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青少年游泳基础训练若干特征研究

2015-03-07

中国体育科技 2015年3期
关键词:基础训练年龄组教练员

荣 礴



我国青少年游泳基础训练若干特征研究

荣 礴

目的:分析我国青少年游泳基础训练现状,揭示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在国际比赛中出现若干新特征的原因。方法: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测试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青少年基础训练进行分析讨论。结果:我国男子短距离运动员现役年龄和第1次参加国际比赛年龄明显要小于美国和澳大利亚,成绩保持时间、参加比赛次数与两国相比较已经没有显著差异,我国男子长距离运动员现役年龄小于美、澳两国合计水平,但初训年龄要大于两国合计水平,其他一些重要指标没有显著性差异;女子短距离运动员基础训练时间明显偏少,但成绩保持年限和参加比赛的次数要好于其他两个国家,女子长距离项目各参赛和两国合计没有显著差异;大部分教练员对最佳竞技状态年龄和成绩增长最快年龄判断相对客观,符合青少年身体发展客观规律,他们能够熟悉运用大纲,坚持大纲在业余训练中的基础地位;我国男、女各年龄组运动员运动成绩变化和青少年运动员身体形态、机能、体能变化较为符合,运动等级可以达到二级标准,还没有达到一级标准,按照游泳年龄组教学训练大纲的游泳成绩评分标准,男、女运动员年龄和运动成绩符合程度,出现较高分数的情况较少。结论:近年来,我国游泳项目优秀运动员在国际比赛中运动寿命和参赛频率呈现了新的特点,扭转了早期退役的局面,扎实的青少年基础训练工作是取得成绩的关键;教练员对训练规律认知相对客观,执行教学训练大纲较为系统,但同时应该注意管理体制带来的若干负面现象。建议积极借鉴游泳强国先进经验,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加强青少年运动员人文关怀及社会能力塑造;注重伤病预防,将功能动作训练体系相关理念融入到训练之中,提高训练质量,夯实梯队基础。

青少年游泳运动员;基础训练;特征

1 前言

青少年基础训练是运动项目长远发展的重要基石,关系到项目发展的潜力和后劲。长期以来,我国部分运动项目青少年基础训练被业界所诟病,锦标主义、揠苗助长的现象时有发生。近年来,我国游泳项目取得了长足进步,中长距离、混合泳等项目在世界上已拔得头筹,有些项目在亚洲趋于领先,在总结优秀运动员训练理论与方法的同时,也应该归纳青少年游泳项目基础训练一些新特点。有观点[1-4]认为,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我国游泳运动员参加国际重大比赛普遍存在参赛年轻化、持续时间短的现象,几乎没有运动员能够成为国际泳坛上的常青树。本研究在分析中国、美国、澳大利亚3国参加重大比赛的优秀运动员比赛年龄、成绩保持年限、参赛次数等参数基础上,发现我国游泳运动员近年来参加国际比赛出现了一些新特点,主要表现在参赛时间和参赛次数变化。本研究在结合文献分析、问卷调研和实地测试基础上,试图从青少年基础训练层面上分析我国优秀运动员在国际比赛出现新变化的原因。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对参加2013年全国少儿游泳冠军赛(南宁)的若干青少年运动员身体形态、运动素质进行测试,根据成绩册记录200混泳和400自由泳的参赛成绩(表1)。

表 1 本研究研究对象分组及人数一览表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调研

利用中国知网和High Wire查阅国内、外青少年游泳训练、后备人才等相关资料,为研究提供详细论证支撑。结合历年游泳年龄组训练大纲,归纳大纲若干思想变迁,结合相关文献实现对本主题的论证。

2.2.2 问卷调查

在2013年全国少儿游泳冠军赛期间,设计问卷对教练员进行问卷调查,主要涉及的内容是青少年参训年龄、竞技状态、训练及奖励机制、对早期专业化训练的看法等。

2.2.3 测试

本研究在2013年全国少儿游泳冠军赛期间随机挑选各年龄组参赛运动员,从身体形态、体能、机能方面选择相应指标进行测试,结合专项成绩,客观评价参赛青少年运动员情况,为本研究观点提供支撑。

