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丈青”新考*

2015-03-28朱国伟

菏泽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绰号水浒传

朱国伟

(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水浒传》中的女将扈三娘,人长得漂亮,武艺高强,绰号“一丈青”。为什么叫“一丈青”,其本义是什么?却是一个困扰学界多年的问题。对此问题,从清代的程穆衡到余嘉锡、宁稼雨等人各自提出了自己的解释。笔者认为:“一丈青”本义为长刀;长簪子兼耳挖子名“一丈青”正是长刀的遗意;张横、扈三娘等以“一丈青”为绰号,应是以刀为武器而得;“一丈青”刀长威猛,使用此刀之人必定武艺高强,作为女性必定泼辣大胆,这在《金瓶梅》、《蒲柳人家》等小说的人物命名上得到体现。

一、“一丈青”在古今文献中的记载

“一丈青”这个名词下古今文献中的记载按时间顺序大致为:《大宋宣和逸事》中张横绰号“一丈青”;《三朝北盟会编》中马皋之妻“一丈青”;龚开《宋江三十六人赞》中燕青的赞语中有“太行春色,有一丈青”之语;《水浒传》中扈三娘绰号“一丈青”;元杂剧著录曲目有《一丈青闹元宵》;元杂剧《黑旋风仗义疏财》中有一女将扮媒婆绰号一丈青;《金瓶梅》中来旺的妻子惠庆绰号“一丈青”;《红楼梦》等书中称长簪子为“一丈青”;刘绍棠小说《蒲柳人家》中的泼辣妇女号“一丈青大娘”。至于明末农民起义队伍中有人绰号“一丈青”、“小红狼”之类,明显是对《水浒传》的袭仿,对探讨“一丈青”本义、来源,并无什么价值。

二、历来对“一丈青”的解释及其不足

学者们对“一丈青”含义的解读主要有以下几点:一,“一丈青”喻其身材高大;二,“一丈青”实为纹身刺绣;三,“一丈青”喻性格泼辣难惹、悍勇。如清人程穆衡在《水浒传注略·一丈青》条中说:“知宋时多有此等称谓,盖皆甚言其长也。”[1]415严敦易说:“一丈喻其长,青则是指一身花绣的颜色。”;[2]112曲家源说:“一丈青是说扈三娘身材很高”;[3]126胡斌说:“一丈青最确切、最原始的含义应该是指人物身材长大,并非某位好汉固定的绰号”;[4]李葆嘉说:“又以其细长喻其身材颀长以一丈青为绰号,既以一头尖可刺人喻其性格泼辣难惹,又以其细长喻其身材颀长,扈三娘绰号一丈青兼表其个性与外形”;[5]石麟认为“以硕长美貌的“一丈青”配给五短身材的“矮脚虎”,则又含有一些儿喜剧意味。”[6]日人佐竹靖彦据《酉阳杂俎》记崔承宪自少从军,“遍身刺一青蛇”,推算“这条青蛇的长度大约在一丈左右,佐竹因而推‘一丈青’应该是指一丈长的青龙或青蛇的纹身。”[7]218袁世硕说:“我觉得龚开赞燕青用了‘一丈青’三字,是指他遍体雕青,有一身美观的花绣。”[8]刘洪强认为“一丈青”是悍勇的代名词:“那么‘一丈青’是怎么来的呢?笔者认为应该与方言有关,特别是‘青’(读音)在笔者的家乡泰安地区表示‘鲁莽、凶猛’之意,如‘露头青’也叫‘楞头青’,表示鲁莽、蛮干又傻乎乎的年青人。还有‘枪打出头鸟,霜打露头青’的谚语。”[9

但“一丈青”在《宋江三十六人赞》中用来描述燕青:“平康巷陌,岂知汝名。太行春色,有一丈青。”《大宋宣和遗事》中又有“一丈青”张横(或为李横)。在《水浒传》中燕青身高六尺、张横身高七尺,扈三娘没写具体身高,也没有特意写其为高个子,《水浒传》中身高达一丈的人有善于相扑的擎天柱任原、中军帐帅字旗掌旗使险道神郁保四。所以,“一丈青”不指身材高大。“一丈青”如果指刺青花绣,用为女性绰号实为不妥。“一丈青”喻性格泼辣难惹倒是有道理,但对原因的分析还嫌牵强。

三、“一丈青”本义为长刀(陌刀、拍刀)

