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环境下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调查与分析

2015-03-19胡志容乌洪杰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元认知学习动机高职

胡志容,乌洪杰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重庆401331)

1 调研情况综述

1.1 调研背景与目的

自主学习又称为自我调节学习,是指学习者在已有知识、技能的基础上自觉、独立、正确地运用一定的学习方法、获取知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学习能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因素很多,包括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心理、学习习惯,等等。很多专家学者认为,自主学习就是学习主体自立、自为、自律的学习。一般来说,自主学习包括自我监控、自我指导和自我强化三个过程。

相应地,我们认为高职院校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包括:制订并调整学习目标的能力、对学习材料和学习活动是否符合学习目标的判断能力、选择学习材料和学习内容的能力、自我选择学习活动方式并执行学习活动的能力、与学习伙伴(包括教师)的协商交流能力、对学习活动实施情况的自我调控能力,调整态度、动机等情感因素的能力,自我评价学习结果并矫正学习行为的能力等。

在自主学习的研究方面,国内外许多专家和学者都作了大量有益的探索,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在国外研究方面,自主学习一直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20 世纪50 年代至80 年代,许多心理学派都从不同角度对自主学习问题作过一些探讨。包括以斯金纳为代表的操作行为主义学派,把自主学习看成是学习与自我强化之间建立起的一种相依关系;以班杜拉为代表的社会认知学派,从个人、行为、环境交互作用的角度,系统地探讨了自主学习的机制;齐莫曼以及信息加工心理学则把学习过程中的自主看作元认知,着力研究元认知知识、元认知监控在学习中的作用,并主张通过学习策略教学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等。

在自主学习的国内研究方面,从20 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主要有华东师大邵瑞珍教授的“学与教”的实验、北京师大林崇德教授的“学习与发展”实验等,到了20 世纪90 年代,“主体教育思潮逐渐形成,在教育理论界及实践界的影响也与日俱增,越来越多的教育实验以主体教育理论为指导思想”。

我们知道,进入21 世纪后,尤其是最近几年,“慕课MOOCs”和“翻转课堂”,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教学模式改革的狂潮,而目前,我国的“慕课MOOCs”和“翻转课堂”研究与实践活动在各级学校正开展得如火如荼。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慕课化”改革或“翻转课堂化”改革是隐含着基本前提的,那就是,学生必须具备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所必需的自主学习能力,否则,再好的教学模式,也很难发挥作用。

目前,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学生的自主学习现状究竟如何?成因是什么?有何应对措施等?为进一步探究这个问题,我们项目组成功申报了重庆市2014 年重点教改课题——《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评价研究——以会计专业课程教学为例》 进行专题研究。项目组认真组织主研人员进行研究,开展了深入的问卷调查,并进行了总结分析,并拟籍此作为该课题研究的起点。

1.2 调研对象

在2014 年12 月份,笔者对重庆市大学城的几所高职院校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对象包括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财经学院、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财贸学院、重庆商务职业学院会计学院学生,共发放高职学生自主学习个人调查表1 700份,回收调查表1 650 份,回收率为97%。

1.3 调研方法与内容

我们此次调研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主要关注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网络环境下高职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兴趣调查;二是网络环境下高职学生学习习惯调查;三是网络环境下高职学生学习策略和自主学习能力调查。

2 调研结果分析

2.1 对高职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兴趣的调查分析

调查显示,当被问到“你认为现在对学习是否感兴趣?”时,57.58%的学生选择“较感兴趣”,有近31%的学生都选择“不感兴趣”,而选择“很感兴趣”的仅有11.52%。当遇到疑难问题时,60.6%的学生会选择“先放下等有时间再研究”,甚至有近10%的学生选择“放下不管”,只有20%左右的学生会“花较长时间去研究”。而面对课堂上老师的提问,有83%左右的学生只是“有时积极思考”或者“根本不去思考”,可以看出,我们所面对的高职院校学生自主学习兴趣不浓,欲望不强,自主学习动机缺乏。

但是,对于利用网络进行学习,比如利用微视频和网络课程进行学习,受调查的1 650 名学生中,有78%的学生表示很感兴趣,有15%的学生表示比较感兴趣,只有7%的学生表示不感兴趣。

可见,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兴趣是可以通过改变我们的教学载体和手段来加以改善和提高的。

