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长卿治疗过敏性疾病研究进展
2015-03-20杨淑琴
杨淑琴
(河北省优抚医院护理部,河北 石家庄 050051)
徐长卿[Cynanchum paniculatum(Bge.)]为萝藦科草本植物,其味辛、性温,归肝、胃经。具有祛风化湿、止痛止痒的功效,可用于风湿痹痛、胃满胀痛、牙痛、腰痛、跌打损伤等多种病证[1]。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徐长卿含有丹皮酚(paeonol)等成分,有着广泛的药理作用,可用来镇痛、镇静、降温、抗炎、抗变态反应、降血压、抗氧化、阻止钙内流、缓解心肌缺血、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及抗菌等[2-3]。临床治疗及相关实验研究表明,徐长卿有抗过敏反应的作用。兹对徐长卿化学成分、治疗过敏性疾病临床应用及抗过敏机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徐长卿化学成分研究
付明等[4]运用多种色谱技术分离徐长卿中的化学成分,根据波谱数据和理化性质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徐长卿全草中共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1)、β-胡萝卜苷(2)、牡丹酚苷A(3)、丹皮酚原苷(4)、santamarin(5)、丹皮酚(6)、annobraine(7)、落叶松脂醇(8)、α -细辛醚(9)、7-angelyheliotridine(10)、β-香树酯醇(11)、尿苷(12)、山柰酚 -3-O-β-D-吡喃葡萄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苷(13)、山柰酚-7-O-(4",6"-二对羟基肉桂酰基 -2",3"-二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14)、(2S,E)-N-[2-羟基 -2-(4-羟基苯)乙酯]阿魏酰胺(15)。其中,化合物5、14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4、6、8、11、12、15 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2 临床研究
2.1 治疗皮肤病
2.1.1 荨麻疹 朗玮等[5]研究发现,徐长卿、生地黄等水煎服治疗荨麻疹效果佳,不易复发,用于治疗接触性皮炎和湿疹等也都有较好疗效。王炳吉等[6]治疗荨麻疹,将徐长卿、当归等浸泡、煎液和过滤,然后趁热用纱布蘸药液在患部擦洗,直至风团疹面发红为止。结果1剂治愈146例,用2剂治愈24例,疗效明显。
2.1.2 湿疹 杨春梅等[7]用丹皮酚注射液10 mg,每日2次肌肉注射治疗湿疹41例,临床治愈8例,显效3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12%,且无明显副作用。齐承义[8]用徐长卿水煎液外用治疗婴幼儿湿疹40例、接触性皮炎5例,均效果满意;用徐长卿20 g水煎液外擦或局部外敷治疗急性湿疹7例,均在1周内痊愈。
2.1.3 瘙痒症 杨春梅等[9]用丹皮酚注射液治疗皮肤瘙痒症42例,治愈8例,显效10例,有效 16例,有效率 80%。张国防[10]用徐长卿注射液配合氯苯吡胺和地西泮治疗瘙痒难忍影响睡眠老年瘙痒症35例,显效率80%。
2.1.4 过敏性皮炎 陈绪发[11]用徐长卿全草60 g,加水煎至2 000 mL,每日泡浴1~2次,治疗过敏性皮炎,一般1周即可痊愈,且远期疗效较好。
2.1.5 其他 岳善峰等[12]用徐长卿、防风各20 g煎汤外用,治疗皮疹117例,治愈92例,显效18例。朱树宽[13]用徐长卿治疗腹型和关节型过敏性紫癜疗效显著。
2.2 治疗变应性鼻炎 邓海燕等[14]用以徐长卿为主的复方徐长卿合剂鼻腔冲洗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总有效率96.7%。潘嘉珑等[15]用徐长卿配伍紫草、茜草等,并随证加减,治疗变应性鼻炎180例,治愈115例,显效35例,有效26例,无效4例。
3 抗过敏机制研究
3.1 抗过敏作用 冯鑫等[16]通过实验证实,徐长卿全草水煎液能显著抑制卵白蛋白所致的大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实验组蓝斑直径和蓝色反应吸光度均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其对过敏介质的抑制率达68.42%,与阳性对照药马来酸氯苯那敏作用相近(73.68%),表明该药确有抗过敏作用。
