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冈曾名都梁

2021-12-17

文萃报·周五版 2021年26期
关键词:洪江兰草爱民

武岡是湘西南的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一直以来是湘西南的军事重镇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武冈在汉武帝元鼎六年称都梁县,南朝宋盛弘的《荆州记》记载:“都梁县有小山,山上水极清浅,其中悉生兰草,绿叶紫茎,俗称兰为都梁,即以为县名也。”就是说,都梁的名称是由县城附近一座小山上的兰草来的。

据《武冈州志》记载,东汉孝桓帝元嘉元年秋天,武陵蛮詹山等4000余人造反,把都梁县的县令抓了起来。朝廷派窦应明讨伐,修建城墙以防进攻。有保卫都梁县城的人,把他们驻守的隘口所在的那座山冈叫做武冈,武冈的名字由此而来。武冈山又叫同保山,有“共同保卫”的意思,当地称同保岩,在城北2.5公里处。

后来这里成了武冈的一处名胜,柳宗元的《武冈铭》刻在这里,柳宗元为他的堂叔父柳公绰写《武冈铭并序》,提到了武冈的一次少数民族起义。柳公绰作为潭州府戎帅御史中丞,平息了刚刚发生的叛乱。柳宗元赞柳公绰爱民友邻,以仁教诲。他为之作铭,是要将仁政爱民之道,示之子孙,传之万年。

唐朝诗人王昌龄在《送柴侍御》一诗中写道:“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王被贬沅水边的黔城担任龙标尉,他的朋友顺沅水而下经洪江(今洪江古商城),溯巫水而上去武冈。

宋初,县城移到了现在的武冈市区,昔日汉武帝封长沙定王的儿子刘遂为都梁侯国敬侯。王安石写的“水崖”二字也刻在上面。可惜《武冈铭》石刻“文革”期间被毁,“水崖”二字仍清晰可见。

到吴宝鼎元年设置昭陵郡时,都梁更名武冈,划到了昭陵郡门下。这个昭陵郡,唐太宗贞观十年变成了邵州,下辖邵阳、武冈两县。北宋崇宁五年置武冈军,武冈军管辖包括今天洞口、绥宁全县,隆回一部分,城步、新宁南部等地域。

(综合《永州日报》《潇湘晨报》)

猜你喜欢

洪江兰草爱民
小英雄李爱民
触摸俄罗斯
被拐20年凭4岁照片找到家
镇党委书记充当恶势力“保护伞”获刑
兰草
“一边倒”的兰草
我行我秀
女工的钟情妄想症,老总惨遭“爱"火之劫
保持快乐心情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