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的几点尝试

2015-03-11刘珊珊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14年11期
关键词:思品生活化教学内容

刘珊珊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不少教师都会有这样的感受:教材信息量不足、教学形式单调、教学内容远离学生生活等,这些已成为制约教学效果提升的重要因素。作为新时期的初中思品教师,我们应当具备较强的创新思维与教改能力,对这些存在的不足进行深入的研究,以寻找突破的方式与途径。笔者在思品教学中致力于开展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探究,有效破解了上述教学难题,本文将作简要论述。

一、当前初中思品教学面临的主要困境

1教师过于依靠口头说教,学生难以完全认同。

初中阶段的学生思维更加丰富,各种稀奇古怪的思想屡见不鲜。由于思品教学具有较强的思想引导性,教师如果完全依靠口头说教,远离学生的身心发展实际,就无法激发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从而导致学生对思品教学的不认同,认为思品教学只是空洞的说教。

2教材信息不够丰富,教学活动枯燥乏味。丰富的教学信息是增强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前提与基础。受教材篇幅、形式的制约,现行教材中无法囊括较多的信息,因而教师如果完全按照教材内容进行教学,就无法构建起丰满的思品课堂,整个教学活动也会显得非常枯燥乏味,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学脱离学生生活,思想引导效果不佳。

思品教学承担着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的重任。由于学生的思想与他们的生活经历是息息相关的,思品教师在教学中若完全依照教材,或是选取一些和学生生活联系不够紧密的内容作为补充信息,就会使学生觉得思品教学和他们的生活相距较远,从而削弱思品教学思想引导的作用。

二、贯彻生活化原则,有效提升初中思品教学效果

笔者在初中思品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入手,在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式确定以及思想引导等方面与生活化原则紧密结合,有效地增强了思品教学的实效性。

1从生活中选取教学信息,丰富思品教学。

初中思品课堂应当是生动形象的课堂,各种信息要能够满足教学的实际需要。显然,仅仅依靠教材的有限信息显然无法达到这样的目标。因此,教师应当从学生的生活中选取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信息作为补充,让思品教学充满活力。例如,在教学“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这一内容时,笔者选取了近两年发生的伪劣家电漏电伤人事件作为教学素材。由于学生在生活中对这些事件早有耳闻,因而这些事件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由于这样的教学活动具有直观形象性,且教学素材就选自于学生的生活,因而能够有效地丰富思品教学课堂,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学得有趣。

2结合学生思想特点,开展有效教育引导。

在初中阶段,学生就逐渐进入了青春期。青春期的学生性格叛逆、渴望独立、追求自由,而这就与他们尚浅的生活阅历、简单的思维方式形成了强烈冲突。因此,教师应当发挥思品学科的引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思想特点开展教学,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例如,在教学“积极的生活态度”这一内容时,笔者在课前对本校乃至本地区初中生生活态度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然后在课堂上投影展示,并附上案例说明。展示在学生面前的这些消极生活态度,正是许多学生身上所存在的,因而在此基础上开展积极生活态度的分析研究就会更具针对性。由此可见,初中思品教学与学生思想特点紧密结合,能够极大地发挥思品学科的思想引导作用,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保障。

3立足社会事件,强化思想教育。

校园的围墙隔绝不了学生与这个大千世界的联系,社会上发生的各种事件往往也是学生所关注的。在当今社会,许多青少年沉迷游戏、崇尚暴力、不思学习、好逸恶劳,甚至走上了自暴自弃以及违法犯罪的道路,这些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对此,初中思品教师就可以在教学中将这些现象与教学内容紧密地结合起来,以强化学生的思想教育。

综上所述,在初中思品教学中开展生活化尝试是提升思品教学引导效果的重要途径,广大教师应当加以研究和推广,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FK

猜你喜欢

思品生活化教学内容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初中思品课情境创设策略初探
浅谈体验式教学在思品课堂中的运用
农村思品课教学现状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