2.2.4 数理统计

在统计方法方面,根据国际泳联收录的现役游泳运动员名录中国、美国、澳大利亚3国运动员参加国际重大比赛基本信息和我国青少年运动员年龄组身体素质、参赛成绩情况,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合教练员问卷,设计相应统计表格,采用频数和百分率进行表示。

3 结果与分析

3.1 中国、美国、澳大利亚3国优秀游泳运动员参赛情况分析

为准确表达本研究统计情况,需要对表中若干参数进一步进行解释(表2~表5)。基础训练时间是指第1次参加国际比赛年龄与初训年龄差值;成绩保持年限是指最好成绩年龄与第1次参加国际比赛年龄差值;参加比赛次数是获得最好成绩后至2014年参加国际重大比赛(奥运会和世界游泳锦标赛)次数。

表 2 本研究中国、美国、澳大利亚3国男子短距离运动员参赛国际重大比赛情况一览表

注:#表示中国和美国相比较,*表示中国和澳大利亚相比较,P<0.05。

表 3 本研究中国、美国、澳大利亚3国女子短距离运动员参赛国际重大比赛情况一览表

注:#表示中国和美国相比较,※表示美国和澳大利亚相比较,P<0.05。

表 4 本研究中国与美国、澳大利亚2国男子长距离运动员参赛国际重大比赛情况一览表

注:#表示中国和美国、澳大利亚2国合计相比较,P<0.05。

表 5 本研究中国与美国、澳大利亚2国女子长距离运动员参赛国际重大比赛情况一览表

由表2、表3可知,被国际泳联优秀运动员传记收录的我国男子短距离运动员现有年龄明显要小于美国和澳大利亚,第1次参加国际比赛年龄和出现最好成绩的年龄明显要小于美国运动员,基础训练年限和成绩保持时间虽然小于两国,但没有显著性差异。从女子短距离运动员情况来看,我国运动员年龄和美国、澳大利亚无明显差异,第1次参加国际比赛年龄和出现最好成绩年龄与两国差异也不大,基础训练时间要明显小于美国,同时澳大利亚也要小于美国。值得关注的是,我国女子运动员成绩保持年限要好于其他两个国家。长距离运动员的比较主要是分析我国和美国、澳大利亚2国的合计情况。

从表4、表5可知,我国男子长距离运动员现役年龄还是要小于美国、澳大利亚2国合计水平,但初训年龄要大于两国合计水平,其他一些重要指标没有显著性差异,女子长距离方面,所有参赛运动员均没有显著性差异。由此来看,在长距离方面,我国运动员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3.2 教练员对青少年基础训练相关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通过调查问卷发现,关于始训年龄,大多数教练员认为是5~6岁(表6),和国际泳联优秀运动员传记收录的优秀运动员调研数据相近。教练员普遍认为,男子运动员最佳竞技状态会出现在20~22岁左右,女子年龄要稍微小一些(表7),成绩增长最快的年龄阶段,男子一般为18~20岁,女子为16~18岁(表8)。关于早期专项化的,大多数教练员认为,竞赛体制及评估体系的单一化是造成运动员早期专项化的主要原因,同时,训练理念的影响也应该引起注意。由于锦标主义和竞赛体制的原因,还有很多教练员认为,早期专项化有必要在特定阶段实施(表9、表10)。在贯彻游泳年龄组教学训练大纲方面,多数教练员对大纲较为熟悉,并在略高于大纲要求的基础上执行,不熟悉大纲内容、执行训练计划不考虑大纲要求的情况已经很少(表11、表12)。

