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美德“俭约”论
2015-03-19许建良
许建良
传统美德“俭约”论
许建良
(东南大学 哲学系,江苏 南京 211102)
在伟大民族复兴中国梦的战略实践中,文化强国自然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而在文化强国的旋律中,中华传统美德是一个无法取代的重要音符。众所周知,当中华传统美德成为文化实践运思的对象时,“俭约”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德目,地球村目前直面的客观的能源枯竭、环境污染和人际关系疏离三大危机本身就是一曲呼唤俭约的异样乐章。俭约不仅包含物质的方面,而且包括心理俭约的因素,在21世纪的今天,后者具有更为重要的地位。
美德;俭约;文化强国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勤俭”本来是一个概念1徐少锦、温克勤主编的《中国伦理文化宝库》(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4月)里的《传统美德篇》,就是把“勤俭”作为一个美德进行讨论的。。不过,就其内涵而言,它实际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两者虽然具有一定的联系性,但它们不仅具有不同的分野,而且其内容也大相径庭。具体而言,“勤”在勤劳的层面,自然是实现财富创造的不可逾越的基础环节和必要手段;“俭”在节俭的层面,自然也是持有财富的不可逾越的重要环节。显然,它们关注的主题是相异的。
众所周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虽然没有俭约的规定,但在世界舞台上富强、文明中国形象的成立和实现,伟大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实现,离开俭约美德功能效用的发挥,在我们这样的人口大国,显然是无法想象的。
一
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实践工程中的“俭约”美德,“俭”无疑是俭朴、俭省的意思,“约”的意思是约简、简单、简要、简朴;尽管在俭朴和简朴的方面,两者在素朴上能找到关联点,但俭朴告诉人们的是节俭素朴,并没有显示具体的细微规定,不免显得笼统和模糊。区别与此,简朴昭示的是简单素朴,相对而言,显得具体。更为关键的是,俭关注的主要是物质方面节约,约虽然聚焦物质和心理两个方面,但主要侧重在心理方面的简约,这是在勤俭中根本不存在的内容。其实,《说文解字》“俭,约也”的规定,无疑告诉我们“约”持有简约的意思。在这个意义上,“俭”的意思就是俭约简易。简而言之,“俭”就是节省简易。因此,不能仅仅简单地从节俭的层面的理解俭约,简约、简易是非常重要的方面。关于俭约的具体内容,这里将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得以彰明。
(一)物质层面的节约
俭约首先是物质层面的节省,人必须依靠基本而有形的物质来维持生活,但人无法自由自在地使用和消费物质资源。世界性的能源危机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名词,在一定程度上,完全可以说,现在世界范围的经济战在本质意义上就是能源战,西方一些国家在多少年前即封存了自己的油田、煤田开采而施行大量进口的战略,并展开激烈的国际间能源争夺,甚至上升为能源资源争夺战为国家战争,发达国家拼命进口能源,而不是开发自己的能源,世界上其他诸如以“和平”的名号而进行的所有活动,似乎都无法与内包的对能源的欲望截然分开;环境污染的危机本身也与能源的消耗紧密联系。就中国的情况而言,如果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同速进行的话,到2020年我国一次性能源需求总量将从现在的14.8亿吨标准煤达到约60亿吨,以目前的客观情势而言,我们根本无法实现能源的自身供应。就煤炭的储存量而言,世界还能持续230年,而我国只能持续70年。就石油的储存量而言,世界还能持续40多年,而我国现有石油还用不到20年。因此,对中国的强国经济建设而言,如果我们的能源供应不依靠进口的话,此类一次性资源不久将趋于枯竭。如果依靠大量进口,我国将会对国外产生强大的经济依赖,独立自主无从谈起。随着世界性的能源短缺的加剧,能源遏制严重影响着国家的未来生存与安全。这一切已经敲响了我们国家生存安全的警钟。未来的煤和石油将变的很珍贵!
