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反抗与服从——从姚乃强《红字》译本看海丝特性格及成因*

2015-03-28

菏泽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红字



反抗与服从——从姚乃强《红字》译本看海丝特性格及成因*

颜雪洁

(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摘要:在清教殖民统治的社会大背景下,海丝特虽具有一定程度的反抗,但又不得不做出妥协和牺牲,海丝特的反抗具有不彻底性。这种不彻底的反抗有很深的社会原因,并且受到作者本人的情感经历的影响。

关键词:海丝特;反抗与服从;不彻底性

霍桑是美国19世纪影响最大的浪漫主义小说家。他的小说有着极其深厚的社会、哲学以及宗教背景,即使在当今时代也值得我们研究。《红字》是霍桑的代表作,该作品以17世纪北美清教殖民统治下的新英格兰为背景,讲述了发生在北美殖民时期的恋爱悲剧。故事的女主人公海丝特·白兰嫁给了一个年老的学者罗格·奇灵渥斯,当丈夫不在身边时与年青的牧师有染,被指控犯有通奸罪名,从而被迫在胸前戴着一个大大的红色字母“A”作为自己罪孽的永久标志。然而,虽然被逼问,她却不肯泄露出她的情人的一点信息。此时,海丝特失踪已久的丈夫却来到波士顿悄悄住下,化名罗杰·奇灵渥斯。他怀疑牧师丁斯梅尔和海丝特有染,并通过丁斯梅尔胸口的一个印记证实了这一点。丁斯梅尔一直遭受着心理上的煎熬,而奇灵渥斯则最终在复仇的情绪中死去。7年过去了,海丝特靠做针线活维持着生活,她的女儿也长成了一个任性顽皮的孩子。在故事的结尾,海丝特独自归来,胸口仍然戴着那个红字。在她死后,人们把她和丁斯梅尔葬在了一起。

关于这本名著,中国读者可以找到好几种译本,各译本有一定的差异。本文以姚乃强译本为例对海丝特·白兰的性格进行分析,认为在当时清教殖民统治的社会大背景下,海丝特虽具有一定程度的反抗,但这种反抗在某种程度上又不得不做出妥协和牺牲。总的来说,海丝特的反抗具有不彻底性,这种不彻底性既有很深的社会原因,也受到作者本人的情感遭遇以及心路历程的影响。

通读全文,不难发现,主人公海丝特反抗与服从相杂的性格在文中有三个非常具体的表现。一是海丝特接受当街受罚,但宁可自己受辱,也要保护爱人。海丝特虽做出与清教教义相违背的行为,即与丁梅斯代尔牧师生有一女,但有着贵妇风范的她受到教义的影响,也认为自己有罪,还勇于公开自己的罪行,她接受了被当街受罚,连同三个月大的婴儿一起遭受众人的谴责。这是海丝特妥协和不彻底的一面。海丝特本人不是清教徒,但由于当时的清教势力强大,任何所谓不检点的行为都注定要受到清教徒的谴责甚至迫害,清教思想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一言一行,这是海丝特反抗不彻底性的社会根源。但是与此同时,尽管肉体和精神同时遭受着极大的侮辱,她却一直默默地承受着,默默地爱着丁梅斯代尔牧师,既使在绞刑架上,在众多牧师以及看众的逼迫和怂恿下,海丝特依然保持缄口不言,态度坚决,宁愿自己承受着残酷无情的折磨,也不愿意透露自己心爱人的名字。这无疑是一种形式的反抗,体现着海丝特对当时的清教思想不完全认同的反抗精神。例如译文第三章相认中有这样一段对话可以很好体现出海丝特为了保护自己心爱的人,宁死不屈的坚决态度。

“……说出那个人的名字吧!说了出来,加上你本人又悔改了,就可以帮你把胸前的那个红字取下来。”

“我不说!”海丝特·白兰回答道,眼睛没有看威尔逊先生,而是直望着那青年牧师深邃而忧郁的眼睛。“这红字烙得太深了,你无法把它取下来,但愿我能忍受住我自己的痛苦,也能忍受住他的痛苦!”

“说吧,女人啊!”从刑台旁的人群里传来一个冷酷严厉的声音。“说吧,让你的孩子有个父亲!”

