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实验室社会服务问题研究
2015-03-29颜颖
颜颖
(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福建永安,366000)
高职院校实验室社会服务问题研究
颜颖
(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福建永安,366000)
[摘要]高职院校实验室肩负着社会服务职责。既有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的责任,又有基于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本文主要从实验室的现状、社会服务的形式等方面说明目前高职院校实验室在社会服务方面存在的不足,从加强合作、加速整合、集成资源等方面提出了提升实验室社会服务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高职院校实验室;社会服务;服务形式;提升策略
Research on Social Service in Laboratory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YAN Ying
(Fujian college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Electric Power,Yong'an 366000, Fujian)
[Abstract]Laboratori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re shouldering the responsibility of social services, which is not only for serving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but also for the urgent need for their own developmen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hortage of social services of laborator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from the situation of laboratory and social service forms, and then proposes the strategy of improving laboratory capacity of social services from such aspects as strengthening cooperation, speeding integration, and resource integration.
[Key words]higher vocational vollege laboratories; social services; service form; promotion strategy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科教兴国的战略,2010年国家制定了《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0-2015年)》。在该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加强高等职业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的任务。社会服务是指“高等学校从国家设学目的、目标出发,根据自身所具备的功能、能力和资源,在办学实践中主动满足社会对高等教育的各种需求的过程”。[1]
高职院校肩负着社会服务的职责,而实验室是高职院校进行实验教学、科学研究、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它的建设水平是衡量高校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实验室作为高职院校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应肩负起社会服务的职责。
近些年来,中央和省级地方政府逐步加大对高职院校实验室建设的投入力度,新建和扩建了各类实验室,添置和更新了实验教学设备。建立高职院校实验室的效果逐渐凸显,这些新建的实验室一方面推动了“教、学、做”为一体的教育教学改革,涌现出了大量的教学创新型实验,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有利于行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改善了实验条件,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场所。但是繁荣的景象背后仍然隐藏着深层次的危机。部分高职院校实验室的建设在经济方面倍感压力甚至出现入不敷出的状况;有的实验室庞大的资源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有的被闲置、有的利用率较低,造成了十分严重的“隐形”浪费。
修炼自身的基本功,提升社会服务的本领和质量,一方面是高职教育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的责任;另一方面是基于自身的发展和繁荣的迫切需要。
笔者在中国知网上,在篇名中输入“实验室社会服务”作为关键字进行检索,共搜索到200余篇文献。纵观国内学术界的研究成果,不难发现,虽然论文研究的侧重点有些不同,但全部来自于作者对于本单位社会服务成果的总结和展望。社会服务已经逐步成为高职院校提升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手段。但是目前由于历史等各方面的原因,许多高职院校对社会服务,以及如何开展社会服务还不够了解。梳理和分析这些院校社会服务的研究成果,兄弟院校的做法值得借鉴和推广。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创立开放式的职业培训体系,将有关行业和企业作为服务的对象,开展职业培训和技能服务;有效利用“双师型”教师资源,实现优势资源共享。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借助当地区域经济发展机遇,依次建立“现代装备技术”、“现代电子技术”、“现代汽车维修培训”和“现代服务技术”等培训基地,形成了一系列的职业培训与认证服务模式。