就迄今为止的人类文明史而言,人类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虽然毋庸置疑地实现着一个又一个的关于人类理性价值的确证,但这种确证并不是免费的,虽然在这种确证中人类可以得到情感满足的享受和体验,但确证本身就包含着资源的极大消耗。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人类文明的走向实际上一直在人类中心主义的路径上奔跑,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中的“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和《尚书·泰誓上》的“惟天地万物之母,惟人万物之灵”,可以说都是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基础。当然,莎士比亚的运思无疑受到了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智者普罗泰戈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最早见于柏拉图的对话《泰阿泰德篇》)的哲学命题的影响,把万物的存在系于人,人的感觉怎样,万物就怎样,这个观点与另一位希腊哲学家巴门尼德的“存在者存在,非存在者不存在”完全对立,这个观点虽然受到当时著名哲学家诸如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批评,但在西方的影响仍然不殆,近代爱尔兰哲学家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的命题,基本就是普罗泰戈拉观点的再世。因此,完全可以说,人类中心主义的实践历程是为其理论所支持的。感到遗憾的是,人类文明实践的轨迹并没有沿着道家老子的所揭示的方向行进,1949年物理学诺贝尔获得者日本物理学家汤川秀树早就在老子哲学中悟出了这个道理:
特别说来,老子的哲学在所有这些哲学中是最古老的。在人类社会漫长的历史——也许应该广泛地说是在人类的漫长历史中,地球上许多不同地区曾经产生过各种文明,但又都衰亡了,而且我不由得感到,早在二千多年前,老子就已经预见到了今天人类文明的状况,甚至已经预见到了未来人类文明所将达到的状况。或者这样说也许更为正确:老子当时就已发现了一种形势,这种形势虽然表面上完全不同于今天人类所面临的形势,但事实上二者却是很相似的。可能正是这个原因,他才写了《老子》这部奇特的书。不管怎么说,使人感到惊讶的总是,生活在科学文明发展以前某一时代,老子怎么会向从近代开始的科学文化提出那样严厉的指控。1〔日〕汤川秀树著、周林东译《创造力与直觉:一个物理学家对于东西方的考察》,《关于思维方式·老年期思想的现代性》,第99-100页。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9月。
在科学技术发展的道路,资源紧缺是我国的一个现实,这也是我们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一个直接驱动力。但是,节约型社会不是依靠命令就能实现的,国家的宏伟设想,必须由人来落实,尤其是物质资源的节约,无论是企业还是家庭,能否节约的关键在人能否自觉地履行俭约的传统美德。物质资源的节约是俭约美德的首要内容,哈萨克族的“一勺勺积累的东西,不要用桶倒出去”和维吾尔族的“辛苦得来的果实,不要一口气把它吃完”,都是这一层面的最好诠释。
(二)精神层面的简约
现代社会的人,无法自然生活这一点已经不是秘密。这是为什么?其实,在中国文化思想史的维度,这个问题早已被老子所回答,这就是“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儽儽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老子》20章)告诉我们的道理。这里显然描绘了“众人熙熙”、“俗人昭昭”、“俗人察察”和“我独泊兮其未兆”、“我独昏昏”、“我独闷闷”两种根本不同的情况。可以推测的是:造成前者的原因是“众人皆有余”和“众人皆有以”,显示的是过分地占有社会文明的成果,忽视万物的本性特征而依归自己臆想而行为;后者的原因则为“我独若遗”和“我独顽似鄙”,显示的是与前者相反的特征。
