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大学生身体形象与身体活动量及其关系的对比研究
2015-03-07张惠红
李 俊,张惠红
中、美大学生身体形象与身体活动量及其关系的对比研究
李 俊1,张惠红2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中、美两国大学生身体形象和身体活动量进行比较,并探讨中、美大学生身体形象与身体活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中、美两国大学生在身体形象上均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女生有着相对较低的身体形象满意度,男生身体活动量相对较高。中、美大学生身体形象和身体活动量有着明显的区别,美国大学生对身体形象的满意度总体上高于中国大学生。外表评价和疾病态度两项指标分别对中国男、女大学生身体活动量具有一定影响,但影响较弱。美国男生的外表评价、体质评价、体质态度和健康评价对身体活动量有较强的预测作用,美国女生外表评价、外表态度、体质态度和超重忧虑对身体活动量有较强的预测作用。中国大学生参加身体锻炼的内部动机相对不高,美国大学生身体形象可以作为身体锻炼的预测性指标。
身体形象;身体活动量;社会文化
前言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以身体活动为主的生活方式正逐渐被静态少动的生活方式所代替,而身体活动量的减少带来了诸如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身体健康问题[24],运动不足已经成为影响身体健康的重要风险因素之一[19]。有规律的身体运动不仅可以在生理上产生良好的健康效应,而且对心理也有潜在的益处。美国运动医学协会(ACSM)提出了“运动是良药”的理念,把运动作为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一种非药物性治疗方法,并建议每周应至少进行5次中等及以上运动强度,每次不少于30 min的身体锻炼[10]。青少年时期是生命的早期阶段,该时期的健康规划行为对成年以后健康行为促进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如何激发青少年的运动参与,培养青少年的运动习惯,是目前世界各国亟待解决的问题。生态学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受到社会环境和个体因素的影响,而个体因素是行为发生的内在因素[26],有规律的运动行为必须依赖于拥有稳定而持久的内在驱动力。近年来,研究发现,个体对身体自我的认知与身体锻炼行为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已有研究证实了这种观点,并把它作为身体锻炼的内在驱动力[17]。身体形象作为身体自我的下位概念,包含了对身体形态、体质和健康的评价和态度。有研究表明,身体形象与身体锻炼行为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身体形象(body image)的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最早由Schilder将这一概念引入到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他认为身体形象是在人们意识中形成的身体图像[11]。身体形象涉及到对身体的感知觉、情感和评价,主要受到个人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20]。国外的研究发现,男性比女性更喜爱参加身体锻炼,可能是因为男性相对于女性有着较高的身体满意度,而消极的身体满意度可能会成为参与体育锻炼的阻碍因素[14]。Luciana等对大学生身体形象知觉进行了调查,发现女性倾向于高估她们的体重,而男性更倾向于低估,这种错误的知觉评价容易导致诸如节食、运动意识淡薄等一系列的健康风险[21]。我国在身体形象与身体活动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有研究认为,运动可以对我国高中生和大学生的身体形象产生积极的影响[3,6]。目前,身体形象和身体活动的关系及影响机制还缺乏全面深入的探讨。由于中、美两国的社会文化背景不同,对自我身体形象的认知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同时也影响着参与运动锻炼的动机。
