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变“尽责苦”为“求知乐”——语文教学的实践立意

2015-03-01严景东

学语文 2015年4期
关键词:兴味体悟习惯

□严景东

当下语文教学的现状仍有诸多改善的必要,由教学有效性成为学界讨论的热点话题可见一斑。学生背负了太多的责任,对他们来说,语文似乎只是一门功课和高考的一个科目,他们被迫认真听课,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各种作业,语文学习变成了一件既苦又累的差事。因为不是靠兴味的引领投入学习,其主体意识长时间处于压抑状态。承担传道授业解惑使命的教师则将目光聚焦在如何提高课堂效率,使出浑身解数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快车道上疲乏不堪。

我们都在追求有效性,有效性却迟迟没有到来。当学生只能感受到“尽责苦”而非“求知乐”,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期待常常会落空。教学相长,教什么,学什么,怎么教,怎么学,需要回到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上来。

语文教学要呈现互动参与的过程。参与的广度与深度是衡量教学过程的重要指标,参与的范围越广,受益面越大;参与的程度越深,所得的收获越多。在此,兴味成为参与教学过程的核心。

“兴味”就是兴趣、趣味。发生兴趣,感受到其中的趣味,才能激发主体参与的冲动与热情,并保持相对恒久的注意力,凭借自身的努力不断深入。俞子夷先生曾举过一个耐人寻味的例子:“游戏是一种小孩子本能的兴味,然而小孩子并不是坐在旁边看人家游戏、听人家讲游戏的新闻就能满足他的愿望。他一定自己要参加游戏,努力去做游戏,做而不得法,还要努力的想法做得好。除非自己能力够不上,或者为别种的关系限制了的,凡是有游戏行为的人,一定要参加游戏,而用他的全努力去做。”[1]语文学习本身就应该是这样一种靠兴味驱动,主体参与全程,在合作背景下,自主、探究的活动。作为学习的当事人,“求知乐”理所当然是学生的本真诉求。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为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帮助他们努力自学。

语文学习是以语言文字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习活动,学生主体参与,学习、研究的关键途径有三,一是积累,二是体悟,三是运用。积累是体悟的基础和前提,没有长期的吸收与储备,难以取得量变引起质变的效果;体悟是积累的提升和拓展,不对累积的素材进行咀嚼和加工,难以形成真正属于自己的沉淀;运用是最终的实践,由体悟到运用,既是读与写的转化,也是表达与交流的外显。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就是培养、督促学生养成并巩固积累的习惯,点拨体悟的方法,指导运用的途径。语文教师要尽量少一点“以我为主”的任务驱动,多一点设身处地的“学生角度”。教并不意味着机械与刻板,它既有传授更有组织和引导,前者为辅后者为主。

“学校教育到了现在,真空虚极了。单从外形的制度上、方法上,走马灯似的更变迎合,而于教育的生命的某物,从未闻有人培养顾及。好像掘地,有人说四方形好,有人又说圆形好,朝三暮四地改个不休,而于池的所以为池的要素的水,反无人注意。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2]夏丏尊先生的这番话真如当头棒喝。时代虽然不同,但存在的问题仍不容回避。夏先生并不是说我们的老师无情,而是提请我们思考什么才是真正的情与爱。

现在的老师为了学生的未来发展殚精竭虑,苦口婆心,三令五申,掰碎了嚼烂了喂他们,情真意浓。但爱之弥深,责之越切。苏轼曾阐释君主用人之策,“以爵禄而至者,贪利之人也,利尽则逝矣;以刑罚而用者,畏威之人也,威之所不及则解矣,故莫若以礼”[3]。利益驱使或威势逼迫都不是君主用人的良法,因为它们不可持续。同理,“假使求知欲变为责任感,则在学校以内能够百分之百尽责之人,在其毕业离校以后,既不再负有继续研究的责任,自然而然会把研究松懈,或竟放弃了。反之,如果求知欲能在各阶段的学校中一贯维持与发展,则不仅毕业后,甚至毕生将继续发展不已,正如饥思食,渴思饮,一息尚存,不会中止”[4]。

语文本身自有乐趣,靠外在附加的责任推动学生去学习,力气未必花在点子上。改善语文教学的现状,就是要变“尽责苦”为“求知乐”。帮助学生不断发现自我,完成自我,才是语文教学的立意所在。教师要施用督导的办法,在积累、体悟与运用方面重点着力,最大程度地提供帮助。

