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警察角色冲突导致的职业倦怠
2015-03-26赵春明
赵春明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 100038)
浅析警察角色冲突导致的职业倦怠
赵春明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 100038)
警察个体在工作和生活中因扮演不同的角色而发生角色冲突的概率非常高,角色冲突给警察个体带来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危害,长期超负荷的工作加之身心的疲惫极易导致职业倦怠。职业倦怠导致民警工作积极性下降、身体素质变差、人际关系出现危机,因此,研究警察角色冲突导致的职业倦怠非常必要。
角色冲突;职业倦怠;解决对策
一、警察角色冲突导致的职业倦怠
(一)警察角色冲突
“角色”最早是由美国的社会学家米德提出来的,又称“脚色”,原意指演员依据剧本在舞台上扮演一定的人物。“角色”又称为“社会角色”,是指个人在社会关系中处于特定的社会地位,并符合社会期待的一套行为模式[1]。角色冲突是角色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角色个体因不能同时满足某一角色的多重期望,或角色个体在同时扮演若干个角色而这些角色在义务、权利和规范之间存在矛盾时,所造成的内心或情感的矛盾与冲突。警察角色冲突就是警察个体在扮演警察角色时由于角色的不同要求而引起的角色内冲突以及警察个体在扮演警察角色与其他社会角色时在不同的角色之间产生的矛盾和冲突。
(二)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的精神分析学家弗鲁顿伯格在20世纪70年代率先提出来的,最初是用来专指助人行业中的个体因为工作时间长、工作量大、工作强度高所经历的一种身体和心理的疲惫不堪状态。美国的马勒师是较早研究职业倦怠理论的现代学者,她把职业倦怠概括为:在为他人提供帮助的行业中工作的个体因为连续而紧张的工作而产生的一种行为反应。这些行业中工作的个体如果找不到缓解身心压力的有效方法就会在心理情绪上产生疲惫感和倦怠感,同时在工作中也会产生挫败感和怠惰感。由此可见,职业倦怠最初是针对“助人行业”的工作者提出来的,并不是少数个体的反常反映,它广泛存在于助人行业之中,是需要深入研究的社会问题。
警察是“助人”行业的典型,其组织中的个体产生职业倦怠的概率和比例要远远高于其他行业。
(三)警察角色冲突导致的职业倦怠
警察的角色冲突,分为警察角色内冲突与警察角色间冲突。警察角色间冲突就是警察个体同时扮演不同角色时,不能够有效协调这些角色的不同要求而产生的冲突。典型的是警察家庭角色与警察职业角色之间的冲突。警察个体在社会中要同时扮演家庭角色与职业角色,而这两种角色对警察个体的要求有时候是不一致的甚至有时候是冲突的。职业角色要求警察要以工作为重,要公正执法,要限期破获大案要案,要热情服务群众;而家庭角色要求警察个体要尽到照顾家庭的责任,对妻子、对子女、对父母都要尽到相应的义务。两种角色的不同要求非常容易导致警察角色冲突的产生。实际工作生活中警察个体往往也会过分强调工作的重要性,而忽视家庭的重要性,过分强调职业角色忽视家庭角色,对家庭的责任承担过少。表现为在家庭中对妻子未尽到安慰帮扶的义务,对子女未尽到教育抚养的责任,对父母没有尽到应尽的赡养孝顺责任,等等,这些责任的缺失使得警察个体不能够很好地处理家庭关系,进一步就会导致家庭关系紧张,甚至会导致离婚等,据统计警察家庭的离婚率要高于普通家庭。家庭生活的不和谐会加剧警察心理上的负担,原本是“避风港”的家庭此时会成为警察个体压抑的载体,长期的压抑积累就会导致职业倦怠的产生。
警察的角色内冲突,是指同一个警察个体,由于社会其他角色对于他的期望与要求的不一致,或者警察角色承担者对自身所承担角色的理解的不一致,而在警察角色承担者内心产生的一种矛盾与冲突。警察角色内冲突往往是由警察角色自身所包含的矛盾造成的。警察的角色内冲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警察个体在面对社会不同角色的不同期待时不知如何处理而产生的冲突。在社会变迁的大背景下,价值观念日趋多元化,社会不同阶层对警察的期望也存在较大差异。社会对警察的期待角色与警察实际角色行为之间存在不一致甚至冲突的情况,使得警察在执法工作过程中无所适从。另一个是警察在执法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当执法过程中警察的公权力与人民群众享有的正当利益发生冲突时该如何处理;当上级领导的命令明显违背善良风俗时该如何抉择;面对道德与法律的冲突时坚守道德还是维护法律;等等。这些选择的冲突最终会导致警察身心俱疲而造成职业倦怠。
警察职业倦怠的产生归根结底是由于警察个体在生活和工作中没有处理好自身所承担的多重社会角色而导致的,是警察个体在不能有效应对自身的压力时所呈现出的一种极端反应,是警察在长期的压力下形成的一种态度、行为和情绪的衰竭状态。
二、警察职业倦怠的影响
警察的角色冲突导致的职业倦怠状态对警察个体、警察家庭、警察组织以及整个社会都会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一)对警察个体的影响
长期处于职业倦怠下的警察身体和心理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对身心健康造成巨大威胁。倦怠之下的警察身体素质达不到健康标准,超负荷工作对身体的透支导致警察身体出现各种问题,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失眠、肠胃疾病等在基层民警中普遍存在。倦怠产生的消极情绪还会对警察的心理产生重要影响,严重者会发出许多不理智行为,如导致个体对他人的攻击行为加剧,人际摩擦增多等,更有甚者会出现心理疾病,如精神分裂症,等等。
(二)对警察家庭和人际关系的影响
