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依托区域经济发展的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协同育人模式——以商务英语专业为例
2016-01-26杨璘璘
构建依托区域经济发展的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协同育人模式——以商务英语专业为例
杨璘璘
(广东行政职业学院外语系,广东广州510800)
摘要:校行、校企、校校等多种形式的多方共建协同育人模式是创新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举措。广东行政职业学院商务英语专业构建依托区域经济发展的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协同育人模式,集职业能力培训、职业能力体系开发和认证、学生就业创业为一体,大大提高了人才培养对接区域经济现代涉外服务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在构建政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创新协同育人机制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实践和探索。
关键词:模式;机制;协同育人;创新
教育部相继出台《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和《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等重要战略举措,其中“2011计划”以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为载体,通过探索建立适应于不同需求、形式多样的协同创新模式,促进校校、校所、校企、校地以及国际间的深度如融合,包括建立面向科学前沿、行业产业和区域发展以及文化创新重大需求的四类协同创新模式。[1]本文以广东行政职业学院外语系商务英语专业所构建的“依托区域经济发展的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协同育人模式为例,探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模式和具体的改革措施。
一、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存问题
在广东省81所公办的高职院校中,开设商务英语专业的高职院校就有57所,达到70%左右,每年为广东的涉外企业培养了大量的涉外人才。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切实把握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广东省也推出了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举措。因此,目前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涉外服务业最新发展的需求了。
(一)课程设置相似
目前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基本上都采取能力模块的设置方式,包括基本素质能力(以教育部规定的大学生必修课程为主)、职业基础能力模块(围绕着以英语为本位的听说读写译五项技能展开的课程)、职业核心能力模块(英语+商务知识类的课程,如商务英语听说,商务英语翻译等)、职业综合能力模块(一些综合的实训类课程,如商务模拟谈判,进出口报关业务等)。这种课程设置方式的共同点就是将英语知识技能和商务知识技能笼统地糅合在一起,课程内容既缺乏与区域经济对接的区域特色,也缺乏与产业或行业对接的行业特色,结果便是高校间相互借鉴,开设的课程及其内容基本雷同。而最终培养出来的人才因为缺少行业特色而没有就业竞争优势,毕业生零散分布于各行各业的涉外企业,没能形成学院人才培养的品牌效应,也不利于形成毕业生对后续人才培养的正面反拨效应。因此,面向行业产业和区域发展的协同育人模式势在必行。
(二)普遍重英语轻商务,实践教学缺乏
许多高校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师多数都是从英语教学转向而来。而商务类的专业教师则又多是从高校毕业后直接进入高校,缺乏实践经验。真正由行业一线专家教授的课程非常之少。这导致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教学较好,商务理论学习尚可,但商务实践则较难满足需求。有调查研究表明:“企业对高职商务英语人才的价值需求取向比较地集中于丰富的商务理论知识和熟练的商务技能,然后是英语应用技能,而不是很深厚的英语语言功底。[2]而目前高职院校中培养出来的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在商务知识和技能方面还远不能满足这一需求。因此,采取校企、校地的协同育人模式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措施。
(三)课程设置未能与时俱进,对接现代涉外服务业的最新需求
传统外贸模式在广东转型升级的挑战下,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和逐渐完善,逐渐转型为基于电子商务平台的外贸新模式。目前至少有60%左右的涉外企业是采用网上外贸的平台完成整个外贸流程,如阿里巴巴国际站、亚马逊、速卖通、兰亭集势、敦煌网等。因此,使用网上外贸平台,完成从寻找客户(或是客户找上门)、产品推广(或是回复客户询盘)、将询盘转化为订单、跟进订单、完成订单、到售后服务整个外贸流程的人才需求则成为所有涉外企业(跨境电子商务产业)的共同新需求。然而,目前广东省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只有为数不多的高职院校能够意识到这种新需求,并在课程中增设了网上外贸实务、跨境电子商务、网上外贸项目等相关课程的教学。而开设了这些相关课程的学校中,能够很好用有效科学的课程实施方式,切实培养学生跨境电商所需的专业核心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则更是屈指可数了。[3]因此,构建和实施面向区域的校企、校地的协同育人模式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困境。
二、面向区域经济发展的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协同育人模式内涵
(一)协同育人模式的思路
1.以培养花都区域经济涉外产业的急需人才为重点