显然,众人即俗人的“熙熙”、“昭昭”、“察察”,显示的是熙熙攘攘、炫耀而光彩夺人、苛察精明而严厉的景象,这与人类理性发展的方向相一致,个人无法保持自己的生活节奏,只能以外在的取向为自然的导向而跟从,追求自身欲望的无限满足,“众人皆有余”显示的是过分持有的特点,走的自然不是俭约的道路;“众人皆有以”说的是施展并追求世俗之用,存在明确的过多持有的具体理由。但生活永远不是绝对的一维规定,而是一种选择,选择的权利永远在个人,而且这是无人可以剥夺的权利。这里的“我”的情况就是有力的说明。毋庸置疑,“我”的“泊兮其未兆”、“若昏”、“闷闷”,显示的是景象是:独自信守淡泊宁静的行为之方,远离熙熙攘攘而场面而不显示自己;偏偏无识无为而昏暗无光;偏偏沉默不响而无所察。这正好与众人形成鲜明的对照,其原因也成对应,即我偏偏好像匮乏不足,偏偏愚昧无知和鄙陋不惠。我与众人的选择几乎完全相反,这是为什么呢?其内在的根由就是“贵食母”,即重视依归大道来行为。
道家老子重视道,提醒人必须敬畏道,因为在道的视野里人与自然万物过着协调和谐的生活,在这个意义上,道家老子没有向我们昭示任何征服自然的信息,汤川秀树称此为“宿命论的自然主义”1参照“老子和庄子的想法是不能纳入形式逻辑的模式中的,但是这不一定意味着老庄思想是不合理的。这里是一种类型的宿命论的自然主义,它和关于大自然的科学观点最终可能导致的那种自然主义非常相像。自然科学曾经企图借助因果关系来概括一切自然现象。在19世纪,由于科学的非凡进步,科学家们开始相信一切事物都受因果率的限制,而且,自由意志的想法不过是人们的痴心妄想罢了。既然如此,惟一的途径就只能在一种理性主义的宿命论中安下心来——这种描述恰好适用于老子的想法,也适用于庄子的想法。老子的‘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的说法,和上述这种态度是颇有共同之处的,而且我本人在中学时代也受到这种宿命论的强烈吸引。”(〔日〕汤川秀树著、周林东译《创造力与直觉:一个物理学家对于东西方的考察》,《关于思维方式·东方的思考》,第55-56页。),只有这样,人类才能过安稳的生活。但是,人类理性文明的发展并没有按照老子揭示的方向而行进,而是在老子运思的相反方向上得以演绎,即“生活在科学文明之中,我们在原始自然界面前不再感到人的无能了。另一方面,我们现在不得不担忧人类会不会沉没到科学文明这种人类自造的第二个自然界中去了。老子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声明获得了新的和威胁性的意义,如果我们把‘天地’看作包括第二自然界在内的自然界,并把‘万物’看作包括人本身在内的话”2〔日〕汤川秀树著、周林东译《创造力与直觉:一个物理学家对于东西方的考察》,《关于思维方式·老子》,第61页。。换言之,在人类生活世界实际存在的是“第二个自然界”,这为理性的科学文明所创造。在老子的视野里,“天地”是这“第二个自然界”的必然居民,人类也必然是在这“第二个自然界”生活的万物的一份子。但不幸的是,在人类的视野里,已经把“天地”排除出“第二个自然界”的疆界,已经把人类自身排除出万物的疆界。
人类把自己从万物中排除出来,并没有真正承担起营造万物协调一致共存的境遇,而是在自身欲望的追求中,远离简约而变得越发繁复,这种繁复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精神的沉重负担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的一个突出的问题。众所周知,在就业等的竞争日益激烈并出于白热化的境遇下,当面临由职业重组而带来的下岗的危险或威胁时,过度的焦虑已经成为一些人群的日常精神承担,处于焦虑状态时,人往往易怒、有恐惧感、注意力不集中、失眠,以及一些身体功能的紊乱,长此以往而不及时调整,势必走向持续的情绪低落,悲伤、失望,以及周身不适,这一情况称为抑郁(现在世界患压抑症的人达6700万),再严重的话,就是我们现在说的“自闭症”,这是心理疾病最为严重的症状,在目前日益增多的自杀的情况里,大部分都与自闭紧密联系。其实,一个客观的事实是,人作为万物之一,每个人都持存着独特的基因砝码,在人类群体家族里,有着独一无二的地位,虽然同属于人类,但具体的性格特征是无法复制的,也是不能类比的,每一个人具有自身独特的特征,所以,一切类比都缺乏人性的依据;反对主观妄为,绝不把自己的主观意志强加给他人,老子的“甚爱必大费”(《老子》44章)昭示的就是简约的真谛,即使是对他人的爱,也要把握好适宜的度。
要做到真正按照自己的本性而行为,选择顺从自然的生活,最为关键的是,必须远离社会名利等的限制,著名道家思想家和实践家葛洪的“好荣,故乐誉之欲多;畏辱,则憎毁之情急。若夫通精元一,合契造化,混盈虚以同条,齐得失于一指者。爱恶未始有所系,穷通不足以滑和”(《抱朴子外篇·广喻》),就是最好的说明;“好荣”就是名利等欲望的驱动因子,“畏辱”就是偏离自己本性特性而畏惧来自外在耻辱的一种恐惧心理,他提出的解决方法是“混盈虚”、“齐得失”,即不以外在的荣辱为左右,保持个人内在的和谐;这是值得参考的。个人的价值在自身,而不在于为社会承认多少,我们每个人必须充分认识这一点,“士能为可贵之行,而不能使俗必贵之也;能为可用之才,而不能使世必用之也”(《抱朴子外篇·任命》),就是精妙的表述。