本研究从社会文化角度对中、美两国大学生身体形象和身体活动两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并探讨身体形象对大学生身体锻炼行为的影响。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在我国3所全国招生的大学一、二年级中,随机抽取大学生共512名进行问卷测试,最终有效完成所有测试任务共487名学生,其中,男生213名,女生274名。在美国韦恩州立大学一、二年级随机抽取126名学生,最终完成有效测试任务共120人,其中,男生66人,女生54人。
1.2 测量工具
1.2.1 身体形象测量
采用美国最为广泛使用的多维身体自我关联量表(Multidimensional Body-Self Relations Questionnaire)测量大学生的身体形象,该量表已由中、美两国专家译制成中文版。量表包括了外表评价(appearance evaluation)、外表态度(appearance orientation)、体质评价(fitness evaluation)、体质态度(fitness orientation)、健康评价(health evaluation)、健康态度(health orientation)和疾病态度(ill orientation)7个维度,并包含了身体部位满意度(body areas satisfaction scale)、超重忧虑(overweight preoccupation)和自我体重归类(self-classified weight)3个分量表,量表采用国际通用的Likert5分量表记分法。我国台湾学者王正松对量表中文版进行了效信度检验,该量表表现出较高的内在一致性和重测信度,各维度信度系数在0.71~0.91范围[5]。
1.2.2 身体活动量测量
采用国际身体活动量表(International Physical Activity Questionnaire)测量大学生1周的身体活动量。该量表包含了有关工作、交通和体育锻炼等方面的身体活动类型,依据每种活动类型的运动强度,并通过一系列的记分方法计算出每种类型身体活动的能量消耗。1周身体活动总能量消耗公式如下:
Total Physical Activity MET-minutes/week=
Total MET-minutes/week (at Work+for Transport+in Chores+in Leisure)
1.3 数据统计
运用SPSS 19统计软件,对中、美大学生身体形象和身体活动量进行描述性统计,对不同性别及同性别两国大学生身体形象各维度指标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对身体形象各维度指标与身体活动量进行Pearson和Spearman相关统计分析,并对相关性指标与身体活动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
2 研究结果
2.1 中、美大学生身体形象的比较
Cash在2000年编制的第3版《MBSRQ USERS’ MANUAL》中[12],制定了美国成年人身体形象标准。为了比较中、美两国身体形象的差异性,本研究选取了3所全国招生的高等学校,共487名大学生,将所测得的身体形象数据与美国身体形象标准进行单样本t检验,并对中、美两国大学生不同性别身体形象分别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对非正态分布或方差不齐的数据采用非参数Mann-Whitney 检验(表1、表2)。
从表1中可以看出,美国男性成年人在外表评价、外表态度、体质评价、健康评价、身体满意度、超重忧虑和自我体重归类维度得分均明显高于中国男生(P<0.05),而中国大学生在体质态度上优于美国。在女性身体形象的比较中,美国在外表评价、外表态度、体质评价、超重忧虑和自我体重归类维度上均明显高于中国大学生(P<0.01),而疾病态度是低于中国大学生(P<0.01)。
从表2可以看出,中国大学生在外表评价、外表态度、体质评价、体质态度、疾病态度、身体部位满意度、超重忧虑和自我体重归类维度上都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P<0.05),其中,除了外表态度、超重忧虑和自我体重归类3个维度上女生高于男生,其他维度上男生均高于女生。美国大学生不同性别的身体形象也表现出了不同的差异,在外表评价、外表态度、体质评价、健康评价、身体部位满意度、超重忧虑和自我体重归类维度上均达到显著性差异(P<0.05),与中国大学生性别差异相似,除外表态度、超重忧虑和自我体重归类维度上女生高于男生外,其余几项维度均低于男生。
表 1 本研究中、美大学生身体形象的比较一览表
注:*表示P<0.05,**表示P<0.01,下同。
表 2 本研究中、美大学生不同性别的身体形象比较一览表
2.2 中、美大学生身体活动量的比较
为了了解中、美大学生身体活动量是否存在差别,对中美大学生身体活动量进行均值比较(图1)。从图中可以看出,中国男生的身体活动量明显高于女生(P<0.01),美国男生身体活动量高于女生,但在统计意义上不成显著性差异,中、美男生在身体活动量上没有明显差异,但美国女生的身体活动量却明显高于中国女生(P<0.01)。
