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时代的生存抉择
——兼议手机与人的主体地位
2015-03-20麻艳丽
麻艳丽
技术时代的生存抉择
——兼议手机与人的主体地位
麻艳丽
手机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玩”手机几乎成为人的常态化生存场景。人的意志在机器面前逐渐消失,技术的魔力似乎正在消解主体地位。从技术泥沼中脱困而出,重建强大的主体意志,是当代人的必然抉择。
手机;主体性;技术与生存
一、信息时代手机对生活的双重影响
手机已然成为时代的宠儿,也成为个人生活的必备工具。每个拥有手机的人都被锁定为一个号码,被浓缩为一个代号。贸然更改手机号码而不通知与己有通讯联系的各方,将使自己与他人生活都不便利。据三大运营商披露的最新数字,2012年中国手机用户数已经达到10亿规模。如此庞大的用户群体数量足以显示出手机对人们生活的介入程度之广。从手机的功能使用角度讲,作为现代新型通信工具的手机在信息技术的强大武装下,可谓无所不能,大有代替计算机的趋势。除却传统的通讯、游戏、娱乐、网络使用等功能外,技术的力量日益神奇,手机还将为人们提供识别罪犯、无线游戏、饲养宠物、MP3播放、移动相册、电脑应用、数码照相、收看电视、远程会议等具体而周到的服务。如此精湛的技术与周到的服务足以显示出手机对人们生活的介入程度之深。但正像任何事物都具有正、反两面一样,手机对人的生活也会带来双重影响。
(一)手机对生活的促动影响
正像上述描绘的场景一般,作为现代社会的一员,没有手机就像一个人没有影子一样不可思议。无论身处何地,繁华的大都市或荒远的山隅,凡是信息技术能覆盖到的地方,购买手机都只是时间问题。因为生活的本质是相互联系才能生存下去。身处远方的亲人总会牵挂家人,他们有随时想知晓亲人状况的需要;不远处的朋友也有随时沟通信息的需要;同事之间有业务联系的需要;同学之间有沟通感情的需要;不相识的人们之间有拓展业务的需要……需要是每个人的生活内涵与生存动力,手机能基本满足人的各种需要。
手机除了能满足人的需要之外,还能使生活丰富与丰满起来。与现代人对应的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发展是截然不同的。物质丰盛与物欲横流是成正比的,物质丰盛还可减弱部分社会成员的劳动量,使人们不再整日沉溺于劳作之中,解放了人的体力的同时又打破了人的思维桎梏。及时享受、购买与消费成为人们打发闲暇的主要内容。网上交流、网上购物都使手机的功能发挥到极致,手机在现代社会承担着经济运通与娱乐生活的强大功能。[1]
(二)手机对生活的逆动影响
手机的普遍持有和频繁使用使人们的生活正在发生革命性的改观,使生活出现了异化倾向。表现为个人的生活被“绑架”。随时的手机传唤使个人不得不随机对他人的要求做出满足,个人生活有碎片化趋势;个人隐私被动曝光,微信、QQ群等便捷的交流软件诱使个体“主动”(实则被动)吐露心声,把自己的私人信息公开化并乐此不疲;影响个体身心健康,多数人经常处于在线状态,工作中势必会开小差,休闲时也不能尽兴;乃至亲情也缩水了,亲人相聚也不再有话可说,大家都忙于玩儿手机游戏。青少年乃至成年人都无法摆脱游戏的魔力。长期沉迷于游戏世界,心理活动单一,思维固化加剧,精神的丰富性日渐削弱。青少年由于涉世不深,他们更容易因手机不良信息传染而失去正气,滑向问题少年深渊。总之,手机带来的风险成本正在抬升,风险正在向影响个人人格发展上延伸。
二、技术时代的生存困境与对策
(一)技术的魔咒
当今时代是离开技术寸步难行的时代。人们对技术的崇拜已司空见惯,技术信仰对传统信仰大有取而代之之势。技术与生活的关系也从未如此紧密,手机(网络)以其方便性快速介入千家万户的生活,手机好像已经是生活的一部分了。离开手机,生活会怎样呢?是不是有人想象的那样,没有手机就没有高质量的生活呢?答案是否定的。我们只需认真探讨一下生活的本质就行了。生活的本质不是技术,生活是实践性的存在,是人们的实践活动的展开,实践才是我们生活的本真存在状态。什么是实践?实践不是物理学意义上的简单的能量交换,而是社会学意义上的能产生正能量的活动。无论从事生产性实践,或是从事人际关系性实践,或是从事科学实验活动,本质是创造性活动,是有意义的活动,网络(手机)只是人们实践的中介,而不是目的。正是由于人们把目的与手段倒置,才会产生毫无意义的网络游戏、网络闲聊行为。手机生存状态只会使我们的生活单调化、去本质化,大大削减了我们的生存意志,使生活的丰富性大打折扣。现今人们对新款手机的追赶趋之若鹜,对手机联系外界的乐趣津津乐道,却独独忽略了真实自我的迷失,对自我已深陷技术的魔咒并不自知。
(二)主体的萎缩
网络时代的到来使我们变身成隐形人,手机的配备又使我们固定化为几个数字,真正的我们是谁好像说不清楚了。人之优于自然万物的特性—主体性渐行渐远。人的主体性有双重表现,一是对自身的认识,一是对人与他者存在关系的认识。由于我们把大量的精神重心寄存于网络中,隐形身份无形中削弱了道德约束力,好像隐身了的我们在网络上可以神通广大,无所不能,畅所欲言。可是真实的我们也在逐渐失去对自我的管理与关心:不加约束,不用忌惮,任性发展,最后迷失了自我。人的主体性还表现在人对物的关系上:人是万物的主宰,技术的武装使得人类更加强大,网络的连接助长了人群的力量,不同地域、不同种族的人们互相联系,凝聚成更大的人群力量。但决定人群如此密切联系的根本力量是利益,人们运用手机进行高频度、宽范围联系就是明证。人们对网络(手机)的高度依赖意味着高科技对生活的深度浸淫,根源在于人们对物欲的几近疯狂的追求。如果说在改革开放之初的中国,“时间就是金钱”被人们作为座右铭,那么在信息时代“信息就是财富”几乎变成至理名言。人们的手机(网络)交往归根结底是以利己的维度进行的,他们或是利用网络进行直接的交易(如电子商务),或是间接地进行利益累积(如游戏、情感联络、信息服务)。在疯狂追逐利益中,人们的利他性情结越来越淡漠,人们在金钱的泥淖中陷得愈来愈深,有的人人性泯灭,利用网络非法赚取不义之财。
