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区广场舞运动的作用及发展对策

2015-03-20王红涛颜小燕董红刚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广场社区体育

王红涛,颜小燕,董红刚,孙 霞

(安徽工程大学体育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随着我国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推进,健康与休闲的需求已经成为广大社区居民生活的基本要素。广场舞以其特有的健康与休闲气质受到人们的欢迎,逐渐从小规模的健身方式发展到全国性的主流健身方式,有力地推进了我国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社区广场舞作为现代城市社区发展过程中的文化和社会双重现象的产物,顺应了城市社区日益完善的趋势,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追求更高生命质量的心声,是实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

广场舞是指由人民大众自发的,在广场、公园、街头巷尾、楼前空地上统一进行的,以健身、自娱、交友为目的,在音乐伴奏下的以舞蹈为载体的健身活动[1]。广场舞老少皆宜、简单易学、场地无限,这使它在当今社区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1 社区广场舞运动对人体健康的作用

1.1 促进人的生理健康

广场舞运动是人体在氧气充分供应的情况下进行的体育锻炼,运动时间往往超过30分钟,运动强度也适中,因此它是典型的有氧运动项目。开展广场舞可以有效地改善身体的形态、机能,利于精神调节并加速人体新陈代谢,从而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实践证明,广场舞作为一种有氧运动,不仅能改善参与者的心肺功能,还能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增强关节灵活性和柔韧性,改善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能力[2]。有学者通过对比实验研究表明:16周的广场舞运动可有效降低中老年女性体脂质量和体脂百分比,使中老年女性去脂体重增加,调整人体内分泌系统功能,提高体脂代谢质,改善身体成分,对改善中老年人身体形态、提高身体素质有明显的促进作用[3]。随着年龄的增加,人的记忆力会以很慢的速度减退。而广场舞运动中经常会用到形象记忆、概念记忆、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使记忆过程中的识记、保持、再现和回忆四个基本过程不断地重复再现,不断保持对大脑神经的刺激,可以有效预防老年痴呆症。

1.2 促进人的心理健康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迅速。据统计,2011年我国城镇人口比重达到51.27%。城市化发展使得大量外来人口扎根城市,他们的长辈也陆续离开自己生活多年的故土,离开自己的亲朋好友圈,跟随子女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为子女洗衣、做饭、带孩子。城市生活中人际关系比较冷漠,来自五湖四海的邻里之间互不相识也是普遍现象,中国在城镇化背景下全面迈入“陌生人社会”。环境的变迁、生活方式的改变、情感交流的缺失使得很多人难以消除内心的孤独;有些人在生活当中难免会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以上这些不良的心理诱因成为束缚人们心理健康的枷锁,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关注,长期积累会对人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音乐是广场舞的灵魂,一首乐曲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情感陶冶。广场舞练习者在优美动听、富有节奏感的音乐伴奏下身临其境,和众多舞伴迈着欢快的步伐陶醉于彼此美妙的舞姿,心理压力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与此同时,社会交流也能给人带来快乐。社会活动能促进人与人的交流,特别是同一类群体之间的交流,相互之间能取长补短、传递信息[4]。借助广场舞这个载体,大家在锻炼中互敬互爱,个体的主动交往意识被唤醒,心理活动渐趋活跃。彼此间能够敞开心扉地沟通,每个个体都用正面的情绪影响周围的人,从而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1.3 增强人的社会适应能力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现代三维健康理论认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5]由此可见,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是现代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体育能够提高人的社会交往能力。

跳广场舞这个共同的兴趣爱好使大家聚在一起,其在无形之中为社区居民间的彼此交往构建起联谊的桥梁。广场舞不仅是一种舞蹈形式,更是一种群众集会形式,让人与人之间产生全面、广泛、深入的交流,大家逐渐地互相适应,邻里关系更加融洽。广场舞不仅搭建了一个健身的舞台,也同时搭建起一个生活的舞台。借助广场舞这个平台,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实现了体育的社会化功能,广场舞的社会化功能反过来又促进了人的社会适应能力及健康水平的提高。

