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言象似性研究述评

2015-03-27黄芳

关键词:述评趋势

语言象似性研究述评

黄芳

(福建工程学院人文学院,福建福州350118)

摘要:语言象似性作为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象似性研究的范围不断扩大,层次不断加深,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国内外语言象似性的研究经历了形成、发展和繁荣三个阶段,而且今后的研究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关键词:象似性;述评;趋势

语言象似性作为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是当代学术界的焦点。目前,语言象似性研究已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其研究领域在不断扩大,研究层面在不断加深。本文拟分三个阶段来介绍语言象似性研究,并展望象似性研究的发展趋势。

一、语言象似性研究形成时期

语言象似性观念的形成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对“词”与“物”关系的争辩以及我国先秦哲学家关于“名”与“实”的讨论。[1]

国外语言学界和哲学界对于语言符号是否具有象似性的激烈探讨从古希腊时期就开始了。古希腊的哲学家们在争论名称与事物之间关系时,出现了“唯名论”和“唯实论”两个学派的分歧。唯名论的代表人物是亚里士多德,他认为人们用来表示事物的名称形式与它们的所指之间不存在内在的联系,是约定俗成的结果。唯实论的代表人物柏拉图则认为,名称和其所表示的事物之间存在一种根本的联系,名称可以揭示事物的本质。[2]柏拉图在其著作《对话录》中,区分了形式与内容的两种关系:一种是由自然决定的,如拟声词、象形字等;另一种关系是由一个语言群体成员约定俗成的。[3]

在中国,语言象似性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先秦哲学家的“名实之辩”。“名”指思维形式,“实”指思维的对象。名实之辩即对于名称与事物之间关系的讨论,其主要内容是名称或概念是实在事物的反映还是先天就具有,名称或概念能否正确地反映以及如何反映实在事物。春秋战国时期,名实之辩已经发展成为诸子百家的哲学辩论中心。儒家认为“名”即语言符号系统,“实”即社会秩序。道家的老子提出名的相对性问题,指出“道常无名”。庄子进而主张“大道不称”,但又认为“名者,实之宾也”,肯定实对名的决定。墨家强调“闻之见之”、“取实予名”,指出现实的世界是基础,语言符号不过是现实世界的反映,现实的情况发生了变化,语言符号自然要发生变化。名家公孙龙的《名实论》指出事物经过人的感官认识,在人脑中形成初步印象,再经过理性思维,以及大量社会实践的检验,逐渐形成称谓物的概念,即“名”。[4]荀子对先秦诸子的名实之辩做了总结,提出“制名以指实”,即名称是指称各种事物的,是实在事物的反映。

古希腊“唯名论”和“唯实论”两个学派的争辩以及中国先秦哲学家的“名实之辩”实质上就是一场关于语言符号是否具有象似性的论战。这场论战让语言象似性研究初具雏形,为语言象似性研究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二、语言象似性研究发展时期

19世纪,语言象似性研究进入了发展时期,学者们在著作中阐述、论证象似性,为今后语言象似性研究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1836年,德国语言理论家洪堡特在其著作《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中阐述了语言象似性,指出语言结构的规律与自然界的规律相似。洪堡特所说的语言结构规律与自然界规律相似,实际上就是指“句法象似性”。[5]

19世纪末,美国实用主义和符号学的创始人皮尔斯提出符号三分法,充分展示了符号的理据性。符号分为象似符、指示符和象征符三种,其中象似符可进一步分为映象象似、图像象似和隐喻象似。[6]皮尔斯的符号区分法构成了象似性研究的符号学基础。他首次使用术语icon来指代意义以某种方式相似于所指物本身形式的符号,为人类对于语言符号的研究奠定新的理论基石,更为学术界后来过渡到研究更广层面上的象似性指出了认知研究的新方向。[7]

1922年,维特根斯坦提出了“语言图像说”,进一步阐述了象似性理论。他认为词与词之间的关系反映着原子事实与原子事实之间的关系;句法关系就表示着现实生活中事实之间的关系。[5]

然而,这一时期语言学界中结构主义盛行,索绪尔的任意说支配着整个语言学界,因此,洪堡特、皮尔斯等人的理论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语言象似性研究繁荣时期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至今,象似性受到国内外许多语言学家的重视。关于语言象似性的出版物和研究成果大量涌现,对于象似性这一理论的关注也越来越广泛和深入,语言象似性研究进入了繁荣时期。

(一)国外的语言象似性研究

Jacobson首先于1965年对语言符号的任意说发起挑战,提出语言中普遍存在的象似性现象。[2]此后,许多语言学家开始从句式、篇章等层次探讨语言象似性,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

象似性国际研讨会及其论文集当中。

1983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开了第一次“句法象似性”专题大会,会后Haiman主编的论文集Iconicity in Syntax于1985年出版。书中论文从不同侧面论述了语言句法中普遍存在的象似性现象,系统地对语言句法中所存在的象似性进行分析和研究,将语言象似性的研究带入了一个新时期。[8]