我院所在区域花都区也呈现出十分健康良性的外贸发展趋势,据海关统计,2013年花都区外贸进出口总值333.7亿元人民币,其中,出口202.7亿元人民币,增长13.4%;进口131亿元人民币,下降23.5%;贸易顺差为11.6亿美元,较2012年的1.2亿美元增加10.4亿美元。2013年,花都进出口总值呈现逐季向好趋势,数据显示,第一季度进出口值10.3亿美元,第二季度13.4亿美元,第三季度14.4亿美元,第四季度15.7亿美元。值得一提的是,12月进出口值更攀升至2012年10月以来月度高位,当月进出口值5.5亿美元,大幅增长27.7%;其中进口2.1亿美元,大幅增长1.1倍,出口3.4亿美元,再度刷新2012年12月3.3亿美元的月度历史高位,增长1.9%。去年花都对主要出口市场均保持良好增长,加工贸易进口逆势小幅增长。外商投资企业为最大的经济主体,私营企业进出口增长逾2成。箱包最为花都区的支柱产业之一是最大的出口商品,大幅增长3成。家具、摩托车和鞋类出口增势良好。花都区经济正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挑战,这给我院商务英语人才培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契机,通过该协同育人模式可以更好地服务花都区的经济发展,实现涉外企业、行业、政府和学校四方共同发展的良性局面,真正打造现代化的高职教育。
2.促进提升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大多通过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如阿里巴巴国际站、速卖通、亚马逊、兰亭集势等)进行涉外贸易工作。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服务越来越周到,借助电子商务联盟创业也越来越容易。以电子商务为基础,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3.充分利用花都电子商务商会丰富的涉外企业资源
花都电子商务商会作为汇聚电子商务行业各企业尤其是龙头企业,如阿里巴巴公司,与花都地区涉外贸易公司有着广泛的联系。事实上,有不少使用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的涉外企业本身就是电子商务商会的会员企业。因此,利用花都电子商务可以充分了解涉外企业的人才需求,并能有效组织这些公司进行人才的招聘、培训工作。利用其丰富的企业资源,可以促进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更加切合就业市场的需求。
(二)协同育人模式的发展目标
1.通过与花都电子商务商会合作,建立专门培训面向花都地区涉外企业人才需求的学生实践能力训练基地: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外贸人才协同育人联盟。学生经基于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外贸综合素质的培训、认证,将成为跨境电子商务业界一致认可的人才,应聘时优先挑选或在该育人联盟培训实践之后直接聘用。
2.建立起科学、规范的运作方式,在同类院校同类专业的人才培养中起到示范作用,并带动更多院校学生(尤其是在花都区的高校)参与本育人联盟,实现校校协同创新,提升该育人联盟的品牌效应。
(三)协同育人模式的体制创新
1.创新人才实践的培训机制
过去学生的实践缺乏统一的培训、监管和评估。各实习单位的指导水平参差不齐,实习的内容和实习效果的评估均无法形成科学有效的机制,导致很多时候容易变成“放羊式实习”,本文所构建的育人模式将按照跨境电子商务业界的统一标准对学生进行实习培训指导,按照统一的认证标准对学生进行能力测评和评估,并最终按照同意的准入制度给学生提供就业机会,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整体水平。
2.创新人才培养的评价机制
由过去的学校评价或学校与企业共同评价改革为第三方(由电子商务商会)认证,使得评价工作更为客观、规范,同时具有推广性,该评价体系可以推广到以培养跨境电子商务涉外人才的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当中。
3.创新顶岗实习管理模式
实行2+0.5+0.5模式,即两年时间在校学习,半年时间统一安排到协同育人联盟培训实践,半年时间顶岗实习。这一方面加强了学校对学生实习的管理;另一方面使接受学生实习的单位(电子商务商会的会员企业)能更有计划地安排学生的实践;同时,学生可获得更为规范的、符合业界标准的实践指导,实现校、企、学生三方共赢。
三、面向区域发展的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协同育人模式的具体实施
根据上述协同育人模式的内涵,我院在实践中按照下述重大协同任务(见图1),逐步推进该协同育人模式的发展,逐步形成依托区域经济发展,立足涉外企业商务人才共同核心需求(即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的使用),协同花都区电子商务商会的相关会员企业的特色协同育人联盟,大大提高了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逐步形成具有借鉴性和推广性的可持续协同育人模式。
图1:协同育人联盟重大协同任务
(一)协同育人联盟的顶层设计
在组建协同育人联盟之前,需要有充分的调研,并在调研的基础上进行宏观的顶层设计,包括育人联盟的组建方式、培育过程、机制体制改革的整体设计、拟解决的主要问题等。这一阶段的重大协同任务如下:
1.采集花都涉外企业涉外商务人才需求
通过获得花都区政府的支持,依托花都区三大支柱产业的行业协会/商会,分别为广东省皮具行业协会、广州花都(国际)珠宝商会等行业协会和花都电子商务商会,通过座谈、问卷(网上问卷)调查、毕业生跟踪调查等形式,获得对花都区涉外企业(以皮革、珠宝、汽配的涉外企业为主)在面临转型升级的挑战中,对涉外商务人才在专业核心素养和职业核心素养上以及数量的具体需求,形成花都区涉外企业涉外人才需求信息统计分析报告,并逐步建立人才需求信息平台,实现人才需求的及时更新和数据化[4]。该人才需求信息平台可以与其
他高职院校以及借助第三方信息平台(如麦可思)协同共建,逐步从花都区的涉外商务人才需求辐射到整个广州市甚至是广东省,实现数据的共享和逐步完善。
2.协同育人联盟组织结构的构建
在市场调研和文献梳理的基础上,与花都电子商务商会建立核心协同单位关系。花都电子商务商会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为其会员单位输送所需人才。因此,由于与学院有共同的利益需求点,协同双方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互补,互利互惠,这是协同育人联盟的基础所在。同时,成立协同育人联盟委员会,下设协同育人联盟项目开发部、项目执行部、项目评估认证部、人才输送部和创业孵化基地。各个部分各尽其职,有序合作,共同促进协同与人联盟的可持续发展。
3.开发协同育人联盟人才培训标准
