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办学模式 推进产教融合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探索与实践
2015-03-28王银林
王银林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科研处,湖北 黄冈 438002)
创新办学模式 推进产教融合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探索与实践
王银林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科研处,湖北 黄冈 438002)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大力推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改革创新办学模式是高职院校办学的新举措。逐步形成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紧密合作和“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公担” 的办学体制机制,推动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以培养现代社会需要的、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技能型人才。
办学模式;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改革创新
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化,国家正在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发展动力转换、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实施,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有较高的专业技能,更需要具备综合素质。为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部署,国家决定在部分地区和学校开展教育体制改革试点,我校实施“三层合作,四方共建、互利多赢”的办学体制机制,结合黄冈市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需求,结合我校建设实际,创新办学模式,推进产教融合,探索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协调发展,提升高职院校服务社会功能。
一、深化产教融合培养人才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加强校企合作,促进产教融合是密不可分的。增强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效行和针对性,把合校企合作,产教融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和着眼点,加强实习实训,创新教学方法。
(一)专业建设要依托产业
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要主动适应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要以自身的教学资源和办学特色为根本,要以区域产业集群和区域经济发展为依托,要以行业、企业结构调整、变化趋势为根据,打造满足区域经济和产业结构需要的特色专业和专业群。
(二)课程建设要融合企业元素
通过加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可以将企业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在课程建设与创新中作为新要求提出来,可以为课程建设提供核心支撑材料,制定合适的课程标准;也可以将生产经营实践中的经验教训作为典型案例,将企业的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聘请为实践教师并参与课程共建。为学校的课程建设与创新打开新视野、新思路,寻求新方法。
(三)人才培养要对接企业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可以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学校的教学改革要与企业的需要对接,实现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与职业资格标准相对接;专业技能培养与企业岗位要求相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对接;实训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相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相对接。这样,有利于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二、改革创新工作总目标
(一)黄冈市产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需求调查
1. 黄冈市区域产业发展现状调查
