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峡考古发现复原古代社会演变历史——杨华教授著《三峡夏商时期考古文化》序

2015-03-20李禹阶

关键词:杨华三峡考古

李禹阶

(重庆师范大学 三峡文化与社会发展研究院,重庆 400047)

在20世纪90年代和本世纪初,随着三峡水利工程的建设,有着悠久历史文化底蕴的三峡地区文物发掘与抢救工作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同时,许多古代文化遗址及墓葬发掘报告,以及文献资料随之不断公开,一些研究著作和学术论文也在出版和发表。这些考古发掘报告、文献资料和研究论著,为我们进一步研究三峡古代社会文化,以及自然和人类发展的互动关系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也为我们更进一步探讨、研究三峡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并且使三峡社会与历史文化的研究,逐渐向更加精细、专门化的方向发展。这是一个很好的趋势,它使我们对于三峡社会、历史,以及人地关系有了更加清晰明确的认知,同时也极大的推进了三峡历史文化的研究向着深度与广度发展。杨华教授《三峡夏商时期考古文化》的新著,即是这么一部主要通过考古发掘材料来研究三峡夏商时期社会发展和人地关系的专史类著作。

杨华教授潜心三峡新石器时代和先秦时期的考古、文化研究已有多年历史,对于三峡这一时期的考古与历史文化有着长期的、较为深厚的积淀和心得。2005年笔者在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三峡考古新发现与多学科研究》时,曾经邀请杨华教授参加三峡地区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考古文化的研究工作。在这项工作中,杨华教授撰写的学术著作——《三峡远古时代考古文化》,得到评审专家的赞誉和社会的认可,并由重庆出版社科学学术著作出版基金委员会纳入资助计划出版。这部著作于2007年出版后,受到了同行学者的重视和好评。但是杨华教授并没就此止步,而是在对三峡地区旧石器和新石器时代考古文化研究基础上,拓展研究领域,对于三峡地区夏商时期的考古文化亦继续进行深入探讨,经四载努力,写成这部50余万字的三峡夏商时期考古文化的学术专著。应该说,该书的写成不是偶然的,而是杨华教授多年来对于三峡地区新、旧石器时代和先秦时期考古文化与民族、社会发展研究心得的展现。

正因为如此,该书可以说是颇具创意和新见的。该书既比较全面的对三峡夏商时期的考古文化做了系统分析,同时也对于该时期三峡地区古代社会的发展及演变做出了颇有价值的复原和探讨,其中不乏精要之处。例如该书对于三峡区域夏商时期文化遗存进行介绍与研究时,从该地区西部和东部差异出发,通过对三峡西部夏商时期文化的典型遗址如忠县中坝、哨棚嘴、王家堡、瓦渣地、杜家院子,万州苏和平、涪溪口、关木溪等遗址,以及三峡东部宜昌白庙、下岸,秭归官庄坪,长阳香炉石,秭归朝天嘴(第一期文化)等遗址的分析研究,由此探讨和分析三峡夏商时期东部和西部地区文化面貌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并通过这种比较分析,来说明三峡先秦时期考古文化内涵的特征。应该说,这种比较分析与研究,对我们认识三峡地区自古以来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各个地区的特点有着重要价值和意义。再如该书对三峡夏商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也做了比较深入的探讨和研究。作者通过对大量考古资料的分析、研究表明,三峡东部地区的农业开发要早于西部地区,在这一地区,大约距今7000年以前就开始了种植水稻的历史。此后,这种稻作农业又沿着长江中上游流域逐渐的由东(东边早)向西(西边稍晚)发展,由此展现了史前稻作业的一些基本规律和三峡地区稻作农业的发展趋势和走向,并且呈现了一种农业文明的雏形。该书还对于从新石器时代早期到夏商时期的各个发展阶段的纺织业进行了探讨和研究。纺织业应该是早期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的呈现。书中正是通过对这一时期遗址中出土的纺轮观察,发现随着历史的发展,三峡各个遗址中纺轮数量也越多,纺轮的种类也日渐丰富,各种纺轮,包括陶纺轮、石纺轮、骨纺轮、玉制纺轮等都开始出现。此外,这一时期用于缝纫的骨针、骨锥等也出现了,尤其是新石器时代早期城背溪文化遗存中出土的纺轮,证明三峡地区的先民们至少在距今7000年以前就开始有纺织技术了,它表明三峡地区先民的纺织业技术具有悠久历史,它对于我们了解三峡早期社会的人类文明和社会经济生活有着重要意义。