一、目前高职院校实验室现状
(一)实验室多为中央或院校投资兴建,少有校企合作共建
高职院校的目标是培养技能型人才,实验室正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强有力保障。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出于对评估、人才培养、招生就业等方面的考虑,都建立了较高标准的实验室。而多数院校的实验室建设资金来源于国家或地方财政资金支持或院校自筹。只有少数高职院校引进企业资源,利用校企合作模式共建实验室。以福建水电学院为例,学院目前有水利类、电力类、建筑类、供用电类、电子信息类等五个专业群,拥有设备较为先进的实验实训基地,其中“建筑技术实训基地”、“新能源发电技术实训场”等3个实验室(实训场)为中央财政支持建设项目;“电工与电气自动化实训基地”、“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实训基地”、“光电子应用技术实训基地”等10个实验室(实训场)为省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而目前还未有校企合作共建的实验室。缺乏稳定成熟的外部发展环境,是造成目前校企合作水平较低的重要原因。
(二)实验室主要用于实验教学和科研,社会服务程度较低
高职院校实验室大多以教学为主。据2009年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显示,校内实践基地使用频率达到188743.9万人时,比上年增加11712.4万人时,增长6.6%;其中校内使用频率为182186.6万人时,社会使用频率为6557.3万人时,生均使用频率为328.9次;96.5%的校内实践基地使用频率为校内学生使用。
长期以来,教学工作仍占据教师大量的时间。近几年来科研活动虽然有所增加,但在教师总体工作量中所占比例仍较低。大部分教师是为了职称评比或年度考核的需要而从事科研活动,大多数科研成果是以论文的形式发表。由于脱离社会实际需求等原因造成科研成果转化率低。与综合性或理工类的大学相比,高职院校的科研能力和水平都较低。
(三)实验室分散建设,封闭管理
高职院校在进行实验室设置时,一般是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各系部根据自身专业建设的需求进行实验室建设。由于缺乏全校统筹规划建设,各学科之间缺乏联合,这就造成了实验室的资源配置分散,仪器设备低水平重复。管理相对独立、规模小、数量多,各实验室之间的横向交叉使用较少,教师不清楚学校实验资源的分布情况,出现设备闲置和需求紧张的怪象,资源利用率不高,形成了“隐形浪费”;[2]各实验室在采购设备时难免会出现攀比之风,形成“你有我也要有”的情况,各自为政,小而全的意识,也进一步阻滞了实验室资源共用工作的开展。这些都不利于发挥设备和场地的潜力,也不利于承担大型实验任务和科研项目的开发。[3]
二、现阶段高职院校实验室社会服务形式
高职院校实验室不仅应肩负起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更要为周边地区和有关行业提供职业技能鉴定、就业培训、技术咨询等社会服务,使学院成为周边地区的先进技术、先进文化的推动者和传播者。
(一)人才培养
高职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高级技能型应用人才,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它明确了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高等职业教育是直接为地方或行业经济发展服务的,是要提供满足地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行业“专才”,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高职院校实验室正是培养实际动手能力和各类技能型人才的基地,它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不可小视。先进的仪器设备加上高素质的“双师型”队伍,高职院校的实验室在完成教学、科研任务的同时,为当地企业、政府开展各级各类的职业技能鉴定和岗前岗后培训,与企业合作共同培养人才,为企业或其他事业单位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企业选派技术人员到学院接受培训,学院利用已有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设立培训点或技能鉴定站,进行人才培训和职业资格鉴定。如我院的福建省进网作业电工培训点,主要负责全国电工进网证作业许可证培训、福建省电力安装工长培训等。瞄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了解地方的需求,找准学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切入点,实现产、学、研紧密结合,更好地将自身的发展与地方发展融合在一起,因地、因时制宜培养地方所需人才。[4]
(二)行业技术咨询服务中心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实验室依托先进的仪器设备、有效的管理制度和过硬的专业知识为社会和企业提供行业技术咨询服务。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中的一种类型,其培养的学生不仅具有大学文化知识,还要满足行业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的一线需要。因此高职院校在行业内具有理论上的优势。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学科和行业方面的优势,在院校内设立行业技术咨询服务中心。该服务中心的成员由高职院校的专家学者组成,排除相关利益者的权利影响,能够以学者特有的眼光针对本方案或问题展开研究,为决策者提供更加理性、客观的方案和信息咨询服务。依托该行业服务中心,一方面可以加强对外的业务联系。通过了解企业急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掌握当前行业发展的状况和态势;有助于学校内部探索开展社会服务的新途径,在此过程中形成具有本院鲜明特色的学科;另一方面针对所研究的问题,拟订有关研究课题,组织校内教职员工,开展课题研究。
