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日本女子空手道运动员进攻技术运用的比较研究

2015-03-07毛爱华赵彩红王亚男

中国体育科技 2015年3期
关键词:拳法空手道成功率

毛爱华,赵彩红,王亚男



中国、日本女子空手道运动员进攻技术运用的比较研究

毛爱华,赵彩红,王亚男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专家访谈和观察等研究方法对中国、日本女子空手道运动员进攻技术使用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显示:1)在技术的使用上,中国运动员以单个技术为主,组合技术为辅,单个技术在得分上“一枝独秀”;日本运动员单个技术与组合技术协调发展,得分上两者平分秋色。日本运动员拳法技术占优,中国运动员腿法技术更强;2)在进攻距离上,中国运动员中、远距离进攻配合协调,进攻距离灵活,远距离进攻效果较好;日本运动员则更依赖于中距离进攻,进攻距离单一,但效率较高;3)中国、日本运动员选择进攻区域的趋势基本一致,但中国运动员在不同区域进攻数量差异较大,得分能力高低不平;日本运动员在不同区域进攻数量较为平衡,且均具有较强的得分能力;4)在进攻时机上,中国运动员善于抓住不同的时机组织进攻,灵活性胜于日本运动员,但在主要进攻时机的把握能力上距日本运动员还有着较大的差距。

空手道;女子;进攻技术;比较;中国;日本

日本女子空手道是空手道竞技场上的一支劲旅;中国女子空手道运动员则是一支新秀,但势头强劲,已经在许多世界空手道大赛中与日本运动员“狭路相逢”,两者各有胜负。中国女子空手道运动员要想在与日本对手的交锋中“逢而能胜之”,深入了解“敌”“我”双方技、战术特点十分必要。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中国、日本女子空手道运动员比赛中进攻技术使用情况为研究对象。本研究选取了2013年第3届东亚空手道锦标赛上中国和日本女子运动员各11场比赛进行分析。该比赛共吸引了中国、日本、韩国等7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名运动员参赛,中国、日本女子运动员包揽了全部5个级别的冠、亚军,中国队获得61 kg级、-68 kg级、+68 kg级的冠军,日本获得50 kg级、55 kg级的冠军。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调研

根据研究的目的,利用中国知网和河南师范大学图书馆查阅了有关格斗类项群技、战术研究的文献,为本研究选取对比指标提供参考和借鉴。

1.2.2 专家访谈

利用中国空手道协会(以下简称“中空协”)和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空手道分会(以下简称“大空协”)举办的空手道教练员和裁判员培训机会,访谈西班牙著名教练员、世界空手道联合会(以下简称“世空联”)八段Antonia Oliva先生、国家空手道队主教练员管健民先生以及我国资深空手道裁判员陈新富先生和贾平先生等人,了解中国、日本女子空手道运动员技术特点及空手道技术发展趋势。

1.2.3 观察

现场观看了2013年6月6~9日在湖北武汉举行的第3届东亚空手道锦标赛并全程录像,赛后对中国、日本女子空手道运动员比赛录像按照不同的指标进行统计。

1.2.4 数理统计

利用EXCEL对统计数据进行整理并进行对比分析,从中寻找中国、日本女子空手道运动员进攻技术运用的规律。2 结果与分析

2.1 中国、日本女子空手道运动员进攻技术及效果比较

2.1.1 中国、日本女子空手道运动员进攻技术总体情况对比分析

空手道进攻技术按一次进攻使用技术的数量可以分为单个进攻技术和组合进攻技术,表1统计结果显示,中国、日本女子运动员在比赛中都大量使用了单个进攻技术,但中国运动员单个技术和组合进攻技术之间的使用数量差距非常大,表现出极为明显的“以单个技术进攻为主,以组合技术进攻为辅”的特点;日本运动员单个进攻技术与组合技术之间运用数量的差距明显缩小,表现出“以单个进攻技术为主,单个技术与组合技术均衡发展”的特点。