1992年在意大利罗马大学开了第二次“象似性”专题大会,会后R. Simone主编的论文集Iconicity in Language于1994年出版。论文集从语言学史、符号理论、语言学理论等角度详细论述了语言存在的大量的象似性现象。Simone认为:柏拉图模式(即象似性理论)或许将会占统治地位,这场“对任意性的斗争”不仅激起了对语言特性的反思,而且也导致了对语言学未来研究方向的反思。[9]

1996年,阿姆斯特丹大学与苏黎世大学合作成立了象似性研究项目组。项目组于1997年在瑞士开了“语言与文学中的象似性”专题讨论大会,M. Nanny和O. Fischer主编的论文集Form Miming Meaning: Iconicity i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于1999年出版。语言学家和文学家第一次共同对象似性理论进行跨学科研究。书中共收集了21位学者的论文,他们分别从语言和文学两个角度对象似性理论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论述。[10]

1997年至今,该项目组每两年组织一次国际性“语言与文学象似性研讨会”,迄今为止已举办近十次,其优秀成果都被编成论文集出版。从这些研讨会和论文可以看到,语言象似性研究从“句法象似性”发展到“语言象似性”,再到“语言与文学象似性”,其研究范围在不断扩大,研究重心也发生变化。

(二)中国的语言象似性研究

语言象似性同样受到国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象似性研究在中国呈现增长的趋势,并于2008年达到研究的顶峰。[11]王寅于2009年主编的《中国语言象似性研究论文精选》更是把国内语言象似性研究推向了高潮。该书收录了33篇精品,内容涉及理论综述、音译象似性、词汇-句法象似性和语篇象似性等四个方面,促进了象似性研究的纵深发展。[7]总体而言,国内象似性研究可以分为两个阶段:象似性合理性的论证以及象似性理论的构建。

1.语言象似性合理性的论证

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本世纪初,国内语言学家展开了一次任意性与象似性之争。争论主要存在三种观点。

第一,语言的本质属性是任意性。国内许多高校语言学教材及著作都把语言定义为任意的符号系统。[12]一些学者受到索绪尔提出的任意性原则的影响,主张任意性是符号系统的本质特征,不可动摇,象似性只能作为索绪尔理论的补充,而不是任意性原则的替代品。

第二,语言的根本特征是象似性。另一些学者认为象似性是语言的主要特征,语言具有高度的象似性。有些学者甚至认为象似性学说比任意性学说更合理,主张把象似性看作是语言符号的本质。

第三,任意性和象似性是辩证统一的。任意性是象似性的基础,象似性是语言发展的方式和动因。语言中没有绝对的任意性也没有绝对的象似性,两者对立统一地存在于语言中。任意性和象似性问题的争论并没有太大意义,因为任意性和象似性这两种观点的理论前提、论证视角、例证重心,以及所依赖的符号学模式有着根本的区别,因此两种学说缺乏共同的讨论基础,无法辨明孰优孰劣。[12]

国内语言学界对于语言象似性合理性的争论热烈而富有成果,碰撞出大量火花。语言学家们对语言本质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剖析,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各种语言现象。

2.象似性理论的构建

国内许多语言学家致力于象似性理论的构建,从各个方面对语言象似性进行了探讨。笔者拟从象似性的定义、类型和研究领域三个方面进行梳理。

国内学者们对象似性的定义进行了深入探讨。但是,目前国内学术界对于象似性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描述和理解,学者们分别对象似性做出了自己的解释。[13]许国璋首先将iconicity译为“象似性”,但并没有对之下定义。[14]沈家煊对象似性进行了描述,他指出语言是象似性是相对于任意性而言的,它是指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有一种自然的联系,两者的结合是可以论证的,是有理可据的。[15]严辰松也对象似性作了一个笼统的描述:语言结构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人们所经验的世界结构。[16]杜文礼详细介绍了词汇象似性和句法象似性,但也没有对象似性下出明确的定义。[17]张敏指出,语言的象似性指的是感知到现实的形式与语言成分及结构之间的相似性。[18]王寅将象似性定义为:符号在音、形或结构上与其所指之间映照性相似的现象。[19]张喆则认为象似性应该是映照在语言符号系统单位、关系之间以及语言功能过程中的被人感知的与相应所指对象或关系的自然相似性特征。[20]李福印将象似性定义为:语言形式与意义之间更为具体的理据关系,即两者在关系或结构上“相似”。[21]可见,目前国内学者们对于象似性的理解还是存在差异的,象似性的定义并没有统一的界定。

