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指标与HBV-DNA的相关性

2015-03-07作者单位442000湖北十堰十堰市太和医院检验科

西南国防医药 2015年4期
关键词:透明质酸肝纤维化

作者单位:442000 湖北 十堰,十堰市太和医院检验科

娄国平

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指标与HBV-DNA的相关性

作者单位:442000 湖北 十堰,十堰市太和医院检验科

娄国平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与HBV-DNA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3月~2013年5月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80例,将其按HBV-DNA水平分为5组(A组HBV-CAN<103IU/L,B组103IU/L≤HBV-CAN<105IU/L,C组105IU/L≤HBV-CAN<106IU/L,D组106IU/L≤HBV-CAN<108IU/L,E组HBV-CAN≥108IU/L),比较其血清HA、PCⅢ、Ⅳ-C、LN水平和肝纤维化程度,并进行HBV-DNA与肝纤维化指标的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不同HBV-DNA水平患者肝纤维化指标HA、PCⅢ、Ⅳ-C、LN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DNA与肝纤维化指标相关性分析发现,HBV-DNA与HA、PCⅢ、Ⅳ-C、LN相关系数分别为0.874、0.815、0.748和0.789(均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载量HBV-DNA与肝纤维化指标 HA、PCⅢ、Ⅳ-C、LN之间存在相关关系,但乙肝肝纤维化判断应联合转氨酶等综合分析。

[关键词]肝纤维化;透明质酸;HBV-DNA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持续感染是导致肝纤维化、肝硬化的主要原因[1]。有研究报道[2],约23%和4.4%的HBV感染者发展为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有研究显示[3],肝纤维化指标与肝硬化进展间存在关系,早期抗病毒治疗可逆转肝纤维化。为进一步明确肝纤维化指标与病毒载量的关系,本研究对4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透明质酸等肝纤维化指标与HBV-DNA含量进行探讨,以期为肝硬化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 观察对象为我院2010年3月~2013年5月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共480例,均符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05年)诊断标准。治疗前半年内未服用抗病毒、抗纤维化药物和免疫调节剂,并排除丙型肝炎病毒(HCV)、丁型肝炎病毒(HDV)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排除失代偿期肝硬化、合并酒精性肝炎患者和妊娠及哺乳期女性。其中男性281例,女性199例,年龄28~46(31.5±10.6)岁;轻度慢性乙型肝炎187例,中度141例,重度72例,肝硬化80例。本研究遵循赫尔辛基宣言和临床药理试验管理规范(GCP),经院内伦理委员会同意,所有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同意书。

1.2检测指标及方法 患者住院次日清晨,空腹、安静状态下抽取肘静脉血5 ml,3000 r/min离心分离血清,-70 ℃保存待检。HBV DNA采用实时定量PCR法(Cobas Ampliprep/Cobas Taqman)检测;血清透明质酸(HA)、四型胶原(Ⅳ-C)、Ⅲ型前胶原(PCⅢ)和层黏蛋白(LN)以放免法测量,ALT、AST采用连续比色法检测,试剂均由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提供,按说明书操作。在B超定位下取肝组织活检,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将纤维化程度分为S0、S1、S2、S3和S4五级。

1.3分组将观察对象按HBV-DNA水平分为5组,分别为:A组HBV-CAN<103IU/L;B组103IU/L≤HBV-CAN<105IU/L;C组105IU/L≤HBV-CAN<106IU/L;D组106IU/L≤HBV-CAN<108IU/L;E组HBV-CAN≥108IU/L。

2结果

2.1不同HBV-DNA水平与肝组织纤维化程度的关系 通过Mann-Whiteny秩和检验和F检验,各组别间肝纤维化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254,P<0.05),HBV-DNA与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r=0.187,P<0.01)。见表1。用卡方统计量进行线性趋势检验,计算得拟合优度χ2=63.16(P<0.01),回归斜率β=0.183(P<0.01),进一步说明两变量之间存在线性变化趋势,即随着HBV-DNA水平升高,肝纤维化程度增大。

表1不同HBV-DNA水平与肝组织纤维化程度的关系(例)

组别nS0S1S2S3S4A组104393512711B组120412220316C组123235817205D组781618161612E组551112101111