表 1 本研究中国、日本空手道女子运动员进攻技术总体情况对比一览表

2.1.2 中国、日本女子空手道运动员单个技术使用情况对比分析

空手道单个进攻技术分为拳法、腿法和摔法技术,中国、日本女子运动员在拳、腿、摔3类单个进攻技术的使用上,均将拳法作为主要的进攻和得分技术,其次是腿法进攻技术。由于空手道规则对摔法技术的要求较高,除了满足“支轴点不超过臀部以上,且能保证对手安全着地”的条件外,还需要运动员在2 s内使用合理的拳法或腿法技术对对手的得分部位有效击打才能得分[3],因此,单个摔法技术在比赛中运动员使用非常少。

在拳法和腿法2类技术的使用比例上,中国、日本运动员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中国运动员相对较为平衡,拳、腿使用率相差22.8%;日本运动员则更偏重于拳法技术,拳、腿之间使用率的差距高达56.8%。拳法和腿法技术都是空手道比赛中主要的进攻和得分技术,但相对而言,拳法更能体现空手道运动“快”和“控”的特点,因为拳法适合于近距离作战,运动员进攻的同时也处于对手的攻击范围之内,因此,必须要比对手速度更快、更善于把握时机;另一方面,空手道的“寸止原则”对主要以对手头部为进攻目标的拳法技术要求极高,规则规定,“上段”合理的击打距离为“5 cm到轻微接触面部”,稍有过激就有可能被判以“一类犯规”的处罚,因而,对运动员技术的“控制”能力要求非常高。日本运动员主要以拳法进攻为主,且成功率达到了28.6%,说明日本女子空手道运动员已经深深把握了空手道运动的精髓。通过比赛现场观察也可以发现,日本运动员拳法技术基本功非常扎实,出拳快、收拳快、击点控制好,同时,拳法与步法的配合极为娴熟,一旦出现机会,就会在敏捷的步法配合下迅速对对手的得分部位展开有效攻击,动作干脆、果断,毫不拖泥带水;反观中国运动员,拳法技术还存在着击打点飘忽不定、步法衔接不畅、身步合一不足、进攻不坚决等问题。日本运动员拳法“快”、“准”、“稳”、“巧”能力的形成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与全日本空手道联盟较早地“确立从小训练的优秀运动员培养体系,以保持竞赛中世界第一的实力”[5]的战略是分不开的。相比之下,我国由于开展空手道时间较短(2006年才正式引进),现役运动员基本上都是从跆拳道、散打等项目转项而来,缺乏日本运动员从小系统训练而形成的“童子功”,因而,“从娃娃抓起”同样适用于中国空手道运动[2]。

在单个进攻技术中,中国运动员腿法技术比日本运动员略胜一筹。空手道规则除了对使用的拳法技术进行具体规定外(只限于冲拳和背拳),对于腿法技术的运用是开放性的,只要动作是有控制的,符合6条得分标准(良好姿态、运动精神、技术运用、警戒状态、时机把握和正确距离)的,均可以在比赛中得以运用并得分。从统计结果来看(图1),日本运动员单个腿法进攻技术非常单一,使用最多的是后中段弧形腿技术(14次),其次是前中段弧形腿(2次)和挂踢(1次)。中国运动员在比赛中大量使用腿法,且类别多样、击打点多变,得分明显超过日本运动员。

图 1 本研究中国、日本女子空手道运动员单个腿法技术统计示意图

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日本运动员在技术上突出“精”,强调对核心技术进行精雕细刻,确保一招制敌;中国运动员则更强调“博”,追求技术的灵活多变,注重以“变”求胜。