象似性在语言中究竟有多少种类型,国内学者们尚未有统一的认识。沈家煊总结出了句法中的“距离象似性”,“顺序象似性”,“数量相似性”等三条关系象似原则。[15]严辰松则介绍了“疏离”,“对称”,“不可预料性”,“思维的顺序”等四类“临摹”现象。[16]张敏研究了复杂象似性、独立象似性和范畴化象似性。[18]王寅梳理了六种象似性:标志象似性、话题象似性、句式象似性、距离象似性、顺序象似性、数量相似性。[5]赵艳芳认为有拟象象似和隐喻象似两种。[22]张凤、高航论述了语言符号的图表象似性与隐喻象似性。[23]张喆将象似性分为影像象似性、拟象象似性、喻象象似性。[24]归纳而言,目前国内学者研究较多的有顺序象似性、距离象似性、数量象似性。以上的分类比较细致多样,体现出象似性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但也表明象似性的研究范围还有待明确。

国内象似性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认知语言学领域,但学者也在不断拓展象似性研究的新领域。王寅将象似性研究与社会语言学结合起来,探讨社会文化与语言符号之间的象似现象。[25]王寅又从语用学的角度对语言符号的象似性进行研究,提出了语用象似性的概念。[26]总之,象似性与社会语言学、功能语言学以及跨文化交际等学科的交叉研究趋势开始凸显。[11]

四、象似性研究前景展望

鉴于语言象似性的复杂性,对象似性的深入全面的研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笔者认为未来的语言象似性研究应朝以

下几个方面努力。第一,分析研究语言象似性的哲学基础和语言基础。语言象似性研究缺乏一定的哲学基础和语言学基础,这已成为国内象似性研究的一大弊病,造成国内象似性研究瓶颈期的形成。[11]第二,深入细致研究象似性的本质特征,如定义、类型等,进一步统一象似性的内涵概念,将零散的研究系统化、综合化,使象似性理论更加完善。第三,扩大语言象似性的研究对象。象似性研究的一个总趋势是研究对象的范围逐渐扩大,象似性研究已经从最早的句法象似性研究发展到一般的语言象似性研究、文学象似性研究,以及非文学领域的语言象似性,今后的象似性研究还会渗透到非言语交际,甚至非语言的领域。[1]第四,加强象似性的跨学科研究,探讨象似性理论对其他学科的应用价值,如翻译、语言教学、修辞研究、文体研究、文学批评、广告、新闻、法律等。跨学科的象似性研究可以拓宽象似性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扩大其应用范围。今后,语言象似性的研究将朝着多维跨域的方向发展,针对语言象似性的研究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参考文献:

[1]卢为中.语言象似性研究综述[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43(6): 840-849.

[2]王寅.语言符号象似性研究简史[J].山东外语教学,2000,(3):1-6.

[3]马明.语言象似性的认知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2007,9(2):180-184.

[4]孔德立.先秦诸子[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5]王寅.语义理论与语言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6]Pierce, C. S. Logic as Semiotic: the Theory of Sign. In Buchler, Justus.(eds).The Philosophy of Peirce. London: Routledge Kegan Paul Ltd,1940.

[7]李力维.英汉语言符号的象似性问题再探究[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151):56-60.

[8]Haiman, J. Introduction. In Haiman, John (eds). Iconicity in syntax.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1985.

[9]Simone, Raffaele. Under the sign of Cratylus. In Simone, Raffaele. (eds). Iconicity in language.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1997.

[10]Fischer, Andreas. What, if anything, is phonological iconicity? In Nanny, Max & Olga Fischer (eds). Form miming meaning.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1999.

[11]杨坤,毛延生.近二十年来国内象似性研究综述[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12,46(5):135-139.

[12]张良林.评语言符号任意说与象似说之争[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6,(5):112-115.

[13]孙影,成晓光.隐喻象似性的三维阐释[J].东北师大学报,2012,(3):114-117.

[14]许国璋.语言符号的任意性问题[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8,(3):2-10.

[15]沈家煊.句法的象似性问题[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1):2-8.

[16]严辰松.语言临摹性概说[J].外国语言学,1997,(3):21-25.

[17]杜文礼.语言的象似性探微[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6,(1):60-65.

[18]张敏.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19]王寅.Iconicity的译名与定义[J].中国翻译,1999,(2):48-50

[20]张喆.语言符号象似性的定义及特征[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03,21(4):80-82.

[21]李福印.认知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2]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23]张凤,高航.语言符号的图表象似性与隐喻象似性[J].山东外语教学,2003,(3):17-23.

[24]张喆.论语言符号象似性类型[J].外国语言文学.2004,(4):16-20.

[25]王寅.从社会语言学角度看象似性[J].四川外国学院学报.1999,(2):51-54.

[26]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述评趋势
趋势
初秋唇妆趋势
近十年来中国城镇化发展的研究述评
现代朱子哲学研究述评
国内三十年语码转换研究述评
诗歌里的低诉,苍凉中的守望
国内科技投入研究现状简评
SPINEXPO™2017春夏流行趋势
“去编”大趋势
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