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中后期武冈县师范学校课外教学实践初探
2015-03-19周小喜
周小喜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湖南 长沙410004)
我国师范教育从无到有,经历了二三十年的实践摸索,到民国中后期,各方面规制已经基本定型,师范教育的性质和特点也得到了凸显,各级师范学校开始着力于改进课堂教 学方法、落实课外教学实践、探索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社会实践模式。本文拟就基层中等师范学校武冈县境内三所学校的史料分析其课外教学实践内容及特点,从而分析中国早期师范课外教学实践的境况和意义,以期从早期师范教育实践中吸取有益养分,而对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有所启发。有关课外社会实践则另文论述。
邵阳境内师范学校起步早、发展快,具有自己的独到特色。[1]到民国三十年(1941),教育部发出分区设学的训令,邵阳、武冈、新宁、新化、城步同属湖南省第六行政区,武冈县领今武冈、洞口两县以及隆回县的一部分。这一时期,武冈境内有三所师范学校,它们分别是县立简易乡村师范学校、省立第六师范、省立洞口师范。县立简易乡村师范学校民国二十七年(1938)由县立初级中学改立,招收高小毕业生。省立第六师范前身是衡山乡村师范,民国三十年(1941)迁入武冈。省立洞口师范前身是国立十一中师范部,民国二十八年(1939)迁武冈竹篙塘后更名,又于民国三十三年(1944)改名为省立第十二师范,日寇投降后并入省立第四师范,在武冈境内办学长达5年之久。省立第六师范和省立洞口师范招收初中毕业生。
史料显示:据民国四年(1915)统计,6县小学生达65690人,其中武冈26460人,居全省之冠[2]P70;民国二十五年(1936)上期末,省厅考核各县、市推行义务教育成绩,武冈是获“传令嘉奖”的五县之一[2]P72。由此可见,一方面,自近代新式教育兴起以来,武冈基础教育起步早且发展势头良好,屡次受到省厅表彰,在湖南颇具名气;另一方面,武冈县不仅重视教育,而且通过长时间的积累,已经具备了长足发展的条件。至民国中后期,一县之内一度同时开设三所师范学校,这一盛举更催生了武冈县基础教育的繁荣。三校并立期间,武冈师范教育特别重视课外教学实践,这为早期师范教育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后来的师范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一 遵循师范法规,实习、观摩等教学实践活动卓具成效
师范教育的特殊性,集中体现在其培养的人才将来要“为人师”,他们是文化知识的启蒙人,更是智慧的传导者。早期中等师范学生一踏进学校的大门,就意味着学习不光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更多的没有进过学堂门的群体。因此,为了使师范生尽快地适应教师角色,挑起文化启蒙和人才培养的重担,自清至民国,教育部门根据不同时期的教育宗旨调整相关决策,制定教育法规,武冈境内各师范学校正是在教育部门的导向下,遵循教育法规,脚踏实地、按部就班地发展教育。
关于师范教育学科的理论和实践,清末学部做过总的部署,癸卯学制规定:首先,初级师范学堂增设教育学课程,并且要依据教育史—→教育原理—→教育法令和学校管理法—→实习的顺序来教授教育专业课程。其次,“初级师范学堂当设附属小学堂,以便初级师范生为实事授业”[3]P681。“实事授业”即“实习”。在授业时,对师范生的教育理法的运用“不可过驰高远”,“以能运用为主”,但同时要求师范学堂各科教员及附属小学堂堂长和教员,必须“会同督率师范生,监视其授业,品评其当否”,并在必要时亲自教授,以示模范。[3]P279以上两点足见我国师范建立之初决策方面导向的正确性,师范生必须掌握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及其规律,通过“实事授业”练就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能力。自此,开设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成为师范学校的定制,而设立附属小学作为教学实习的专门机构更是师范学校区别于其他职业学校、普通学校的标志。