2.1.2 中国、日本女子空手道运动员组合技术使用情况对比分析

空手道根据不同技术类别进行组合,可以产生多种组合进攻技术,本研究根据比赛中运动员技术的使用情况,统计出了“拳法+拳法”、“拳法+腿法”、“拳法+腿法+摔法”和“腿法+腿法”4种组合形式。统计结果显示,中国、日本运动员在组合技术的使用上,都是以“拳法+拳法”技术的组合为主,分别达到83.3%和84.2%的使用率;其次为“拳法+腿法”的组合,但所占比例较少;其他2种组合技术出现的频率则更低。可见,“拳法+拳法”的进攻组合是中、日女子空手道运动员的主要进攻和得分手段,但两者在比赛中运用的数量有着较大的差距,日本运动员所使用的数量几乎是中国运动员的2倍,得分上更是达到了中国运动员所得分数的3倍,进一步说明,日本女子运动员对拳法技术的运用能力要更胜中国女子运动员一筹。

图 2 本研究中国、日本女子空手道运动员组合技术统计示意图

“拳法+拳法”的组合技术按照拳法技术使用的数量又可以分为2组合、3组合、4组合以及4次以上多次组合。本次比赛中,中国、日本女子运动员拳法组合技术2组合拳法使用最多,分别占到各自拳法组合比例的80%和79.1%;其次为3组合,分别占20%和16.7%;4组合拳法技术中国运动员在比赛中没有使用,日本运动员则使用了2次,占4.2%,所占比例较少。以上数据说明,中国、日本运动员拳法组合均以2组合拳法技术为主,但日本运动员使用的数量几乎达到中国运动员的2倍。两者在成功次数和成功率上差距也同样明显,中国运动员2组合拳法技术使用成功3次,成功率为15%,而日本运动员成功11次,成功率高达28.9%。

统计发现,调查人群中女性比例过半(282人,占57.8%);年龄结构以中青年为主(占90.57%),其中25~44岁年龄间的受访者有214位;文化程度上,本科及以上人数占41.39%,高中及中专以下学历占到36.48%;学生群体最多,占17.21%,离退休人员及专业/文教技术人员所占比重次之,均占14.14%,其余为不固定和其他职业者.

本次比赛中,日本女子运动员犀利的拳法组合进攻技术给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对峙中一旦出现机会,日本运动员就会在敏捷的步法配合下,使用上段连续冲拳技术发动猛烈的进攻,这种气势磅礴、压倒性的进攻往往会造成对手手足失措而失分。值得一提的是,日本运动员比赛中使用的进攻步法,这种步法类似于日本剑道中的“前滑步”,其特点是在滑行过程中移动脚基本不抬起,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身体在移动中的晃动,使进攻者在下半身稳定的同时为上肢的击打提供稳定的支撑。毋容置疑,日本女子空手道运动员这种娴熟的步法,为其犀利的拳法组合技术提供了快速冲击的巨大动力和稳定的支撑。

2.2 中国、日本女子空手道运动员进攻距离及效果比较

进攻距离是一项评价空手道运动员技、战术特点的重要指标,是指运动员在发起进攻的瞬间与对手之间的距离,通常分为近距离、中距离和远距离3类。比赛中,运动员往往根据自身技、战术特点,不断地运用步法来寻找合适的距离,为己方的进攻创造条件。中国、日本空手道运动员在进攻距离的选择上排序较为一致,均以中距离的进攻为主,分别占总运用的63.3%和83.3%;其次为远距离,分别占33.9%和15.2%;近距离运用最少,分别占2.8%和1.5%。

从各种距离运用的次数和比例来看,日本运动员显然更依赖于中距离进攻,中距离进攻所占比例高达83.3%,基本上属于“一枝独秀”,这可能与其高度注重拳法进攻有关;相比而言,中国运动员则在以中距离进攻为主的同时,也较为注重从远距离发起进攻,能够做到中、远距离的协调配合,因而,进攻套路更为灵活。