积累与养成。习惯成自然,这是养成教育的基本规律。语文学习的持续、顺利地进行,与良好的习惯密不可分。习惯要靠教,靠督促,要落实到日常行为之中,特别强调执行力。积累重在点滴,讲究随时随地,贵在坚持。

现在学生的书写情况不容乐观,这有现实的困难,更有教师的责任。分科细化,学业繁重,书写量越来越大,孩子们不得不加快速度,质量下降;学习时间延长,没有充裕时间好好写字,遑论练字。但是,规范、正确的书写是语文学习的基本要求,“字是文字的衣冠,衣冠不一定要美,但不可不整洁。字写得好是书家的事,但字写得像样是人人的事”[5]。教师为什么不能利用课前几分钟督促孩子们进行书写的练习呢?坚持不懈,假以时日,不怕文字不整洁。课外阅读的时间难以保障,也完全可以辟出专门的自主阅读课,指导孩子们略读,练习做旁批,整理读书笔记,定期检查并做点评,帮助他们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如果课后预习不充分,是不是可以多一点耐性,在每一次课堂讨论之前匀一点点时间,让他们稍微安静地读一读文本,再作交流?假如课堂互动有点嘈杂混乱,能不能先引导孩子学着先概括别人的观点再发表评论,养成倾听的习惯?

未成年的孩子有本能的惰性,不应苛责。督导积累,重在鼓励。只要他们在活动过程中释放出积累的信号,就该大张旗鼓地肯定;即使他们冒失地提出自己的疑问,也应该予以细致的解答,以利于培养质疑的好习惯。对他们学以致用的积累性案例做重点评价,及时反馈的效果自然也会好得多。字词句的积累,素材的积累,知识点的整理等等,在鼓励中明确要求,用导的手段补充督的功用。让孩子们在积累的过程中有成就感,多次体会到积累对于当下学习行为的促进作用,其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方能形成良性互动。因为养成的习惯让自己受益,从积累中尝到了甜头,“求知乐”没有落空。

体悟与沉淀。语言文字为表情达意服务,灵动、丰富而又复杂。发现甚至欣赏到语言文字背后的物趣、情趣、理趣并不太容易,语文学习要下一番琢磨的功夫,要比较、想象、推究,揣摩、咀嚼、斟酌等。这里,教师的教尤为重要。

最基础的层次是示范,即提示某种范式,引导学生联系旧知,并借助之前的积累,触类旁通。比如学习文言虚词,如果学生靠着良好的习惯积累了一定数量的句子语料,经过教师的提示,抽拨出某种带有规律性的范式,稍加引导,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切实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在先是依赖的成分多,在后是自力的成分多,最后竟可以完全处于自力”[6]。再如对文本中某一词语的理解,如果学生已经掌握了这个词语的意义及一般用法,教师教给他结合具体语境融会贯通的方法,将帮助其习得揣摩词义的基本能力,逐步形成阅读理解的语境意识。

稍高一点的层次是提点,即提示点拨适用的原则,让学生照此原则自主解决问题,最终在实践中获得方法要领。比如学习文言文,根据单音节词和双音节词为主的古今差异,明确以扩展、补充为原则来疏通文意,学生结合日常积累,实施起来难度就会小很多。再如学习古代诗歌,根据其言简义丰、言近旨远的特点,提点展开想象以走进作品的原则引导学生与诗人对话,出现偏差的可能性也将大大降低。至少,学生不会动辄“上纲上线”,给几乎所有的诗人戴上“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高帽;也不太可能将读诗等同于找手法,笔下有“意境”而头脑里无形象。由于提点得法,学生自己“动天君”,志在自己得趣味,养成的习惯可以终身受用。近代教育家廖世承说,“中学教育的宗旨在充分发展各个人潜在的能力,使他或她成为一个最快乐和最有用的人”[7]。经由兴味的引领,在教师的督导下,不断尝试和沉淀,最终形成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这是学生学习的追求,也是教学的指向。

运用与交流。语文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有了良好的习惯,调用积累与沉淀,在运用与交流中摸索、解决问题,正是实践的常态。此时教师的督导主要是释疑解惑、观察矫正。

