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师瑞华主任“提捻冲任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经验总结

2015-03-20武啸远

环球中医药 2015年2期
关键词:原发性痛经

师瑞华主任“提捻冲任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经验总结

武啸远

【摘要】师瑞华主任通过长期临床观察,发现原发性痛经是由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复感受寒凉,至冲任失调、不通所致。并以之总结出一套以提捻冲任为主,兼以疏肝、健脾、益肾的手法来治疗本病,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在手法操作中,在一段经络上或穴位附近寻找阳性反应点施行理揉的手法,以达到疏通经络之气血的目的,而这些阳性反应点为脏腑和经络之异常在相应经络上的反应,故针对这些反应点的手法操作可有效地治疗相应经络和脏腑的疾患。

【关键词】师瑞华;原发性痛经;提捻冲任法

【中图分类号】R249

作者简介:武啸远(1986-),本科,医师。研究方向:伤科疾病、常见内、妇科疾病的推拿临床研究。E-mail:wxy0350@163.com

收稿日期:(2014-06-24)

作者单位:100035 北京按摩医院推拿一科

师瑞华主任是北京市知名老专家,他有着50余年的临床工作经验,擅长于推拿手法治疗内、妇科疾病。现将其以“提捻冲任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诊疗体系整理成文字,以期与同行共勉。

原发性痛经是指没有器质性病变的痛经,又称功能性痛经。多发于年轻未婚女性[1]。在中国妇女中的发病率为33.05%,青春期女性约有75%发生痛经[2]。该病是由于内寒易引动外寒,则内寒与外寒一起凝结于冲任脉,则使冲任气血凝结而生本病[3]。故本病的病因可概括为寒、虚、瘀。病机特点为虚实夹杂,虚中夹实。虚者,脾肾阳虚也,实者,冲任瘀阻也。虚者,肝血亏虚也,实者,肝气郁滞也。

“提捻冲任法”是一套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疗效极佳的治疗方法。其治疗原则在于通调冲任二脉的同时兼以疏肝、健脾、益肾,从根本上对痛经这一证候进行治疗;其特点是收效迅速,简便易行,节约用药,痛苦少,无毒副作用。

1手法操作

1.1患者仰卧位

(1)双掌并排按揉背腰部及骶部3~5遍,以疏通背部足太阳膀胱经。(2)拇指或肘尖在足太阳膀胱经上从肝俞穴到八髎穴做理法3~5遍,重点在这一区域的细小条索和酸痛结节上做理法,在做理法时用一手拇指按稳结节,用另一手拇指按压在前一拇指上,起到固定的作用,双手拇指同时用力沿着结节处肌纤维走行来回梳理,以患者感到小腹发热为度。(3)拇指在足太阳膀胱经从魂门穴到白环俞穴做按揉法3~5遍,重点施术于触之有结节和酸痛的穴位。(4)拿揉下肢后侧足三阴、三阳经3~5遍。

1.2患者仰卧位。

(1)双掌自上而下分推胸胁部3~5遍,再用双拇指分推两肋弓3~5遍,按揉双侧期门穴、章门穴、金门穴各1分钟,以酸胀为度。(2)患者双腿屈曲,足底置于床面,腹部放松。医者双手并排,拇指与其余指相对,在冲、任脉从耻骨到剑突做提捻法数遍,以小腹有热感为宜。提捻时,可用一手将其腹壁提起,另一手做捻动的动作,边捻揉,边移动。(3)掌根或大鱼际自下向上在大腿内侧血海穴到箕门穴做推揉法3~5遍。(4)拇指由下向上理揉小腿内侧足太阴脾经路线3~5遍,重点施术于三阴交、地机穴以及有结节和按之有酸痛感的点。(5)在太溪穴、大钟穴、水泉穴附近寻找按之酸痛的细小结节用拇指或中指做理揉法,以将其消散为宜。

2辨证加减

脾肾阳虚者重点按揉脾俞穴和肾俞穴,擦命门穴和八髎穴,以小腹透热为宜。肝郁气滞者在太冲穴处做向足趾方向的按揉法,以有酸胀感为宜。

3手法作用机理

选取冲任二脉及肝、脾、肾三经进行手法治疗,其目的和优势在于:(1)提捻冲任的手法可直接作用于冲任脉,以直接、快速地通其瘀闭,使经血得以下行。冲任失调是导致原发性痛经的关键。冲任二脉是女性一切生理活动的基础,女性的经、带、胎、产皆与冲任有关。妇科疾病的产生,其直接原因也是冲任失调。冲脉为十二经之要冲,有“血海”之称,任脉总任诸阴而主胞胎。任脉通,太冲脉盛,胞宫才能正常排出经血而形成月经。若冲任脉中气血运行受阻,则胞宫排出经血受阻,经血下行不畅而生痛。故冲任不通为痛经之直接病机,通调冲任也就成为治疗本证之紧要环节;(2)调整脏腑之机能以为冲任、胞宫恢复正常行经提供物质源泉和动力。原发性痛经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重要关系。《傅青主女科》认为痛经与肝、肾、脾有关。肾藏精,主生殖。脾为后天之本,化生水谷精微。肾精充盛,化生天癸,在后天之精的充养之下促成月经。脾肾阳气之温煦又为胞宫的生理功能提供动力。若肾精亏虚,脾虚无力运化则胞宫失养,若脾肾之阳不足,不能温煦胞宫,则易生内寒,或无力抵御外界之寒气,寒凝胞宫,经血受阻而生痛。肝藏血,主疏泄。经血的化生有赖于肝之藏血,经血的排出又有赖于肝的疏泄功能。若肝血不足,则经血化生无源,若肝的疏泄失职,则经血难以排出,停滞于胞宫而生痛经。故调整脾、肾、肝之功能,温肾、健脾、疏肝有助于从根本上治疗痛经。

