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真实交往构建有效政治课堂策略的探究

2015-03-11徐国松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14年11期
关键词:主体评价课堂教学

徐国松

交往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行为。当代德国最负盛名的社会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最重要的代表人物哈贝马斯对此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提出了交往行为理论。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行为交往理论开始被广泛地运用到实践中,这就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来认识课堂教学活动。

哈贝马斯认为,交往是主体之间所进行的相互活动,它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互为主体的关系,即主体间性,交往的主体间性和主体间的内在相互关系构成了交往概念的本质。主体间性是交往的基本原则,体现了交往的本质。主体间性强调主体之间的互识与共识,即主体在交往过程中能够相互认识和相互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共同的理解。参与课堂教学的教师和学生是相对独立和相互平等的主体,课堂教学的有效进行离不开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而课堂教学最终要实现的是期望理解(教师希望学生所获得的理解)与实际理解(学生自己的真实理解)的统一。因此,我们可以把课堂教学看成是一种交往形式。

但是课堂交往有真实也有虚假,真实的课堂交往应该具备以下特征:平等对话、互相尊重、讲究实效、资源共享、彼此评价。本文试从课堂真实交往的特征出发,探究构建有效政治课堂的若干策略。

一、由高到低,走下神坛,转换教师角色意识,与学生平等对话

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简单叠加,而是一个互教互学的学习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学生的教师”和“教师的学生”将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教师式的学生”和“学生式的教师”,这意味着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变,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为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和学生知识构建的促进者。“平等中的首席”意味着教师要尊重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从人的角度来理解学生,从发展着的人的角度对待学生,把学生放在他们成长的具体阶段来解读,尊重学生在特定时期的特定思想和表现。这要求教师要有浓厚的人文底蕴、开放的心态和胸怀,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发自内心地信任和接纳教师,才会乐于参与课堂。

实践表明,平等、民主、开放的新型师生关系是学生良好学习情绪的“触发器”,是搞好政治课教学、提高思想教育的重要保障。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激励者和合作者,应该为学生营造一种开放、自由、和谐的课堂氛围,这样学生才能乐于参与,才敢多读、多想、多讲,才能寻错、思错、改错,才会释放自己的智慧能量,提高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做课堂的主人。

二、由远及近,回归生活,关注学生生活实际,与学生相互尊重

在课堂教学中,作为独立的交往主体,师生之间应该做到相互尊重。在课堂交往中,教师要做到尊重学生的需求就要使课堂回归生活,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要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促进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实际的有机结合。这是实现课堂真实交往的重要手段,也是使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的首要前提。

例如,在进行“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这一课题的教学时,笔者没有照本宣科地灌输理论,而是设计了如下教学案例。

【情境材料】甘洛县乌史大桥乡二坪村,是凉山北部峡谷绝壁上的彝寨,村民上下绝壁都要攀爬5架木制的云梯,进出极为艰难,村民一年难得下绝壁一次。就是在如此艰险的环境下,从汉族地区来的李桂林、陆建芬夫妻扎根这里18年,把知识的种子播种在彝寨,为村民走出彝寨架起“云梯”。1990年,李桂林夫妻来到这里,村民的落后与贫苦深深地震撼了这对彝族夫妻。强烈的同情心和民族感使李桂林坚定了扎根二坪搞教育的信心,得到了妻子的大力支持。他与妻子18年如一日地教书育人,共培养了六届学生149人,其中有22人是从外村慕名而来的。李桂林本人还两度被评为县优秀教师。二坪——这个过去的“文盲村穷山村”,现在成了“文化村”。昔日的荒凉到今天的精神巨变,与这两位老师付出的心血是分不开的。他们为偏远山区的教育事业撑起了一片蓝天。李桂林、陆建芬夫妇当选为“2008年十大感动中国人物”。组委会的颁奖词是:在最崎岖的山路上点燃知识的火把,在最寂寞的悬崖边拉起孩子们求学的小手,18年的清贫、坚守和操劳,沉淀为精神的沃土,让希望发芽。感动中国推选委员阿来:乡村教育是重要的,但常常被忽略;乡村教师是伟大的,却不应该被遗忘。阎肃更是写下这样深情的评价:星星和月亮在一起,桂林和建芬在一起,太阳和温暖在一起,桂林和建芬了不起!

