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初探
2015-03-20霍冬旭
霍冬旭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初探
霍冬旭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着国家的繁荣昌盛。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的深刻变革,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深入探究其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具体的对策意义重大。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对策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薄弱,且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导致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许多问题。
(一) 以“灌输”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形式
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灌输”为主要形式,注重“灌”轻视“输”,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不管条件及对象,不负责任而胡乱灌输的现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提高产生了极大的消极作用。强硬的灌输使学生难以发挥自己的兴趣、想象,只是单纯地接受僵化死板的知识,将其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与强硬的灌输方式相比,温和式、间接式、分散式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提高有更积极的作用。
(二)大学生被动的学习状态
师生若形成对立的关系,就会导致学生对老师传授的知识产生抵制情绪。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一般是集中于固定的教室,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缺乏自我探究及分析的氛围。这不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毫无求知的欲望。
(三)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目前,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学生自身进行内化,掌握理解所学知识,与此同时,还应该将自己的社会实践经验作为重建知识体系的催化剂。如果这些社会实践经验和所学的理论知识相符,便可将这些理论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反之,则产生排斥心理。如果理论与实践相脱节,会严重影响大学生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二、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社会转型期的冲突和矛盾
各种社会矛盾对大学生形成冲击和影响,致使他们理想信念淡薄,逐渐形成自私自利、利益至上、个人主义的倾向,缺乏集体主义观念,轻视自身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当今大众传媒受到广泛的关注,然而,有些媒体记者为获得高的收视率和商业价值,炒作明星绯闻,传播色情、享乐等不良思想观念,这些都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不良影响。
(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低效
许多高校忽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只是单纯地传授知识,不注重学生的实践,忽视他们自身的爱好兴趣,这种低效的教育方式导致大学生不相信教师单纯理论性的说教。另外,应试教育使得他们重分数、轻技能,忽视自身思想素质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目的是为了得高分及各种证书,由此产生强烈的投机心理。在考试中运用各种作弊手段,甚至使用高科技,影响社会的公平正义。
(三)家庭片面的教育
当今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这既有利于进行集中高效的全面教育,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又使家长不可避免地把自己的理想寄托于子女身上,对其期望过高,忽视思想素质的培养,单纯注重考试成绩。另外,家长对孩子的溺爱、娇惯助长了恃宠而骄的心理,一味地迁就、原谅孩子的错误,使孩子懒惰、无礼、虚荣,缺乏理想和抱负。
(四)大学生自身不注重思想政治修养
大学生的物质生活比较丰富,其精神生活却相对匮乏,空虚,他们社会阅历少,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限,导致其看问题片面、冲动,甚至偏激。他们不注重自身素质的培养, “宽恕己,严责人”的态度使得自身思想政治素养很难提高。
三、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一)巩固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地位
和平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但是,世界上仍然存在不安全因素。西方社会各种思潮的冲击,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形成不良影响,所以,必须加强理想主义教育,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和创新精神,担当起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
(二)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方法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规律性和客观性。学校应该运用如分散型、实践型和温和型的教育方式,发挥学生各方面的潜力,从而达到教育的效果。大学生应该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社会活动,同时在学习中注重理解总结学科体系,深入洞察理论知识,以形成良好的知识体系。
(三)多方式多渠道构建和谐校园文化
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对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有积极的意义。高校应该严格完善各种考试监督制度,努力形成艰苦奋斗、勤奋学习和诚实守信的良好风气。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讲座,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诚信教育。学生的知识并不只是来自课堂,各种讲座也会使他们了解自己的专业及学习方向,从而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高校应该调动学生参加学生社团的积极性,这种群体组织有较强的组织力和号召力,可以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为了弘扬良好的社会风气,学生社团组织可开展各种体育、文化等活动,以培养学生的民主、团结、协作精神。
如何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是当今社会面临的严重问题。良好的社会秩序,健康的学校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有重要的意义。此外,大学生自身也要注意内化与外化相结合,提高自身思想政治修养,做新世纪优秀的“四有”新人。只有学校、家庭、社会、自身四方面齐心协力,密切配合,内因与外因同时作用,才能将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实现高校教书育人的真正目的。
[1]张绍平.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及成因透析[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6(5).
[2]黄希庭.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3]连建.解析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教育论坛,2006(4).
[4]田浩.开拓创新深化大学生社会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006(11).
[5]杨立英.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6]冀学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与对策初探[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8).
[7]张春秋.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状况研究与对策探讨[J].广东白云学院学刊,2005(1).
[8]李红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方式改革探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9(1).
责任编辑:丁金荣
G44
A
167-6531(2015)18-0026-02
霍冬旭/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在读硕士(吉林长春13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