3.2 抗炎作用 巫冠中等[17]研究表明,丹皮酚100 mg/(kg·d)腹腔注射,能显著抑制豚鼠皮肤血管炎反应、大鼠反向皮肤过敏反应及主动、被动Arthus型足着肿胀。表明丹皮酚对Ⅰ~Ⅴ型变态反应均有显著抑制作用,并不显著影响特异性抗体的形成,但可选择性地抑制补体经典途径溶血活性,调节细胞免疫功能。
3.3 对免疫器官及免疫细胞的影响 王顺春等[18]经水提和碱提徐长卿,得到多个多糖组分。徐长卿的多糖CPB2IG有一定的促脾细胞增殖作用,多糖 CPB54有较强的促脾细胞和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19],多糖 CPB-4 对ConA或LPS诱导的T淋巴细胞及B淋巴细胞增殖有一定抑制作用[20]。应康等[21]用丹皮酚对小鼠进行灌胃给药,注射植物血凝素攻击,观察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及淋巴细胞转化率。结果显示,注射丹皮酚组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和淋巴细胞转化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提高,并呈良好的量效关系(P < 0.05)。李逢春等[22]报道,丹皮酚在低浓度时(10~15 mg/kg)能够显著提高外周血酸性α醋酸萘酯酶(ANAE)阳性淋巴细胞百分率,增强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并能使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吞噬作用显著提高,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并通过增加T淋巴细胞在血液循环中的比例,使T淋巴细胞发挥淋巴因子分泌功能。
3.4 抗免疫分子作用 杨春梅等[7]用 2,4- 二硝基氟苯(DNFB)诱发的昆明种远交系健康小鼠耳变应性接触性皮炎为动物模型,致敏和诱发阶段均用丹皮酚注射液肌肉注射。结果显示,丹皮酚能明显抑制单核细胞、多形核细胞的浸润。证明丹皮酚对小鼠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有明显抑制作用。实验结果还显示,丹皮酚在诱发阶段给药与在致敏和诱发2个阶段均给药时,小鼠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作用相同,而在致敏阶段给药则无抑制作用,说明丹皮酚抑制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作用点在过敏反应的输出阶段,而对输入阶段并无影响。
3.5 抗炎症介质作用 丹皮酚能作用于组胺、5-羟色胺、缓激肽,还能调节花生四烯酸的代谢,并可以清除自由基。戴敏等[23]采用大鼠高脂血症模型研究丹皮酚对大鼠动脉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研究显示,丹皮酚能升高高脂血症大鼠血浆前列腺素I2(PGI2)、一氧化氮(NO)含量,降低内皮素(ET)水平,进而舒张血管,抑制血小板积聚和黏附,抑制炎性细胞向内皮迁移,被视为内皮细胞保护性分子。谢云峰等[24]用比色法和化学发光分析法测定丹皮酚注射液对大鼠肝匀浆过氧化脂质(LPO)的影响及对H2O2—鲁米诺发光体系中H2O2的清除作用,表明丹皮酚注射液可抑制 LPO生成,清除H2O2,具有抗氧化作用。
3.6 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血小板的聚集和黏附对变态反应性炎症,尤其是Ⅲ型变态反应有重要作用。吉中强等[25]实验证明,徐长卿抗血小板凝聚作用强于阿司匹林,亦有抗红细胞聚集的作用。李薇等[26]对丹皮酚和阿司匹林2个药物改变血液流变性的能力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丹皮酚可降低全血黏度,使红细胞比容降低,同时降低红细胞聚集性和血小板黏附性,并使红细胞的变形能力显著增强。
4 展望
随着生活环境的日益恶化及空调的普遍使用,过敏性疾病呈不断上升的趋势,而激素和受体拮抗剂均有较高的副作用,临床使用具有局限性。因此,筛选有效抗过敏中药或中药有效成分具有重要意义。
徐长卿有较好的活血、祛风止痛、利水消肿作用,其祛风解毒之力略胜活血止痛之力,故对一般皮肤瘙痒、接触性皮炎等多种过敏性病症均有效,尤以荨麻疹疗效最好。20世纪70年代贵阳医学院所编《中草药资料》将其列入皮肤科用药之首,已经重视徐长卿的抗过敏作用。主要成分丹皮酚毒性低,量效关系明显,给药剂量可随病情严重程度加减。由于其毒副作用较少,疗效较好,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1] 国家药典编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2351.