表 7 本研究男、女青少年游泳运动员能够出现最佳竞技状态年龄段统计一览表

表 8 本研究男、女青少年游泳运动员运动成绩增长最快年龄段统计一览表

表 9 本研究青少年游泳运动员早期专项化的原因统计一览表

表 10 本研究教练员认为早期专项化的必要性程度一览表

表 12 本研究教练员对执行游泳年龄组教学训练大纲情况一览表

3.3 各年龄组青少年运动员身体参数和运动成绩情况

由表13可知,从青少年男子运动员身体形态指标上来看,身高、指距在11~12岁开始快速增长,到13~14岁增长速度最快。体重和手面积快速增长是在13~14岁,一直延续到15~17岁。值得关注的是,反映身体形态的一个重要指标—流线型指数呈“U”型变化趋势,可能和青少年发育特点有一定的关系。在机能方面,12 min跑指数和肺活量均在11~12岁开始快速提高,在体能方面,1 min引体向上在15~17岁达到峰值,立定跳远在11~12岁开始快速增长并一直维持到15~17岁。

运动成绩反映了运动员身体形态、机能、体能等综合能力。观察运动成绩的变化可知,运动成绩大幅提高的年龄阶段是在11~12岁,13~14岁提高也较为明显,运动成绩的变化和青少年运动员身体形态、机能、体能变化较为符合。结合新颁布的运动员等级标准,本次比赛的男子青少年运动员年龄组最好成绩可以达到200 m混合泳、400 m自由泳的二级运动员标准。按照《游泳年龄组教学训练大纲》(2006版)的《游泳成绩评分标准(长池)》进行评分,7~10岁年龄组200 m混合泳可以得57分,400 m自由泳得57分;11~12岁年龄组200 m混合泳可以得66分,400 m自由泳可以得63分;13~14岁年龄组200 m混合泳可以得69分,400 m自由泳可以得73分;15~17岁年龄组200 m混合泳可以得72分,400 m自由泳可以得72分。

注:##表示11~12岁年龄组与7~10岁年龄组相比,**表示13~14岁年龄组与11~12岁年龄组相比;※※表示15~17岁年龄组与13~14岁年龄组相比,P<0.01,下同。

由表14可知,反映青少年女子运动员身体形态指标的身高、体重在11~12岁增长较为明显,指距从15~17岁增长明显,手面积变化不明显,流线型指数呈“U”型变化。反映机能指标的12 min跑和肺活量变化不显著。体能素质方面,1 min引体向上在15~17岁年龄组增长较为明显,立定跳远在11~12岁年龄组提高较快。

结合运动等级标准,本次比赛各年龄组200 m混合泳和400 m自由泳最好成绩可以达到在二级运动员标准。按照《游泳年龄组教学训练大纲》(2006版)的《游泳成绩评分标准(长池)》进行评分,7~10岁年龄组200 m混合泳可以得64分,400 m自由泳得64分;11~12岁年龄组200 m混合泳可以得72分,400 m自由泳可以得69分;13~14岁年龄组200 m混合泳可以得78分,400 m自由泳可以得76分;15~17岁年龄组200 m混合泳可以得82分,400 m自由泳可以得分79分。

4 讨论

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我国运动员参加国际重大比赛普遍存在参赛年轻化、持续时间短的现象。有研究[1]以1984年、1995年、2003年3个年度运动员现役年龄进行统计发现,游泳各项目前10名的运动员现役年龄有增大的趋势,我国游泳运动员越来越年轻,成绩出现也都比较早。

在运动寿命方面,有文献[3]对2004年雅典奥运会和同年的全国游泳冠军赛参赛年龄分布结构进行分析,发现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的运动寿命较为短暂,过早退役使我国游泳项目高水平训练缺乏必要的积累。

通过对国际泳联收录的现役优秀运动员人物传记(2014)分析来看,我国男子短距离运动员现役年龄和第一次参加国际比赛年龄明显要小于美国和澳大利亚,基础训练年限、成绩保持时间、参加比赛次数与两国相比较已经没有显著性差异;男子长距离游泳运动员除现役年龄偏小,初训年龄稍大之外,其他重要指标与两国合计没有显著性差异。

从女子短距离运动员情况来看,基础训练时间明显偏少,但成绩保持年限和参加比赛的次数要好于其他两个国家;从女子长距离项目来看,我国选手和两国合计水平也没有显著性差距。和国内部分学者统计观点有所不同,虽然我国男子运动员还存在“年轻化”的现象,但是,整体成绩保持年限和参赛次数均有较大的进步。上述新现象的出现是值得肯定的,也是多种因素协调发展的结果,本研究立足于对我国青少年基础训练特征研究,试图从青少年基础训练角度回答出现这一新现象的原因。