“我决不说!”海丝特脸色变得惨白,她是在回答那个她十分熟悉的声音。“我的孩子应该寻找一个天国里的父亲;她永远不会知道人世间的父亲!”(《红字》第58-59页)

关于领导力,是一个持续了多年热度的论题,也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一切组织和个人的兴衰都源自领导力,而领导力不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天赋,它是一种可以学习掌握,并能逐步提升的思维模式,一旦了解其中的秘诀,任何人就能很快拥有领导力。

此外,她把胸前的“A”字绣上奇巧的花边,也足以表明她的反抗,她并没有真正的屈服。本代表通奸(Adultery)的“A”字,最后却变成了能干(Able)和天使(Angel)的含义。

二是海丝特虽仍然爱慕着牧师,但却没能及时告知牧师关于丈夫的阴谋。海丝特的丈夫回来后,虽然海丝特仍爱慕着牧师丁梅斯代尔,可是却没能做出最大努力劝丈夫放弃报复丁梅斯代尔的阴谋,也没能在第一时间告知牧师关于自己丈夫的事情,以及丈夫将要对牧师进行的报复,直到过了很久。

她又迟疑了一下,但还是狠下了心,把话说了出来。“你也早就有了那样一个敌人,你还和他同住在一所房子里呢!”

牧师猛地站了起来,喘着粗气,抓住自己的心,仿佛要把它从胸口拽出来,撕裂它。

“哈!你说什么!”他叫道,“一个敌人,而且跟我住在一起!你是什么意思?”

海丝特·白兰此时才充分意识到这个不幸的人所受的伤害有多深,她对此是负有责任的,她不应该允许那个怀有恶意之外别无其他目的的人摆布他这么多年,其实一刻也不应该允许的。(《红字》第173 页)

这里可以说体现出了海丝特软弱、服从的一面。因为海丝特知道,即使她尽力去劝服丈夫,结果也只能徒劳无果,因为丈夫深受清教教义毒害,思想不会转变。此外,即使她早早告知牧师丈夫的阴谋,牧师也不见得就听从海丝特的建议或要求,因为牧师自己也深受清教教义毒害,精神上正遭受着巨大折磨。然而,她后来却告知牧师让其带着珠儿远走高飞。

……

他重复着那一句话。

“独自一人,海丝特!”

“不会叫你独自一人去的!”她深沉地低声回答道。

这样,一切都讲明白了。(《红字》第178-179 页)

这实际上是对当时被清教徒思想深深影响的丈夫的有力反抗,这是海丝特反抗性的很好表现。她不希望自己爱的人和孩子受到任何伤害。

三是海丝特默默忍受众人多年的鄙夷,但始终爱着珠儿及坚持公益。对于清教徒们给予海丝特的惩罚,以及众人多年的鄙夷的眼光,海丝特选择了默默忍受。这又是她对清教思想妥协让步的表现。因为她深知反抗的结果可能是比这更糟糕的结局。然而与此同时,海丝特却默默地奉献着自己对于女儿珠儿的母爱以及服务于社会公益,这无疑不是另一种形式的反抗,以及对自己与牧师丁梅斯代尔的爱的有力坚持。

她把珠儿打扮得飘逸艳丽。他们很难猜想到这个光彩照人的精灵竟然出自哪个灰暗的母体;也不会猜想到,为孩子设计服装表现出如此奇妙、如此精美想象力的人,与为自己缝制简朴的、具有明显特色长袍——这任务或许比设计孩子的服装更困难——的人竟然是同一个人。(《红字》第206页)

霍桑在《红字》中塑造的女主人公海丝特反抗与妥协掺半的性格是和作者霍桑本人的情感遭遇以及心路历程有着密切关系的。霍桑本人生于19世纪初的美国新英格兰州的一个没落贵族世家。祖辈中曾有过参与1692年加尔文教为清除异端这一宗教案的法官,霍桑父亲在霍桑4岁时死于疾病,霍桑跟随母亲在外公家度过童年,深受外公家当地的浓烈宗教气氛以及各宗教派别之间的争斗的影响,在这种影响下,霍桑养成了孤高自许,远离尘嚣并且顾虑多疑的性格。这种性格一方面对社会的种种阴暗面持接受的态度,另一方面却又试图逃脱,想冲破社会种种阴暗面对其造成的束缚和阻碍。这对海丝特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有着直接影响,表现在海丝特身上就是反抗与服从兼具。海丝特在与牧师产生爱情之后,始终不敢公之于众,并把自己与牧师的爱情自始至终守口如瓶,然而暗地里却非常执著地爱着牧师,这种性格与霍桑的性格具有高度相似性。霍桑思想性格的复杂性决定了他在塑造作品人物时注重发觉人物的内心善恶,对人性中善与恶、爱与恨、犯罪与救赎的真诚探索,以及对人类道德伦理的心理擅变历程的真实描绘。