[2] 曾粤.徐长卿的研究进展[J].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1):125-126.
[3] 赵丽萍.徐长卿研究进展[J].中国药业,2011,20(2):79-80.
[4] 付明,王登宇,胡兴,等.徐长卿化学成分研究[J].中药材,2015,38(1):97-100.
[5] 朗玮.徐长卿治疗顽固性变应性皮肤病[J].中医杂志,2001,42(10):585.
[6] 王炳吉,王玉.徐长卿合剂外擦治疗荨麻疹[J].山东中医杂志,2000,19(12):754.
[7] 杨春梅,刘晓明,涂彩霞,等.丹皮酚治疗湿疹的研究[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1997,11(1):25.
[8] 齐承义.徐长卿在过敏性疾病治疗中应用[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5,7(3):40-41.
[9] 杨春梅,涂彩霞,林熙然.丹皮酚治疗某些皮肤病122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6,16(6):370.
[10] 张国防.徐长卿注射液为主治疗老年瘙痒症35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10(19):1887-1888.
[11] 陈绪发.徐长卿治疗过敏性皮炎[J].时珍国药研究,1993,4(3):41.
[12] 岳善峰,鞠华敏,张晓涛.徐长卿防风外用治疗皮疹117例[J].中国民间疗法,2002,10(10):28.
[13] 朱树宽.徐长卿治疗过敏性紫癜[J].中医杂志 2001,42(9):520.
[14] 邓海燕,王海红.复方徐长卿合剂鼻腔冲洗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6(5):149-150.
[15] 潘嘉珑,蒋力行,朱善珍.鼻鼽丸治疗过敏性鼻炎100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1992,24(4):24-26.
[16] 冯鑫,郑洋.徐长卿抗变态反应的实验研究[C]//中国免疫学会中医药免疫分会.第三届全国中医药免疫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2006:88-91.
[17] 巫冠中,杭秉茜,杭静霞,等.丹皮酚的抗变态反应作用[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90,21(2):103-106.
[18] 王顺春,金丽伟,方积年.徐长卿中阿拉伯半乳聚糖CPB64的化学结构[J].药学学报,1999,34(10):755-758.
[19] 王顺春,方积年.徐长卿多糖CPB54的结构及其活性的研究[J].药学学报,2000,35(9):675-678.
[20] 王顺春,鲍幸峰,方积年.徐长卿中多糖CPB-4的化学结构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2,27(2):128-130.
[21] 应康,王玉珍.丹皮酚对小鼠淋巴细胞转化的影响[J].包头医
学院学报,2001,17(2):92-93.[22] 李逢春,周晓玲,磨红玲,等.丹皮酚注射液增强免疫功能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4,14(1):37-38.
[23] 戴敏,刘青云,訾晓梅.丹皮酚对高脂血症大鼠动脉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1,7(2):38-40.
[24] 谢云峰,龙盛京.5种中药注射液对脂质过氧化及活性氧自由基作用的影响[J].海峡药学,1999,11(3):29-30.
[25] 吉中强,高晓昕,宋鲁卿,等.调脂中药抗血小板聚集和对红细胞流变性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医药研究,1999,15(5):47-49.
[26] 李薇,王远亮,蔡绍皙,等.丹皮酚和阿司匹林对大鼠血液流变性影响的比较[J].中草药,2000,31(1):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