警察的职业倦怠对家庭和人际关系的影响也非常大。倦怠的状态下警察的心理处于一种压抑暴躁状态,非常容易失控,这种失控的情绪带到家庭中就会导致家庭冲突增加,夫妻关系紧张,严重的甚至出现离婚。缺少干劲的警察在对待子女的教育和赡养长辈的问题上也会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这种状态的长期累积会使家庭处于崩溃的边缘。如果把这种负面情绪带到人际交往中,对他人的攻击性会更强,暴躁的性情人际摩擦的概率也会增大。
(三)对警察组织的影响
深陷职业倦怠的警察,身心疲惫、成就感降低,自信心不足,严重影响其工作积极性、进取心和工作效率,对待自己的工作往往会采取“冷处理”的方式,不闻不问,得过且过,久而久之,极易导致自身的职业危机,同时也会导致公安机关的行政效率降低,甚至会损害人民警察的形象[2]。另一方面,存在职业倦怠感的警察由于长时间的生理、心理耗竭而引起各种生理、心理上的疾病,感到难于继续忍受这种心理上的压力和身体上的病痛的折磨,就会提出离职,以求自我的解脱。警察的离职对整个公安队伍的稳定性都会产生负面影响[3]。
(四)对社会的影响
警察的职业倦怠不仅仅是个人问题,而是一个涉及公安机关运行效率和人民群众享受公共安全服务质量上的投入产出比例问题。职业倦怠威胁着警察的身心健康,消解他们的工作热情,影响公安机关职能的发挥。由于警察职业的特殊性和地位的重要性,警察个体一旦产生职业倦怠势必会产生较大的社会负面影响,甚至会对整个社会的治安秩序造成影响。
三、警察职业倦怠的缓解对策
人民警察在扮演多种角色的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适应和遭遇的角色冲突会给警察的执法和服务工作带来更多的压力,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应对这些压力就会使得警察身心疲惫从而引发职业倦怠。警察职业倦怠的产生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多方面考虑解决对策。
(一)警察个体要正确认识职业倦怠
警察个体要正确认识职业倦怠,了解它的发生原因,才能更好地做到有的放矢。作为警察个体,首先是要预防职业倦怠的产生,当发现有职业倦怠的征兆时要积极想办法化解,争取将职业倦怠的苗头扼杀在萌芽状态。当出现了不可避免的职业倦怠之时,警察个体必须对职业倦怠的出现进行正确的原因分析,不能一味地抱怨,尽量从自身方面寻找原因。面对已经出现的倦怠现象要积极面对,对化解倦怠要有充足的自信,努力恢复生理和心理的平衡[3]。
1.警察个体要提升角色意识
角色冲突导致的压力是警察职业倦怠产生的重要原因,因此提升角色意识对缓解压力,避免角色冲突,减轻职业倦怠的影响非常重要。
首先要扮演好家庭角色。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承担着多种多样的社会功能,家庭的支持对警察个体全身心投入工作取得更好的成绩至关重要。警察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警察不同于一般职业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加班加点是常有之事,陪伴家人是奢侈的愿望。因此,容易造成家庭关系紧张,如果警察个体缺少了家庭支持,那么警察的正常工作也会因此受到很大影响。为此,警察应该学会扮演家庭角色的技巧,采取正确的方法处理家庭关系,努力营造出温馨、和谐、包容、进取的家庭氛围,使家庭成为劳累时的一个避风港;警察个体要充分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多为妻子分担家庭事务,要争取利用有限的休息时间,帮助妻子干家务、带孩子,多与妻子交流沟通,让妻子进一步理解自己的工作[3]。警察有了美满幸福的家庭作后盾,工作起来压力就会减少,就会感觉轻松,也更容易在工作岗位上取得新成绩。
职业角色与家庭角色是一个社会人必须扮演好的两种角色,作为警察个体扮演好职业角色同样重要。在工作中要时刻牢记自身职责,坚决扮演好“人民守护神”的角色。作为一名人民警察,其职责就是打击犯罪、维护秩序、提供服务,为此要始终用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准则严格要求自己。对执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要以法律为准绳,从人民群众的切身实际利益出发,在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的前提下,秉公办案。职业倦怠是腐败的温床,而腐败又会加剧职业倦怠,任何时刻都要对腐败说“不”,人民警察在任何时刻都要牢记自身职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警察个体要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职业倦怠的免疫力
警察职业倦怠的产生与警察个体的素质有密切关系。警察个体素质的提升主要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良好的身体素质可以增强抗压能力,能更快地缓解工作产生的疲劳从而更好地胜任公安工作。二是要提高业务水平,掌握过硬的业务本领。业务过硬才能减少工作失误,增强工作信心,有过硬业务水平做支撑的警察对职业倦怠的防御功能更加强大。三是要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和价值观。“人民警察为人民”,警察活动的出发点就是为人民利益着想,严格办案、秉公执法,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观,警察的行为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支持,才能减少不必要的角色外冲突。
(二)加强公安队伍建设,完善公安队伍的管理机制
1.要利用公安改革的契机,改革公安队伍的现行管理体制