“青”是“刀”的别名、隐语。

宋代话本《碾玉观音》:“原来郡王杀番人时,左手使一口刀,叫做‘小青’;右手使一口刀,叫做‘大青’,这两口刀不知剁了多少番人。……郡王好生焦躁,左手去壁牙上取下‘小青’,右手一掣,掣刀在手。”[10]58江湖隐语又谓刀为“青子”。如:“青子:①清代江湖社会谓小刀。《清门考源·各项切口·江湖类》:‘青子:小刀也。’《海底·各地通行隐语》:‘小刀:青子;狮子。’②旧时江湖社会谓刀。《江湖通用切口摘要》:‘刀曰青子。’又《江湖行话谱·行意行话》:‘戒手刀为青子。’《切口·卖膏药》:‘青子:刀也。’又《切口·掘壁贼》:‘青子:小刀也。’《江湖丛谈》:‘管刀叫青子。’③旧时理发业谓剃刀。《切口·理发匠》:‘青子:剃刀也。’[11]503

历史上确实有长及一丈的刀。这种刀名“陌刀、拍刀”,是一种安有长柄而刀部两面有刃的砍杀兵器。创自唐代,因汉之斩马剑、长刀演化而来。《唐六典》卷十六:“陌刀,长刀也,步兵所持,盖古之断马剑。”[12]461《新唐书·李嗣业传》卷一百三十八:“李嗣业字嗣业,京兆髙陵人。长七尺,膂力絶众。开元中从安西都护来曜讨十姓蘓禄,先登捕虏,累功署昭武校尉。后应募安西,军中初用陌刀,而嗣业尤善。毎战必为先锋,所向摧北。马灵詧为节度,出战必与俱。髙仙芝讨勃律,署嗣业及中郎将田珍为左右陌刀将。”[13]4615《旧唐书·阚稜传》:“阚稜,齐州临济人。善用大刀,长一丈,施两刃,名为拍刀,每一举斩毙数人,前无当者。”[14]2270这种长刀在宋代继续使用,被用来抵御游牧民族的骑兵冲击。《宋史·兵志》巻一百九十:“又步兵之中,必先择其魁健材力之卒,皆用斩马刀,别以一将统之,如唐李嗣业用陌刀法。遇铁鹞子冲突,或掠我阵脚,或践踏我步人,则用斩马刀以进,是取胜之一奇也。”[15]4721

四、张横、扈三娘等以“一丈青”为绰号,应是以

刀为武器而得

杜兴在向杨雄介绍情况时就说:“西边那个扈家庄……惟有一个女儿最英雄,名唤一丈青扈三娘;使两口日月双刀,马上刀法了得。”[16]346张横在水浒传中的绰号叫“船火儿”,他也是以刀为武器。“那梢公睁着眼道:‘老爷和你耍甚鸟!若还要吃板刀面时,俺有一把泼风也似快刀在这艎板底下,我不消三刀五刀,我只一刀一个,都剁你三个人下水去。’”[16]268马皋妻子使用的兵器不详,燕青常使用弩子,并不常用刀。笔者认为“一丈青”并不是燕青的绰号。龚开的赞语,基本上是对当时流行的三十六人的绰号的解释,如“浪子燕青:平康巷陌,岂知汝名。太行春色,有一丈青。病尉迟孙立:尉迟壮士,以病自名。端能去病,国功可成。”[17]146前列绰号,后加赞语以解释。《水浒传》对燕青的介绍是:“不则一身好花绣,那人更兼吹的,弹的,唱的,舞的,拆白道字,顶真续麻,无有不能,无有不会。亦是说的诸路乡谈,省的诸行百艺的市语,更且一身本事,无人比的。”[16]444这一点和小说开头介绍高俅有相似之处,也和关汉卿自称“盖世界浪子班头”异曲同工。所以“平康巷陌,岂知汝名”就是解释“浪子”二字的,也可以看做龚开对“浪子”绰号有些疑问:难道燕青在娱乐圈里大名鼎鼎?他其实是太行山里的英雄豪杰啊。所以“一丈青”在此处只是武艺高强的意思。龚开对当时流行的三十六人的绰号并不很清楚原因,就是后来《水浒传》编订者也是如此。如病尉迟孙立之“病”乃是“并”的假借,同理,病大虫薛勇亦是如此。

五、长簪子兼耳挖子名“一丈青”正是长刀的遗意

明清时期,妇女的一种长簪子首饰亦名“一丈青”,这正是长刀的遗意。如《红楼梦》第五十二回:

晴雯便冷不防欠身,一把将他的手抓住,向枕边拿起一丈青来,向他手上乱戳,又骂道:“要这爪子做什么?拈不动针,拿不动线,只会偷嘴吃!眼皮子又浅,爪子又轻,打嘴现世的,不如戳烂了!”坠儿疼的乱喊。[18]656

