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若干思考
2015-03-11谢付良
谢付良
在初中课程中,思想品德是较为特殊的课程,它不仅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在中考的总分数中占有一定的比例,还能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该课程的特点在于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证性,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深入研究教材,结合现代社会现实进行各个知识点的讲解。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对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进行深入的思考与研究。
作为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在整个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不可否认,当前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本文就以此为切入点,分析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现状,并针对性地提出几点解决措施,为初中思想品德教师的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一、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现状
相较传统的注重理论知识讲解的教育,新课改更加注重实践性,强调学生的能力及思维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素质,尊重学生,本着自由开放的原则进行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对思想品德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深入研究各个知识点,发散学生思维。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如教师自身能力和综合素养、学生接受能力和心理特征等,在现如今的思想品德课堂中,教学活动仍然是以教师为主的,没有真正将学生作为教学的核心,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也没有真正地融入情感,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策略
1激发学生兴趣。
初中生思维较为活跃,好奇心强,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特点。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创设情境,使学生深刻地感受到思想品德课的趣味性及实用性。例如,在教学社会活动方面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将教室布置成相关场景,让学生扮演相关人员,使学生深刻理解社会活动的方方面面。该情境较为贴近生活,可以让学生认识到不仅思想品德课里有知识,生活中到处都有知识,并利用生活知识丰富理论知识,激发学习兴趣。
2开阔教学思路。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具有极强的综合性,包括合作者、引导者、组织者等。教学过程并非一定要像传统的教学一样,教师主动,学生被动,使得课堂气氛沉闷,影响教学效果。教师要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给予学生自由发言的机会,使之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个性及魅力。因此,教师要在课堂中营造出轻松的氛围,使学生能够不断发散思维,深入思考,积极主动地进行各项活动,提高学习效率。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大胆提出疑问,并通过讨论进行解答,从而使思想品德课在轻松灵活的形式中完成,达到预期教学效果。
3结合时事教学。
在现如今的信息时代,媒体对于信息的传播已经改变了人们原有的信息接收方式,因此教师在进行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时,也要与时俱进地将课本知识与当下的时事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不仅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书本知识,还能够结合时事利用思想品德知识进行分析。
4开展有效提问。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提出问题,使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知识,这样学生的学习目标就会更加明确。在课堂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适当地提出难度适中的问题。如果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方向有偏差,教师可以适当地进行提醒或者引导。课堂提问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知识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教学“正确对待挫折”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你是否受到过挫折?你是怎么看待这个挫折的?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使学生的思维逻辑更严密。
总之,初中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有效途径之一。该学科的特点在于针对性及实证性较强,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不能仅仅讲解理论,还要联系实际情况,使学生对社会有一定的了解,学会正确看待世界。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思想品德教学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全面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不断总结经验,探索出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