武冈三所师范均设有附属小学,是师范学生实习的配套机构。有资料显示,洞口师范附属小学创办于民国二十九年(1940)9月,时有学生115人。[4]P50-51省立六师附小地处县城中,校舍系旧房新建,设备较完善[5]P48,规模较大。武冈县立简易师范“为增加学生实际教学知识便于本校学生参观实习教学起见,遵照上令规定设立附属小学,原有两班……自三十五年起,增至四班,初级小学办理完善,内设主事一人及教员六人”[6]P29,日寇投降后,“鸠工集材,并请拨款充实各项设备,扩充附属小学”[5]P65。
由于时代的特殊性,师范生既要传播文化知识,又要辅导地方教育,因此,其实习在内容、形式上都凸显出时代特色,表现为实习内容丰富,涵盖面较广;形式多样并且在时间、地点上进行了大体分配。民国三十一年(1942)1月教育部公布《师范学校学生实习办法》,规定各师范学校(科)设实习指导委员会,专负计划及指导学习实习之责;实习包括参观见习、教学实习、行政实习等项,参观及见习占3/10,教学实习4/10,行政实习3/10,除最后一学年规定实习时间外,其余各学年亦应于必要时随时举行参观,参观与见习范围是学校行政、教学与训导实施、社会教育事业、县及乡(镇)保教育行政、乡(镇)保一般自治及行政事务;见习是“使实习学生在实习学校或机关原负责人领导之下参加各项实际活动,一面协助工作,一面实地学习”;对于教学实习,在实际任教时数上作了明确规定:“为使养成娴熟的教学技能,各实习学生教学实习时,在附属学校实际担任之时数,不得少于1800分钟”[7]P56-57,即实习时间不少于30小时。实习机关除附属学校及指定之乡(镇)保外,所在地之中心学校、国民学校及邻近之乡(镇)保与社会教育机构亦可商往。
按照《师范学校学生实习办法》,武冈县立简易师范的实习课程包括农业实习、家事及实习、教育实习,前两项第一到第三学年每周安排3课时,教育实习集中安排在第四个学年,上学期每周9课时,下学期每周12课时。单从理论上分析,作为乡村师范,实习课程不局限于单纯的教学实践,兼顾了农业及家事实习,时间分配上也做到了兼顾其他又向教学实习倾斜,突出了师范教育专业技能的培养,有利于在农村开展教学和辅导地方教育,在特殊历史时期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但是,真正实现课时计划,则要受很多因素的制约,能否落实,很可能一直是难以解决的问题。
省立六师迁入武冈后,以六师附小为实习场所,设立实习指导委员会,负责计划及指导学习实习;无论是实习还是参观见习,事后都上交书面报告,并开研究会,针对实习中所遇到的困难及一切问题进行讨论。关于六师学生实习的资料尚无从查考,但从下面这段对六师附小的史料记载中可见六师学生教学实践成果之一斑:“教职员20人,无不合格者;学生256人,初级五学级,单复式均有,高级三学级,单式……高级采自学辅导方式,初级采启发式,间用设计教学法……教员均系六师学生,指挥灵活,对学生绝对禁止体罚。学生天真活泼,师生相亲如家人父子。各教职员均住校,利用闲暇,努力进修,无不良嗜好,至蔚成和谐活泼之校风,为武冈小学之楷模”[5]P48。附小教员都是六师学生,他们绝对禁止体罚等清末民初学宫、私塾陋习,倡导和谐活泼的风尚,已经初具现代学校教育的良好校风;六师学生把学业所得应用到实际教学上,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上都做出了有效的探索,且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教学实习是毕业前的必修课,按照《师范学校学生实习办法》,观摩、见习同样是教学实习的辅助手段,据曾经就读于武冈县立简易师范的学子讲述,在他们学习的最后一个学期有过到高沙某小学见习两周的经历。共立期间,三校经常互相学习观摩、相互取经。有资料显示,民国三十一年(1942)5月19日,“省立洞口师范学校第五班学生,因毕业将近,为实地观摩起见,特组织教育参观团,同学三十余人,由该校实习主任率领,由竹篙塘来武参观,前日于大雨滂沱中,师生均赤足草鞋行抵县城,精神殊堪可佩,现寓县立简师学校”[8]。洞口师范师生此行目的地是省立六师,而此时的省立六师根据《湖南省立各师范学校辅导地方教育实施办法》的规定,作为省教育厅指定的示范性学校,从1941年5月1日起,负责辅导第六行政区的地方教育事宜[9]P51,“主要开展调查研究、举行示范教学、进行实验教学等活动”[2]P173。竹篙塘到武冈,按现在的路程计算,两地距离是50.7公里,若依当时的交通状况,最快恐怕也要走上2天,何况是在大雨中行进。洞口师范师生不畏路途遥远、天气恶劣,赤足草鞋行抵县城学习取经,一方面可见其重视实践的程度,另一方面,也可以推断当时武冈县境3所师范学校之间的友好往来和互相学习的良好风气。省立六师取得的成效,在邵阳、武冈、新宁、新化、城步等5县境内发挥出很好的示范作用,相对来说,洞口师范和武冈县立简易师范当然是近水楼台,独沐春风。