2.2 对高职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调查分析

调查数据表明,对于课前预习,只有4.24%的学生 “坚持课前预习”,53.33%的学生 “偶尔预习”,高达42%的学生“从不预习”。对于“课后复习”,仅有8.48%的学生能“及时做好复习巩固工作”,72.73%的学生能“偶尔做好复习巩固工作”,当然,更有近19%的学生“从不去做复习巩固工作”。至于课堂笔记,有近40%的学生“平时不看笔记,考试才看”或者“从不看笔记”。对于图书馆资料(含电子阅览室资料)的使用,只有10.3%的学生“经常查阅资料”,其余近90%的学生要么选择“偶尔查阅”,要么“从不查阅”。可见,我们的高职学生,还几乎没有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2.3 对高职学生自主学习策略和学习能力的调查分析

对于是否制订学习计划问题,只有10%的学生回答“是”,其余90%的学生选择“有时”或“否”。当提问 “你认为传统的讲授法与自主学习法,哪一种更有利于你对知识的掌握”时,70.3%的学生一致选择了“讲授法”,选择“自主学习”的只有9.67%,其余的20%的学生选择“都一样”。这充分说明,以前那种以讲授法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被我们的学生习以为常。很多学生甚至有些抵触老师进行以“自主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改革。

当被问到“学习一段时间后,你是否会总结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时,仅有9.7%的学生“经常总结学习策略,明确努力的方向”,“有时总结学习策略与方法”的占60%,更有高达30.3%的学生“从不总结学习方法、策略”。对于自己学习能力的评价问题,只有20%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习能力“很强”,有80%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习能力“较强”或者“一般”。对于自主学习的内心感受,有40%的学生选择“很盲目,不知如何下手”或者“非常消极”。

显然,高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差,亟待在高职课程教学中培养和提高。

3 高职学生自主学习现状的成因分析

3.1 学生普遍缺乏学习的目标感、价值感

我们常常听到有老师抱怨学生学习不主动、不积极。实际上,这是源于学生对于学习的目标感和价值感的模糊和缺乏。

学生的学习目标和价值感的形成,主要有两方面影响因素:

一是学习目标的确立。学习目标的他立与自立是完全不同的,如果学生的学习目标是由老师或者家长强加的、确立的,那么,学生的学习目标感是模糊的;相反,如果学习目标是自己自觉主动确立的,这样的学生学习目标感很强,目标也很清晰明确。

二是学习心理因素。学生的学习体验,是形成学生学习价值感的重要心理因素。也就是说,老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更要关注和调查学生的学习情感体验,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内心感受是什么,学习的点点滴滴,是否带给学生快乐和成就感,还是总是让学生厌恶、回避甚至逃避学习活动和学习结果。只有当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充分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就感的时候,他们自然而然就会对学习有动力、有兴趣、有目标、有期待、有成就感和价值感。

3.2 学生缺乏自主学习习惯的训练和强化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转化成习惯”,只有这样,行为就好像出于本性,一辈子用不尽,好的习惯使人受益终身。

其实,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习惯的形成主要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1)习惯是注意的结果。(2)习惯是个人与环境、行为相互影响的结果。(3)行为习惯是自我调节的结果。(4)任何习惯的形成,都是在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的。

自主学习习惯也不例外,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养成不可能一蹴而就,同样需要教师在长期的课程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训练,并不断地强化方可形成。但是,在传统教育模式下,在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基本上是忙于课业,很少得到教师的自主学习习惯方面的训练和强化。

3.3 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人类的学习活动是一种认知过程,而自主学习又是人对于自己认知活动的一种再认知能力,也即元认知。元认知理论认为,元认知包括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调控两个方面。根据元认知理论,一般认知能力与先天的素质的联系较紧密,而元认知能力主要是靠后天习得的,因此,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可以靠后天的教授习得的。

可事实上,从小学到高中甚至大学,我们大多数教师依然喜欢选择“一言堂”,“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不仅主导“教的过程”,还主导学生“学的过程”,不仅没有教学生如何自主学习,更遑论提供机会让学生锻炼自主学习能力。