众所周知,“啬”也是老子俭约运思的另一种表达,曾担任过民国政府实业总长、农商总长等重要职位的张謇,1895开始在南通兴办实业、教育,对“啬”字特别重视,其号就是“啬庵”,在《师范学校开学演说》中说:“俭何以是美德?俭之反对日奢。奢则用不节,用不节则必多求于人,多求于人则不愿,至于人不愿则信用失而己亦病,妨人而亦妨己,故俭为美德。苟能俭则无多求于世界,并无求于国家,即使适然为官,亦可我行我意,无所贪恋,而高尚之风成矣。”张謇不仅以俭为美德来推崇,还把节俭列入他所创办的学校作为校训。
(三)一种生活方式
俭约是与奢侈相对应而存在的,离开奢侈,也就无所谓俭约,在这个意义上,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俭约的实践,与奢侈的斗争就自然成为俭约的内容。作为13亿多人口的大国,我们的生活是最为奢侈的,与其他俭约的国家比存在天壤之别,我们的奢侈主要表现之一就是包装文化,体现出严重的追求外在虚无美的倾向,诸如用羊皮作为葡萄酒的包装盒,作为商家卖葡萄酒就是为了挣钱,因此,什么样的包装对他们来说不会在利益上受到任何影响,受到损害的是顾客,包装成本的提高,在价格不变的前提下,自然只能在葡萄酒的质量上得到最终的落实,这种过度偏执外在包装的行为,不仅与持续发展不相称,而且严重违背了俭约的生活方式,尤其是对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我们的奢侈,还表现在结婚喜事的办理上,在深圳、北京、上海结婚费用排名前三位的城市中,结婚的费用在200万(包括买房子);其他即使不买房而和父母合住的情况,办酒席、旅游等费用也在15万以上;我们清楚的是,一个大学毕业生每月的工资只有2500元左右。这种奢侈的风俗不改变,我们很难维持我们的生活以及保护我们的家园。
民以食为天,但我们今天仍然没有完全解决粮食的问题,饥饿仍然是今天世界的一个主题。每年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2014年的主题是“家庭农业-供养世界、关爱地球”。我国也在2014年10月13日-19日期间开展“全国爱粮节粮宣传周”的活动,活动的主题是“节约一粒粮,我们在行动”,具体通过“家庭在行动”、“学校在行动”、“企业在行动”得以展开。节约则是俭约的一个方面,属于低层次的事务。显然,在这里作为中华传统美德而传承和弘扬对象的俭约,停止在这种低层次水准的实践推进是不够的,尽管它是非常必要的。人类的未来需要人类做出一劳永逸的抉择,这就是以简约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决策和践行。
据英国2006年4月2日的《卫报》报道,牛津大学经济历史学教授阿夫纳·奥费尔过去20年里致力于撰写如何在现代社会中追求高品质生活的文章和书籍,在新书《富裕的挑战》中说,他提出西方社会正受到重重包围,但我们的敌人不是失业、贫困、恐怖主义或禽流感,而是伴随我们的成功而来的财富。他认为,社会的富裕正在破坏它带来的幸福,成功带来富裕的生活,富裕生活又孕育了无止境的期望;他通过研究大量案例而得出结论,认为我们匆匆摘下成功的果实,但却忘记品尝它们的味道,最终,我们失去了享受简单生活的能力,陷入不断追求成功的漩涡,陷入急躁和忧虑的漩涡;因此,他建议大家“为自己寻找一条通向快乐的道路”1参照《金钱并非幸福源头》,《中国日报》2006年4月2日。。
人类通向快乐的道路不是别的,就是履行简约的生活方式。生活是个人与他人和整个外在世界相处的一种方式,生活本身无法离开与他人的相互关系链的考虑,简约生活方式正是生活关系链可持续发展的最好的驱动论,是实现社会安定最为有效的手段,“奢者好动,俭者好静;奢者好难,俭者好易;奢者好繁,俭者好简;奢者好逸乐,俭者好恬淡。有保一器毕生无璺者,有挂一裘十年不弊者。斯人也可以亲百姓,可以司粟帛,可以掌符玺,可以即清静之道”(《化书·俭化·清静》),就是最好的描述;“可以即清静之道”就是可以抵达清净之道,每个人都履行清净之道,社会自然就趋向和谐安定。而奢侈,正如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说的那样,“只是从他人的劳动中获得安乐而已”,这显然是对他人生活权利的剥夺,是对生活链的伤害。