图 1 中、美大学生身体活动量的比较示意图
2.3 中、美大学生身体形象与身体活动量的关系
为了探讨身体形象与身体活动量之间的关系,对二者变量值采用Pearson和Spearman相关性检验(表3)。表3显示,身体形象各维度与身体活动量之间具有明显的关联度。中国男生在外表评价、体质态度、健康评价、健康态度、疾病态度和身体部位满意度维度上与身体活动量之间与身体活动量成正相关,但相关度不高。美国男生在外表评价、外表态度、体质评价、体质态度、健康评价、健康态度和身体部位满意度维度上与身体活动量成正相关,其中,体质评价与身体活动量之间呈高度相关性(r=0.828,P<0.01)。中国女生在外表态度、体质态度、疾病态度和身体部位满意度维度上与身体活动量成弱相关,美国女生在外表评价、外表态度、体质评价、体质态度、健康评价、健康态度、身体部位满意度维度上与身体活动量成正相关,其中,体质评价、外表评价和体质态度维度与身体活动量成显著性相关(r=0.8,r=0.779,r=0.738;P<0.01),超重忧虑与身体活动量成负相关性。4组学生在自我体重归类维度上均与身体活动量没有相关性。
表 3 本研究身体形象各维度与身体活动量的相关性一览表
表 4 本研究身体形象与身体活动量回归模型一览表
注:model 1为中国男生身体形象与身体活动量回归模型;model 2为中国女生身体形象与身体活动量回归模型;model 3为美国男生身体形象与身体活动量回归模型;model 4为美国女生身体形象与身体活动量回归模型。
为了进一步考察身体形象对身体活动量的影响,以身体形象与身体活动量相关的指标为自变量,身体活动量为因变量,进行逐步多元回归检验(表4)。表中显示,在中国男生组的回归模型中,只有身体评价指标最终进入模型(R2=0.132,P<0.01),该模型可以解释身体活动量13.2%的变异,在中国女生组模型中,也仅有疾病态度一项指标进入模型(R2=0.038,P<0.01),该模型仅能解释身体活动量3.8%的变异。美国男生组模型中,最终筛选出体质评价、外表评价、体质态度和健康评价4项指标进入模型(R2=0.825,P<0.01),美国女生组模型中,体质评价、外表评价、外表态度和超重忧虑4项指标最终进入模型(R2=0.861,P<0.01),这些指标可以反映模型的变异程度高达82.5%和86.1%。
3 讨论与分析
3.1 影响身体形象的因素
3.1.1 个体因素
影响身体形象的个体因素主要包括性别、年龄、种族等。国内、外研究普遍认为,对身体形象的感知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差异。一般认为,女性对身体形态的满意度比男性低,消极的自我评价在女性中更为普遍,男性比女性有着更为积极的自我评价和身体满意度[22]。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身体形象的感知不断发生着变化[27]。有研究认为,儿童从5岁时就产生了身体形象知觉,到8岁时,男孩和女孩身体形象就表现出了一定的差异,女孩开始关注自己的体重,并且对体重的满意度比男孩要低[16]。青少年时期,女孩表现出较低的身体满意度。成年以后,年轻人对身体形象满意度比中年人高,而老年人却有着较高的身体满意度[25]。不同种族在身体形象上也表现了不同的差异,例如,生长在美国的黑种人和白种人在身体形象评价上有着明显的区别,黑种人对身体形象的满意度比白种人高,他们对肥胖有较高的容忍度,对自己的头发、肤色和其他的身体特征有着更高的评价[13],这种差异很大程度上是受到种族文化因素的影响。
3.1.2 社会文化因素
社会文化会影响个体的价值观与行为,对个体如何感知自己以及如何被他人感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文化崇尚外表魅力,那么个体就会看重自己与他人的外表魅力[8]。影响身体形象的社会文化因素包含了家庭、同伴和大众媒体等。家庭因素在少儿时期身体形象认知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父母自我身体形象的认知以及对子女的教育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子女对身体形象的评价。大众媒体是社会文化因素中对身体形象影响力最强的因素,尤其对女性影响更为显著。目前,对媒体的研究更多是强调媒体的消极作用,社会比较理论认为,个体通过将自己的身体与他人进行比较,形成自我评价。大众媒体宣传的“理想瘦”体型容易对女性产生影响,一旦这种理想瘦标准内化到个体身上,就会按照该标准来评价自己的身体形象,如果与媒体渲染的标准相差较大,就会产生对身体形象的不满。社会文化中同伴也会对身体形象产生影响,如女性通常喜欢与具有吸引力的同伴进行比较。由此可见,社会文化因素影响个体审美价值的判断标准,从而对个体身体形象的评价造成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具有稳定性的特征。
3.2 中、美大学生身体形象与身体活动量
3.2.1 中国大学生身体形象与身体活动量