表 2 本研究中国、日本女子空手道运动员进攻距离与效果统计一览表

从中国、日本运动员不同进攻距离的成功次数和成功率来看,中距离进攻对比赛的胜负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中国、日本运动员中距离的成功次数分别达到27次和32次,成功率分别为23.7%和27.8%,两者的成功数和成功率均遥遥领先于远距离进攻(因中国、日本运动员近距离进攻的使用次数和成功次数均较低,对比赛的结果影响较小,故在此不进行分析)。这表明,中国、日本运动员主要的得分距离均在中距离,但显然日本运动员在效果上更胜于中国运动员。在远距离进攻方面,中国、日本运动员表现出了相反的特点,中国运动员在成功次数和成功率上均要强于日本运动员,说明中国运动员在远距离进攻中具有一定的优势,两者在不同的距离各领风骚。

从中国、日本运动员不同进攻距离使用的整体情况来看,中国运动员在使用总数上超过日本运动员的情况下,成功次数却与日本运动员基本相同,说明日本运动员的进攻效率更高,中国运动员的进攻质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2.3 中国、日本女子空手道运动员进攻区域及效果比较

空手道竞赛场地是一个边长为8 m的正方形场地,比赛由1名主裁判员和4名边线裁判员组成,根据比赛开始时主裁判员和4位边线裁判员所处位置,本研究将整个比赛场地分为5个区进行统计(图3),其中,将比赛开始时主裁判员和运动员所处位置界定为中心区,1号裁判员所处区域界定为区域1,2号裁判员所处区域界定为区域2,剩下的依次类推。

图 3 本研究空手道比赛场地分区示意图

从表3统计结果来看,中国、日本运动员进攻区域数量从多到少的排列顺序大体相同,依次为中心区域>区域3>区域4>区域1>区域2。中国、日本运动员在中心区域发起进攻的数量最多,分别占到总数的47.7%和45.2%,这可能与空手道比赛规则的特殊性有关系。空手道比赛规定,在比赛过程中,只要发生比赛中断现象,双方运动员必须在主裁的指引下在中心区域的运动员位置重新开始比赛,导致运动员的绝大部分进攻都发生在中心区域。除了中心区域之外,双方各有20.3%和20.8%的进攻出现在区域3,因而,区域3也是中国、日本运动员比赛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攻防阵地。区域2是中国、日本运动员进攻数量最少的区域,各自占总进攻数量的6.7%和10.2%,日本运动员在该区域的进攻次数与区域1和区域4相差无几,进攻区域分布较为平衡;中国运动员在该区域的进攻数量则与其他区域则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表现出了明显的层次性。

尽管中国、日本运动员在不同区域进攻数量排序上基本一致,但两者在不同区域的进攻成功率上却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中国运动员进攻成功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区域2>区域4>中心区域>区域3>区域1,日本运动员则为:区域4>中心区域>区域1>区域3>区域2,两者在区域2的进攻成功率差异非常明显,中国运动员以33.3%的成功率居于榜首,日本运动员却以14.2%的成功率位列最后一位。从不同区域进攻成功率的分布情况来看,中国运动员区域间成功率的差距较大,区域2以33.3%的成功率遥遥领先,区域4以25.0%的成功率居于次席,其余区域的成功率均低于20%,中国运动员在不同区域进攻成功率上明显出现“偏科”;相比之下日本运动员除了区域2成功率为14.2%外,区域4、中心区域、区域1和区域3的成功率分别为33.3%、27.4%、26.7%和25%,相互之间的差距非常接近,说明日本运动员在不同区域均有较强的得分能力。值得一提的是,日本运动员在进攻次数排名第1、第2的中心区域和区域3的成功率分别达到27.4%和25%,远远超出中国运动员的18.8%和16.7%,这两个重要进攻阵地成功率上的巨大差距说明中国运动员在整体进攻质量上依然还远远逊色于日本运动员。

