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因材施教
2015-03-13刘福荣
刘福荣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面向全体学生、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促使学生主动地发展等全新的教育思想,日益深入人心,并体现在我们的教学行为、教学过程中。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为了更有效地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材施教这一教学原则,重新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对我国因材施教过程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对现存问题的解决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因材施教 个性差异 主体性 施教与施学结合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1-0003-02
一、因材施教的重要性
因材施教是教学中一项重要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教师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来有针对性的教学,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材施教不仅是我国古代教学经验的结晶,而且是现代教学必须坚持的一条重要原则,实行因材施教对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具有非常丰富的现实意义。
二、我国因材施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和学生不平等
教师对学生之材的判断局限于教师的经验和想象力,刻板地因材施教,学生就会成为我们所要培养的人,这样的人不是创新的人。去除框架而不去判断学生之材,学生不同的、生机勃勃的生长目标才会出现。现实生活中的因材施教存在着学生和教师不平等的现象,教师是先行的觉悟者、知识和真理的掌握者,真理需要教师教给学生。
2.片面强调教师的主体性与权威性
因材施教原则主张: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按照学生自身特点进行相应的教育。乍听起来,因材施教这一原则将学生放在一个较高的位置上,对学生主体给予充分尊重。然而,无论是对学生禀赋特长的把握和确定,还是对教学内容、方法进行选择,都仅仅是教师的工作,缺少学生的参与。在对学生的禀赋特长进行确定时,教师并未与学生进行沟通,而仅仅是根据自己的观察或者了解予以确定,就像孔子认为“求也退”“由也兼人”一样。“材”如何,仅仅是教育者自己的看法,学生完全被置于情境之外。关于“教”上,教学生什么知识、怎么教以及为什么如此教等诸如此类的问题上,教师往往自主决定。因材施教所强调的主体性仅仅是教师的主体性,而非学生的主体性。
3.忽视学习者“如何学”
根据不同学生个性施予不同的教法,对学生主体来说是有所尊重的做法,但学习主体仍然处于被动地位。这是因为,教师对学生个性的认识毕竟有限,没有学生主体的自主活动,整个教学活动仍然主要是教师单方面的活动,而不能做到双方的互动,这是“以教为本”的教学实践,而不是“以人为本”的教学实践。
三、新时期如何更好地实施因材施教
1.尊重学生,包容学生
因材施教必须考虑到学生变化的、超越想象力的未来,同时教师应当努力给予学生足够的挑战。教师对学生应当包容,包括对学生不同于教师观点和独到的不同之处的理解和包容、对失败的包容,对学生不同于教师和家长发展目标的宽容。因材施教需要判断学生之材,然后决定施教的内容和方法。帮助学生寻找自己,教什么不再那么重要,学生选择学习什么更加重要,因为选择基于学生现在的内在动因,可能生发出超越想象力的意义,因而教师持续支持学生偏离常规的自我学习。学校的人才培养机制需要为帮助学生寻找自己做准备、为学生必然将逐步变化做准备,国家教育系统也需要支持和鼓励学生在人生不同阶段、在不同教育系统间、在不同学校间逐步选择、变化和发展。
2.充分发挥学生个体的主体性、自觉性
目前,实施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所以,应该以人为本,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关心每一个学生。只重“教”不重“学”显然是不能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有悖于素质教育的要求,为此,不但要重“教”,更要重“学”,要充分突出学习主体,发展主体的个性,才能培养主体的创新人格。
3.结合教师、教材和教学条件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不同个性的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应该选择适合自己个性特点的学习方法和手段;在不同的学习条件里,学习方法和手段也应该有所区别,只有这样,才可能避免“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教条主义悲剧,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效率,使学习活动真正地促进人的发展。
4.施教与施学相结合,相互促进
从教的角度来说,教师是主体;从学的角度来说,学生是主体。教学活动就是这两个主体为了同一目的而互相交流,互相配合,相互促进,也就是所谓“教学相长”。教学双方的互动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不是矛盾的对抗,而是和谐的积极互动。在教学过程中绝不可将教与学割裂开来,只有双方都积极互动起来,互相配合,互相适应,教学活动才能和谐地运转,教育实践的质量才可能充分地提高,素质教育才可能正常开展,人的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总目的才有可能实现。
参考文献:
[1]卢晓东.超越因材施教[J].教育学术月刊,2014,(10):3—8.
[2]孔祥渊.“从因材施教”走向“商材议教”[J]上海教育科研,2014,(6):27—29.
[3]梁秋英,孔刚成.孔子因材施教的理论基础及启示[J].教育研究,2009,(11):8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