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学史的《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教学
2015-03-28张哲
张哲
【摘 要】 数学史不仅让我们对过去的数学进行怀念,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对数学充满希望和期盼,让数学史真正走进高中数学教育,关注数学抽象形式背后的数学本质及相关历史背景,关注数学知识发展演变过程中的重要思想方法,是我们数学教师要做的一件重要的事情。笔者将以《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教学设计为例,浅谈如何在高中数学课堂中有机融入数学史,全面了解数学科学,大力倡导数学精神,注重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提高数学养成。
【关 键 词】 数学史;作用和意义;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一、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简介数学史,了解学科思想
采用直接运用数学史的方式进行导入,具体做法是:课前,我布置学生阅读第三章章头语,自主搜集有关解析几何资料思考。上课时,设计情境导入,学生史料学习展示3~4分钟。旨在介绍背景,揭示课题,教学片断如下:
【教学片断】
师:在数学史上,曾经有这么几位数学家,他们想创造一种能解决世界上一切问题的方法,法国著名的数学家笛卡尔就是其中的一位。他们的设想是这样的:“任何问题→数学问题→代数问题→方程问题→求解方程→得到结论”。因此,如何用代数的方法来解决几何问题是他们遇到的难题之一。
据说一天,当笛卡尔躺在床上休息时,看见一只苍蝇正在天花板上爬,粘在了蜘蛛网上,蜘蛛迅速爬过去把它捉住,他突发奇想,假如在墙角的三根交线上分别标上刻度,不就能用有序数对来表示蜘蛛的位置了吗?这一想可了不得,使得代数学和几何学联系起来了,产生了解析几何学。笛卡尔的这种想法就是直角坐标系的雏形,有了直角坐标系,点就可以用数来表示,进而线与面也能用数来表示,从而使得用代数的方法来研究几何问题有了可能。
听了这个传说,同学们有什么想法?
生:数学的直觉来源于生活。
生:人们在苦思冥想后的灵感不是不可能的,但事实上,笛卡尔之所以能创立解析几何,主要是他艰苦探索、潜心思考的结果。
师:在平面几何的研究中,我们是直接通过几何图形中点、直线的关系来研究几何图形的性质。现在我们采用另外一种研究方法:坐标法。
通过自学第三章章头语,结合大家课前收集的有关解析几何资料,请大家谈谈什么是坐标法?
生:坐标法是以坐标系为桥梁,把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通过代数运算研究几何图形性质的方法。
生:坐标法是解析几何的核心思想方法。用坐标法研究几何的学科称为解析几何,它是17世纪法国数学家笛卡尔和费马创立的。
生:解析几何的创立,引入了一系列新的数学概念,特别是将变量引入数学,使数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这就是变量数学的时期。解析几何在数学发展中起了推动作用。
师:本课我们将研究最基础的知识——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我们先研究坐标平面内最简单的图形——直线。为此,我们先探索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然后在坐标系中用代数的方法把几何要素表示出来,从中体会解析几何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数学思想。
(二)探究1:倾斜角概念的形成,体会用坐标刻画倾斜角的方法
在教学中首先是创设问题情境,然后通过讨论明确用角来刻画直线的方向,如何定义这个角呢,学生在讨论中逐渐明确倾斜角的概念。
问题1:已知直线l经过点p,直线l的位置能确定吗?(自己动手画画)
【设计意图】 在探究倾斜角定义的形成过程中,主要研究所有直线与其倾斜角的关系,将定义具体化、全面化,同时得到倾斜角的意义。
问题2:如何刻画直线的倾斜程度?在直角坐标系中,倾斜程度可以用直线与坐标的关系来刻画,那么用什么具体概念来体现呢?
学生通过对在直角坐标系中直线位置的观察,发现“夹角”问题后,老师进一步提出下列问题。
问题3:一条直线与坐标系有四个的夹角,而且有的夹角相同,但直线倾斜状况也不一样,选定哪个角为倾斜角更合适呢?怎样定义?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的学习能力,通过逐步的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对概念进行建构。
(三)探究2:斜率概念引入的坐标法思想
在师生得出了倾斜角的概念后,教师引导学生将角(几何)问题转化为斜率(代数)问题。提出以下问题:
问题4:倾斜角是描述直线倾斜程度的几何要素,那么用代数中“数”能否表示直线的倾斜程度呢?
引导学生回顾日常生活中,我们用坡度的大小表示倾斜程度的量,坡度(比)=类比得出数学中斜率的定义。
【设计意图】 分析学生熟悉的例子,构建新旧知识联接的桥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生活上坡度的问题,引出数学中斜率的概念,培养学生观察、类比、探究的数学思维。
问题5:斜率和倾斜角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试试:已知各直线倾斜角,则其斜率的值为
(1)当α=0°时,则k__________;
(2)当0°<α<90°时,则k__________;
(3)当α=90°时,则k__________;
(4)当90°<α<180°时,则k__________。
【设计意图】 进一步加深对倾斜角与斜率的关系的理解。
(四)探究3: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
问题6:学习教材P83~P84,探究如何由直线上两点的坐标计算直线的斜率。
给定两点P1(x1,y1),P2(x2,y2)(x1≠x2),试求直线P1P2的斜率k。
【设计意图】 逐步实践坐标法。
追问:上述公式的适用范围是什么?与所取的点的坐标是否有关,与所取点的先后顺序是否有关?