另一方面,奢侈生活的人在根本的意义上其人格是不自由的,蔡元培的“习于奢侈者,非美衣不衣,非美食不食;一旦遇世乱,美衣美食不可得,遇粗粝不下咽,得布素不温暖,其不自由又何如乎”,就是精典的表述。总之,真正节俭的人就是安心于过简单朴素生活的人。过简单生活是一种选择、一种信念、一种精神境界,也是一种价值认同,同时也是内心强大,精神世界丰富的表现。内心丰富而强大的人,不需要靠外在的标志来显示自己的价值,而是在简单的生活中显出淡定自然,从容不迫,自尊自信。简约的生活方式,给人展现的是一片宽广的天地,生活的常识告诉我们:当人步行时,可以360度随心所欲的欣赏沿途的风景;骑车时,只能看到前方大约90度范围的风景;开车时,人的视野就只剩眼前的窄窄一片;换言之,在现代社会生活的人,客观存在着无法摆脱的现代盲目症,其中的道理,正是现代人履行简约生活理由的最好注释。简约必须成为个人的生活方式,必须成为每个人的共同行动,逾越“富而奢”而接轨“富而俭”,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新的内容。
总之,作为个人生活方式的俭约,是时代赋予人的绝对的行为之方;他人虽是宇宙社会中一个不得不重视的因子,但不是自己攀比的任何依据和理由。
二
审视现实,一方面是西方以美国为代表的奢侈的生活之风,美国的生活方式需要四个地球来负担,可是地球只有一个;全球能源枯竭的现实呼吁地球居民奉行俭约的行为,走俭约的路线,才能守住人类的家园,才能通向持续富裕的明天。古巴有“奢侈是民族衰弱的起点”的谚语,这可谓一语中的。俭约作为与奢侈相对应而存在的一种美德,奢侈无疑就是恶德,这是无需争辩的。在中国古代文化里,“俭约”的概念最早出典在管子那里,即“故適身行义,俭约恭敬,其唯无福,祸亦不来矣。骄傲侈泰,离度绝理,其唯无祸,福亦不至矣”(《管子·禁藏》),这里也是在与奢侈的对比中,确立俭约的价值意义的;简而言之,俭约具有招福避祸的功能,奢侈正好相反。这里虽然没有对俭约进行具体的说明,但俭约在词语学上的意思是非常明确的。
把“俭”作为德来规定的记载,可以在《尚书》的“慎乃俭德,惟怀永图”(《尚书·太甲上》)和“恭俭惟德,无载尔伪。作德,心逸日休;作伪,心劳日拙”(《周书·周官》)找到。当然,在古代文化思想史上,对俭的强调,孟子也有“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侮夺人之君,惟恐不顺焉,恶得为恭俭?恭俭岂可以声音笑貌为哉”(《孟子·离娄上》)、“是故贤君必恭俭礼下,取于民有制”(《孟子·滕文公上》)的讨论,这里的“俭者不夺人”也是在与他人的关系里进行讨论的,就是我上面说的生活链的问题,对统治者而言,这更为重要,这是关联到民众的生活,所以要“取于民有制”;而“来,禹!降水儆予,成允成功,惟汝贤。克勤于邦,克俭于家,不自满假,惟汝贤”(《尚书·大禹谟》),则体现出把俭作为家庭生活准则的倾向。
必须注意的是,在中国古代文化里,最早对“俭”进行讨论和规定的是老子,在他的“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老子》67章)的“三宝”里,俭就是其中之一,他认为“俭,故能广……舍俭且广……死矣!”(同上)显然,老子在此主要强调了“俭”的效用,就是实行俭约,一定能够通向宽大和广袤,如果舍弃俭约最终必定通向死亡之地;宽大和广袤的境地,是朋友遍天下的景况,是欣欣向荣的气派。所以,在一定的意义上,老子自然哲学的实质,仍然在于国家的强大,社会的富裕厚实,这是非常清楚的,也是必须认知的前提。一个无法无视的事实是,老子并没有对“俭”的内涵进行具体的界定,因此,我们无法知道老子心目中的“俭”的具体所指。但是,依据《左传·庄公二十四年》“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的记载,我们仍然可以依据一般的词义即俭约简易来进行可能的理解。“俭”在《老子》里虽然只出现3次,但反映俭约简易意思的概念还有“啬”。老子在讲“长生久视之道”时说,“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以1“以”通行本为“谓”,现据帛书乙本(高明撰《帛书老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5月)和竹简本(崔仁义著《荆门郭店楚简〈老子〉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年10月)改定。早服;早服是谓2“是谓”通行本为“谓之”,现据帛书乙本改定。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59章)。显然,“治人”是外在社会方面的事务,“事天”则属于人的内在身心方面的事务;韩非“所谓治人者,适动静之节,省思虑之费也。所谓事天者,不极聪明之力,不尽智识之任。苟极尽则费神多,费神多则盲聋悖狂之祸至,是以啬之。啬之者,爱其精神,啬其智识也”(《韩非子·解老》)的解释,正是这样加以解释的。关于“啬”,《说文解字》曰,“啬,爱濇也”,“爱濇”即爱惜的意思。显然,对行为主体而言,老子揭示的“长生久视之道”,其中心在爱惜心力;爱惜心力,因此能够较早地进入有准备的状态;早有准备称为不断的积德,不断的积德则没有不能胜任的;没有什么不能胜任就无法把握其极限,无法把握和量考其极限,就可以完成持有国家的重任。持有治理国家的根本之道,就可以实现天长地久。爱惜心力是出于可持续发展的量考,可持续发展的真正实现就是“长生久视之道”的完成。