由协同育人联盟项目开发部负责整个人才培训的标准研制,基于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对涉外企业涉外商务岗位的主要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分解完成主要工作任务所需的职业能力,形成协同育人联盟的人才标准,包括其专业核心素养标准和职业核心素养标准。再由项目执行部制定具体的协同育人培训方案,形成切实可行的培训纲领。协同育人联盟的人才培训标准每年需要根据现代涉外服务行业的最新发展需求做相应的调整。
(二)协同育人联盟标准的执行
1.开展协同育人联盟精准化培训
在协同育人模式下,在第五学期,将会通过面试选拔的形式,选择一批优秀的学生进入协同育人联盟进行为期一个学期的标准化培训。随着协同育人联盟的不断发展,可以接受更多的学生进行培训。还可以同时发挥校校协同、校企协同、校行协同的优势,让更多学校参与到该协同育人联盟中,让更多的学生接受标准化的培训。培训以模块、项目化开展,覆盖从事涉外商务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标准。由学院骨干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制定培训内容,开发系列培训教材,有企业讲师以“学徒制”的形式开展培训,实现做中学,半工半读等职业教育的核心理念。[5]
2.协同育人联盟人才能力认证
在培训结束后,将按照协同育人联盟各协同单位共同开发的涉外企业涉外商务人才考评体系对培训的学生进行能力评估和认证。该能力考核体系包括专业核心素养和职业核心素养,既考核学生胜任涉外商务岗位的当前的能力匹配度,同时注重学生的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如学习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等。协同与人联盟的职业能力的开发和认证,实现了职业能力的系统化和标准化,以及对人才培养质量第三方评估的客观化和职业化。根据所培训学生的能力认证结果,不断完善培训方案和培训方法。同时,根据现代涉外服务业对职业能力的新要求做出相应的调整。
(三)协同育人联盟人才输送和体制创新
1.推荐就业或资助创业
完成对学生的职业能力认证之后,学生可以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等级证书,证明其职业能力达到的综合水平。该职业资格等级准入体系是由协同企业共同开发认可的,因此在业界可以逐渐形成一定的权威。协同育人联盟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如联合协同企业单位举行专场招聘会,进行双向选择,帮助学生顺利就业。学生亦可持相应的职业资格等级证书自主选择就业。同时,对于一些有创业能力的学生,可以组成团队,完成创业项目书,如获得协同企业的认可,可以资助其创业,实现职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3.积极破解协同育人联盟体制机制上的障碍和困难
古人云“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从根本上解决影响和制约职业教育协同育人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归根到底要不断破解协同育人过程中体制机制上的障碍,不断进行体制机制创新,以解决各种体制机制上长期存在的问题。如加强与区域政府的联系沟通,更好发挥政府在产学研用协同育人中的作用;同时,改善高效管理体制问题,提高高校办学的自主性、灵活性和就业市场灵敏度。此外,努力推进制度与法律法规的建设。最后,还应大力推进人事管理体制改革和建立健全激励机制等。[7]
四、结语
构建面向区域发展,依托行业协会商会,以企业对人才的核心职业能力的需求为契合点,构建产学研用为一体的协同育人联盟,是切实提高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举措。我院所组建的协同与人联盟使得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改革,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特色更加鲜明,即更加紧密结合花都经济支柱产业对涉外商务人才的需要,具有鲜明的行业、地域特征。同时,打造校企协同共建的基于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的涉外商务人才能力认证体系,在业界内形成品牌效应,在同类院校同类专业人才培养中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
(注:本文系2013年度广东省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以珠宝行业为依托的商务英语专业特色教育研究》,立项号:G2013058;2014广东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一般课题项目《商务英语专业中高职衔接的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研制》,立项号:GDGZ14Y109;2012年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对接北广州地区(花都)域经济人才需求的商务英语专业校企合作的实践研究》,立项号20120202010;2013年度广东行政职业学院院级课题《基于云计算实现广东省高职商务英语实训室教学区域均衡发展的研究》,立项号:2013JG01)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教技[2012]6号)[Z].2012.
[2]吴思乐.从社会需求视角审视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发展的现状和方向——对广东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现状调查结果的思考[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2,(1):95-99.
[3]丁红朝.基于招聘广告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职业能力探析[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60-63.
[4]杨璘璘.商务英语人才培养对接区域经济发展研究[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2,(10):1-4.
[5]何郁冰.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理论模式[J].科学研究,2012,(2):165-174.
[6]揭平英.基于协同创新“多方共建”实践育人模式的思考[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6):263-264.
[7]刘洪一,等.产学研用协同育人的理念与实践——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