除《红楼梦》外,一丈青作为首饰名称在明清通俗文学中还多次出现。如《明清民歌时调集》霓裳续谱卷八“满洲剪靛花”:“躺在牙床暗思想,头上拔下了一丈青,他把指甲缝儿剔。”[19]416《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四回描述安太太的打扮是:“别着一枝大如意头的扁方儿,一对三道线儿玉簪棒儿,一枝一丈青的小耳挖子。”[20]279能扎手剔牙,可见一丈青非常锐利。耳挖子在旧时代的隐语是“小青家伙”,如:“小青家伙:旧时理发业谓扒耳的工具。《切口·理发匠》:‘小青家伙:扒耳朵家伙。’”[11]682秦牧在散文《土地》中有这么一段叙述:“有的地方,妇女的发髻上流行着插上三枝短剑似的装饰品,那是明代妇女准备星夜和突然来袭的倭寇搏斗的装束的遗迹。”[21]48笔者认为,秦牧描述的也是一丈青。因为《唐六典》卷十六:“陌刀长刀也,步兵所持,盖古之断马剑。”《旧唐书·阚稜传》:“阚稜善用两刃刀,长一丈,名曰陌刀。”两刃就是剑的形态,古代就叫斩马剑。

六、“一丈青”刀沉力猛,所以以其为绰号的女人泼辣、倔强,甚至有些固执,傻乎乎

前文已述阚棱善用拍刀,“每一举斩毙数人,前无当者。”又《新唐书》卷一百九十三:“张兴者,束鹿人,长七尺。一饭至斗米,肉十斤。悍趫而辩,为饶阳裨将。禄山反,攻饶阳。兴开张祸福,譬晓敌人,而婴城弥年,众心遂固。沧、赵已陷,史思明引众傅城。兴擐甲持陌刀重十五斤乘城。贼将入,兴一举刀辄数人死,贼皆气慑。”[13]5548刀重力猛,非一般人所能使用。女性亦号“一丈青”,不用说就是男人婆,所以其称呼女性的原始意义可能有固执、傻乎乎、缺心眼的含义。

扈三娘人物形象塑造不合理是“一丈青”“傻乎乎、缺心眼”原意的遗留。《金瓶梅》中来昭妻惠庆又名一丈青,是个傻乎乎、缺心眼儿,天不怕、地不怕的角色。她在小说中的主要表现有救上吊自杀的宋惠莲,宋惠莲与孙雪娥扭打时劝解拉架,潘金莲唆使西门庆打了一丈青的儿子小铁棍,“惹得一丈青好不在后面海骂”,“于是厨房里骂了,到前边又骂,整骂了一二日还不止声。”[22]331孙雪娥与来旺约会,她傻乎乎地提供机会。惠庆在《金瓶梅》中着墨不多,但也可约略体会其上述性格特征。这样的人人们一般不与之多计较,所以她虽然骂了主子,也没见吃什么亏。历史上真有其人的“一丈青”也多少有此性格特点。《三朝北盟会编》卷一百三十八载曰:

遇张用,(闾)勍说用归朝廷,以马皋之妻一丈青嫁用为妻。初,皋为郭仲荀所诛,勍周恤之,以为义女。既嫁用,遂为中军统领。有二认旗在马前,题曰:“关西贞烈女,护国马夫人。”[23]1008

此处“马皋之妻”各本均同,唯有四库本作“马皋之女”。有研究者认同四库本,并说:“如果一丈青真是马皋之妻,就一定不能称为‘护国马夫人’,因为马是前夫的姓。”笔者不认同这种看法。首先,四库本是晚起的版本,其权威性不足,其他版本及文献的记载要比四库本更可信。其次,即按为“马皋之女”,也不能称马夫人,因为在古代没有以父姓而称夫人的说法。所以此处一定是“马皋之妻”。“一丈青”自称“马夫人”,虽然刚烈执拗、不忘故夫,在当时人看来确实有点缺心眼儿,哪有再嫁张用,仍称“关西贞烈女,护国马夫人”的道理呢?同样,《水浒传》中的扈三娘与马夫人何其相似也,夫家被杀殆尽(原定亲祝彪),自家除兄弟扈成外全部死于非命。她却傻乎乎地听从宋江的安排,嫁与手下败将好色之徒相貌丑陋的王矮虎,不是缺心眼儿是什么?历来的研究者对此百思不得其解,认为是人物形象塑造上的失败。其实从“一丈青”这个绰号的来源看,这正是早期扈三娘泼辣大胆、傻乎乎形象的遗留。《水浒传》的作者在重新塑造扈三娘时,对前代传说、材料的改编上照顾不周,以至于我们今天怎么看扈三娘都觉得有点别扭。