此外,当时的社会和时代背景对海丝特的性格也有着根源性的影响。霍桑之所以以“通奸”为背景展开故事塑造人物,是有社会根源的。19世纪的美国曾进行过一系列对国家身份、价值和命运的探索。《红字》发表于1850年,美国维多利亚时期中叶,信心和焦虑的特殊组合似乎已成为美国维多利亚时代的鲜明特色。一方面美国人始终相信自己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但另一方面,社会的剧变,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剧,领土和人口的膨胀,残酷的奴隶制度以及严重的宗教矛盾不可避免地激发了这个新兴国家人民的不安与焦虑。霍桑勇敢地站出来揭露清教道德统治下人性中所暴露出的丑陋、罪恶的阴暗面,表达他对进行社会改革和民族道德观重塑的愿望。霍桑很清楚,当时的美国在寻求宗教自由和追求幸福的道路上必然要经历黑暗的一程,他希望通过为“罪行”正名,来打破封建清教统治对人们造成的社会压迫和思想钳制。他指出,一个社会不管它在发展之初拥有怎样良好的意愿,如果不尊重人类的感情,如激情、爱情、悲伤,或忽视一切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如个性、自由、隐私等,那么这个社会将注定充满着压迫与禁锢。在宗教气氛浓重的环境下长大的霍桑,深受基督教思想的影响,有着不可避免的基督情结。对清教的认同与怀疑,使其作品获得了一种厚重的道德力量。在《红字》中,霍桑一方面肯定清教信条,他认为上帝是博爱的,人人都有被救赎的可能,但另一方面也抨击了清教的残酷的条例和律令。霍桑这种既肯定又批判的思想表现在海丝特身上就是海丝特半反抗半服从的性格。

参考文献

[1][美国]纳撒尼尔·霍桑.红字[M].姚乃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6.

[2]甘文平.惊奇的回归──《红字》中的海斯特·白兰形象解读[J].外国文学研究,2003(3) :64-68.

[3]崔丽,王玮.重读《红字》[J].山东文学,2007(6) : 88-89.

[4]程杰,刘世生.《红字》中双重否定的文体功能探讨——试析霍桑矛盾心理与双重否定语言表述之间的联系[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S1) :51-54.

[5]付少华.善与恶的选择——宗教对海斯特·白兰与潘金莲的人生结局的影响[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 :82-86.

(责任编辑:谭淑娟)

Resistance versus Obedience——An Interpretation of Hester’s Character based on Yao Naiqiang’s Translation of The Scarlet Letter

YAN Xue-Jie

(Foreign languages School,Anhui Normal University,Wuhu Anhui 241000,China)

Abstract:Even though Hester had a certain resistance,she had to compromise and sacrifice under the Puritan colonial social background.Therefore,in general,Hester was not thoroughly resistive,which had deep social causes,and was influenced by Hawthorne’s emo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experience.

Key words:Hester; resistance versus obedience; lack of thoroughness

作者简介:颜雪洁(1988-),女,安徽师范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语言学。

*收稿日期:2014-11-10

文章编号:1673-2103(2015) 01-0031-03

中图分类号:I712.065

文献标识码:A

猜你喜欢

红字
基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的《红字》解读
操控学说主流“三因素”论对《红字》译本的影响
论《红字》对霍桑思想矛盾性的体现
对霍桑的小说《红字》的女性主义的解读
论霍桑《红字》中人物名字所具有的象征意义
霍桑《红字》中的象征意义探析
小说《红字》中色彩的运用及象征意义
《红字》的叙事批评与语义批评解读
智力跷跷板
蓝笔写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