国内、外研究表明,男性和女性在身体形象上存在明显的差异。从测量的数据来看,我国男生身体形象明显高于女生,这与之前的研究结果一致。外表评价和态度是反映身体形象最重要的指标,外表评价反映身体是否具有吸引力以及对自己外表的满意程度,外表态度反映的是对自己外表的关注程度[13]。研究表明,男、女生外表感知觉的差异主要来源于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18],尤其是大众媒体对身体形象的作用。有研究认为,媒体对女大学生身体形象有消极的影响[23]。身体形象社会比较理论可以对这一现象做出解释,当代社会在电视、广告、杂志等大众媒体的渲染下,塑造了一种以“模特”形象为标准的审美观念,而这种追求理想瘦、苗条身材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一旦内化到个体身上,就会转变为自己的评价标准,从而导致身体满意度降低,尤其在女性中表现最为明显。同时,女性经常会与具有吸引力的同伴进行比较,容易产生对自己身体外表的不满。也有研究认为,不同社会比较方式对身体形象的影响不同,社会比较包括相似性检验和差异性检验,两种比较方式包含了不同的自我认知过程,当进行相似性比较时,会产生向上的同化效应,从而对身体形象产生积极作用,而进行差异性比较时,会产生向上对比效应,从而产生消极作用[7],因此,在实践过程中,应引导大学生进行积极健康的社会比较。我国男生和女生同样非常关注自己的外表形象,一方面可能是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可能是男生也同样在意异性对自己外表的评价。体质与运动有关,从图1可以看出,男生身体活动量远高于女生,说明男生比女生更爱运动,对自己的体能状态表现出更高的自信,因此,在体质评价上也高于女生,同时也说明女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较低,这需要我们在体育教学中提高女生对体育的认知水平,激发身体锻炼的动机。由于女生更加追求苗条身材,通常倾向于高估自己的体重,易导致体重焦虑。一般来说,随着体重的增加,身体形态的满意度逐渐下降,而为了达到满意的身体形态必然产生一系列的行为,如控制饮食或身体锻炼,但女生往往更偏向于控制饮食[21]。
3.2.2 美国大学生身体形象与身体活动量
美国大学生在身体形象上同样也表现出明显的性别差异,女生身体满意度普遍低于男生,在外表态度上却明显高于男生,说明女生比男生更关注自己的外表形象。Stanford等认为,西方社会文化影响着对身体形象的认知,大部分男性把“肌肉发达”作为自己理想的体型,也认为女性更喜欢肌肉发达的男性,因此,男性对身体的不满主要自于肌肉的缺乏。女性受到双重社会文化压力影响,一方面来自社会对女性理想瘦、苗条身材审美标准的追求,另一方面她们认为男性更喜欢身材苗条的女性,因此,女性对身体的不满主要来自于过重的体重和脂肪。男性和女性对身体部位的关注也不一样,男性注重上肢肌肉形态,而女性更关注躯干和下肢形态[28]。Luciana等对不同性别、体重、身体活动量和身体形象之间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男生对体重的满意度高于女生,男生对体重的意识比女生差,而且很少批判自己的体型,通常认为自己是正常的,但同时也会认为自己偏瘦,他们更加欣赏上肢肌肉发达的体型。在超重群体中,女生比男生更易意识到自己超重,这说明男生可能较少关注他们的营养状况,或否认他们有问题,这可能会导致他们更少关注与肥胖相关的疾病[21]。他们在研究中还发现,男生比女生更喜爱参加体育运动,身体活动量高的男生比活动量少的男生身体满意度高,但女生身体活动量和身体满意度却没有明显的关系。本研究发现,男、女生身体形象与身体活动量之间均有明显的关系,但影响身体活动量的因素并不完全相同,从回归分析中可以看出,超重忧虑对美国女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有着消极影响,超重忧虑反映的是肥胖焦虑和饮食控制,说明女生更多地是通过控制饮食而非体育锻炼来控制体重。
3.2.3 中、美大学生身体形象与身体活动量的对比分析
从表1和图1可以看出,中、美大学生在身体形象和身体活动量上存在显著的差异性,这种差异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中国和西方社会文化背景不同造成的。中国与西方所处的地理条件的差异造就了各自风格迥异的传统文化,而审美精神作为大文化系统下的一个子系统同样存在着鲜明的差异[4]。中国的河域文化孕育了农耕文明的发展,在大一统的政治格局下,形成了以家庭为纽带的集体主义思想观念。几千年的儒家传统思想塑造了不争的国民个性和文弱的审美观念[2],抑制了通过运动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道家主张“返璞归真,清静无为”的养生理念,追求修心养性以及内在价值的超越。