2.2不同HBV-DNA水平组间转氨酶水平的比较不同HBV-DNA水平组间AST和ALT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6.252,P<0.05),两两比较发现,A组AST、ALT水平低于其他组(P<0.05),但B、C、D、E组间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不同HBV-DNA水平组间肝纤维化指标比较 不同HBV-DNA水平组间肝纤维化指标HA、PCⅢ、Ⅳ-C、LN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21.523,P<0.05),随着HBV-DNA水平升高,四指标均呈现增加趋势。HA自B组开始即与A组有区别,随后C、D、E各组均与前组区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PCⅢ、LN自D组开始与前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E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Ⅳ-C自C组开始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E组分别与A、B、C组和A、B、C、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HBV-DNA与肝纤维化指标相关性分析 HBV-DNA与肝纤维化指标相关性分析发现,HBV-DNA与HA、PCⅢ、Ⅳ-C、LN相关系数均>0.75(P<0.05,表4)。

表2 不同HBV-DNA水平组间转氨酶水平的比较

注:与其他组相比,①P<0.05

表4 HBV-DNA与肝纤维化指标相关性分析结果(ng/ml)

表3 不同HBV-DNA水平组间肝纤维化指标比较

注:与A组相比,①P<0.05;与B组相比,②P<0.05;与C组相比,③P<0.05;与D组相比,④P<0.05

3讨论

研究认为[4],肝纤维化、肝硬化是机体对肝脏慢性损伤的主动性修复过程,以肝脏细胞外基质(FCM)沉积和增生为主要特征,可表现为肝小叶和肝窦毛细血管内纤维化。薛永杰等[5]研究认为,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主要环节为肝脏星状细胞的激活增生,转化为成纤维细胞,并大量合成FCM,沉积于肝内出现肝硬化。也有学者认为[6],病毒在肝脏内大量复制,不仅可导致机体正常的免疫清除,也造成机体的免疫病理反应,出现肝细胞损害、肝功能异常,其病理反应结果的直接体现就是肝脏组织的修复和纤维化过程。而乙肝患者血清HBV-DNA水平可直接反映病毒在肝脏的复制程度,其水平与肝脏损伤、修复间存在动态平衡。本研究通过实时定量PCR法对HBV-DNA含量进行测量,能够真实反映乙肝病毒的感染、复制和病程动态变化。

目前对肝硬化诊断,以肝脏穿刺病理学检测为标准[7]。本研究也同样证实,HBV-DNA水平在不同肝纤维化程度间存在差异。但穿刺病理法创伤性较大,限制了其应用。目前越来越多学者提出利用HBV-DNA和肝纤维化指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达到无创诊断的目的。HA为肝细胞外间质中蛋白多糖的组成部分,在肝脏受损时,HA含量发生相应变化,是肝细胞急、慢性损伤的标志;PCⅢ在肝纤维化早期合成活跃,是肝组织纤维化程度的指标;Ⅳ-C是构成组织基底膜的主要成分,可反映基质胶原的更新变化;LN则能够及时反映基质胶原的更新率,与Ⅳ-C一起可综合反映肝纤维化活动状态。目前有研究认为[8],判断肝纤维化的程度对肝硬化诊治极具临床意义,肝纤维化4项(HA、PCⅢ、Ⅳ-C、LN)可以作为肝纤维化动态发展的指标。

本研究发现,随着HBV-DNA含量的增高,透明质酸和其他肝纤维化指标也随之上升,二者相关系数均>0.75(P<0.05),存在明显直线相关关系。说明在对乙肝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控制病毒载量能够有效控制肝纤维化的进展。相关文献报道[9],通过对慢性乙肝患者进行抗病毒药物治疗,也发现治疗后HA、PCⅢ、Ⅳ-C、LN均低于治疗前。但也有学者[10]不支持此观点,认为HBV-DNA与HA、PCⅢ、Ⅳ-C、LN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这可能是由于慢性乙肝肝硬化发病机制复杂,除病毒复制外,机体正常或病理免疫因素对其也有影响;但也可能由于检测的方法、设备、试剂不同所致。

研究还发现,不同HBV-DNA水平患者的转氨酶水平不一致(P<0.05)。但对不同病毒载量各组进一步分析发现,虽然HBV-DNA阴性组(A组)ALT、AST与阳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但在HBV-DNA阳性组(B、C、D、E组)内部,差异并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肝细胞损害程度与HBV复制水平间并无直接相关关系。在整个肝功能损害发生的过程中,病毒复制可能仅仅是免疫应答的开始因子,宿主的免疫能力可能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在乙肝肝硬化发展过程中,病毒载量HBV-DNA和肝纤维化指标 HA、PCⅢ、Ⅳ-C、LN之间存在相关关系,临床对乙肝患者应重视早期抗病毒治疗,除控制病情外,还可以防止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形成和发展。但临床检查和治疗不能单纯依靠某一项指标,应考虑在无创检查的基础上,联合肝纤维化指标、转氨酶、病毒载量等全面评价,以建立客观、合理、标准的评价系统,从而对临床诊断和治疗选择起到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庄燕,范婷婷.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在各型肝病诊断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3):323-324.