通过上面的分析,不难看出,老子的“俭”,实际上,它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俭约节省即节约,二是简朴而容易。前者属于外在节俭而不费财,是有形的物质性的外得;后者是关乎个人内在精神性方面的素朴简易而不劳神,是无形的精神性的内得。因此,内外整合之得也就是俭约美德,绝对不是简单的外在有形的物质性的节俭,这是现有研究缺乏深度合理性的地方,而任何对老子俭约思想进行简单理解的做法都是失当的。这一运思正符合俭约的时代要求。
三
上面对俭约美德进行了内涵的赋予和出典的梳理,这对传承和弘扬这一美德自然是不可缺少的,但对传承和弘扬的具体理由的反思,也是不可或缺的环节,这就是这里的任务。对此,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透视。
(一)地球资源匮乏的现实
在所有生活资源中,除粮食以外,水是与人最为息息相关的资源。在世界范围内,海洋面积占地球表面的71%,如果将海洋中所有的水均匀地堆积在地球表面,地球表面就会形成一个厚度2700米的水圈层。在这个意义上,人们不禁会想,称地球为“水球”似乎更贴切和风趣。从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到人类社会的形成,从生产力低下的原始社会到科学技术发达的现代社会,人与水都有不解之缘。水既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又是社会生产必不可少的物质资源。没有水,就没有人类社会的今天,就没有人类的文明本身。水与空气、食物是人类生命和健康的三大要素。就人本身而言,水在人体中所占的比例:婴儿时期为85%,成年时期为75%,老年时期为的65%。从人的体重看,人体大部分是水造的,占人体重量的70%。可以说,没有水就没有生命。但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只占地球水资源总量的3%,在这3%的淡水中,可供直接饮用的只有0.5%。显然,水是人类的最为宝贵的资源,是生命之泉,自古以来的人们逐水草而居的习惯就是自然的说明。
中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1/5,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扣除难以利用的洪水泾流和散布在偏远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后,我国现实可利用的淡水资源量则更少,仅为11000亿立方米左右,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约为900立方米,并且其分布极不均衡。到20世纪末,全国600多座城市中,已有400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问题,其中比较严重的缺水城市达110个,全国城市缺水总量为60亿立方米。我国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水土流失严重、水价严重偏低、水资源浪费严重。而且南方水多,北方水少。西部水少,沿海水多,南水北调工程就是具体说明之一。但是,即使是南方,缺水同样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杭嘉湖平原、宁绍平原、苏锡常平原等历史上的天府泽国,目前基本上都处于程度不同的缺水状态,一些地区出现了水乡无水喝的尴尬局面,水资源危机给江南水乡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在著名的国际商贸城市义乌,市区有时每周正常供水仅9小时,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4。
其他资源也一样,而且环境污染的治理仍然需要资源本身的消耗。中国这个人口大国,我们经济持续发展的实现,首先需要全社会的俭约操守,资源的利用必须有前瞻性,必须对后代负责,不能今日有酒今日醉。这显然是最大理由之一。
(二)节约型社会的需要