职业教育如何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首先只有对区域产业现状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才能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黄冈是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也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市。初步形成了机械电子、能源工业、纺织服装、食品饮料、新型建材和医药化工等六大支柱产业群:(1)以黄冈机械汽车产业园、浠水加工区和麻城加工区等项目为重点,形成了黄冈机械、汽车零部件、铝材和家用电器等机械电子产业群。(2)包括水电、石油、火电、核电、再生能源及天然气项目等产业。建成了白莲河抽水蓄能电站、大别山火力发电厂和凯迪电力节能发电,已启动浠水核电工业的前期准备工作,这些产业的发展,将促使鄂东成为重要的能源产业基地。(3)包括服装产业、丝绸产业、棉纺产业、专用纺织品等产业。以三泰纺织、深港纺织、雅比纺织、靓尔美纺织、新昌纺织、祥辉纺织、香港稳健工业园、美春服装为龙头,建设30万锭纺织项目、300万套出口服装项目、300万平方米出口医用敷料项目、香港诚顺制衣等重点项目,形成了棉纺、高档面料及服装产业,市区已成为全国的毛巾出口生产基地和医用敷料生产基地。(4)包括造纸工业、粮食深加工工业、茶叶产业、食品饮料工业、林特果深加工工业、板栗产业和畜禽水产品加工工业等产业。已投资建成的伊利乳制品和娃哈哈饮品、太子奶乳酸菌饮料及果蔬汁饮料、汇源果汁等项目,已经形成具有特色的食品饮料工业集群,将成为湖北省乃至全国最大食品饮料工业基地。(5)包括包装产业、新型建材产业、陶瓷产业、玻璃产业、水泥产业、非金属矿及制品产业等产业。目前初步建成了生产水泥100万吨/年、15万立方米/年粉煤灰砌块、5亿块/年灰砂砖3000万吨黄砂储运项目、20万立方米/年轻质加砌块项目和绿色环保新型墙材等一大批项目,形成新型建材产业群。(6)包括精细化工、生物制药、中药加工、农用化工等产业。李时珍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也进入良性发展轨道,广济药业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核黄素生产基地。形成了以黄冈赛康药业、华康生物、中农发药业、焦化总厂、佳禾化工、宏运化工等企业为载体,发展精细化工、兽药;这些产业促进了消毒产品、医疗器械等产业发展,形成了医药化工产业群。
2. 黄冈市经济发展对高技能人才需求调查
高技能人才培养对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起关键性作用。根据我们掌握的信息,黄冈市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结构失衡、总量不足,同时还存在着政府投入不足、保障激励机制不完善、培养体系不健全以及尚未真正形成有利于高技能人才成长的社会氛围等问题。因此,需要完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进一步创新机制,完善政策,更新观念,形成有利于高技能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社会氛围与制度环境,推动技能劳动者队伍发展壮大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建立“三层合作,多方共建”校企合作育人机制
黄冈职院建立了14个大类专业群校企合作理事会和59个专业教学团队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协调机制。
1. 建立校企合作理事会
由黄冈市政府领导、市政府职能部门负责人、学校领导及相关处室和系部负责人、行业企业负责人、专业群校企合作理事会理事长等组成学校理事会。理事会研究针对办学及人才培养问题,形成多方共建,政府、学校与行业企业合作办学,互利多赢,充满活力的办学体制。
2. 建立14个大类专业群校企合作理事会
14个由行业企业人员、教学院系领导、专业带头人等人员组成专业群校企合作理事会。促进校企双方全面协调、共同参与专业群建设与发展,形成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校企紧密合作关系。最终形成专业人才培养与产业经济协调发展。
3. 建设59个专业教学团队
按照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组建59个专业教学团队。学校再选择5个重点专业与龙头企业共建东风汽车服务学院、法雅园林学院、正大牧业学院、恒信会计学院、山河鲁班学院等5个校企合作专业性学院。将专业性学院建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校企合作共同体,形成校企深度合作的长效机制。
(三)建立重点专业与重点产业对接的融合机制
目前,学校已有10个专业与相关产业企业建立了密切合作关系: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自动化方向)与 装备制造产业如湖北鄂海造船有限公司、彤鑫发动机、江北电控设备制造公司等;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与汽车零部件产业:三环气门、飞碟离合器、力达公司等;钢结构建造技术专业与钢构产业:中国钢结构基地的鸿路钢构、潮流钢构等;园艺技术专业(茶叶栽培与加工)与茶叶产业:长冲茶场、乌云山茶场、天山茶场、绿屏茶叶、绿羽茶业、翻身湾茶业有限公司等;生物制药技术专业与中医药产业:蕲州中药材专业市场、李时珍药业集团等;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与医药化工产业:武穴市广济药业、中牧安达、迅达药业等6家医药企业和祥云集团、奥德赛等;旅游管理专业与旅游产业:以红安、麻城为主的红色旅游、大别山为主的绿色旅游、东坡赤壁、黄梅的禅宗旅游等;畜牧兽医畜专业与畜牧产业:浠水华盖牧业有限公司等;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与能源产业:大别山电厂、白莲河抽水蓄能电站、华能蕲春电厂、生物质能发电和龙感湖沼气发电等;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与食品饮料产业:北京汇源集团公司黄冈分公司、伊利集团黄冈分公司等。
(四)建立一批产学研基地,出一批科研成果
1.成立6个应用技术研究机构:茶叶研究所、农业技术机械化技术研究所、汽车零部件二次开发利用研究所、食品饮料加工技术研究所、花卉蔬菜研究所,中药材研究所。
2.成立10个产学研创新团队:农村信息化技术产学研合作创新团队;机械设备维护维修技术产学研合作创新团队;山河建筑技术产学研合作创新团队;奶牛疫病防治技术产学研合作创新团队;蔬菜无土栽培技术产学研合作创新团队;建筑节能推广技术技术产学研合作创新团队;村镇房屋建筑规划技术产学研合作创新团队;鸡蛋饲养管理技术技术产学研合作创新团队;黄冈市东坡文化产业开发产学研合作创新团队;大别山旅游产业开发产学研合作创新团队。
3.建立十大服务基地,服务区域产业发展