中国传统文化更加注重人内在精神和道德的修炼,忽视身体的外在表现。西方传统文化源于古希腊,古希腊文明的“裸体竞技”充满了对健美身体的崇拜和力量的赞美,这种社会文化向人们展示了健美和谐的身体所具有的魅力。西方文化倡导个人主义思想,具有英雄主义情结,注重在竞争中实现个人外在价值的超越,这也是美国崇尚运动的主要原因。当代中国和西方社会文化深受古代传统文化的影响,这种传统文化的差异必然导致当代中国和西方社会文化的不同,在身体形象认知上同样也表现出鲜明的差异性。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社会文化的不断融入,现代中国社会同时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社会文化的双重影响,因此,在审美价值判断上也表现出一定的相似性,如女性对苗条身材的追求等。
3.3 中、美大学生身体形象与身体活动量的关系
从数据统计结果来看,在中国大学生身体形象的各项维度中,仅有外表评价和疾病态度两项指标分别进入男、女大学生身体活动回归模型中,且回归系数相对较小。这些结果表明,虽然外表评价和疾病态度对中国男、女大学生身体锻炼行为具有一定影响,但影响力相对较弱,这也可以说明我国大学生运动行为更多地是受到外部动机的影响。周丽君等对中、美两国青少年参加体育活动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调查发现,我国青少年除了体育课之外,身体锻炼的时间要明显低于美国青少年,青少年参加体育活动的原因之一是因为要完成体育课的学习任务,体育考试则成为青少年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动机[9],这种现象的发生与青少年所在的生活学习环境有关。生态学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受到外部社会环境和个体内在因素的影响,其中,社会环境因素包括国家政策、社会支持和家庭环境等因素[26]。中国重智育、轻体育的教育理念以及应试教育体制抑制了少年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体育锻炼兴趣的培养和锻炼习惯的养成,体育锻炼行为往往由诸如体育考试等外部动机驱动着,是一种被动性行为。自我决定理论认为,外部动机的加强会削弱内部动机,一旦施加于个体的外部动机消失,个体行为也将随之减弱[1]。因此,在体育教育过程中应加强学生内部动机的培养。在国际体育行为学界,已有许多学者把自我身体认知作为身体锻炼的内驱力,并和身体形态和身体素质共同构成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内在因素[17]。从研究结果来看,我国大学生身体形象满意度相对较低,对身体活动量的影响也较为有限,说明我国大学生参与身体锻炼的内在驱动力不足,这也可能成为阻碍我国大学生积极参与身体锻炼的主要因素之一。
美国有着不同于中国的社会环境,包括社会、家庭以及教育理念和体制等都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和个性的培养。从回归模型中可以看出,身体形象可以较大程度地解释美国大学生的运动行为。体质评价、外表评价、体质态度和健康评价4个维度影响着美国男生的运动行为,可以作为身体活动量的预测指标,体质评价、外表评价、外表态度和超重忧虑可以较好地预测美国女大学生的身体活动量,因此,身体形象可以作为影响美国大学生参与运动的内部动机,与国外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也有少部分研究认为,女生身体活动与身体形象之间没有明显关系。社会认知理论认为,自我效能感对决定人的行为及实现目标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1]。体育锻炼对改善外表形象,增进体质健康的效果是值得肯定的,个体通过体育锻炼达到改善身体的目标,将会体验到一种成功感并提高自我效能,从而提高参与运动的内部动机。Schmalz等认为,长期有规律运动的人有着较高的自我评价,比不运动的人能够从社会环境中得到更多积极的反馈,在生理和心理上更健康[29]。Fredrickson等研究认为,运动可以抵御自我客体化——外表形象评价的内化,看待身体属性更多地关注“我能做什么”而不是“我看起来怎么样”,因此,经常参加运动比不参加运动的人身体满意度要高[15]。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身体形象受到个体和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
2.中国和西方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造成了中、美两国大学生在身体形象上表现出鲜明的差异性。美国大学生对身体形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中国大学生,女生有着相对较低的身体形象满意度。
