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类职业院校多方共建“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可行性研究
2015-03-28胡春光沈爱平杨利伟
胡春光,沈爱平,肖 俏,杨利伟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医药卫生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2)
医类职业院校多方共建“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可行性研究
胡春光,沈爱平,肖 俏,杨利伟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医药卫生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2)
我国医类职业院校的现行办学模式已经很难适应时代的要求,为了给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高技能型医学人才,医类职业院校办学模式需要深化改革。在深入研究现行办学模式所面临的各种问题根源后,指出医类职业院校办学要以政府搭建平台,联合学校、行业企业以及学生多方共建,可施行订单培养。该办学模式符合国家当前的教育政策,符合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同时能够兼顾各方利益,规范各方职责,具有实施及推广的可行性。
医类职业院校;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可行性研究
医类职业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职教体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随着国家经济快速的发展、医疗保障体系稳步推进以及人民健康需求的急剧增加,社会对医类职业人才的培养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类职业院校现行的办学模式,主要有传统的医类职业院校办学模式(前期医类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与后期医类行业、企业的人才培养及使用缺乏联系的模式)及近年兴起的二元“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模式(医类职业院校与医类行业、企业自发的联合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入学即签订就业合同)。由于这些模式尚存在先天的缺陷,难以通过局部措施的完善来完全满足社会的要求。因此,迫切需要创新思路重新设计新的办学模式。基于对我国现行办学模式的长期观察和思考,本课题组提出医类职业院校多方共建“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模式。这种模式的核心是指学校-学生-行业企业(包括医院、卫生院等)-政府多方协同、联合共建,学生入学即签订就业合同,毕业后直接到单位就业。该模式是一种深度的校企合作模式,能够很好地弥补现有模式的缺陷,更加适应时代和社会的要求。
一、我国医类职业院校现行办学模式面临的问题
(一)传统医类职业院校办学模式面临的问题
1.学生学习方式 职业院校的学生由中考和高考分流而来。他们在实践方面的学习能力远远强于理论方面的学习,而现今的医类职业院校多采用传统的办学模式。这种模式仍然是以理论教育为主,学生实践能力锻炼有限,培养的学生难以达到临床岗位的要求。
2.教学规划 传统医类职业院校办学模式下,学校内部教师自行拟定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因缺乏行业企业的参与,很容易出现人才培养错位,用人单位需要重起炉灶对新员工进行再教育,学生在此过程中也会浪费大量宝贵的时间。当学生进入临床岗位实习时,由于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学生的培养工作常常陷于混乱,学生的利益得不到足够的保障。
3.实训条件 目前,我国不少医类职业院校的实训条件还无法满足实际教学的需要,究其原因有:①缺乏足够的资金购买相关教学设备。②部分极为重要的设备更新换代较快,增大了学校实训建设的成本。③一些规模较大的医类职业院校,由于学生太多,实训场地和设备有限,每个学生得到的锻炼机会不多。
4.师资 教师的水平决定着学生能力的高度。我国医类职业院校普遍存在着专职教师实践能力不足,兼职教师稳定性差的问题。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教学质量,究其原因有:①传统医类职业教育重理论、轻实践。②新进教师普遍是从学校直接招聘过来,缺乏一线岗位工作经历。③年轻教师以教学为主,缺少足够时间下行业企业锻炼。④年长的教师知识和技能更新较慢。⑤从行业企业聘请过来的兼职教师,虽有很强的岗位实践能力,但由于待遇、工作便利性、职称、教学技巧等诸多问题,难以给学校提供高质而又稳定的支持。
5.学生就业 传统的医类职业院校办学模式下,毕业生需要自己寻找工作。这会影响家庭缺乏医学背景的学生选择这一专业。同时,不确定的未来,也会影响学生在校和实习期间的学习。用人单位对学生能力不了解,也会增加学生就业难度。
(二)医类职业院校二元“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模式面临的问题
笔者查询本校图书馆和《中国知网》文献发现,我国医类职业院校“校企合作” 研究起步迟,参考文献少,常见的办学模式是医类职业院校二元“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办学模式(即医类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自发合作,学生毕业后直接到行业企业工作的合作模式)。这种模式虽然对传统医类职业院校办学模式的上述诸多问题进行了改进,但合作效果缺乏稳定性。医类职业院校二元“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办学模式面临的问题有:
1.合作对象的选取 每所医院每年引进的毕业生都不多,医类职业院校自行与一所或者几所医院合作,难以完成全部学生的培养和订单就业。如果合作医院太多,势必又将加大办学的难度和成本。