富强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也是我国本世纪最大的目标之一。富强顾名思义就是富民强国,富民强国是完全一致的存在体。就静态的结果而言,民富势必走向国强;而动态的过程而言,富民是走向强国的根本途径。换言之,强国不是一个笼统的口号,强国是一个实在的实践历程,具体体现就是富民,民众富裕起来了,强国的目标自然达到了,这是不容怀疑的。走持续发展的道路,是我国的既定方针。这一方针在实践中的具体贯彻落实,就自然地归结到了俭约的方面,和谐社会是我国社会的建设目标,这可以说是在总体上的图画,实现这一图画的途径就是俭约,我国提出节约型社会的构想显然就是具体的佐证。节约型社会的主体是民众,只有俭约成为每个民众的行为的自然选择时,简约的生活才能成为民众日常生活的常态,只有这时才称得上节约型社会。目前社会存在的浪费之风是不容忽视的,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俭约美德正是时代的呼唤,在彰显中国古代文化润滑中国经济发展的适时性的同时,必将成为中国走向节约型社会的实在的阶梯。
作为世界上人口第一大国,中国的崛起走的必然是一条资源节约型的可持续性发展之路,从言称地大物博到强调节约高效,这其中不仅是观念的改变,更是现实的需要,用仅占世界1/7的土地养活着超过全世界1/5的人口,我们没有太多骄傲的本钱。我们强调资源节约不仅为今天的生存,更是为明天的发展,这是一个关系子孙、关系中华民族未来前途的话题,我们需要从当下开始,从一点一滴做起。这是走向安康的必经之路,白居易的“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魏徵的“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都是最好的佐证。
(三)精神简约的要求
21世纪的今天,焦虑、抑郁、自闭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这是人深度异化的表现,虽然在世界美德文化中,西方同样有俭约,而且西方人强调顺应自然而生活,但仍然无法逃脱人深度异化的灾难,这也就是西方人把道家哲学作为21世纪哲学的根本原因所在,他们重视的原因之一就是心理治疗的方面,在上面分析过的道家思想中的心理简约的运思,就是心理治疗效用的主要依据和来源。1详细参考吕锡琛的《道家思想对调治焦虑、抑郁心理的启示》(《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道家的俭约思想不仅是中国的财富,而且是世界文化的宝典。
结 语
迄今仍在影响世界生活的经济危机,无疑是一个提醒人类重新认识自己理性价值的最好事实,人类可以不断确证自己理性的价值,但是人类无法阻挡自然灾害和经济危机的发生,人无法完全按照自己的臆想来演绎自己的生活,人受到自身以外其他客观因素的必然影响;人生活在宇宙之中,必须尊重宇宙的规律,与宇宙万物过协调一致的生活;人是地球上的居民,不是统治者;作为灵性的动物,自身价值的确认只能在协调与他物的关系中才能得到确证。目前发生的能源枯竭、环境污染等危机,无疑是在另一角度对人类自身价值贬低的昭示,同时也是对人类失责的警告。如何修复和消解能源枯竭、环境污染的危机,虽然在利用人类理性来发展新能源、治理污染上可以找到一定的确证自身价值的空间,但是,人类在宇宙中的持续发展的保证,只能在人类履行俭约美德的实践中找到最终的答案,这本身就是人类理性价值确证的21世纪最新版本。
(责任编校:张京华)
B82
A
1673-2219(2015)03-0001-06
2015-01-01
201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文化强国视域下的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研究”(项目编号14ZDA010)系列成果之一。
许建良(1957-),男,江苏宜兴人,东南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日本国立东北大学文学硕士、文学博士,日本国立大阪大学访问学者,台湾中国文化大学访问学者,日本国立东北大学访问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应用伦理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美国实践职业伦理协会会员,日本伦理研究所会员,主要从事中国哲学、道德思想史、中外道德文化比较、经营伦理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