发现问题是非常好的习惯,经过一番比较深入的思考却仍不能解决疑难,教师就应适时地提供帮助,肯定他们已经取得的阶段性成绩,同时,或介绍相关的材料(或背景),填补其积累的空白;或指示另外的路径,以开阔其思维和视野;或教给新的方法,以变换思考的角度,等等。

书面表达一直是语文教学的老大难问题,孩子们的表达诉求没有得到充分保障恐怕是一个原因。我们的课堂教学在思维品质的培养方面常常有脱节之嫌。阅读完一篇文章,立马交流整体感知的心得,忽视了概括提炼、组织语言的过程。如果只是“口随心答”,不加斟酌,时间一长,训练概括思维的情形将会越来越糟。林崇德先生撰文指出,“概括性式思维乃是智力的最显著特征”,“概括在思维乃至智力的发展及其训练中的意义是十分重要的”[8]。阅读文本,整体感知,诉诸文字并形成语言再作表达,这样的习惯要培养,更要坚持,学习的过程同样是求知的乐趣所在。

教师还应细致观察学生的自主探究行为,对学习活动进行必要的指导,随时矫正他们的错误,重新提示着力点,帮助其做适当调整直至最终达成目标。比如学习写作记叙文,学生通常会出现两种困难,要么写成抒情文,不符合记叙的要求,要么写成流水账,事无巨细纤毫毕录,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帮助学生解决这些困惑,重在引导他们找到问题的症结。让人如见其人如临其境,使读者仿佛亲历一般,是写作记叙文的追求。既记且叙,呈现具体形象的过程,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写作者时不时“站出来”表达自己的感想,不但不能帮助什么,反而可能招来读者的不悦。尽量保持记叙的客观性,将评价的权利交还给读者,自然不会感情泛滥。流水账的特点是不能有所选择,所有发生的行为都要记录,唯恐缺漏。写作记叙文如果不对材料进行裁剪和整合,就会出现重点不明、笔墨不集中的毛病,写得太散,涉及面太宽,无疑很难让人形成鲜明的印象。在学生的运用和交流实践中,教师的督导主要是辅助,解决疑难不是提供现成的答案,而是释惑和矫正,指引他们回到“求知乐”的大道。

我想,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的督导就是时时处处呆在学生周围,乐其所乐,急其所惑,带一带,推一推,扶一扶,笑一笑,他们自有好奇心和意志力,只要始终葆有浓厚的兴味,他们就会一直行走于风景独好的语文学习之途。

“教育之道有如领导儿童走一条新路,尤其是曲折崎岖的路径。如果每次走这条路都由领导者在前走,或由领导者与儿童并肩而行,使儿童亦步亦趋,那就虽经多次的领导,一旦失却领导恐仍不易认识路径。反之在领导一次之后,即使儿童在前走,领导者尾随于其后,到了三叉路口,让儿童就其记忆与常识自行抉择,如有错误始予矫正;或者对于年事较长,于所走的路已有多少经验者,甚至一次的领导也可以省却,只于出发之前予以一纸地图,或临时草一简图,经指示后,让其迳自按图探索;如此则一次之领导,甚至不加领导,亦可使不致迷途,较诸使儿童依赖成性,不作自动抉择与探索者,其认识途径之难易,诚不可并论。”[8]这番话出自读书治学精深淹博的王云五先生之口,绝不仅仅是经验之谈。变“尽责苦”为“求知乐”,理当成为语文教学的实践立意。

[1]俞子夷:《小学教学法上的新旧冲突》,《中国教育经典解读》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

[2]亚米契斯:《爱的教育》(夏丏尊译),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

[3]苏轼:《君使臣以礼》(邓文波、龚抗云编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

[4][5][10]王云五:《我怎样读书∶王云五对青年谈求学生活》,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年。

[6]叶圣陶:《叶圣陶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

[7]廖世承:《中学教育改造的基本原则》,《中国教育经典解读》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

[8]林崇德:《从智力到学科能力》,《课程教材教法》2015(1)。

猜你喜欢

兴味体悟习惯
上课好习惯
郎世宁的心声与体悟
褪去浮华,扎根生活
如何富有“兴味”地进行古诗教学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关于触感教育的几点感悟
体悟伟大梦想 汲取创新力量
好习惯
体悟书法