现行的公安队伍管理体制对警察个体尤其是处于一线执法岗位的警察个体有太多限制,应该赋予警察在业务方面更多的自主权,并且尽可能多的为民警提供参与公安决策的机会,这将有助于激发警察个体工作热情和动力,使警察具有更强的责任感和归属感[4]。其次,要适当引入激励竞争机制与淘汰机制。如果一个组织缺乏竞争,组织中的成员缺乏战斗力工作效率大打折扣。公安机关也是一样,良性的内部竞争激励机制能够有效避免相互扯皮推诿、人浮于事的现象,对提高公安工作效率、增强群众满意度方面有积极作用。再次,入警达到一定年限(十五年左右)的警察,应尽可能早地安排他们接受应对情绪紧张的培训。最后,要改革现行的警察工资制度,制定符合警察工作性质的合理工资制度,适度提高警察的工资,激发警察的工作积极性,使他们获得与自己工作付出相适应的物质回报。公安机关的领导要高度重视警察职业倦怠现象。作为领导要通过适时地谈心等方式掌握警察个体的思想动态,尽早发现可能出现的倦怠状况,设法化解。
2.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生命线。”公安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政治工作的方针、原则、制度、方法、艺术等在公安政工实践中的具体化和运用,是公安机关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公安工作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重要法宝。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开拓民警的视野,提高政治觉悟,开展多种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可以增强民警对所从事的公安工作的认识,能够更加热爱自己所从事的这份职业,增强工作的神圣感和使命感,把从事公安事业变成一种自觉的选择。民警思想觉悟的提高能够有效减少角色冲突的发生,对正确处理角色冲突以及缓解职业倦怠产生的身心压力有很好的效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因循守旧要进行方法的创新,要采取易于民警掌握了解和参与的方法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可以采用参观访问、案例教学、角色扮演等灵活多样的形式,使教育取得实效。
3.营造良好的组织文化氛围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良好的组织文化有利于提高组织的工作效率,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对组织成员个体也会产生积极影响,营造健康向上的组织文化氛围对缓解警察职业倦怠非常重要。为此,公安机关要通过方法创新优化各个组织机构的人际关系,努力营造融洽、和谐、健康的工作氛围。
(三)建立社会支持网络,建立起对警察职业的合理期望
社会应该对警察这一职业有一个明确的认知。警察作为一种职业有其特殊性,一方面警察担负着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重任,处在社会矛盾冲突的第一线,工作任务重、工作强度大、危险程度高;另一方面公安机关又是提供社会安全服务的政府机构,是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机构,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社会对警察的评价也存在两个极端:一是受影视剧的影响,普通大众对人民警察寄予过高的期望,认为警察上天入地无所不能;但是绝大部分警察处理的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并不总是那么威风凛凛。二是媒体关于警察负面新闻的报道过于热衷,往往警察出现的一点小问题就会被媒体夸大事实博取公众关注,对个别警察的违法乱纪现象强加到整个公安机关身上。公众的认同和信任对警察个体的职业表现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处于被信任被认同氛围中的警察会表现出更高的工作积极性,会对选择警察这一职业产生自豪感,更加坚定将公安工作进行到底的决心。警察个体也要积极寻求社会支持,通过走访附近群众,与同事分享工作经验,与领导积极沟通,与家人谈心等方式获得理解和尊重。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社会公众要对警察抱有合理期待,警察个体的能力都是有限的,高强度工作之下也会犯错,要对警察持一颗包容之心,这样才会减轻警察的工作压力,才能避免职业倦怠的产生。另外,媒体对涉及警察的报道应该更加客观公正,不能为博眼球捕风捉影,民众对警察的认知大多来源于媒体,如果媒体过分渲染警察的负面新闻不仅会误导公众,对整个公安机关的形象产生非常负面的影响,也会对整个社会治安的稳定构成威胁。另外,在拍摄涉及警察的电影、电视剧时要从警察工作和生活的实际出发,对那些为吸引观众而增加的惊险刺激场景要予以删除,以免误导公众。
[1]奚从清.角色论[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3.
[2]杨淑霞,王传波.浅析警察职业倦怠[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5).
[3]连成叶.关于警察职业倦怠问题的思考[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7,(3).
[4]张振声,徐永红.中国警察职业倦怠问题解析[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4.(3).
[责任编辑:陈 晨]
2015-09-02
赵春明(1989-),男,山东青州人,2013级公安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公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公安文化研究。
D922.14
A
1008-7966(2015)06-013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