2 社区广场舞运动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

2.1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全民享有体育权

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能够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的社会。其核心价值理念是公平与公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由以前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使原有的福利型、统一性的单位群众体育模式被打破,出现了以地缘联系为纽带、以业余自愿为前提的社区体育模式。在现代社会中,反映人们社会地位差异的社会分层现象是社会分工条件下产生的人们在社会经济利益上的差别的制度化形式[6]。社会地位较高的阶层在话语权和影响力方面具有优势,在与自己利益相关的制度设计、政策安排、实施措施方面会尽可能地保护自身阶层的既得利益。这种利益流向的失衡必然会导致普通劳动者阶层和弱势群体的不满,从而激化社会阶层之间的矛盾,引发社会危机。而社会流动可以促进阶层循环,改善社会阶层品质,促进阶层之间良性互动[7]。社会阶层间的纵向流动可以加大群际接触,对社会差异的改善和整合有促进作用。社区体育模式不同于以往的单位体育模式,各个阶层、行业的人群都聚居于此,共同的广场舞爱好使他们不约而同地走到了一起,这使得参加社区广场舞的人群结构变得愈加合理、更加有活力、代表的利益更为宽泛,从而体现社会的公平公正,保障居民共享全民健身发展的果实。

2.2 促进人际关系和谐,增强人们之间的合作友爱

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分子,建立人际关系是人的一种自我需求。人与人之间从了解、交往、熟悉、信任,再到互助、融洽,对于身心健康是大有裨益的。在练习广场舞的过程中,每位社区居民都是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为广场舞的更好发展出谋划策,如选择什么样的音乐舞曲,在编舞的过程中各个动作如何衔接等。在这个过程中大家有说有笑、有打有闹,团结和睦的气氛充斥其中,每位练习者深受感染。

合作是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个人或群体基于某种共同的目的,彼此经过协调作用而形成的互相帮助、互相依存、互相提携、团结共进的联合行动,是一种社会互动行为[8]。随着全国上下掀起的广场舞健身热潮,各地市、区、街道办都组织起广场舞健身大赛,这对广大广场舞爱好者来说是一针强心剂。由于广场舞运动参赛人数多、团体多,单个团体内部更多的是合作关系,而团体间则更多地体现出竞争的关系。为了取得好的成绩,展示自己队伍的精神风貌,大家出谋划策,互相鼓励和帮助,互享成功的喜悦,人际间的关系就愈加紧密团结、和谐友爱。

2.3 促进社会稳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11年,我国人均GDP达到35083元,折合5432美元。据美国学者亨廷顿分析,在一定阶段,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与社会安定、社会和谐成正比,“事实上,现代性孕育着稳定,而现代化过程却滋生着动乱”[9]。他的发展理论把人均1000~3000美元认定为工业化起飞阶段,4000~6000美元为工业化中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在进入工业化中期后,会出现经济衰退、社会失序、心理失衡、社会伦理调整重建的阶段。而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各个领域内的改革正在持续推进,在利益分配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新的社会矛盾,社区作为生活的前沿阵地必然是社会矛盾和摩擦频发的地方。

按照结构功能主义的理论:体育为释放社会力量提供了渠道,起到了社会“安全阀”作用[10]。广场舞运动可以有效改善社会人际关系,促进团体内部个体的整合与团结。近些年来,随着全民健身的全面推进,各社区的广场舞开展得有声有色,对缓和与化解广大群众在体育和生活领域的诸多矛盾冲突起到了积极作用,减少了社会不稳定因素。

3 社区广场舞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 噪音扰民

噪音污染与水污染、大气污染被看成是世界范围内三个主要环境问题。一首富有节奏感的音乐能让广场舞增色不少,但对于需要休息和学习的人群来说简直就像噩梦。我国的城市规划和公共服务没有跟上城市化发展步伐,没有预留够充足的供居民开展广场舞活动的公园、广场、体育场馆等。据调查,“就近原则”是广大社区居民在开展广场舞的过程中普遍遵循的规则,地点多在生活小区的空地、小广场内,时间多在清晨和晚饭后至休息前。由于时间和空间上的冲突,广场舞的活动变成了噪音污染源。与此同时,在重新组建的居民聚居区中,人与人之间的相识度较低,相应地,包容度也较低,矛盾冲突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必然性[11]。许多居民不堪其扰,双方冲突不断升级,泼粪、鸣枪、放藏獒等极端负面的恶性“破坏”事件频发,这与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格格不入。社区广场舞噪音扰民现象的背后实质反映出居民的体育权与安居权的冲突。