2.学生培养的质量 不同层次的医院培养的能力不尽相同,一所医院培养的学生不一定符合另一所医院的要求。这种自发式的办学合作常常缺乏足够的监督,学生培养的质量缺乏保证。
3.合作制度的执行 医类职业院校二元“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办学模式的合作双方,由于并非行政隶属关系,双方在执行学生的教学和管理方面缺乏外在力量的约束。虽然名为“合作”,但实际上这种合作执行并不到位。
4.各方利益的保障 医类职业院校二元“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因为没有政府相关部门的主导,学生、学校、行业企业(包括医院、卫生院等)合作都较松散,各方利益难以得到确实的保障。
二、医类职业院校多方共建“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的意义
上述我国医类职业院校现行办学模式中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也正是这些问题的存在,才有必要建立一套新的办学模式,医类职业院校多方共建“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办学模式也正是在这一基础上提出。开展这一办学模式的好处有以下诸方面。
(一)有利于“校企合作”模式的深化
这一模式更加强调政府的力量,政府的参与共建有利于合作各方关系更加紧密,有利于调动各方的积极性,有利于规范各方的权利和义务,有利于降低各方合作的成本和风险。
(二)有利于医类职业院校的发展
有利于学校整体的教育水平和校内管理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学校专业及课程的建设,有利于学校解决实训设备不足的难题,有利于学校与行业企业、相关政府部门的联系,有利于学校的招生及就业等工作[1]。
(三)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以岗位要求重新设计教学标准和计划,有利于减少非必需知识的学习。这样,学生的学习内容将更加合理。由于学校与医类行业企业合作更为紧密,学校技能性教育将得到了很好地加强,学生的职业素质、技能将得到很大的提升。另外,由于是订单培养,学生只需要在校认真学习,不用担心就业问题。
(四)有利于教师业务水平的提升
医类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深度合作,有利于学校培养“双师”队伍,有利于专职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提高教学水平[2][3],有利于专职教师参与一线岗位科研,促进行业的发展。
(五)有利于医类行业企业用工
医类行业企业可以更好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有利于培养符合自身要求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同时,也有利于企业节约招聘毕业生的各项成本。
(六)有利于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工作开展
政府及相关部门(如卫计委、教育局、人社局、编办、财政局等)推动该办学模式的实施,有利于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政策,培养并留住医类技术人才,促进地方卫生事业发展,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三、医类职业院校多方共建“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办学模式的可行性
(一)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是深化改革的必然趋势
2014年,国务院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会议为我国新形势下职业教育改革指明了新方向,提出了新要求。这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会议首次提出要“加快发展”职业教育(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都在提职业教育要大力发展)。提出要“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要求培养的人才既“懂”又会操作、知行合一。提出职业教育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各层次各类型职业教育模式,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引导社会各界特别是行业企业积极支持职业教育”。提出政府要参与,产教要融合[3]。国务院制定的《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4]中提到医学人才的培养,要求“切实加强医教协同工作,深化院校教育改革,推进院校医学教育与卫生计生行业需求的紧密衔接,加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通过国家纲领性的文件可以看出职业教育深化改革是一大趋势,“校企合作”“医教协同”是当今医类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国家政策层面的重视,为开展医类职业院校多方共建“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办学模式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基础。
(二)政府的主导作用提供了有力的行政保障