根据区域产业发展特点,发挥学校的技术优势,集中精力建设国家“阳光工程”黄冈培训基地等十大服务基地。与蕲春县政府重点合作开展中药材规范生产、加工技术和产品研发;与英山县政府重点合作开展大别山有机茶叶生产和加工技术推广;与团风县政府重点合作开展建筑技术开发;与罗田县政府重点合作开展旅游产业开发;与黄州区政府重点合作农业信息化技术推广;与浠水县政府重点合作开展现代农业生产技术推广;与武穴市政府重点合作应用生物制药技术;与红安县政府重点合作开展食品饮料生产加工技术研发,为黄冈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持。重点做好与山河建设集团、武汉正大有限公司、湖北鸣利来科技有限公司、湖北长安建筑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深度合作。同时,加强与黄冈高新技术开发区企业群及其他企业的合作,在新项目开发、新技术推广、新成果应用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开创校企合作的新局面,
(五) 培养大批产业发展急需的技能型人才
随着黄冈高附加值技术密集型产业和传统的劳动密集产业的转型的兴起,急需大量的高新技术人才迫使许多原来只有中初级技术水平的工人下岗,只有通过职业培训来实现这些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同时,引进企业的先进设备和高新技术,需要让企业在岗人员接受继续教育,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职业素质,进行知识更新、岗位培训、预测发展趋势、适应转产咨询、介绍国内外本行业的最新成果等。为此。我们作为高职院校,理应承担职工培训和劳动力素质提高的重任,每年要为5000名行业企业职工提供知识更新、技能培训、新技术推广等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建设100个重点顶岗实习基地,为行业企业开展技能鉴定1000人次,为200名中职毕业生在岗学习提供学历教育。
(六)建立激励机制,多出科研成果
鼓励教师开展技术改造、技术研发、成果转化、新技术推广和科技攻关,为企业提供广泛的技术服务,深度参与行业企业,承担生产项目,技术创新,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鼓励各专业和研究人员与地方政府、相关科研单位、企业实验室、企业合作设立研究机构、产业部门,进行横向项目研究。项目试验期内,每年立科研项目50个,承担企业横向科研项目10个,申请专利8项,取得各类科研成果奖励30项,发表论文成果500篇,建设好湖北省现代园艺职教集团、黄冈雪堂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专家工作站、黄冈如然康复与养老研究院,北京同仁堂湖北中药材茯苓有限公司英山石头嘴产业发展基地 (GAP基地),引进大学生创业团队20个,每年安排1000人到黄冈市企业实习就业。
(七)利用专业优势,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和产业特点,学校结合自身专业建设特长,充分发挥学校在建筑技术、农业技术、生物技术方面的人才和技术优势,全面实施 “校县对接、校企合作”,主动为新农村建设、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实用技术培训。广泛开展职工技能培训、岗位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年培训500名新型职业农民。通过推广10项农业实用技术,促进农民增收。继续做好“三万”驻点,对口帮扶工作,推进与黄冈市区域内百村的共建工作,建设新农村示范点10个。协助办好“湖北农技110”,利用网络、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为农民提供无偿的农业技术和信息服务。
三、改革创新工作主要保障措施
(一)思想保障
以本建设项目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明确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改革创新工作思路,明晰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和谐发展的重大意义,进一步更新全校教职工教育教学观念。鼓励全体教师解放思想、勇于探索、大胆创新,深入社会开展调查研究,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通过政策引导和舆论宣传,在全校教职工中掀起创新办学模式,推进产教融合的新高潮,为整个建设项目提供坚强的思想保障。
(二)组织保障
1、成立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改革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学校校长为组长,分管校企合作工作副校长为副组长,办公室、校企合作处、就业处、教务处、负责人为成员。
2、成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改革创新工作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校企合作处,负责全面协调项目建设工作。
(三)制度保障
为保障建设项目顺利进行,学校与黄冈市委、市政府在政策和机制上给予大力支持,搭建交流互动平台,大力支持学校与行业企业之间的互动,优化合作办学环境;学校在机构设立、工作分工、也出台了相关的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从制度上保障和规范本建设项目有序进行。
[1]李秋华,王振洪.构建高职教育校企利益共同体育人机制[M].北京:西苑出版社.2014.
[2]张家忠,黄义武.产学研合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1.
[3]杨帆.深化产教融合,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1).
[4]李铁强.改造传统农业:一个学术史的梳理与分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7.
[5]宋扬.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思考[J].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6)
[责任编辑:胡亚学]
G719.21
A
1672-1047(2015)06-0008-04
10.3969/j.issn.1672-1047.2015.06.04
2015-11-15
王银林,男,湖北浠水人,副教授,副处长。研究方向:高职教育和校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