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初中历史教学策略初探
2015-03-30刘丽
刘丽
摘 要:历史教学肩负着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重任,从巧妙引入历史故事,探究中感悟文明,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三个方面探讨了新课标下初中历史教学策略问题。
关键词:历史;策略;情境;感悟
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模式无法满足教育事业需要,新一轮课程改革逐步完善,历史教学肩负着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觀的重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依据课程设置理念,合理优化课程结构,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体意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巧妙引入历史故事
历史课枯燥无味,学生对于一些历史发展变革的学习缺乏积极性,历史故事引入课堂教学,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提升教学质量。在历史教学中,引入历史故事,简单有效,历史故事符合初中生年龄特点,教师指导学生,对相关的历史故事自主探究,获取信息,了解历史,提高学习效率。将历史故事运用到历史教学中,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历史故事曲折的情节、丰富的人物特点,对学生也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初中历史教材中,有大量的故事,除了历史知识以外还有很多知识点,教师讲解知识点的同时,引入适当的历史故事,课堂授课会更加生动有趣,通俗易懂。历史故事的引入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初中阶段是人生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在历史课中将古代典型人物的历史事迹引入教学,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进行客观引导,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对学生以后的人生道路也有着积极的影响。历史故事引入教学,可以化解教学难点。例如,在“半殖民地半封建”概念教学中,单纯讲解概念,学生很难理解,达不到教学目的,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融入一些故事,讲给学生听,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突破课堂难点。此外,利用历史故事开头和结尾,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教学能否成功,课堂的开始非常重要,教师在课堂的开始就要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精神高度集中。例如,在《伐无道,诛暴秦》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秦始皇一统天下的故事,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情节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秦朝的发展将“伐无道”的原因潜移默化地教授给学生,使学生产生“诛暴秦”的疑问,让学生在课堂中自主学习,完成课堂教学目标。用历史故事结束,可以提升教学中所讲授的知识点,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实现课堂知识的延伸,学生在课堂中没有理解透彻的问题,伴随着讨论可以得以解决。
二、探究中感悟文明
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条件,环境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焦点问题,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加强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全社会、各部门应共同努力,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加快环境设施建设,统筹发展,改善环境质量,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深入思考环境污染问题,形成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加强环境保护工作,保持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平衡,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在历史活动与探究中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感悟生态文明,组织丰富多彩的历史教学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感悟生态文明,组织历史方面的社会调查,举办辩论会、历史专题展览,编写历史生态题材的黑板报等。在活动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给学生以生态文明的熏陶,帮助学生养成人文素养。活动课“黄河的变迁”,让学生搜集有关资料,了解黄河名称的变化,从夏朝到南北朝到唐朝,了解黄河自身的发展及名字的变化,了解黄河流域的名胜古迹,再现黄河的历史文化,使学生触摸感悟黄河的历史,从保护生态环境出发,介绍黄河沿岸的生态环境变迁,从生态环境改善的角度,利用黄河、治理黄河,让母亲河焕发青春魅力。从生态角度审视历史,感受历史学科的作用,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生态文明意识得到了培养。
三、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初中生正处人生观、价值观养成时期,求知欲旺盛,容易接受新知识,教师应在课堂中创设情境,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引发好奇心,活跃课堂气氛,有效完成教学的预期目标。通过历史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直观感受,强化认知度。根据历史教学目标,选取视频动画、历史图文,重现历史情境,通过历史课件,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历史,将历史事件与人物形象直观地展现给学生,加深学生的记忆深度,强化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例如《虎门销烟》的教学,教师可以让学生收集林则徐虎门销烟的资料,播放有关的影视画面,将情境融入课堂,让学生探究和感悟,用生动感人的历史故事,启迪和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灵感,深入了解历史,升华自身的思想境界,增强历史责任感。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下,初中历史教师要探究新的教学方法,拓展丰富教材内容,创设有趣的情境,引入历史故事,让学生自主探究,感悟历史文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祁成军.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7(08).
[2]赵亚夫.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编辑 董慧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