在运动训练领域,青少年基础训练始终是个重要的话题,基础训练的优劣与运动员可持续发展有直接的关系,基础训练过程中教练员训练理念、教学训练大纲执行情况、管理体制是关乎基础训练优劣的关键因素。教练员是运动训练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是实施训练计划的践行者,在训练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可以从教练员认知与执行角度来分析教练员对训练理念的理解。

结合相关调研可知,多数教练员对青少年训练关键期和最佳竞技状态的判断,和国际泳联优秀运动员传记收录的我国运动员情况比较接近,反映了我国教练员对该概念的基本认识。游泳训练大纲[16]认为,男性爆发力、耐力发展速度和峰值比女性普遍延后,男性一般在17~18岁可以达到峰值,而女性则在14~16岁可以达到峰值。综合上述分析可知,大部分教练员对最佳竞技状态年龄和成绩增长最快年龄的判断还是相对客观的,符合青少年身体发展客观规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游泳青少年基础训练的进步。

教学训练大纲是青少年基础训练的操作指南,从调研来看,多数教练员能够较好的熟悉运用大纲,坚持大纲在业余训练中的基础地位。2006年修订的《游泳年龄组教学训练大纲》在指导思想里明确指出:在基础训练结束的时候,要达到个人素质和技术的最高水平,为将来创造优异成绩打下基础。从本质上来讲,制定该大纲就是强调青少年游泳教学训练的基础作用,从源头上否定了早期专项化。从1983年开始,游泳教学训练大纲就开始制定,大纲在我国游泳业余训练中起着引领作用。有专家指出,1996—2003年没有很好的执行游泳教学训练大纲,并将若干内容进行删除,同时发行《全国少年儿童竞赛手册》增加了单项比赛,上述举措直接导致青少年运动员后备人才流失,国家层面上缺乏新秀涌现的现象。上述观点和我国20世纪80年代至2005年优秀运动员平均年龄走向呈“年轻化”,运动寿命比国外优秀游泳运动员短的观点相接近[1-4]。

近年来,在贯彻教学训练大纲方面也有很多值得推广的案例,如陈经纶体校在青少年基础训练方面就重视耐力素质提高及4种姿势转换能力;在体制保障上为了避免“拔苗组长”的行为,设立输送奖,对于优秀人才的教练员给予重奖;教练员在选材过程中按照《游泳年龄组教学训练大纲》要求,选择手脚大、头小、肩宽、髋宽、肩关节和踝关节灵活度较高的儿童,并善于发现水性和水感好,肌肉富有弹性、柔韧和协调优的运动员,上述举措都是按照大纲要求,遵循青少年身体发育客观规律,立足于长远而开展的有益举措,为我国青少年游泳基础训练实践开展了有益尝试[9]。

受比赛及管理体制的影响,运动员早期专项化还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通过本次调研发现,有不少教练员认为,早期专项化在必要时期有存在的必要性。综合上述分析推测,男子运动员现役年龄和第1次参加国际比赛的年龄偏小,可能和教练员的早期专项化的认知有一定的关系,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游泳项目基础还存在不足之处。

浙江是我国游泳项目开展较好的省份,有多名世界级运动员在浙江游泳队,业内人士认为,浙江游泳的再崛起,根本原因是青少年基础训练抓得好[8]。浙江部分地区将游泳做为中考考试项目,涌现出诸如陈经纶体校等一批培养游泳项目运动员的优秀少体校。同时也应该看到,浙江游泳输送体系也存在着“竞赛奖励重于输送奖励”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教练员“重成绩轻培养”的思想,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青少年游泳基础训练存在的不足之处。