(三)克服网络异化,重塑主体意志
网络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是双重的,既要认识到它对人类生活的促进作用,又要认识到它对人的异化趋势。虽然网络技术的异化前景还不十分明确,但其征兆却在不断呈现。一是网络信息传播的快捷、大量性,导致了信息的爆炸。每天面对巨量信息,人们无暇做出真伪与良莠的准确判断,从而导致对网络信息的依赖,也间接带来人的判断力的迟钝与下降。二是人们对网络的依赖正逐渐由被动变主动,人本身的职能如头脑的思考力下降了。有人就质疑“Google让我们变笨了”,无疑就是这一异化的注解。三是网络虚拟空间对现实空间的“篡改”和覆盖,导致了人们在网络空间拥有了在现实空间中无法想象的能力,找到了在现实空间中无法得到的满足,于是很多人对网络产生了沉迷,这种沉迷已经蔓延为一种难以根治的社会病。
要克服网络异化的风险,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技术去魅。网络技术使人人受益,也使人人都被笼罩在技术魔力之中,忘却了生活的真谛。生活的本质是非技术性的,生活不能用精确化的标准来衡量,生活也不能被技术所左右。否则的话,生活的意义就会丧失。数以千万计的人们正在为技术着迷,正在为手机的魔力欢呼,他们自愿成为网络的奴隶,自觉参与到虚拟乃至虚假的网络空间里去,戴上面具,进行半真半假的交往。他们对技术顶礼膜拜,把技术与生活混为一谈,自觉降低了生活的质量。网络与手机是人与人之间真实情感的过滤器,是追求现实幸福生活的屏障。要改变这种现状,只有去掉面具、还原生活本来面目,追求本真化地生存状态。另外,转变对技术的盲目崇拜现状,清醒地认识到人是技术的最终支配者,对技术的崇拜应转化为对的人尊重,尊重自己并尊重他人,发掘自身智慧潜能,身体力行,自觉抵制技术魔力,彰显人的主体地位。
2.削减物欲。发达的技术使我们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物质享受快感,也使我们沉溺于物质中不能自拔。这种沉溺对个人与社会整体发展都不利,对个人来说,物欲使我们目标单一,人生单调。对社会来说,物欲的过度追求只会导致人们对自然的过度干预利用,自然的不平衡反过来又牵制社会的正常发展。要改变这一现实,只有从人自身做起,确立正确的发展目标与发展思路,开展低碳生活,倡导节约式生存方式,从我做起,所幸的是,我们是有这个反省能力与实践智慧的。
3.主体意志。人的本质是社会性,包括肉体的社会性与精神的社会性。肉体的社会性的确需要依赖他人的存在与联系,但精神的社会性除却联系外,还可以独特的思考方式表达。思考是人的高级存在表达方式,是人的主体意志与生存艺术的写照。人的主体性与人的尊严不是由奢华的食物与华丽的衣饰来体现的,而是由思想的特性决定的,除却人以外的动物难以有复杂的思考这一本能。网络中的人们主体意志不明确,像傀儡一样跟随别人而动。这与人的主体性相悖,需要加以改善。在网络时代个人存在的异质性与独特性需要彰显出来。我们提倡走出网络,走进生活本身,走进人群,面对面地交往。在丰富多彩的社会交往中培育独特的个性,积淀人生的高度与深度,发展健全的人格。超越网络生存状态,建立新型人格:乐于并善于理性体悟人生,首先独善其身,其次乐观达人。
4.学校教育。手机的普遍存在正在对青少年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低头玩弄手机成为现时代青少年的兴趣与时尚。这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都极为不利。高校大学生也不例外,使用手机上网、玩游戏更是司空见惯。学校教育理应对此有所作为。首先,通过加强制度管理,防止学生对手机的过度使用,以摆脱学生对机器的附庸地位。其次,多多开设人文素质类教育课程,教给学生修身养性的方法,如静修、自省等,培养学生思考形而上的问题的兴趣。再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学生进行个体修养创造条件。[2]开展丰富多样的学生面对面交流活动,如演讲、交谊舞活动等;开辟能让学生独处并适宜思考的场地,如草地、湖畔等露天场所。
[1]孟利艳,刘加星.青少年手机使用与日常生活方式的变迁[J].青年探索.2013(4).
[2]杜刚,徐莹,赵馨,刁绵君.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与生活事件、社会支持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12).
责任编辑:魏明程
TP38
A
167-6531(2015)18-0090-02
本文是2013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高校网络舆论的形成与引导机制研究”(批准号 2013BKS014)阶段性成果
麻艳丽/中原工学院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部副教授,硕士(河南郑州 45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