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漏的防治体会
2015-03-19李相鹤
李相鹤
河南长垣县中医院外二科 长垣 453400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因其创伤小、恢复快已成为胆囊切除术的首选方式,胆漏是LC 的主要并发症,如不能及时发现、处理,将使治疗更加复杂,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1]。因此,预防LC 术后胆漏发生以及早期诊断、选择合理治疗方式,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2000 -01—2013 -11 间,我科共收治9例LC 胆漏患者,其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9例患者中男5例,女4例;年龄38~64岁,平均46.43 岁。其中急性结石性胆囊炎3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4例,胆囊良性息肉2例。术后发现胆汁漏的时间为术后6 h~3 d。临床主要表现为右上腹(全腹)腹痛伴腹膜刺激征,引流管引流出胆汁。
1.2 胆漏原因 本组均经B 超、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腹腔镜检查并经手术探查证实。其中胆管横断2例,胆囊床毛细胆管渗漏3例,迷走胆管漏2例,胆囊管钛夹脱落2例。
1.3 治疗方法 (1)毛细胆管渗漏及迷走胆管损伤:安放腹腔引流管且腹膜局限者(2例),保持引流管通畅,未安放腹腔引流管且腹膜局限者(3例)经B 超定位穿刺引流术。均给与营养支持,预防感染及对症治疗。(2)高位胆管横断:开腹行胆管空肠Ronx-Y 吻合并腹腔引流术。(3)胆囊管钛夹脱落:腹腔镜下胆囊管残端补肽夹并腹腔引流术。
2 结果
本组患者全部患者均治愈出院。随访6~12个月,均恢复良好。
3 讨论
本组9例胆漏均发生在本院开展LC 手术初期,主要原因为:(1)术者对胆囊三角的解剖结构判断错误,将胆总管误认为胆囊管用钛夹钳闭切断,造成胆总管横断性损伤。(2)钛夹钳应用不当导致钛夹变形致胆囊管夹闭不牢脱落。或对过粗的胆囊管选择钛夹不当致胆囊管夹闭不全,术后胆囊管水肿消退引起钛夹松动、脱落。(3)术者未严格掌握LC 手术适应证及中转剖腹手术时机,对充满型结石、颈部嵌顿结石、急性期水肿明显等周围组织黏连严重,特别是伴有胆囊萎缩时操作困难时,未及时实施中转开腹,从而损伤胆管造成胆漏。
发生胆漏时,患者可出现发热、腹痛、腹胀,腹膜炎体征等临床表现,有腹腔引流者,可见胆汁流出。或B 超检查提示腹腔积液时,可在B 超引导下行腹腔穿刺可抽出胆汁[2],即可确诊一旦发生胆漏,常会引起严重后果,因此预防LC 胆漏至关重要。(1)首先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把握中转开腹时机。对于解剖关系欠佳或粘连较严重者,不可勉强实施LC 术,特别是Calot 三角解剖关系不清时,应及时中转开腹。(2)规范术中各项操作。如切断胆囊管前再次确认肝外胆管的走向,游离出胆囊管后,应松开牵引,恢复正常解剖位置后再上钛夹;如果胆囊颈管管径较粗,应改用大号钛夹,或者2 枚钛夹交叉钳闭;胆囊管的保留宁长勿短,手术结束时可酌情放置腹腔引流管;在处理胆囊时胆囊床上细小的胆管避免被电凝暂时“凝住”,剥离胆囊的过程中剥离不可过深,关闭腹腔前,使用白纱布擦拭术野后取出观察,判断是否存在胆漏[3]。
胆漏一经诊断应早期行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全身使用抗生素,必要时早期可以使用生长抑素。对于有腹腔引流管者,在引流量较少的情况下可严密观察,并注意患者有无黄疸、发热等。本组5例毛细胆管或迷走胆管漏,3例因腹膜炎局限,引流量<200 mL/d 且逐渐减少,则行保守治疗。另外2例在B 超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2例胆囊管钛夹脱落患者行腹腔镜检查确认给予重新施夹。对胆总管切断、腹痛,腹膜刺激征逐渐加重的患者行胆管空肠Roux-en-Y 吻合术。
总之,实施LC 过程中应针对易发生胆漏的各种危险因素予以重视,采取合理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改善预后,减少患者痛苦[4]。
[1]孙亚伟. 肝胆外科手术后27例胆漏的原因分析及防治[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6):312 -313.
[2]何松狮,吴洪伟.肝胆外科手术后38例胆漏的原因分析及防治[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3):116 -117.
[3]习何平,李金龙,张乙川,等.肝胆手术后胆漏的原因、预防和治疗[J].吉林医学,2010,31(22):3 628 -3 630.
[4]孙凯,孙喜太,汤澄,等.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迟发性胆瘘的特点和防治[J].中国内镜杂志,2010,13(7):695 -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