早期专项化对青少年游泳运动员运动寿命和参赛能力影响深远,直接影响运动寿命及参赛水平,可以通过青少年运动员比赛成绩与身体形态、机能、体能因素等的关系来间接反映专项化的程度。从本研究统计结果来看,我国男、女各年龄组运动员运动成绩的变化和青少年运动员身体形态、机能、体能变化较为符合,运动等级可以达到二级标准,还没有达到一级标准的。按照《游泳年龄组教学训练大纲》2006版的游泳成绩评分标准[16],可以看出,青少年运动员各年龄组和运动成绩符合程度较好。

为推动我国青少年游泳项目可持续发展,夯实青少年基础这个基石,应该充分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我国游泳训练体系的建立受苏联影响深远,苏联游泳年龄组教学大纲将教学内容按照初级班、教学训练班和运动提高班这3种典型的教学班进行编制,在班级内明确教学训练主要任务,按照大纲理念给教练员予以指导,避免早期专项化、拔苗组长的现象发生。以初级班为例,为了避免早期专项化,该班的主要任务设定为掌握游泳技巧,进行全面身体素质训练,培养他们对运动训练的兴趣,教练员按照这个任务去贯彻就不会出现较大的问题[10]。

由于体制不同,美国游泳协会下属的俱乐部是美国青少年游泳运动员教学训练的实体,美国游泳协会下属游泳分会支持和管理2 800个俱乐部及30多万注册运动员,其中,8~16岁每个年龄组都有2万个游泳运动员,为美国确立世界领先水平提供保障[7]。美国游泳俱乐部做为一个群体在追求教学和训练的同时,赋予青少年游泳训练更多的内容,他们重视健康与环境的相互促进,人文素质及运动员社会角色培养,在提高运动成绩的同时,提高游泳青少年运动员的综合素质,为成为优秀运动员后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18,21],上述理念在国内游泳基础训练方面还比较缺失。

在训练体系方面,游泳俱乐部重视青少年运动损伤与预防和基本运动能力的塑造,认为运动损伤对青少年系统性训练及长远发展影响深远,并将运动损伤进行系统归类,主要关注于青少年运动过程中的身体位置、运动项目特点、运动习惯因素所造成的运动损伤[20],更加重视诸如像跑、跳、抓握等运动能力的提高[17]。在此,国内青少年游泳基础训练更应该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丰富训练体系,加强人文关怀,提高人才培养科技含量,进一步夯实我国青少年游泳人才梯队。

5 小结

近年来,我国游泳项目优秀运动员在国际比赛中运动寿命和参赛频率呈现了新的特点,扭转了早期退役的局面。扎实的青少年基础训练工作,是取得上述成绩的基石。在青少年游泳基础训练若干重要环节中,我国教练员对基础训练规律认知相对客观,执行教学训练大纲较为系统,上述进步为青少年运动员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动力。与此同时,也应该关注现行管理体制下存在的若干负面现象,早期专项化、重成绩轻输送的问题应当引起管理者的注意。

在国内游泳界提倡“走出去、请进来”的背景下,应积极借鉴游泳强国先进经验,优化训练理念,丰富训练体系,本研究建议,在现行体制下,管理者应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加强青少年运动员人文关怀及社会能力塑造,进一步丰富青少年游泳项目教育内涵;在训练方面,应把伤病预防放在重要位置,将功能动作训练体系相关理念融入到训练之中,提高训练质量,夯实梯队基础。

[1]陈业,葛超.我国部分游泳运动员始训年龄及运动年限研究[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24(4):101-104.

[3]高芸.优秀游泳运动员最佳竞技年龄特征分析[J].福建体育科技,2009,28(3):30-32.

[4]高芸.影响我国优秀运动员运动寿命的因素和对策[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36(1):63-66.

[5]郭莹,胡亚幸,费列列.上海市游泳后备人才——二线运动员的培养模式[J].体育科研,2010,31(2):63-70.

[6]何江海,赵媛媛.中国游泳运动员“过早退役”现象的研究与分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6,26(6):49-51.

[7]洪晓彬.美国青少年运动员培养模式研究—以游泳项目为例[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8]姜国青.浙江省竞技游泳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D].宁波:宁波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9]彭志强.杭州市陈经纶体校游泳后备人才培养现状的研究[D].杭州: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10]苏联游泳协会,苏联中央体育科研所.苏联游泳年龄组运动员教学训练大纲[M].迟爱光,译.北京:中国游泳协会,1991.