该书还对于三峡地区的民族文化与民族历史进行了富有新意的探讨和分析。例如关于三峡地区巴文化考古研究,这是对当时巴族历史的具有实证性的考古学分析。作者依据大量的考古资料,在分析与探讨中进一步论证了三峡地区夏商时期巴文化与新石器时代早期巴文化的联系,认为鄂西、三峡地区这些被称为“早期巴文化遗存”的日常生活用具,绝大多数都是由本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中的器物直接发展而来,因此在鄂西、三峡的夏商时期文化遗存中,应当更多的是“早期巴人遗存”,所以这一时期的文化遗存应该由新石器晚期的文化遗存发展而来。这对于我们进一步了解三峡地区早期的巴人活动情况,了解巴族与当时土著在物质文化和社会生活上的联系十分重要。

笔者认为该书富有特点和新意的还有其对于三峡夏商时期长江洪水遗迹与周期、长江河床及河道变化及走向的考古研究。这是杨华教授长期潜心研究的一个学术方向,也是当前三峡库区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历史上三峡地区长江洪水遗迹与周期规律,是我们了解三峡沿岸人类活动与自然条件互动的基础。越是在人类活动的早期,当人们对自然界的征服力量相对弱小的时候,自然条件对于人类社会的影响就越大,有的甚至直接关系到这一地区人类活动的发展方向。但是,由于过去文献记载的阙如,包括长江沿岸历史上各类题刻中对于先秦三峡洪水史料记载的稀少和模糊,它使我们无法更为清晰的了解先秦长江中上游洪水泛滥程度和洪水周期、长江河床及河道变化的情况,这不能不说是十分遗憾的事情。但是在该书中,作者却对于这个重要问题给予了很好的探讨与分析。据笔者所知,杨华教授和其课题组成员,曾经对三峡地区远古时期即距今1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中期开始至新石器时代晚期长江发生洪水的历史进行了长期的探讨、研究,通过新方法的应用,主要是通过对三峡发掘遗址地层资料中的洪水“淤沙层”分析,根据各个遗址堆积层中的“淤沙层”的沉积关系,以及各遗址“淤沙层”之上、下堆积层中出土遗迹和遗物的年代,结合碳十四测定的年代数据进行分析,以及遗址所在地的海拔高度,由此较为准确地推测出长江洪水发生的年代及长江发生洪水的海拔高度。这种长期的研究工作,是该书能够较好的解释三峡远古时代长江洪水遗迹,长江洪、枯水时的海拔高度、周期的认识的基础。正是通过这种实证性研究,我们可以知道三峡远古时期长江河床演变的历史,知道当时长江河床及河道三峡段的变化途径及走向,进一步了解这一地区长江河床、河道由低(深)变高(浅)、由窄变宽的历程。这既深化了我们对于历史上长江水文和周期、三峡沿岸人地关系历史的理性认知,也对于我们今天进行三峡地区长江河道的治理,合理开发长江中上游流域提供了科学依据。从这个意义上说,该书不仅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亦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此外,这部著作通过对大量三峡地区至目前所发掘的旧石器、新石器时代考古资料的考辩,基本理清了三峡夏商时期各种考古文化的发展序列,由此阐明了这一地域各考古学文化的发展脉络,使研究者通过此书能够方便、全面了解三峡地区的考古学文化。它对于我们进一步了解三峡地区考古学文化与四川盆地、江汉平原等周边地区各考古学文化的关系,勾勒整个长江中上游地区先秦文化发展的基本框架,均有着重要意义。所以,该著作的出版,对于三峡先秦时期的文化、民族、社会的研究,都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我们也殷切希望作者在今后能够出版、发表更多这样的论著,以深化三峡历史、文化及社会发展的研究。

猜你喜欢

杨华三峡考古
十大考古发现
考古出乎意料的几件事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s of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epoxy-amine: Cross-linker type and degree of conversion effects
石磨
Generation of mid-infrared supercontinuum by designing circular photonic crystal fiber
三星堆考古解谜
“考古”测一测
Sinocyclocheilus sanxiaensis,a new blind fish from the Three Gorges of Yangtze River provides insights into speciation of Chinese cavefish
三峡留下我多少梦
杨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