表 3 本研究中国、日本女子空手道运动员进攻区域与效果一览表

2.4 中国、日本女子空手道运动员进攻时机及效果比较

“时机”,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具有时间性的机会(多指有利的)”[1],明确指出时机具有较强的时间性,瞬息即逝,因而,要求运动员不仅要有敏锐的观察力,而且还必须具备快速、正确的动作反应能力,才可能把握时机,将其转化为得分。从某种意义上讲,空手道比赛就是一个双方运动员不断地寻找时机、创造时机,进而使用合适的技术动作谋求得分的过程,运动员对时机的把握能力对于比赛的胜负至关重要。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对比赛视频进行解析,本研究将时机具体分为了双方对峙时、对手移动时、对手注意力分散时、对手位于边角时、对手进攻时、对手进攻后和诱敌成功后等7种时机,其中,对手注意力分散、对手主动进攻后为对方自身原因造成的时机,余下均为己方主动创造的战机。

表 4 本研究中国、日本女子空手道运动员进攻时机与效果一览表

图 4 中国、日本女子空手道运动员进攻时机使用率和成功率对比示意图

在中国、日本双方运动员进攻时机使用数量的排序中,“双方对峙中的抢攻”、“对手主动进攻后的反击”和“对手移动中的进攻”均排在前3位,其总数分别占中国运动员的59.9%和日本运动员的82.6%。从统计的结果来看,日本运动员绝大多数的进攻时机都集中在以上3种,其余4种进攻时机的应用比例均低于8%,与前3者相差甚远,因而,使用率曲线表现出了较大的起伏(图4);相比之下,中国运动员不同进攻时机之间的使用数量差距则明显较小,进攻时机的分布显得更为均衡,使用率曲线也表现得较为平缓,说明中国运动员更善于抓住不同的时机组织进攻,在进攻灵活性方面更胜于日本运动员。

在成功率方面,中国、日本运动员则呈现出了相反的趋势,日本运动员除了“对手注意力不集中”和“边角”的成功率为0之外,其余各项均表现出了较高的成功率,且相互之间的差距较小,从图4可以看出,其成功率曲线在高位上进行着较为平缓的起伏;中国运动员由于进攻时机成功率之间的差异较大,成功率曲线相应地呈现出了起伏幅度较大的波浪形,其中,中国运动员在使用率较低的“对手注意力分散时”和“诱敌成功时”两项中表现出了非常高的成功率,分别达到了35.0%和45.0%,但在使用率居前3位的“对峙中的抢攻”、“进攻结束瞬间”和“对手移动中”3项进攻时机上,却表现出了较为低下的成功率,这说明,尽管中国运动员在进攻时机的选择上较为灵活,但主要的进攻时机把握能力相比日本运动员还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日本女子空手道运动员比赛中运用次数最多的进攻时机——“对峙中的抢攻”一项中,中国运动员的成功率仅为8.1%,与日本运动员20%的成功率相比,两者有着相当大的差距。中国现代武术散打奠基人之一的曾于久教授指出,抢攻打法是格斗比赛中的一种高级打法,抢攻效果越好反映运动员的技能水平越高[4]。中国、日本女子运动员在主动抢攻成功率上的差距,反映出中国运动员的技能水平与日本运动员相比仍然存在着不小的距离。这一结论在2013年10月天津东亚运动会空手道的比赛中得到了证实,日本女子空手道运动员拿到了-55 kg级、-61 kg级、-68 kg级和+68 kg级共4枚金牌,而中国队运动员仅在-50 kg一个级别上有1枚金牌入账。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中国运动员在进攻技术的使用上明显表现出“以单个技术进攻为主,以组合技术进攻为辅”的特点,在得分上单个技术“一枝独秀”;日本运动员则表现出“以单个进攻技术为主,单个技术与组合技术协调发展”的特点,在得分上单个技术与组合技术“平分秋色”。