4 调研对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启示

4.1 自主学习能力与课程教学紧密相关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非是孤立于其他能力的一项能力,它与学生其他能力并存,并极大地影响其他能力的获得和运用。我国中小学推行多年的“新课改”,就是要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从而实现教学与教育的目标。既然我们的基础教育都在下大力气改革课堂教学,特别是大学教学,专业课程教学,就更应该注重在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2 激发学生对专业课程自主学习的动机

学习动机是学习的动力因素,是与学习相关的某种需要所引起的有意识的行为倾向。在学习当中,如果能正确了解、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充分发挥其潜能,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将会得到提升。

4.2.1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可以创设的教学情景多种多样,比如实物情景创设、问题情景创设等,都可以在高职专业课程教学中得到运用。比如,利用如今发达的网络环境,融多种情景创设方式于教学课件、微课程、微视频等的设计与制作中, 以及专业课程慕课MOOCs 课程学习平台的建设中,都不失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的良好方式。

4.2.2 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不断深化学习动机

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有效策略。所谓“成功的喜悦”是指学生达到预定目标的一种愉快的情感体验。当学生从成功中看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时, 就能产生“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比如,在课件和微视频设计中,考虑学生学习的层次性和阶段性特点,每学完一个片断,可以设计新颖巧妙的激励情景和激励环节等,带给学生快乐感和成功感。

4.2.3 定期反馈学习结果,进一步激发学习热情

从信息论和控制论角度看,没有信息反馈就没有控制。在学习中,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学习的结果,也会产生相当大的激励作用。尤其是教师制作的网络课程,必须要能适时反馈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而教师个人除及时批改作业外,还要及时介入,与学生进行沟通,包括网络学习平台的教师端口的介入,也包括现实介入,总之,是要及时给学生本人反馈他(她)自己的学习情况,让他们及时了解自己,更正和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也能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激发进一步学习的热情。

4.3 “教学流程再造”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

业务流程重组(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BPR)是一种企业管理思想。强调以业务流程为改造对象和中心、以关心客户的需求和满意度为目标、对现有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的再思考和彻底的再设计,从而实现企业经营的戏剧性的改善。

其实,这与我们关心学生的需求和满意度,追求有效教学而不得不从根本上重新而彻底地去设计教学流程不谋而合,可以称之为教学流程再造(T-BPR),这是专业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

对于教学流程再造(T-BPR),初步的设想有如下几点:(1)精心设计入门课和导学课,培养学生制订和调整学习目标的能力。(2)借助当今发达的网络环境,结合“慕课(MOOCs)和翻转课堂”,拓展“教学时空”,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选择和判断能力。(3)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流程,培养学生与学习伙伴(包括教师)的协商交流能力。(4)利用教师的智慧,培养学生选择和执行学习活动,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能力。(5)教师适时、及时介入与学生进行全方位情感互动,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调控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

4.4 建立评价体系和标准是检测与反馈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

前文已述及,高职教师通过对课程的教学流程进行再造,对教学流程进行了整体化教学设计,旨在形成一个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和训练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能否达到预期的目的,如何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在培养和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实时地检测和评价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还有赖于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自主学习能力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的建立,并根据检测和评价的结果,不断调整和完善教学流程设计。因而,建立一套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评价体系和标准,势必成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课程教学模式”的关键所在。

5 结 语

关于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20 世纪初就提出:第一,教师的责任在教学生学;第二,教师教的方法必须根据学生学的方法;第三,教师必须一面教一面学。陶行知所强调的也就是要“教学合一”,即“教是为了不教”。《学习的革命》一书指出,21 世纪教育的目标之一,要学生懂得学习的策略和学习的方法,并会付诸学习实践,其实质就是要求学生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因此,高职专业课程课堂教学,在传承专业知识,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还必须同时肩负起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任,提高学生作为社会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全新的教育教学变革创造和提供基本前提。

[1]陶浪平,梁小花.高职院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探究[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2):108-109.

[2]曹盛华.自主学习理论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10):179-181.

[3]陶行知.教学合一[N].时报,第1 号.1919(2).

[4](美)珍妮特.沃斯,(新西兰)戈登.德莱顿.学习的革命[M].上海:三联出版社,1998.

猜你喜欢

元认知学习动机高职
大学生学习动机功利性倾向调查
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元认知:领域一般还是领域特殊?
网络环境下元认知知识与元认知策略相关性探析
元认知在大学英语教改中的应用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数学科目中元认知研究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