(三)出租实验室
实验室在保证教学科研任务的同时,要努力挖掘自身潜力,利用现有的资源条件,对外开展多渠道服务。除了将注意力集中在人才培养和信息咨询方面,还关注各级各类劳动力培训、下岗再就业培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等方面的培训,将实验室出租,就此增强实验室的活力。学院不仅关注有偿的社会服务,还把公益性的或志愿性的活动作为社会服务的一种形式。深入农村、社区、福利院等地方,结对共建,扶弱济贫,主动提供设备和场地,与政府、社会携手共同努力解决现存问题。如安徽水院多年来在承担行业职工的继续教育和培训任务的同时,开展农村人才培训、职业资格认证等的培训,取得了良好效果。
三、探索增强实验室社会服务职能的途径
(一)加大与政府、企业间的合作力度
高职院校应当切实加强校企合作,通过多种渠道加强企业和院校之间在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紧密联系。企业与院校之间的密切合作对于双方都有着积极意义。
对于企业而言,首先,获取院校的信息咨询服务,解决技术难题,和院校合作共同研发新技术,帮助企业提升竞争力;其次,通过院校开展的培训和继续教育活动,培养企业所需的人才,有效改善企业的人力资源不足问题。
对于高职院校而言,一方面,积极争取企业实验仪器设备等方面的捐赠,与企业共建实验室,有效节约院校的开支;从企业中挑选有经验的工程师作为学院的兼职教师;和企业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另一方面,通过与企业的合作,高职院校的学生还获取顶岗实习、工学结合的机会。再有,高职院校的教师在与企业合作的同时,可以了解行业最新的技术,对于实验实训教材的编写有着积极意义。这些方面对于提升高职院校自身的社会服务能力有相当大的帮助。
(二)加速社会整合
美国著名社会哲学家帕森斯认为,社会是由相互关联的各部分组成的系统结构,其中的任何一部分如果脱离整体而独立开了都是不可理解的。[5]正所谓“术业有专攻”,每所院校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专业、领域。在市场经济下,院校之间可以通过实验室间的合作,发挥各自优势,进行资源整合,不断增强社会服务的整体能力,并通过社会回报获得适当的利润,获取发展空间。通过社会整合必定会获得1+1>2的效果。社会化分工越深入,各专业之间的依赖性就越强。在市场供求关系的调节下,各专业之间将达成一种有机的联系,形成一种有机的整体。[6]
(三)集成资源实现网络在线服务
如今网络的快速发展使得存放于网络之外的大量资源无法凸显它的价值,因此以数字化和信息化等技术作为手段,以网络信息化作为载体,标准化的在线服务平台的构建势在必行。在线服务平台提供较为全面的服务,包括课件与录像、习题库、课程资源、课程教案、标准论坛等功能模块,开展网络在线培训服务。需求和信息技术的结合,将摆脱地域和距离的限制,为社会提供更加优质和高效的社会服务。电子资源的快速增长和教学资料质量的参差不齐,因此需要筛选出高质量的资源用于网络服务平台的建设。首先确定学科服务的大致范围,利用搜索等工具查找与本学科相关的信息资源,将海量的资源经过多种途径的评估、整理、分类等步骤,转化为适合网络读取需要的格式,并利用网络平台呈现给大众。这将对教、科、研的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以此增强社会服务方面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广东水电学院在水利终身培训平台建设上投入很大,图书及电子资源库建设、培训数字化资源的建设和硬件平台建设三年计划总计投入200多万元。
如今高职院校的实验室已经成为集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于一身的多功能场所。在新的形势和发展机遇下,实验室应以更广泛的方式发挥其功能,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贡献其力量。
[参考文献]
[1]徐同文.区域大学的使命[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3.
[2]王长庚.高职院校实验室资源合理配置的探讨[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1997,(4):27-28.
[3]郑俊褒,汪亚明,张云华.浅谈新形势下地方高职院校实验室资源配置问[C]//中国电子教育学会高教分会2011年论文集:50-54.
[4]周春明,杜宁,常运琼.地方高校社会服务的基本形式研究[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3):86-88.
[5]杨信礼,尤元文.论社会整合[J].理论学习,2000,(12): 28-31.
[6]黄玉捷.社区整合:社会整合的重要方面[J].河南社会科学,1997,(04):71-74.
[7]尹颖汤.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研究综述——基于23所高职院校调查分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1):6-7.
[作者简介]颜颖(1982-),女,福建永安人,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实验师,研究方向:计算机实验教学。
[收稿日期]2015-6-12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004(2015)06-0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