[2]刘晓强,周海中,吴靖珍.肝病患者血清HA、PC-Ⅲ、C-Ⅳ、LN测定的临床意义[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9,13(6):40-41.

[3]邓乐,温志立,何金秋,等.乙型肝炎患者联合检测血清前S1、前S2抗原、E抗原的临床意义[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6(1):147-149.

[4]Russo FP,Alison MR,Bigger BW,et al. The bone marrow functionally contributes to liver fibrosiss[J]. Gastroenterology,2009,130(257): 1807-1821.

[5]薛永杰,杨国嵘,张文杰,等.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Ⅲ型前胶原和Ⅳ型胶原血清学指标对肝硬化诊断的价值[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10,20(3):178-179.

[6]马德佳,何新发,李燕妮.HA、PC-Ⅲ、Ⅳ-C及LN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J].广西医学, 2011,33(3):312-314.

[7]Lu LG,Zeng MD,Mao YM,et al.Inhibitory effect of oxymatrine on serum hepatitis B virus DNA in HBV tranagenic mice [J].World J Gastroenterol,2009,10(8):1176-1179.

[8]贺乐奇,申春梅,张群峰,等.慢性乙型肝炎病毒复制与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相关性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 2014,21(6):740-742.

[9]王军.血清肝纤维化四项检测在慢性肝病诊断中的意义[J].实用医药杂志, 2013, 30(7):590-591.

[10]廖宝林,林思炜,张复春,等.慢性乙型肝炎患者ALT、HBV DNA及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与肝纤维化程度的关系[J].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2,28(9):657-660.

Correlation between fibrosis indexes and HBV-DNA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virus

Lou GuopingDepartment of Laboratory, Taihe Hospital of Shiyan City, Shiyan, Hubei, 442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erum liver fibrosis indexes and HBV-DNA of patients with hepatitis B virus (HBV). Methods 480 patients with chronic HBV to receive treatment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0 to May 2013 were collected and divided into five groups according to their HBV-DNA levels (group A: HBV-CAN<103IU/L; group B: 103IU/L ≤ HBV-CAN < 105IU/L; group C: 105IU/L ≤ HBV-CAN < 106IU/L; group D: 106IU/L ≤ HBV-CAN < 108IU/L; group E: HBV-CAN≥ 108IU/L). Their serum HA, PCⅢ, Ⅳ-C, and LN levels as well as severity of liver fibrosis were compared and Spearman correlation analysis was made between HBV-DNA and liver fibrosis indexes. ResultsThe differences in fibrosis indexes HA, PCⅢ, Ⅳ-C, and LN of patients at different HBV-DNA level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analysis on correlation between HBV-DNA and liver fibrosis indexes showed that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of HBV-DNA with HA, PCⅢ, Ⅳ-C, and LN was 0.874, 0.815, 0.748, and 0.789, respectively (allP<0.05). Conclusion There is a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HBV-DNA load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BV and the fibrosis indexes HA, PC III, IV -C and LN, but judgment of HBV fibrosis should be based on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ransaminase and other factors.

[Key words]liver fibrosis; hyaluronic acid; HBV-DNA

(收稿日期:2014-12-13)

文章编号1004-0188(2015)04-0383-03

doi:10.3969/j.issn.1004-0188.2015.04.013

中图分类号R 512.62

文献标识码A

猜你喜欢

透明质酸肝纤维化
NF—κB信号通路抗肝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皮脂膜修复贴敷料在皮肤修复中的研究分析
扶正化瘀制剂抗肝纤维化和治疗慢性肝病的临床疗效
扶正化瘀方抗肝纤维化的主要作用机制与效应物质
中西医结合抗肝纤维化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单叶细辛对寒饮射肺证模型大鼠LN及HA含量的影响
单叶细辛对寒饮射肺证模型大鼠LN及HA含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