[11]汪海燕,罗达勇.强化田径、游泳等项目奥运战略的思考[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3,23(5):10-11.

[12]寻红星,刘建红,胡扬.我国长距离游泳项目青少年运动员训练负荷结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1,47(6):45-49.

[13]严蓓.我国青少年业余游泳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体育科学2004,24(6):60-63.

[14]严蓓.中、美青少年游泳训练营的比较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6,42(1):111-113.

[15]杨再淮,余询.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市场与宏观调控机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1,25(1):6-10.

[16]中国游泳协会.游泳年龄组教学训练大纲[M].北京: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

[17]BARNETT L,CLIFF K,MORGAN P,etal.Adolescent percep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vement skills,physical activity and sport[J].Eur Physical Edu Rev,2013,19(2):271-285.

[18]FRISCH A,CROISIER J L,URHAUSEN A,etal.Injuries,risk factors and prevention initiatives in youth sport[J].British Med Bulletin,2009,92(1):95-121.

[19]GEINDE S,QUENNERSTEDT M,ERIKSSON C.The youth sports club as a health-promoting setting:An integrative review of research[J].Scand J Public Health,2013,41:269-283

[20]KIRK D,MACPHAIL A.Social positioning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a youth sports club[J].Int Rev Soc Sport.2003,38(1):23-24.

[21]OKELY A D,BOOTH M L,PATTERSON J W.Relation of physical activity to fundamental movement skills among adolescents[J].Med Sci Sports Exe,2011,33(11):1899-1904.

Research on Some Characteristics of Junior Swimming Basic Training in China

RONG Bo

Objective:The analysis of current junior swimming basic training in China reveals the reasons for a number of new features of our elite swimming athletes in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Methods:this paper mainly adopts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testing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to analyze junior athletes’ basic training.Results:Our men's short distance athletes age in active service and for the first time to participate i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age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e United States and Australia,performance keep time,play times tha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compared with the two countries,our man’s long distance athletes age still in active service in China should be less than the total level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Australia,but in the early training age than aggregate level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other important indicators;Women's short time base training athletes significantly less,but remain fixed number of year,and the race times better than the other two countries,women's long distance each entry an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combined;Most coaches on the best competitive state age and grade the fastest growing age relatively objective,in line with the youth physical development objective law,they can be familiar with the use of outline,adhere to the outline in the foundation position in the amateur training;Our men and women the age group athletes performance changes and adolescent athletes body shape,function,more accord with physical changes,movement can achieve the secondary standard,had not reached the level of standards,in accordance with the swimming age group swimming performance criteria of teaching syllabus,men and women athletes age and performance in accordance with degree,less a higher score.Conclusion:In recent years,our country excellent swimming athletes in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sports life and performance frequency presents new characteristics,reverse the early retirement;Solid young basic training work is the key to gain success;The coach cognitive relatively objective regularity in training,to perform the teaching training outline relative system,but at the same tim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management system brings some negative phenomenon;Suggestions actively learn the advanced experience from swimming power countries,use of network information resources,strengthen the humanistic care and Shaping social ability of young athletes;Focus on injury prevention,make the function training system related concept integrated into the training,improve the quality of training,and lay solid foundation.

juniorswimmers;basictraining;characteristics

1002-9826(2015)03-0081-07

10.16470/j.csst.201503011

2014-09-20;

2015-01-28

荣礴(1981-),男,湖南长沙人,讲师,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训练学,Tel:(0731)85091167,E-mail:2625965973@qq.com。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体育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0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and Technology,Changsha 410000,China.

G861.1

A

猜你喜欢

基础训练年龄组教练员
对广东省成年男子BMI指数的分析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Module 3基础训练
Module 4基础训练
体育教练员面临的新挑战
2005年与2010年河北省经济较好与经济一般城市成年女子健身程度的比较与分析
Module 1 基础训练
Module 2 基础训练
教练员的执教艺术
历次人口普查中低年龄组人口漏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