3.2 挤占公共空间

随着房地产的高速发展,地价成本屡创新高,并直接导致小区在规划时的高容积率;加之私家车泊车位的硬性挤占,造成两种结果:其一,减少了公共活动空间的规划用地面积;其二,楼越盖越高、越盖越密,以致现代社区人口密度较大。而社区体育设施的配套无法跟进城镇化带来的社区空间重组趋势,居民体育权的声张只能在有限的社区公共活动领域内进行。跳广场舞只是一部分人的爱好,尤以中老年人居多,相当一部分人在闲暇时间喜欢散步、慢跑、打羽毛球、跳绳、听广播等活动;小孩子喜欢做游戏、奔跑等。而广场舞占用了大部分公共活动空地,加之噪音扰民,使不跳广场舞的人们没有地方可去。这种情况如果长期得不到改观,会影响邻里关系的和谐并发生群体性冲突。社区广场舞挤占公共空间实质反映出社区体育场地配套设施的落后。

4 社区广场舞运动可持续发展策略

4.1 短期治标策略

广场舞噪音扰民现象体现了练习广场舞的群众在实现自身体育权的过程中与邻居的安居权发生冲突,是共同体之间的“自由”价值之争。人民内部的矛盾归根结底还是要在人民内部来解决。当权利之间发生冲突时,只要在法律上有完整的处分权,在经济上冲突双方有交易的可能,那么权利冲突就可以通过权利交易实现解决。这种解决模式的好处在于一方面可以实现冲突各方的利益最大化,另一方面能够有效地节约国家、社会在解决权利冲突中所付出的资源成本,同时这样的模式可培养公民的社会自治精神[12]。通过权利交易,双方就各自的体育权和安居权可以协商并彼此作出让步,优化和确定广场舞练习的时间、地点以及音量的大小。

4.2 长期治本策略

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政府主管部门可制定与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相关的法律文件并纳入立法,对于新建小区在规划和施工的过程中强制执行相关规定;对体育设施不足的旧小区可采取局部改造的办法,因地制宜地补建一些公共体育设施和场地;对未规划体育设施用地的居民区,利用社区周边储备用地或绿化预留地,建设体育场地设施,弥补社区体育用地不足。另外,政府出面购买体育服务产品为居民的健身来埋单也是积极有效而且可行的办法。

[1]田山.全民健身视野下广场舞发展的思考[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3,(52):25-26.

[2]王群,曹振春.论舞蹈对全民健身促进作用[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5,(19)1:75-76.

[3]王琳,王疆娜.广场舞对中老年女性身体成分影响的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14,(36)3:111-113.

[4]陈舜青,陈寿铨.提高老年人社会参与的必要性[J].常州工学院学报,2014,(32)1:89-92.

[5]国家体委群众体育司.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教材[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131.

[6]朱力.对“和谐社会”的社会学解读[J].南京社会科学,2005,(1):46-53.

[7]周晨虹.社会流动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协调机制[J].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5,(5):57-60.

[8]陈艳华.论合作精神与合作教育[J].济南大学学报,1999,(9)4:38-41.

[9]张桂琳.民主与权威的平衡——亨廷顿的稳定民主论[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2,(20)3:119-124.

[10]周结友,裴立新.试论和谐社会与全民健身相互关系及促进对策[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40)6:16-20.

[11]赵毅.论体育侵权中的受害人同意规则——历史起源、域外视野与法理分析[J].体育与科学,2013,(34)3:52-57.

[12]曹刚.权利冲突的伦理学解决方案[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1,(6):115-123.

猜你喜欢

广场社区体育
布鲁塞尔大广场
社区大作战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在广场上玩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广场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圣诞暖心逛店之屯门市广场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