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内窥镜下金属钛夹止血术在消化道出血中的疗效及护理 *

2015-03-19黄爱霞,李祥金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5年4期
关键词:消化道出血内窥镜

经内窥镜下金属钛夹止血术在消化道出血中的疗效及护理*

黄爱霞,李祥金*

(黄石市五医院消化内科,湖北 黄石 435005)

摘要:目的 研究经内窥镜下金属钛夹止血术在消化道出血中的疗效及护理。方法 选择我院2007~2014年消化道出血患者,其中106例行经内窥镜下金属钛夹止血术,手术前后进行科学护理配合。结果 本组106例消化道出血患者经内窥镜下金属钛夹止血治疗后均成功止血,术后疗效好,并发症少。结论 对消化道出血患者经内窥镜下金属钛夹止血术,进行科学护理配合,即时止血效果好,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消化道出血;内窥镜;金属钛夹止血术

通讯作者`*,E-mail:lantian123lxj@126.com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4646(2015)04-0347-02

收稿日期:(2015-03-03)

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危重急症,病因复杂,部分患者病情变化快,严重者甚至出现死亡。药物治疗是主要方法,但一般疗程较长,部分患者疗效差。在内窥镜起步阶段,针对这类药物疗效差的患者大多数通过外科手术治疗[1]。但手术意味着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多,费用较高等,所以临床医疗工作者一直在寻求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近年来随着内窥镜的普及及技术的发展,经内窥镜下止血成为可能,因其微创、并发症少、费用低等优势逐渐成为治疗消化道出血的首选,特别是经内窥镜金属钛夹止血术应用广泛。现选择我院2007~2014年收治的106例消化道出血患者,并经内窥镜下金属钛夹止血术,配合科学护理,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科2007~2014年收治的消化道出血患者,均行急诊内窥镜检查,其中106例发现胃肠道活动性出血,即行内窥镜下金属钛夹止血术。106例中男84例,女22 例,年龄19~80 岁,平均(46.0±5.6)岁。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 53例,贲门黏膜撕裂出血6例,经内窥镜切除胃肠息肉术后出血47例。

1.2主要仪器和设备所用器械主要包括Olympus GIFXQ260 电子胃镜和Olympus CF-V701肠镜,Olympus金属钛夹持放器(型号:HX-110UR,产地:日本)以及金属钛夹(型号: Hx-610-135,产地:日本)。

1.3手术方法在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常规签署知情同意书后进行手术。医师经内窥镜观察出血部位,生理盐水冲洗尽量暴露出血灶。首先由助手安装好金属钛夹,经内窥镜活检钳道送入金属钛夹持放器,找到病灶后,推出金属钛夹并调整好角度,然后张开金属钛夹两端对准病灶外围,顶上黏膜并加压,医生回吸黏膜后收紧金属钛夹,当听到“咔嗒”声后,表示金属钛夹已合拢,确认位置准确后退出金属钛夹持放器,一次操作完成。具体放置金属钛夹数量根据病情需要,然后观察1~2min,病灶出血停止后治疗完成。如效果欠佳者,出血灶周围局部黏膜注射肾上腺素高渗盐水(10%氯化钠注射液10ml+0.1%肾上腺素1ml)。

1.4护理配合

1.4.1心理护理由于患者对病情严重程度认识不足,容易夸大病情,同时对内窥镜检查的恐惧,担心内窥镜检查及治疗会加重病情等因素,所以易产生焦虑、恐惧情绪。我科内镜室护理人员通过密切配合医生,进行耐心细致的心理疏导与健康教育[2],让患者正确认识病情,增强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1.4.2术前护理配合[3]我科护理人员准备好金属钛夹及钛夹持放器,为避免术中出现机械性故障必做持放器、钛夹体外分离预实验。备齐生理盐水等术中用品,为术中患者出现突发事件准备抢救器械及药品,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同时调试好内镜,协助患者摆好体位,做好咽喉部麻醉,服用润滑胶等。

1.4.3术中护理配合患者取左侧卧位,医生操作时护理人员配合医生,安抚患者紧张情绪,嘱患者配合呼吸。同时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主要包括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一旦有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生。

1.4.4术后护理配合术后48h使用多功能心电监护仪持续监测心电图、心率、血压、呼吸及血氧饱和度,一旦患者有心慌、头晕、出汗、呕血等情况及时通知医生,同时观察尿量、排泄物的颜色、性状,评估有无活动性出血及出血量,协助医生正确评估病情。同时我科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行为指导及饮食指导,出院前叮嘱患者需配合医生进行必要的复诊。