二 创新实践,六师的“三杆”教育引领师范潮流
省立六师作为省立乡村中等师范具有一定代表性,其影响之大在邵阳地区无出其右。因办学成绩优异,省立六师1946—1947年3次受到省厅表彰或嘉奖,1947年又被省教育厅指定为师范教育示范学校;而六师在教学上最大的创举则是进行实践创新,适应时代,创造性地实施“三杆”教育,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在邵阳地区师范学校中独领风骚。
省立六师前身是省立衡山乡村师范学校,是省厅接受平民教育家晏阳初的提议于1936年8月创办的,属实验性师范。其办学宗旨是:“培养乡村小学师资及乡村改造、民众教育实施人才”,1938年因日寇犯境改迁新宁,1941年再迁武冈,更名为湖南省立第六师范学校。1942年杨韶华接任校长,严格按照衡师办学宗旨,又根据战时的特殊环境,因时制宜,推行“三杆”教育。
“三杆”即笔杆、枪杆、锄杆。“凡关于知识学问之传授,语言文字之研究,皆属于笔杆;凡关于体育卫生、军事训练与生活纪律之讲求,皆属于枪杆;关于劳动之训练,与农业常识之传授,则属于锄杆。”三者以笔杆教育为主,将知识学习与军事训练和农业劳动融为一体,旨在把学生培养成为手脑并用、文武兼备的青年,用六师人的话表述,就是“科学家的头脑、农夫的身手、革命军人的意志”[5]P70。
“三杆”教育脱胎于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教学理念,是该理念在实践上的灵活运用和创新;同时也是对陶行知、晏阳初等平民教育思想家思想的贯彻和践履。在中国近代师范教育史上,陶行知1927年3月成立“晓庄试验乡村师范”是一件划时代的大事,它在教学上高度重视实践,以“教学做合一”指导学校实践,使我国中等师范逐渐脱离模仿期,走向自觉期,具有了自身特色。晓庄师范“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对邵阳教育的影响尤其深远,如新化县民国二十二年(1933),“改县立男女两校为实验小学,推行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法,在做上教,在做上学”。[10]P837“南陶北宴”,陶行知、晏阳初共同倡导于上世纪20年代的平民教育思想经过六师的总结与活用,切合当时社会环境和生活环境,得到发扬光大。
“三杆”教育在实施的几年中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无论是笔杆还是枪杆、锄杆,六师学生都得到了严格的训练,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并在抗日战争的多次迁徙中得到了检验。由于论题所限,这里仅就“锄杆”和“枪杆”两方面展开论述。
锄杆教育包括农业常识和生产实习,劳动时间一般每周两节。六师“于武冈皇城及附郭租定学田30余亩,又在城东购得旱土80余亩”建立农场,农场分蔬菜区、作物区、花卉苗圃区、生禽饲养场、蔬菜腌制场、农产品陈列室等。蔬菜作物区种的是稻、棉、蔬菜和杂粮等;生禽饲养场饲养着牛、羊、猪、鱼、鸡、鸭等,用科学方法繁殖生猪在武冈是创举,栏内存猪经常保持四五十头,基本上解决了全校师生的肉食问题;花卉苗圃区栽有蜜桔、梨树、杨梅、葡萄等,几年的艰苦劳动换来了大片果林。农场设有专门的指导老师,所有工作由指导老师统一安排,学生自理,分工明确,任务到人,定期检查评比。“每次产出,数字可观。本校学生膳费,公家给予者有限,以当时物价之昂贵,当然不敷甚巨,然学校数年来,学生伙食,不仅无断炊之虞,而且常常杀猪牙祭……”[5]P70“锄杆”教育体现了晏阳初“化农民”,自己首先必须“农民化”的主张。师范生掌握基本的农业知识,做农民做的事,与农民建立共同语言,从而做到深入农民的生活,真正了解农民的需要,更好地用科学知识为农民服务,指导农民,实现为农民办教育的教育宗旨。“我们要唤醒昏迷的人群,挖尽天下的不平。我们的饭是我们的血和汗,我们吃自己造的饭,才算是人间好汉。”
