务”办学思想的引领下,统一多校区学校办学理念为:“全面发展、着眼未来、育人之上、求实创新”,并依据这一理念设定了“以教育科研为龙头,以可持续发展为突破口,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艺术教育为特色,全面提高全体教师的整体素质,提高全体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发展,保持实验小学高质量教育”的学校整体办学目标。在依据办学理念整体规划学校文化时,注重多校区文化的协调发展,坚持一个学校,一个品牌,一个文化传统,一个精神的理念,使学校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提升,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多校区文化协同发展的精髓——不断进取,完善自身,追求发展,奉献社会;凸现了自身的多校区文化特色——教师:文明、团结、奉献、进取;学生:团结、勤奋、诚实、活泼,这些都是在多校区学校文化融合基础之上协同发展的结果。

二、精神重构:多校区协同发展机制的重要保障

多校区文化协同发展本身就意味多校区学校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统一的学校精神。众所周知,学校精神是学校文化的凝聚,它的形成需要长期的历史积累、根植于深厚的文化土壤,是一个由外到内、由浅至深的发展过程。[2]在办学理念的指引下逐渐沉淀下来的学校精神是学校文化的内在核心,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一旦形成,必将形成一股巨大的推动力,使学校成为成员的情感认同与归属的精神家园,学校精神重构是多校区文化协同发展的根。

总结海淀区实验小学、花园村二小、中关村二小等学校的经验,我们看到,多校区文化协同的精神重构需要把握以下三大要点:首先,应该尊重原来每一校区的优良传统和历史文化,然后立足于学校整体,着眼于未来发展,在继承、更迭中实现创新,形成新的学校精神。这种新建的学校精神应该既融入了原有各学校的合理内核,同时又融进了时代特征的一种共同追求,它应该而且也必然是多校区学校文化协同发展的产物。这种学校精神应该是所有校区全体师生共同认可的信念、追求和价值取向,而不是过去合并前的那个主导校区的信念、追求和价值取向。其次,校训、校歌作为学校精神的载体,是学校全体成员治学理念、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必须要获得多校区的全体成员的首肯,要多渠道、多形式的加以宣传,使其成为凝聚全校师生、促进学校发展的巨大精神力量。再次,在多校区文化协同发展中,要通过举办各种科技、文化、艺术、人文、体育、文娱活动等,使各校区的师生相互尊重、相互鼓励、相互理解和相互支持,逐渐形成一种认同的价值观、信仰,对学校产生强烈的归属感、责任感和荣誉感的学校精神。最后,以学校精神为核心,各校区可以形成具有各校区特色的 “亚文化”,这些“亚文化”共生共存、和谐互动,既统一于共同的学校精神之下,又带有自己特色,形成百花齐放,欣欣向荣之气象。[3]

三、差异认同:多校区文化协同发展机制的运行方式

多校区文化协同发展要承认各校区文化的多样性、差异性。只有这样,才能将具有差异的“多”和谐地统一于“一”中,才能实现多校区文化协同发展的目标。反之,如果否认多校区事实上存在着的学校文化差异,就会影响各校区领导之间的管理,师生之间的和睦,有可能加深隔阂,这样就很难在实质性上形成协同合作的文化氛围。

在对多校区学校文化协同发展探寻过程时,海淀区实验小学、花园村二小、中关村二小等学校强调,各校区的学校文化都是经过长期的发展、变革而积淀下来的,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自身的特点,是创建新的多校区文化的基础;不存在主次和好坏,更不可以强行要求学校师生接受某一校区的文化,要认同差异,协同发展,要在各校区文化相互交流和价值判断的基础上,善于发现各校区文化的共性和存在的优势、特点,促进全校师生对各校区独特文化的认同、沟通,凸现各校区文化的特色。独以北京海淀区实验小学为例,三个校区各有特点,要实现差异的认同,要在多校区文化协同发展过程中努力彰显各校区的文化特色:(1)花园村校区立足建书香.静美校园。花园村校区以中高年级学生为主,学校各职能办公部门也集中于此,人多地少、空间狭窄,注重空间的巧妙利用,让狭小空间最大限度发挥育人功能。(2)阜成路校区立足建童趣.本真乐园。阜成路校区以中低年级学生为主,结合了学生年龄特点,创设了清新而富有童话色彩、形式活泼、有趣、蕴含不同教育主题且符合儿童心理的童真校园。(3)苏州街校区立足建自然,崇善家园。苏州街校区一至六年级学生还兼有住宿部学生,建设中因地制宜,兼顾校区职能传递人文关爱。苏州街校区具有宽敞现代的操场,敞亮整洁的楼道,明亮温馨的教室,处处体现出家的温馨,彰显人文关爱。上面这三个校区凸显自己校区的特色并实现了差异的认同,从而做到了海淀区实验小学学校文化的协同发展,最终使一个更加新鲜、活泼、充满生机活力的海淀区实验小学完整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四、数字传媒:多校区文化协同发展机制的现代载体

