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奶牛场预防夏季热应激的主要措施
2015-03-20仝崇
仝崇
(平顶山市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中心,河南 平顶山 467000)
规模奶牛场预防夏季热应激的主要措施
仝崇
(平顶山市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中心,河南 平顶山467000)
奶牛属于高产家畜,单位体质量的体表面积小,汗腺不发达,是一种耐寒不耐热的动物。奶牛对温热环境的可接受范围为:温度为4~24℃,温湿指数THI<72。当外界环境炎热,超过机体承受范围,就会出现一系列热应激反应,如体温升高、呼吸加快、皮肤代谢发生障碍、饮水增加、食欲下降、采食量减少,导致奶牛体况下降、泌乳量及乳脂率下降、繁殖率下降、抵抗力下降,进而引发奶牛疾病,给奶牛业生产造成严重危害。一些规模奶牛养殖场由于夏季热应激而造成经济损失的现象时有发生,为做好规模奶牛场夏季防暑降温,预防或减少奶牛热应激,确保奶牛健康产奶,安全度夏,要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1 加强场区绿化,营造良好环境
规模奶牛场在建场初期就要搞好绿化,在场区和道路两旁合理布局种植花草树木。尤其在奶牛运动场四周或间隙种植高大树木,可以在夏季为奶牛遮阴避阳。
2 完善降温设施,加强环境调控
要在奶牛运动、采食、挤奶、饮水等环节布设防暑降温设施。在运动场架设遮阳网或搭建凉棚,以防奶牛遭到日晒雨淋;在奶牛采食区域安装喷淋装置和风扇,是最好的降温方式,首先将牛体完全喷湿,然后用风扇使水分蒸发给奶牛降温,可以有效提高采食量,提高奶牛奶产量。在待挤区设置遮阴篷、喷淋设施。在待挤区设置遮阴篷十分重要,可以避免奶牛长时间等待挤奶中暑,同时配备喷淋设备,进行喷洒降温,另外还要设置一定数量的饮水槽,保证奶牛充足饮水。
3 加强饲养管理,保证营养摄入
3.1调整奶牛夏季日粮营养浓度
夏季热应激期间,奶牛会减少采食量,造成蛋白质和能量的缺乏,从而增加机体能量的消耗,造成产奶量下降、牛只膘情差。因而在夏季应保证奶牛营养的摄入量,增加日粮中能量和蛋白质浓度;同时可适当增加过瘤胃脂肪的摄入量,日粮中的总脂肪含量可增加至8%,通常可以在日粮中添加的脂肪有脂肪酸钙和氢化脂肪。脂肪要逐渐增加,使奶牛有一个适应的过程。添加氢化脂肪能减缓奶牛热喘息,明显提高乳脂率。总的饲喂原则是体积小,能量、蛋白浓度高。
3.2提高饲料的适口性
适口性可增加奶牛对饲料的采食量。在粗饲料搭配过程中,多使用青绿多汁饲料,适当选择饲喂一定比例的全株玉米青贮、青苜蓿、胡萝卜、甜菜、瓜果等易消化的饲料,控制劣质粗饲料用量,可增大饲料的摄取量,避免热应激。
3.3合理配制维生素、矿物质饲料添加剂
夏季炎热,由于吸汗和排汗的增加,会引起奶牛体内某些矿物质的不足。因此要在日粮中添加钾、钙、钠、镁等矿物质元素。同时,应增加VA、VE烟酸的饲喂量,烟酸可以在夏季热应激期间提高奶牛产奶量。
3.4使用瘤胃缓冲剂和活性酵母产品
奶牛日粮中适量添加缓冲剂可有效预防消化不良、真胃移位、酸中毒,预防夏季由于加大精饲料的饲喂量而造成的危险,提高和稳定奶产量,保持乳脂率不下降;保持瘤胃及肠道内容物和体液氢离子的平衡,pH保持在6.2~6.8,有利于瘤胃内细菌的繁殖。常用缓冲剂主要有碳酸氢钠、碳酸钠、氢氧化镁、氧化镁、膨润土、草木灰等。活性酵母产品可以提高奶牛的日粮采食量,稳定瘤胃pH环境,提高饲料消化率,抗热应激和增加产奶量。
3.5调整饲喂策略
夏季中午气温高,奶牛食欲低,应避开中午饲喂奶牛,最好选择在早、晚气温凉爽时饲喂,以提高奶牛的采食量,满足其产奶需要。调整不同时间的TMR投放比例,早上和晚上适当增加投放量;中午减少投放量。早上35%~40%,晚上35%,中午20%~25%。
3.6确保足够饮水,供足清凉饮水
奶牛的饮水量与外界气温、泌乳量、个体、品种、年龄有关,一般夏季泌乳母牛日饮水量100 kg左右。水温以10~15℃较好。运动场设置自由饮水槽,每次喂食时将料投入食槽并适当注水,引诱牛饮水吃料,不仅能满足饮水,而且对缓和“热应激”反应能起到良好的作用。同时,亦可在饮水中放入0.5%的食盐,以促进奶牛消化。
4 搞好环境卫生,加强防疫保健
夏季气温高,蚊蝇多,容易孳生细菌,影响奶牛健康。因此,要搞好牛舍、运动场卫生清理工作,制定严格的卫生消毒制度,坚持每天消毒牛舍1次,每10 d对运动场、水沟、牛舍通道进行全面彻底消毒。同时,结合当地疫病流行情况,重点做好口蹄疫、布病、结核病等的防疫。
S823.4+4
B
1004-5090(2015)08-0038-01
2015-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