3.中国大学生身体形象对身体锻炼行为具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力较弱,大学生参加身体锻炼的内部动机不强;美国大学生身体形象对身体锻炼行为具有较强的预测作用。
4.2 建议
1.加强内在锻炼动机的培养是促进我国大学生积极参与身体锻炼的关键,这不仅需要从个体自身角度入手,还要从社会文化、教育、家庭等多方面进行引导,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健康和审美价值观念,从根本上提高身体锻炼的积极性。
2.由于条件限制,本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样本量相对偏少,不能完全代表中、美两国的实际情况,量表测试方法在测量身体能量消耗准确性上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些都可能会对研究结果产生影响。目前,我国对身体形象和身体活动的研究尚处于初步阶段,在今后的研究中,还需要注重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体形象对身体活动的影响,采用纵向研究进一步探讨身体形象与运动行为之间的关系。
[1]黄希庭,张力为,毛志雄.运动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55.
[2]李晓智,张惠红.中美青少年运动动机的差异[J].体育文化导刊,2012,10(10):155-158
[3]潘明荣,陈岚岚.运动行为对大学生身体意象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4):97-99.
[4]宋恒茂,于清,孙波.审美追求:中西体育文化发展中的共同诉求[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0,29(4):14-17.
[5]王正松,王建兴.中文版的多向度自我身体关系问卷修订研究[J].台湾运动心理学报,2004,5:101-126.
[6]叶卫兵,王健.规律运动与性别差异对高中生身体意象的影响[J].体育学刊,2009,16(7):78-81.
[7]羊晓莹,陈红,高笑,等.社会比较在媒体对女大学生身体意象影响中的作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24(1):51-54.
[8]张林,周盈英.关于西方身体意象研究的理论述评[J].宁波大学学报,2011,24(5):122-126.
[9]周丽君,于可红,莱利·汉斯利.影响中、美两国青少年参加体育活动因素的比较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7,43(4):27-31.
[10]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ACSM’s Guidelines for Exercise Testing and Prescription[M].9th ed.Philadelphia (PA):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2014:7.
[11]BOTTAMINI,GINA,DIANE M.STE-MARIE.Male voices on body image[J].Int J Men's Health,2006,109(24):109-132.
[12]CASH.The Multidimensional Body-self Relations Questionnaire.Mbsrq Users’ Manual[M].3th ed,2000.
[13]DOTSON V.Body image in African American women.[EB/OL].http://www.vanderbilt.edu/AnS/psychology/health_psychology/ Vhasti.htm.2004.
[14]FOCHT B C,HAUSENBLAS H A.Perceived evaluative threat and state anxiety during exercise in women with high social physique anxiety [J].J Applied Sport Psychol,2004,16(4):361-368.
[15]FREDRICKSON B L,ROBERTS T.Objectification theory:Towards understanding women’s lived experiences and mental health risks [J].Psychol Women Q,1997,21:173-206.