【问题探究】(1)物的价值和人的价值一样吗?(2)从李桂林夫妇的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出人的价值是什么?(3)如何评价人的价值?(4)如果你是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你会推选李桂林夫妇吗?并说明你的理由。

整个教学过程通过设置具体的案例情境,组织学生讨论和合作探究问题,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课堂上没有了繁琐的概念解释、空洞的理论说教,充满了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教师的点拨和总结,不仅使学生深刻地理解了教材上的基本理论,还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品质。

三、由浅入深,优化教法,学习知识以点带面,掌握方法循序渐进

课堂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对话与交流,在交往主体——师生之间形成共同理解。师生之间的理解既包括对师生之间关系和学生之间关系的理解,也包括对知识和思想的理解。前者能使双方的需要、意图、意见和行动达到一致,后者能使学生在交往关系中和相互理解中获得知识和思想、经验和成长。新课程改革重视教学的人本化,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和参加者以及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引导者,其职责和功能决定了教师必须在教学中不断地引导学生,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增强学习的实效性。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从时间上、空间上最大限度地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让学生拥有充分的自主权。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例如,教师可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个思维层面教会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把握思想政治学科的思维逻辑和规律。在教完每节思想政治课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绘制知识结构图表,以明确全课的知识要点和彼此间的联系,这不仅能使学生深刻地理解每一个知识点,培养宏观把握知识的能力,还能帮助学生找到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发现隐性的、不为人所知的知识规律。只有经历了这一过程,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得以有效提升,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具实效。endprint

四、变封闭为开放,激活课堂,开发丰富课程资源,与学生共享资源

教师与学生都是课堂教学的参与者,都是课堂教学的资源,因此课堂教学交往实际上是师生共享资源的过程。教师要认识到,学生也可以是一个教育者,因而要充分挖掘学生中的教育资源,捕捉学生的信息,分享学生的相关经验。在交往中,作为自我的主体,不是以一种自然的态度,而是以一种超越的、理智的态度,通过自己的思考,把别人的思想转变为自己的思想。因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使学生能够以一种超越的、理智的态度,来汲取他人的智慧。学生是重要的教学资源之一,开发学生资源、用好学生资源是当前课程改革的趋势,也是进行真实交往的要求。在课堂上,政治教师要通过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充分利用学生在各种活动中所获取的信息,及时把有效信息引入到教学中。

例如,在“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的教学中,关于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教材中的解释较为抽象笼统。对此,我设计了如下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你见过哪些文化遗产?谈谈你当时的感受。学生踊跃发言,分享自己的感受,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对教材的观点有了感性的认识。

当然,除了开发学生资源以外,教师还可根据自己的知识背景,将自己对事物的理解或合理的观点作为教学背景呈现给学生,从而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

五、促静态为动态,多元互动,改革创新评价机制,与学生相互评价

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交而不往”的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交往主体之间缺乏评价。教学过程是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评价是联系教师与学生思维、情感的重要环节。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实施多元化的评价,有利于学生多方位、多角度地进行交流;有利于增强学生自我评价和评价他人的能力;有利于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充分调动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体验成功、建立自信,获得全面发展。因此,我在教学中,注重采用生生互评、学生自评的多向交流互动的多元化评价方式,尝试建立态度、情感、能力、知识并重的多维立体评价体系,把评价焦点从学生的学习能力扩展到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情感状态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让学生参与评价活动不仅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而且,同伴的评价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评价与反思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在以后的学习中进行改正。所以,学生评价学生是促进学生互学的有效手段。在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在进行互评时做到公平、公正,既要赞赏同学的优点,又要客气地指出不足,给同学留出改正的余地。

自我评价是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学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能否客观地评价自己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态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在每节课的总结阶段,我都会创设有利于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的教学情境,以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自我评价,因为作为学习者的学生本人,对自己学习的评价往往比他人更准确。我设计的评价内容包括:知识掌握情况、能力发展情况、学习态度和情感培养情况等。这样,学生在评价自己的过程中就能自我激励、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了。

综上所述,课堂教学是一种特殊的交往形式,教师要从把握课堂真实交往的特征出发,不断探究真实交往的策略,这样才能构建起有效的政治课堂,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自由而健康地成长。endprint

猜你喜欢

主体评价课堂教学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
翻译“主体间性”的辩证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