在冲任二脉使用提捻的手法而不用按压法,其优势在于:(1)更好的实现补泄的不同手法,自上而下提捻为泄,自下而上提捻为补,往返提捻为平补平泻。相对于在单个穴位的点按更容易实现补泄手法之不同;(2)提捻的手法有使内寒通过提的动作由里而表,再通过捻动的动作将其发散。操作时医者可感到手指间有寒气外散的感觉,病人可感到小腹发热;(3)该手法效率较按压法高甚多。手法可同时作用于冲任二脉及足少阴肾经;(4)由于痛经的主要病机为瘀,故提捻法为动,而按压法为静,灵动的手法更有利于通调冲任脉,避免了经气的涩滞。

4手法操作要领

4.1宁失穴,勿失经

师老在该病治疗中始终贯穿“宁失穴,勿失经”的原则。经络为脏腑之间、脏腑与外界之间联络之通路,脏腑之异常可在相应经络、穴位上形成一些小的结节、条索即阳性反应点。这些阳性反应点是诊断经络、脏腑机能异常之要点,同时也是对经络、脏腑进行治疗的点。而这些阳性反应点有的在穴位上,有的在某穴附近。故师老常在一段经络上边理揉,边移动,在反应点处稍作停留以重点刺激,在无异常的区域则一带而过。往往阳性反应点的减少和消失与病程之好转成正比,这一现象也有助于把握患者病情好转的程度。

4.2寻找筋结点

在穴位上进行理揉的方法,要注意仔细寻找需要操作的经络或穴位附近的细小结节,多为圆形或椭圆形,按之患者可有明显酸痛、喜按的感觉。较大的结节用拇指端进行理揉,较细小的结节用拇指偏锋进行理揉。直至将其消散。理揉法是指操作时,将结节按压住后顺经络的走形方向进行滑动,以达到通经络之闭塞的目的。

5原发性痛经预防与调养

(1)注重经期保健,经前及经期忌生冷,慎起居,勿游泳、涉水,防止寒邪入侵。(2)平时调畅情志、乐观豁达,消除经前恐惧心理,正确对待疾病。(3)月经期间保持身体温暖。疼痛时,也可对腹部进行热敷,一次数分钟。可以加速血液循环,减轻盆腔充血。应多喝热水,喝些热的红糖鲜姜水,可以祛寒,有利于减轻疼痛。

6典型病案

患者,女,30岁,未婚,未育。主诉:痛经10年。病史:经前1~2日出现小腹冷痛,痛引腰骶,得温痛稍减,常需服用止痛药方可忍受。经血量少,有血块,色暗。伴有畏寒肢冷,神疲乏力,手足不温,小便清长。曾数次到其他医院就诊,做妇科检查后诊断为“原发性痛经”,给予药物治疗,效果改善不明显。查体:面白,舌质暗,有瘀斑、苔白,脉沉紧。诊断为原发性痛经。按照“提捻冲任法”为其治疗15次后痛经未发做,其后2个月的随诊未复发。

该患者为素体脾肾阳虚,阳虚生内寒,内寒引动外寒入里,客于冲任脉而导致冲任脉气血凝滞而致痛经。脾肾阳虚,无以温煦,则见面白,畏寒肢冷,脾阳不足,升清无力,则见神疲乏力,肾阳不足,不能温煦下焦,则见小便清长。寒邪入里,寒主收引,凝滞气血,则见经血量少,有血块。同时,经血量少另一原因为其病程日久,冲任脉长期不通,致胞宫失养所致。该患者病程日久,必然使其精神抑郁,肝气郁滞,故其舌质暗而有瘀斑。故本证的治疗原则为通调冲任,并疏肝、健脾、益肾。补虚泻实,温里散寒,通补兼顾。在此病例的治疗中重点运用提捻冲任通冲任脉中瘀闭之气血,点揉膈俞穴、三阴交以活血祛瘀,擦命门穴、八髎穴以温肾助阳、暖宫散寒,分推胸胁、按揉期门穴、肝俞穴、胆俞穴并推按太冲穴以疏肝,助肝之疏泄以加强疏通冲任之瘀闭的作用。其中提捻冲任的手法可直接作用于冲任脉这一直接导致痛经的病位,通过提而捻之的手法将冲任中之寒气透而散之,以疏通冲、任二脉。其他手法则起到加强这一作用的同时通过调整脏腑机能,为冲任和胞宫提供能源和动力,诸法协同,起到健脾、温肾、疏肝,通调冲任之作用。

参考文献

[1]张玉珍.中医妇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8):131-136.

[2]陈琼,张婷婷.原发性痛经的相关因素与治疗的研究进展[J].广东医学,2013,34(20):3208.

[3]李娜,秦淑芳.从冲脉论治妇科病之体会[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8(5):815.

(本文编辑:蒲晓田)

猜你喜欢

原发性痛经
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观察
扣击次穴和三阴交联合口服益母草颗粒治疗女大学生原发性痛经的临床观察
妈富隆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效果观察
不同剂量益母草胶囊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观察
淮安市中职女生原发性痛经的中医体质研究
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研究进展
舒尔经颗粒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评价
浅谈十七椎治疗原发性痛经
焠法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研究
原发性痛经用疏肝活血法治疗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