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教学难点突破

2015-03-30刘芬芬

新课程·中学 2015年1期
关键词:单圈风带锋面

刘芬芬

《地球上的大气》作为必修一的第二章,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同时这一章也是整个高中地理非常重要的一章,是学好人文地理、区域地理的基础内容,现在浅谈教学中难点突破的几点体会。

一、丝丝入扣,紧密连接

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讲授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是后面内容的铺垫,大气中的一切物理现象、物理过程都需要能量,这一节讲述了大气的受热过程: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为什么月球上昼夜温差大(因为月球上没有大气,白天没有大气的削弱作用,气温高,晚上没有大气的保温作用,气温低);理解为什么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点(太阳辐射12点最强,地面辐射达到最强延后一小时,也就是13点,而大气辐射达到最强又要延后一小时,也就是14点);知道为什么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晴朗的夜晚气温低,水汽遇冷凝结形成霜冻);知道为什么人造烟雾能起到防御霜冻的作用(因为人造烟雾使大气保温作用增强)。后面紧接着讲述热力环流,而引起热力环流的原因是由于地面受热不均,正与前面内容相呼应。

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地面受热不均—引起大气垂直运动—使水平面上产生气压差异—促使大气的水平运动(即是风),这就为下面讲解高空风及近地面风做好了铺垫。第一节内容的学习又为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做好了铺垫,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而第二节就要从全球范围讲述大气运动比较复杂的形式,体现从简单到复杂的过渡,学生理解起来就更容易些,不至于到了气压带和风带的讲解,有些学生感觉像听天书一样。

《气压带和风带》一节的讲解更要环环相扣,单圈环流形成的假设条件:地球不自转,太阳直射赤道,地表均一。三圈环流的形成,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形成要依次把这几个假设条件推导得出结论,层层递进。

二、图主角,学生主体

地理课有句话是“无图不成题”,不只是题,在日常的教学中也是“无图不成课”。《地球上的大气》这一章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热力环流、风、单圈环流、三圈环流、气候分布、锋面、气旋反气旋等等,哪里都离不开图,这一章要让图做主角,学生读图、分析图、画图,以学生为主体,比老师单纯地讲效果好得多。

三、几个教学难点的突破

1.热力环流

(1)先讲基础概念。气压、等压面、高压、低压先给学生解释清楚,扫清学生学习这一原理的障碍点,也是疑惑点。

(2)注意前后顺序的讲解。热力环流要强调先有垂直运动再有水平运动,由于地面的受热不均引起大气垂直运动,由于垂直运动引起水平面上产生气压差异,然后才有水平运动。

2.三圈环流

(1)先讲单圈环流。对于单圈环流的讲解,关键在于从图1到图2的转化。学生往往对图1理解到位,但到了图2就云里雾里了,在这一点的转化上,教师一定要讲解到位,告诉学生在图2中a箭头表示近地面的大气流动,相当于图1的a箭头,b箭头表示高空的箭头,相当于图2中的b箭头。

(2)关注学生的动手能力。单圈环流、三圈环流及锋面、气旋、反气旋的讲解都要关注学生的动手能力,在讲课过程中,让学生边听边跟随老师画图,教师也要留出充足时间让学生动手,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画图的过程是记忆的过程,也是理解的过程,也能避免学生犯眼高手低的毛病。画图很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跟随老师一步一步地画,让学生知道每一步为什么这么画,而不是老师全部画完了,学生再画,那样学生可能只是依葫芦画瓢,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3.气候类型及成因

对于气候这一重点又是难点的突破,有以下几点体会:

(1)从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从气压带和风带分布、性质入手,哪些气压带和风带控制下多雨,哪些气压带和风带控制下少雨,先给学生讲清楚,这里可以补充形成降水的条件,水汽遇冷凝结形成降水,得出盛行上升气流的气压带多雨,从低纬度吹向高纬度风带多雨。然后可以先讲三种典型的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结合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性质讲解三种气候的分布规律、成因和特点,让学生理解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从典例然后过渡到北半球气候模式图,进而到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体现从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也就是一通百通,然后再从一般到特殊,介绍一些特殊地区气候的成因,如澳大利亚东北部、马达加斯加岛东侧热带雨林的气候成因,东非高原热带草原气候的成因等,最后归纳总结气压带和风带是气候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一个地方气候的形成是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从影响气候形成的单一因素分析过渡到分析影响气候的五大因素,从而使学生更系统地认识气候差异及其形成原因。

(2)从图中找规律这一部分的学习离不开图,从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到北半球气候模式图,到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都要让图做主角,让学生读图,从图中得出规律,气候的分布规律、成因及特点,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图表的能力,以及归纳气候特征和判断气候类型的能力。

4.锋面气旋

锋面气旋的讲解重在联系锋面和气旋,讲解时注意几点问题:

(1)解释概念。强调叫锋面气旋而不是锋面反气旋,解释在反气旋中不可能有锋面,因为反气旋的气流是辐散的,气旋的气流是辐合的,辐合时冷暖气流相遇才能形成锋面,这就要联系前面锋面的概念:当冷暖两种性质不同的气团在移动过程中相遇时,它们之间就会出现一个倾斜的交界面,叫做锋面。同时解释清楚什么是低压槽、高压脊,排除学习的障碍点。

(2)讲解形成过程。让学生在图3中先画出ABC三点的风向,这就要联系前面风的形成、风的画法。相对北半球来说,北边是冷气团,南边是暖气团(如图3),气旋水平气流是逆时针方向向中心辐合,辐合过程中在低压槽的位置(L1、L2处)冷暖气流相遇形成锋面,左侧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方向移动,形成冷锋,右侧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方向移动,形成暖锋;南半球反之。

5.全球气候变化

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看似简单易学的内容,但对于学生认识整章的内容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认识到气候变化是自然规律,但是,近现代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活动越来越多,已经成为影响气候变化不能忽视的因素,认识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也能使学生切身体会到地理学科的精神,树立人地和谐的思想,进而影响学生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以上是我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和经验总结,仅供大家参阅,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还需多学习、多反思、多总结。

?誗编辑 张珍珍endprint

猜你喜欢

单圈风带锋面
热声耦合燃烧振荡中火焰锋面识别分析
2019年夏季长江口及邻近海域锋面控制下叶绿素a的分布特征及其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一类单圈图的最大独立集的交
单圈图关联矩阵的特征值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问题式教学”——以“锋面气旋”为例
观安顺黄果树瀑布(新韵)
初见
带雨梨花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教学设计
具有最多与最少连通子图的单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