多校区学校就意味学校校区分散,归属于不同的地理位置,这在客观上使得各校区间的信息沟通与交流等都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不利于多校区文化协同发展。但在信息技术非常发达的今天,这种空间距离上的不便和困难,完全可以通过网络化、信息化的数字传媒减少到最低限度甚至加以消除。通过数字传媒网络,将分散的多个校区紧密联系起来,建立起一个快捷、畅通的沟通渠道,从而使学校进入到数字传媒时代的文化协同发展,使学校教育资源得到优化、共享和充分利用。

花园村二小始建于1967年,1997年合并潘庄小学,现一校两址,分校坐落在环境优雅的潘庄小区,本校坐落在绿树掩映的花园村社区中。该学校积极开拓学校文化建设的新载体,充分发挥数字传媒等新型媒体在学校文化协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先后建成虚拟演播室,实现了网络视频直播;新概念互动教室,实现了真正的互动教学;远程互动视教平台,使得远程教学和视频会议成为现实。班班安装了触摸式一体机,为学生快捷的学习提供了平台。该校将计算机局域网、多媒体双向教学网,智能数字广播网,教学观摩/评估网,远程教学网等电子系统有机地整合起来,使广大师生轻松享受数字传媒时代的乐趣,全面推动教室资源、校园网资源、远程资源三位一体的应用,让校园网络和管理应用轻松易行。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学校网站,精心设计网页,并设有每一个校区的专属部分,时时更新网站内容,丰富信息流量;该校积极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活动,为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社会搭建一个快捷的数字传媒交流平台。

中关村二小由本部校区、华清校区和百旺校区三个部分组成,其不遗余力地将学校打造成服务教师、学生及社会的数字传媒网络,努力彰显学校文化的正能量,使学校文化环境在时间和空间上得以延伸,为学校、教师、学生搭建了一个学习、进步的平台。学校内实现了千兆桌面万兆骨干网,各校区之间开通了远程视频会议及下一代网络(NGN)数字电话系统,无线局域网的全覆盖,使各个角落随时可以无限漫游。25个视频终端随时传递着三个校区的动态公告,及时与全校师生进行交流,保障教育效果的优质同步。

花园村二小、中关村二小和海淀区实验小学三所学校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数字传媒,这种现代性的学校文化使得三个学校的各个校区都能够及时获得学校文化发展的新动态,并且实时更新,基本实现了协同发展、共同进步的目标。

五、环境改造:多校区文化协同发展机制的物化形式

多校区文化协同发展是否实现,还会直观地体现在学校文化环境的改造上。因为,学校文化需要“外化于形”,从而将其内在的精神与信念物化。[4]

海淀区实验小学认为,学校环境应当是一所学校办学理念的生动展现,应当是学校文化的集中呈现,应当是学校精神的直观体现。依据这一原则,海淀区实验小学最终确定了三校区学校环境的改造的方向,即围绕“守真、从善、修美”的学校教育核心价值将艺术美、环境美、文化美有机融为一体,打造文化底蕴深厚、艺术氛围浓郁、人文关爱彰显的现代性的学校文化。让学校的每一面墙说话;每一处景生情;每一个角落育人,让师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启迪美好心灵,提升人文素养,让学校环境成为促进师生心灵健康和精神成长的家园和乐园。

花园村二小的学校环境的改造是在“孕育多彩人生,培养未来的终生学习者”的办学理念引领下而实施的,其设计的学校环境就如同一座绚丽的育人花园。“多彩、童趣”的校园环境洋溢着“清新、惟美”的气息,其中的一草一木能说话,一方一寸有故事,一砖一瓦显文化。主体突出,特色鲜明,达到寓教于景,以景育人的境界。尽可能地恪守“勤学博思、明理笃行”的校训,营造“上善、优雅、开放”的校风。在这种学校环境的改造过程中实现了多校区学校文化协同发展的战略目标。

总而言之,前文提到的五个方面构成了多校区学校文化协同发展的运行机制,它们彼此相互联系,不断开创多校区学校文化建设的新内容、新形式和新成效,并且增强了学校文化协同发展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感染力。

[1]机制-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79349.htm?fr= aladdin。

[2]尤逸萍.文化融合多校区大学建设不可或缺的工程[J].辽宁教育研究,2006(6):46.

[3]王炳华等.文化融合多校区大学建设不可或缺的工程[J].北京教育,2008(3):10.

[4]牛玉祥.打造学校环境文化 彰显文化育人特色[J].华夏教师,2012(6):34.

(责任编辑:金传宝)

*辽宁省教育科学 “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研究基地专项课题《在校学生人身伤害纠纷干预机制研究》,批准编号:JG12ZXY22。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研究基地专项课题《教育行政调解制度研究》,批准编号:JG13ZXY10。

马焕灵/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教育学博士,出站博士后,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教育政策与法律

猜你喜欢

海淀区校区办学
海淀区总工会召开第十六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
海淀区总工会召开“五一”节前警示教育大会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成都医学院新都校区南大门
成都医学院新都校区一角
海淀区科技主题公园建设与思考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山东大学青岛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