2结果

所有病例术后遵医嘱常规给予抑酸、保护胃黏膜等药物治疗。106例患者共使用钛夹278枚,平均每例 2.6枚,即时止血率100 %,术后仅3例患者再次出血,经再次金属钛夹止血术后恢复正常。术后3~4周复查,有2例钛夹滞留,2月后复查均脱落,未见并发症。

3讨论

金属钛夹是一种精巧的机械装置,其止血原理与外科缝合类似,是利用金属钛夹闭合产生的机械力夹闭出血病灶血管及其周围组织,阻断血流达到止血的目的,疗效较好,资料显示与外科血管缝合或结扎相当[4]。金属钛夹止血术最初是应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和消化道息肉切除术后出血,现在已经应用于治疗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十二指肠憩室出血。如对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合并食管穿孔的患者,如果应用金属钛夹夹闭病灶可同时发挥止血和封闭穿孔的双重作用。有学者[5]报道经内窥镜金属钛夹钳夹术治疗消化道出血的即时止血率达100.0%,与本研究结果一致。消化性溃疡患者资料显示金属钛夹对溃疡进展无影响,也不影响溃疡或其他病灶的修复和愈合[6]。金属钛夹止血虽然准确、及时、效果好,但在具体使用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必要时还需联合其他的止血方案,比如联合肾上腺素局部黏膜下注射。

护理配合在治疗过程中是重要的保证。作者个人体会如下:

(1)护理人员需要沉着、冷静的心理素质,具备敏捷的工作作风,术前需充分准备足够数量的钛夹及相关药品及抢救器材,以面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

(2)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尤其重要,护理人员通过充分告知患者及家属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与对策,取得理解及正确的配合。以上所有患者在我科护理人员的科学心理护理指导下均能接受手术,术中能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尤其是再次出血的3名患者及家属都能正确认识,理解再次出血是其中可能的并发症,均能接受再次内镜治疗,从而大大减少了医疗风险。

(3)护理人员术中嘱患者配合呼吸,尽量减少误吸,以免呛咳影响操作。同时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一旦有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生,从而保证了手术的安全性。

(4)在治疗消化道大息肉时,尤其是粗蒂息肉经内窥镜切除后,如果电凝不充分,因残蒂血管较粗,术后发生即时和迟发性出血风险较大,如患者同时患有高血压等疾病时,术后出血风险更高。在针对这类高风险患者时,一般最好在术前准备好金属钛夹,术后预防性放置金属钛夹,以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以上观察中47例患者因为高频电切除术后出血再次经金属钛夹止血,增加了医疗成本及风险。

(5)术后护理尤其重要。经内窥镜下钛夹止血术部分患者可能会因钛夹脱落等原因再次出血,故术后需要护理人员认真负责,以上患者中有3例在我科护理人员的密切观察下发现再次出血,通知医生后,经过再次内窥镜检查发现钛夹脱离,再次行钛夹止血术后转危为安,消除了医疗隐患。

总之,经内窥镜金属钛夹止血术配合优质护理,止血效果好、安全、微创、并发症少而成为消化道出血治疗的首选。

参考文献:

[1]任秀英,颜玉,王艳凤,等.经内镜金属钛夹治疗上消化道出血配合体会[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0,33(5):104

[2]刘丹,庄耘,徐馥.经内镜下金属钛夹治疗消化道急性穿孔的护理[J].吉林医学,2012,33(33):7378

[3]吕新芝,李仙丽,汤得真.经胃镜止血钛夹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配合及护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2):358

[4]吴福荣,郑斯杰,冯堃,等.急诊内镜下钛夹止血治疗Dieulafoy病9例[J].中国交通医学杂志,2005,19(5):469

[5]郭世斌,谭育红,马静.经内窥镜金属夹钳夹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J].中国内窥镜杂志,2002,8(10):31

[6]吴云林.胃肠病学临床进展[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189

猜你喜欢

消化道出血内窥镜
一种具有附加内窥镜功能的医疗管
电子内窥镜临床评价要求探讨
内窥镜技术研究进展
探讨危重病患者并发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和治疗对策
血管造影诊断与介入治疗在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价值
探讨晚间护理干预对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影响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消化道出血临床治疗观察
优质护理服务对乙肝后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效果观察
潘妥拉唑钠注射液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研究
基于FPGA的胶囊内窥镜图像采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