[16]GROGAN S.Body image and health:Contemporary perspectives [J].J Health Psychol,2006,77(4):523-530.
[17]HAUSENBLAS H A,FALLON E A.Exercise and body image:A meta-analysis[J].Psychol Health,2006,21(1):33-47.
[18]JARYN L.Sociocultural influences on body image across lifespan [D].North Dakota State University,2007.
[19]LEE I M,SHIROMA E J,LOBELO F,etal.Effect of physical inactivity on major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 worldwide:an analysis of burden of disease and life expectancy[J].Lancet,2012,380(7):219-229.
[20]LISA M G,MICHAEL P L,SARAH K M.The effect of experimental presentation of thin media images on body satisfaction:A meta-analytic review [J].Int J Eating Disorders,2002,31(1):1-16.
[21]LUCIANA Z,SABRINA M,ROBERTA D,etal.Body image and weight perceptions in relation to actual measurements by means of a new index and level of physical activity in Italian university students[J].J Transl Med,2014,42(12):42-49.
[22]LIAT K,ESTER G,YAEL S,etal.Health perceptions,self and body image,physical activity and nutrition among undergraduate students in Israel [J].Health Perceptions Phys Activity Nutrit,2013,8(3):1-7.
[23]MCC M P,RICCIARDELLI L,MELLOR D,etal.Media influences on body image and disorders eating among indigenous adolescent Australians [J].Adolescence,2005,40 (1):115-128.
[24]OWEN N,SPARLING P B,HEALY G N,etal.Sedentary behavior:Emerging evidence for a new health risk [J].Mayo Clin Proc,2010,85(12):1138- 1141.
[25]RUSTICUS S A,HUBLEY A M,ZUMBO B D.Measure invariance of the appearance schemas inventory-revised and the body image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 across age and gender[J].Assessment,2008,15(1):60-71.
[26]SPENCE J C.Toward a comprehensive mode of physical activity[J].Psychol Sport Excise,2003(4):7-24.
[27]SANCHEZ A L R.Body image disturbance in an octogenarian [J].Geriatric Nursing,2003,24(5):270-272.
[28]STANFORD J N,MCCABE M P.Body image ideal among males and females:Sociocultural influences and focus on different body parts [J].J Health Psychol,2002,7(6):675-684.
[29]SCHMALZ D L,DEANE G D,BIRCH L L,etal.A longitudinal assessment of the links between physical activity and self-esteem in early adolescent non-Hispanic females [J].J Adolescent Health,2007,41(6):559-565.
Comparative Research on Body Image, Physical Activity Level,and Their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College Students
LI Jun1,ZHANG Hui-hong2
This paper makes a comparison of body image and physical activity level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college students,and discusses their relationship by the method of questionnaire survey.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re is a clearly difference of gender on body image.Female students have a relatively low body image.Male students have higher volume of physical activity than females.There is also an obvious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students.American students overall have more satisfaction on body image than Chinese students.Male students’ appearance evaluation and female students’ ill orientation in Chinese students have an effect on the volume of physical activity respectively.Appearance evaluation,fitness evaluation,fitness orientation and health evaluation in American male students are a powerful predictor of the volume of physical activity.Appearance evaluation,appearance orientation,fitness orientation and overweight preoccupation are a powerful predictor of the volume of physical activity.In summary,Chinese students have not strong internal motivation for participating in physical exercise,but American students’ body image can be used as predictive indicators of physical exercise.
bodyimage;physicalactivitylevel;socialculture
1002-9826(2015)03-0114-07
10.16470/j.csst.201503016
2014-11-18;
2015-02-0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9BTY024);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3SJD890006)。
李俊(1977-),男,江苏盱眙人,副教授,在读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运动与健康,E-mail:njxxgcdxlj@aliyun.com;张惠红(1962-),女,江苏南京人,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学。
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体育部,江苏 南京 210014;2.东南大学 体育系,江苏 南京 211189 1.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Nanjing 210014,China;2.Southeast University,Nanjing 211189,China.
G804.19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