医类职业院校多方共建“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是建立在用人单位对人才的客观需求之上的。政府能够改变单纯的医类院校与行业企业各自为阵、互不干涉的局面。能够协调医类院校、学生、行业企业之间的关系,能够保障各方权益,规范各方义务。能够节约各方合作过程中的成本。能够以政府文件的方式来强化各自行为。政府能够根据医类行业企业统计制定招生配额规划,实施统筹招生。政府可以指定医疗机构或企业从事“校企合作”中学生的培养工作,经组织专家统一考核,合格的学生由政府安置接纳订单培养学生的医类行业单位和企业。政府可以给予订单培养的学生、教师、行业企业(医院、卫生院等)以财力的支持。可以对学生的性质、参加工作的人事编制、职业上升的通道、教师的职称、医院或卫生院等参与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的专兼职工作人员的身份予以认定。政府及相关部门(如各地教育局、卫计委或者卫计局)还可以参与到学生的教育、实习和就业规划中来,做到学生“进”与“出”一条龙服务。
(三) 医类职业院校和医类行业企业具备相应的资源保证
医类职业院校和医类行业企业有开展此项办学模式的规划、人才培养标准和教学计划。有专门的教学和管理团队,有配套的设施和规章制度。
(四)医类职业院校和医类行业企业医教融合管理方便
学校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体现与临床岗位的对接,能够选派专业的一线工作人员深入学校指导实践教学,或者对学校专职教师集中进行授课指导。为了更好地体现对学生教学和管理的延续性,学校能够派遣专职管理人员深入行业企业一线,对接实习期间的学习和管理。学校能够为行业企业提供理论培训人员、场地和管理服务,医类行业企业能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学校和学生提供实训器材和设备。
(五)各参与方均为此模式的受益者
政府、医类职业院校、医类行业企业、学生均为受益者。因此,一方面,该办学模式能够得到各方的支持,减少项目开展的阻力。另一方面, 各参与方均受益能够保证该办学模式具有可持续性。
四、结 语
医类职业院校多方共建“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办学模式,是针对现有模式普遍存在的缺陷而重新设计的,是“校企合作”办学的深化,所培养学生的素质和技能更加符合社会岗位的要求。政府的主导为此项办学模式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行政保障。学校、行业企业、学生以及政府各方利益的综合考虑,使得这种新的模式更能够激发各参与方的积极性。本文关于医类职业院校多方共建“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办学模式的研究,不是一个终结性的研究,它还需要在后续的实践过程中进一步地发展和完善。
[1]钟娟,赖宏慧.医学院校“校企合作”现状引发的思考[J].科技风,2012(16):251.
[2]骆洋.医学院校校企合作浅析[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3,25(4):520.
[3]王继平.新形势下我国职业教育的十大突破[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36):5-7.
[4]国务院.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的通知(国办发〔2015〕14号)[Z].2015.
[责任编辑:南东求]
Feasibility Study on Multi School-enterprise Order Training in Medical Vocational Colleges
HU Chunguang
(Huanggang Polytechnic College Huanggang 438002 Hubei )
The current mode of education in medical vocational colleges is difficult to adapt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imes. In order to cultivate more high-quality medical talents with high skills, the mode of running medical vocational colleges need to deepen the reform. After in-depth study of the problems on current school running pattern, pointed out that the medical vocational school should build the platform with the help of the government, joint school, industries, enterprises as well as students to have a multi establishment, to execute order training. The school running mode is accordance to the national education policy, supplying the requirements of high-quality skilled talents, and taking into account of the interests of all parties, regulating the responsibilities of the parties, which has the feasibility of the implementation and promotion.
Medical vocational college;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Order training; Feasibility study
G719.21
A
1672-1047(2015)06-0026-04
10.3969/j.issn.1672-1047.2015.06.09
2015-11-20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十二五”规划课题补充立项“医类职业院校多方共建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模式的实践与研究”(GZYLX2015024)
胡春光,男,湖北浠水人,讲师,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医学校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