【设计意图】 辨析公式。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的精髓,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以上教学过程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挖掘和应用,使学生经历几何问题代数化的过程,并初步了解解析几何研究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学习解析几何,就是要“以数解形”和“以形助数”,学会把握数形之间的内在联系。
问题7:教师进一步引导:两点间斜率公式有什么注意事项吗?
引导学生讨论,学生代表发言:
1. 垂直于x轴的直线无斜率。
2. 斜率公式与直线上点的位置无关,学生一般会想到用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来证明该问题,此处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
师:辨析公式追问:上述公式的适用范围是什么?与所取点的坐标是否有有关,与所取点的先后顺序是否有关?
公式的特点:(1)当x1=x2时,公式不适用,此时α=90°;(2)直线的斜率可以通过直线上任意两点的坐标来表示;(3)与两点的顺序无关。
二、数学史在《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教学中的应用
(一)采用数学史进行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当代希腊的《数学教学纲要》指出,教材中使用历史材料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热爱数学。”
在本节课的导入中,运用数学史进行情境教学,有机融入数学史。开课时,在指导学生阅读的基础上,通过整合章头图和开篇语,简介解析几何的发展历史,让学生初步了解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感受科学家的发现过程和情绪体验,让学生融入科学家的思维情境和发明创造的氛围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和探索精神。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在数学教学中,把数学史中经典的历史话题恰倒好处地引入到数学课堂中,可以事半功倍,帮助学生多角度认识数学,展示数学不断发展的生动有趣,会使学生感到造化安排数学之巧妙,数学家创造数学之深邃,数学学习领悟之欢快,从而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的美丽,被数学所吸引,从而喜欢数学,热爱数学。
(二)在教学过程设计中感受概念的来龙去脉,体现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
倾斜角和斜率,都是反映直线相对于x轴正方向的倾斜程度的,倾斜角是从“形”的角度刻画直线的倾斜程度,而斜率是从“数”的角度刻画直线的倾斜程度。倾斜角是一个桥梁,利用它可以将两直线的位置关系问题转化为斜率问题。而在建立直线方程,研究直线的几何性质时斜率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坐标法和斜率是本课时的核心概念。倾斜角如何定义、为什么斜率定义为倾斜角的正切和斜率公式如何建立,是本节课的主要教学任务。
据此确定本节课研究问题的思路“用角刻画倾斜程度→一点一角确定直线→坐标运算研究几何特征→形成k与α统一”与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几何问题→代数问题→代数结论→几何解释”是完全吻合的。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注重把概念的来龙去脉呈现给学生,如笛卡儿在他的书籍《方法论》和《指导思维的法则》中,就提出疑问:古希腊人只告诉你结论是什么,如何证明,但没有告之结论是如何发现的。如欧拉的《原本》证明了几百个命题,但并没有说明它们是如何被发现的。于是笛卡儿企图找到一种发现真理的一般方法,让普通人也发现真理。笛卡儿(下转46页)(上接44页)把他的方法叫“普遍数学”,解析几何正是他将这种“普遍数学”实施于几何学时创造出来的工具。他主张“采取几何学和代数学中一切最好的东西,互相取长补短”。这种大胆思索创新的精神,正是我们要认真学习的。
(三)着重探究斜率的定义及计算公式,体会数形结合思想的作用和解析几何中建立坐标系的价值
从问题出发,通过一系列问题的作答、体悟,很自然地引入了斜率这个概念,学生不会感到很突然,难以理解。从而调动了学生探究的主动性。使学生切实理解斜率和倾斜角都是反映“直线倾斜程度”这一概念的本质特征,让学生体会到直线的倾斜角侧重于直线的几何直观形象,直线的斜率则侧重于用数来说明直线的方向。
斜率概念产生的过程,充分体现了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方法。(1)两点是确定一直线的几何要素,倾斜角是反映直线倾斜程度的几何特征量,借助坐标系,点可以坐标表示,直线的倾斜角自然可由两点的坐标来确定,而引进斜率这一概念很好地沟通了两者的联系。使得几何量有了代数化的表示。(2)斜率使直线的代数形式y=kx+b中的k有了明确的几何意义。(3)通过斜率可以判断直线的倾斜程度,讨论直线的位置关系(主要是平行与垂直),这是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典型示例。
这样,让学生分别用几何和代数来刻画倾斜程度,把握代数与几何间通过坐标法的联系,从而掌握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通过斜率概念的建立和斜率公式的推导,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形结合思想,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渗透几何问题代数化的解析几何研究思想。
在数学概念与理论的教学中,运用数学史教学可以使学生亲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即数学模式的建构过程,以培养学生的原创性思维。让学生通过探索、反思、修改、完善,经历曲折和反复,使学生真正理解一个数学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一个数学概念是如何形成的,一个结论是怎样探索和猜测到的,以及是如何应用的。
【参考文献】
[1] 李大永,白永潇,张思明. 高中数学特别教案[M]. 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12:34~47.
[2] 中国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3] 易峻.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模式研究[J]. 中学数学月刊,2010(3):14~15.
[4] 吴骏,黄青云. 基于数学史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理解[J]. 数学通报,2013(11):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