“枪杆”教育按教育部令实施,开设的课程有术科和学科,术科分徒手教练、持枪教练等,每学期举行一次会操,一次实弹射击,除此之外,每周还有2节体育活动,进行各种运动技能的训练。枪杆教育培养了六师学生纪律严明、意志坚强的军人素质,使他们在日后的大变动中能处乱不惊,游刃有余。六师在抗战后期经历过两次逃难迁徙。第一次是1944年6月,日寇入侵邵阳,武冈成为抗日第一线。“全校师生仓促间以急行军姿态自负行李、书籍、粮食迁移到绥宁黄土矿继续上课,教与学都很认真。照常开运动会、搞实习、办平民夜校,出抗日救国壁报,演话剧,宣传抗日救国的重要性。”1945年3月第二次迁移更显艰难,先迁溪,再经洪江到达芷江,寄居芷江第十师范。两次“辗转历时一年多,行程逾千里,人数四五百,在兵荒马乱、钱粮极为困难的情况下,不仅无一人掉队,无一人违反纪律,而且无论走到哪里,一驻下来,即弦歌之声不绝,照常学习,照常劳动。”[11]P79
三结语
在半个世纪里,我国近代师范教育经历了萌芽、发展、壮大、停滞、复苏、再发展的曲折道路,期间学制、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实践模式等几经修改,最后趋于基本定型。武冈境内三所师范学校在课外教学实践上所做的努力和所取得的成绩为我国早期师范教育积累了宝贵经验,为师范教育的后续发展做出了贡献。
武冈境内师范学校遵循教育规律,在教育部、省教育厅的正确导向下一步一个脚印地办学,体现出务实的作风。武冈师范教育不仅注重实践,观摩、见习、实习多种形式齐头并进,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做一体,而且三所师范学校相互往来学习,形成良好的风气,使得武冈师范教育一时彬彬称盛,享誉后世。这种狠抓落实、互相学习促进的作风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武冈师范教育的稳定发展,同时也带动了境内基础教育的良性发展。
省立六师在实践上吸收先进的模式又不拘泥,根据自身条件和时代环境因地制宜、大胆改进,提出并实施“三杆教育”,体现出教育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三杆教育”是时代的产物,是杨韶华校长率领六师师生共同努力取得的成果,是对晏阳初等平民教育家“教育与农民生活、乡村建设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科学与农村实际相结合”思想的吸纳和创新。“三杆教育”模式贴近生活、顺应时代,学生既抓紧文化专业教育、战时军事训练和课外劳动,掌握了多种生活技能,又养成适应战时的严谨作风,磨练出坚强的意志,为毕业后从事乡村文化建设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些,正是在现代教育中学生所缺乏的东西,因此,“三杆教育”的理论精髓和实践模式对现代教育仍有启示。
要特别提出的是,省立六师迁来武冈以后,除招收第六行政区所辖五县的初中毕业生以外,还“兼招岳阳、湘阴、长沙等沦陷区的流亡学生入学,由原有六个班扩充到12个班”,在特殊历史时期培养了大批师资人才,六师“三杆”教育的影响更经由这些学生而惠及湖南全省。
[]周小喜.清末至民国邵阳师范学校综论[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4).
[2]邵阳市教育志编撰委员会.邵阳市教育志[Z].长沙:湖南出版社,1994.
[3]舒新城.近代教育史资料(中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
[4]湖南省立洞口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校概况书[J].湖南教育月刊,1941.(19).
[5]蒋武临.武冈县教育志(1840-1985)[Z].1986.
[6]武冈县立简易师范学校设立计划[Z].湖南省档案馆全宗,卷918.
[7]师范学校(科)学生实习办法[Z].湖南教育月刊,1942,(28).
[8]省立洞师来武参观[N].武冈民报,1912-05-19.
[9]教育厅决定:师范学校辅导县份[J].湖南教育月刊,1941,(16).
[10]新化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新化县志[Z].长沙:湖南出版社,1994.
[11]曾弥高,等.杨韶华倡导的“三杆”教育[A].湖南省武冈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武冈文史资料第三辑(内部发行)[C].198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