“一丈青”用于女性的这个原始含义在当代作家刘绍棠的小说《蒲柳人家》当中也得到体现:

一丈青大娘勃然大怒,老大一个耳刮子抡圆了扇过去。那个年轻的纤夫就像风吹斗蓬,转了三转,拧了三圈儿,满脸开花,口鼻出血,一头栽倒在滚烫的白沙滩上,紧一口慢一口捯气,高一声低一声呻吟。几个纤夫见他们的伙伴挨了打,唿哨而上;只听咯吧一声,一丈青大娘折断了一棵茶碗口粗细的河柳,带着呼呼风声挥舞起来,把这几个纤夫扫下河去,就像正月十五煮元宵,纷纷落水。一丈青大娘不依不饶,站在河边大骂不住声,还不许那几个纤夫爬上岸来;大帆船失去了纤力,掌舵的绽裂了虎口,也驾驭不住,在河上转开了磨。最后,还是船老板请出了摆渡船的柳罐斗、钉掌铺的吉老秤、老木匠郑端午、开小店的花鞋杜四,说和了两三个时辰,一丈青大娘才算开恩放行。[24]135

小说的描写自然是夸张手法,但这个“一丈青”的命名,从“礼失而求诸野”的角度分析,还是有道理,有来历的。

七、“一丈白”应由“一丈青”仿词而成

余嘉锡先生说:“吴自牧《梦梁录》卷十九(应为卷二十)举临安私名妓有一丈白杨三妈,正可与一丈青作对。一丈白者,盖亦时人调谑之语,讥其年华老大,秋色已深尔。”[25]63既然是名妓,自然美貌风流。余嘉锡先生见“白”就想到头发花白,见“妈”更想到“年华老大”(古代“妈”、“娘”等词多指年轻女子),实为望文生义,不足为训。吴自牧在前面恰恰对这些官私名妓有详细的描述:“自景定以来,诸酒库设法卖酒,官妓及私名妓女数内,拣择上中等者,委有娉婷秀媚,桃脸樱唇,玉指纤纤,秋波滴溜,歌喉婉转,道得字真韵正,令人侧耳听之不厌。”[26]287-288笔者认为,一丈白系由一丈青而得。上文已论“一丈青”施于女性常常指愣头愣脑强悍难惹之人,自然可将美貌风流,善于察言观色、体贴人意的名妓命名为“一丈白”了。这与“一丈青”确实形成鲜明对比。一丈白的绰号有调侃之意,无讥笑之心。由一丈青得一丈白,在修辞上属于仿词,就如由“帮忙”而得“帮闲”、由“阔人”而得“狭人”一样。

[1]朱一玄,刘毓忱.水浒传资料汇编[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2.

[2]严敦易.水浒传的演变[M].北京:作家出版社,1957.

[3]曲家源.水浒传新论[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95.

[4]胡斌.一丈青考[J].中华文史论坛,2007(1):45-49.

[5]李葆嘉.水浒一百零八将绰号绎释[J].明清小说研究,1991(3):35-38.

[6]石麟.释“一丈青”[J].明清小说研究,1995(3):23-30.

[7]虞云国.水浒乱弹[M].北京:中华书局,2008.

[8]袁世硕.读余嘉锡“宋江三十六人考实”札记二则[J].济宁师专学报,1999(4):23 -27.

[9]刘洪强.一丈青含义试析[J].三明学院学报,2009(1):34-38.

[10]冯梦龙.警世通言[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

[11]曲彦斌.中国隐语行话大辞典[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

[12]李林甫.唐六典[M].北京:中华书局,1992.

[13]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14]刘昫.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15]脱脱.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

[16]施耐庵,罗贯中.水浒传[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17]周密.癸辛杂识[M].北京:中华书局,1988.

[18]曹雪芹,高鹗.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19]清·王廷绍.明清民歌时调集(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20]文康.儿女英雄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21]秦牧.秦牧散文选集[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3.

[22]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M].香港:香港梦梅馆,1993.

[23]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24]林三木.刘绍棠代表作[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

[25]余嘉锡.宋江三十六人考实[M].北京:修辞学出版社,1955.

[26]吴自牧.梦梁录[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绰号水浒传
与绰号握手言和
给别人起令人不快的绰号也算欺凌!
读《水浒传》,看北宋社会风俗
真正的好汉——读《水浒传》有感
名字在左,绰号在右
试论《水浒传》的道教思想
“起绰号”比赛
《水浒传》绰号中智能文化的解读
《水浒传》(节选)教学案例
你想要个绰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