2.中国运动员在单个进攻技术的运用中拳法和腿法技术较为平衡,而日本运动员则更依赖于拳法技术;日本运动员拳法技术优于中国运动员,而中国运动员腿法技术则更胜一筹。

3.中国、日本运动员在进攻距离的选择上均以中距离为主,但相比之下,日本运动员更依赖于中距离进攻,中国运动员则在以中距离进攻为主的同时,也较为注重从远距离发起进攻,能够做到中、远距离的协调配合,进攻套路更为灵活。在得分效果上,日本运动员中距离进攻占有优势,中国运动员远距离进攻强于对手,两者在不同进攻距离各有优势。

4.中国、日本运动员在进攻区域的选择上从多到少的顺序基本相同,依次为中心区域>区域3>区域4>区域1>区域2。中国运动员不同区域进攻的数量和成功率均相差较大,日本运动员则较为平衡,在不同区域均有较强的得分能力。

5.中国运动员善于抓住不同的时机组织进攻,灵活性胜于日本运动员,但在主要进攻时机的把握能力上距日本运动员还有着较大的差距。

3.2 建议

1.中国运动员应大力发展组合技术,强化进攻的连贯性,避免延续单个进攻技术现象。

2.中国运动员应加强中距离的防守技术训练,尤其是格挡防守技术。同时,在比赛中注意灵活运用步法控制双方的距离,使双方保持在较远距离,从而发挥腿法技术好的优势。

3.中国运动员在促进技术向“博”的方向发展的同时,还应提高技术使用的质量,从而提高得分能力。

4.我国应该加大空手道运动员梯队的建设,从“娃娃抓起”,奠定扎实的基本功。

[1]刘明涛,孔祥伟,马建梅,等.新编现代汉语词典[M].长春: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848.

[2]毛爱华.我国女子空手道组手运动员技术运用的特征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13,49(5):119.

[3]许声宏.空手道[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0:192.

[4]曾于久.武术散打训练新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3:117.

[5]郑旭旭,袁振澜.从术至道[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186.

A Comparative Study on Attacking Skills of Chinese Karateka and Japanese Karateka

MAO Ai-hua,ZHAO Cai-hong,WANG Ya-nan

By using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review,expert interview and observation,attacking techniques of Chinese karateka and Japanese karateka were compared,the following results were found that 1) In the field of technique uses,Chinese karateka prefer single technique to set techniques and they may excel in single technique points,while Japanese karateka pay equal attention to single technique and set techniques.Japanese karateka are superior in boxing techniques and Chinese karateka in position techniques.2) In the field of attacking distance,Chinese karateka usually focus on middle and long distance and they are flexible in attaching distance,while Japanese karateka prefer middle distance in attacking but they are more effective.3) In the field of attacking zone,they make no obvious differences,but Chinese karateka perform quite different in different attacking zone,while Japanese karateka act more equally and they may get more points.4) In the field of attacking points,Chinese karateka can catch different attaching points and they are more flexible,while Japanese karateka do better in catching key attacking point.

karate;women;attackingtechniques;comparison;China;Japan

1002-9826(2015)03-0100-06

10.16470/j.csst.201503014

2014-09-16;

2015-01-29

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项目(2013GGJS-061)。

毛爱华(1975-),男,湖北仙桃人,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武术理论与实践,E-mail:maoaihua1975@126.com;赵彩红(1975-),女,河南西平人,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E-mail:Rainbow7530@163.com;王亚男(1991-),女,河南安阳人,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武术理论与实践,E-mail:497651709@qq.com。

河南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7 Henan Normal University,Xinxiang 453007,China.

G886.5

A

猜你喜欢

拳法空手道成功率
成功率100%,一颗玻璃珠入水,瓶子终于坐不住了!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院前急救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影响因素研究
2016年昆仑决比赛拳法技术运用分析
把握主动权,提高油罐火灾扑救成功率
菅义伟获授“空手道名誉九段”
狗拳非遗难寻传
空手道在苏联(上)
传统空手道与竞技空手道的比较研究
猜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